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第十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的本质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的本质第十章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第二节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第四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五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一节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一、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一、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1.经典作家制度变迁设想——首先在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的一些国家同时发生。恩格斯曾指出:“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而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即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在这些国家的每一个国家中,共产主义发展得较快或较慢,要看这个国家是否工业发达,财富积累较多,以及生产力较高而定。”①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221页,人民出版社,1969年版。2.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现实然而,社会主义实践却超出了马克思、恩格斯的预想,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资本主义较不发达的俄国取得胜利,苏俄成为第一个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国家。3.原因因为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国际化发展把世界各国的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不仅在工业发达国家,而且会在经济落后国家得到充分反映。4.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特征的描述(1)个人自由的全面发展。在《政治经济学批判》手稿中,马克思考察了人类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的个性发展的阶段,把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概括为“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②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104页,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2)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私有制。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③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未来社会“同现存制度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差别当然在于,在实行全部生产资料公有制(先是单个国家实行)的基础上组织生产。”④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86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693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3)尽快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马克思曾明确指出,在新的社会制度中,“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⑤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95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4)消灭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将失去其起作用的基础,一切劳动产品将不再作为商品来交换,对全部生产将实行有计划的调节。(5)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将实行按劳分配原则,而这种分配是不需要货币的中介来实现的。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不能照搬马克思、恩格斯的模式,而必须从中国自己的实际出发,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旧中国的经济落后和特殊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三座大山”,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使之变成新民主主义社会;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而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则必须经过一个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的基本任务是把以生产资料私有制占统治地位的多种经济成分改变为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结构,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到1956年底,对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标志着我国过渡时期的结束,基本上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建立起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其改造的具体途径见课本212-213)第二节社会主义的本质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提出的过程及内涵二、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四、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要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发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过程及内涵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过程)20世纪80年代初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概念邓小平把发展生产和增加人民收入称之为压倒一切的标准,实际上已经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内容。20世纪80年代中期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两大原则的概括“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富裕。”这两大原则的概括可以说是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雏形。80年代末90年代初邓小平一方面在理论上驳斥了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的观点,另一方面又强调:“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1992年南巡讲话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这一重大问题做了完整性总结性的理论概括:“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2.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二、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思考:如何理解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教材214)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社会主义阶段的根本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第二,是建立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要求。第三,是社会主义最终战胜资本主义的客观要求。第四,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目标和为将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创造物质条件的需要。第一,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及其解决决定的。这是因为:2.我国现阶段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华西村:华西金塔上俯瞰华西村,华西村原叫华西大队,在上世纪六十...从20世纪80年代初就成为江苏第一个千万元村,1988年成为江阴市第一个亿元村,现在华西已有资产21个亿,成为中国首富村,..华西人的收入是全国农民的41.76倍、城镇居民的13.01倍。华西村现已形成钢铁、纺织、旅游三大产业,拥有固定资产62.77多亿元,八家上市公司,1000多个产品,2004年国税开票销售260.31亿元,2006年超300亿元。华西村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全村都是富裕户,资产最少100多万元,最多1000多万元。全村实行农村养老、医疗保障和免费教育、口粮补贴、职工送股等制度措施,实现“基本生活包。全村小车五百多辆,多数人家有小汽车,,最少的人家一辆,最多的人家有3辆。华西农民的住房已经历五代变化:草房、平房、楼房、别墅。全村现有1000多幢别墅,每户人家居住面积最大的600多平方米,最小的也有400多平方米。华西家家有存款,最多的人家有500多万元,最少的人家也有100多万元。华西村近年来合并了十五个经济薄弱村。江苏在全国来说,城乡之间的差距是最小的,区域经济之间差距的缩小进程也是最快的。俯瞰华西村龙西湖别墅吴仁宝,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华士镇华西村原党委书记、全国劳动模范、现江苏省政协常委、华西集团公司副董事长、副总经理。华西村党委书记吴协恩中国首富村华西村—欧式别墅聚集华西村民居住的欧式别墅华西村民住宅小区一角村民家的现代化厨房村民家现代化卫生间村民家中进门处摆放着健身器,可见华西人不仅要富裕更要健康。吴仁宝语录个人富了不算富,集体富了才算富;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算富。三、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要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中国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不复存在,但这并不意味着剥削的彻底消灭和两极分化的根本消除。第二,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它的作用仍然可能产生两极分化。第一,我国存在着多种所有制经济成份,还不可避免地在一定范围内出现剥削现象和贫富差距。第三,在社会主义现阶段还存在着个人收入的多渠道,由体制不完善等因素而引起某些分配不公,也可能在一部分人中间产生贫富悬殊。为什么?2.如何防止两极分化?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国家必须通过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通过宏观调控,运用财政、税收、法律、行政等手段,对个人收入分配加以调节。一方面,在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同时,应当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3.共同富裕是指社会全体成员都过上富裕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促进其体力、智力获得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共同富裕的特征富裕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4.正确理解共同富裕的含义?首先,“共同富裕”不是“平均富裕”。“共同富裕”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富裕”,是全社会财富的相对丰裕;另一方面是“共同”,全体社会成员都能享受较高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其次,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最后,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也是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目标。案例河南省临颖县城关镇有个行政村叫南街村。1981年,分田包产到户后农业又回到从前“一头牛一张犁”,粮食从亩产千斤跌到五百斤。五年后,王宏斌接任村支书。村民们将分给自己的土地又自愿地交给了集体,回到了大集体,粮食产量迅速提高,由村支部承包的村办企业当年就赢利三十多万元,南街村人开始享用了免费水、电,日子有了很大的起色。目前,村企业组织——河南省南街村(集团)有限公司是一个大企业。南街村在经营中实施“外圆内方”的策略,即对内实行按需分配与按劳分配相结合的方式,从住房到油盐酱醋都实行供给制,并给予差别不大的工资,对外实行市场经济。南街村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全部实行集体所有制。分配实行“工资+供给制”(工资体现了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供给制促进了共产主义按需分配不断增加的因素),南街村村民始终坚持学习老三篇和《邓小平文选》,唱社会主义好。南街村有90多名男女民兵,民兵日夜为毛主席的汉白玉雕像站岗。案例讨论有人说,南街村是我国农村发展的方向,是全国各地农村学习的楷模;有人说南街村是一个特例,不应广泛推广和实行,因为这种经营体制,不利于我们自由、个性的发展,制约了人们的想象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也有的说,南街只是一种暂时的现象,不会有太大的发展空间,和整个经济发展趋势存在着很深的矛盾,必将被通行的经营方式和管理体制所代替。无论怎样,南街村这些年的良好发展本身,就证明其有一定的合理性,特对别现实的南街村的现状来说,其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现实性。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把人民生活放在首位,实现人民生活富裕,这是社会主义所追求的最终目标,也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无论哪种经济制度或经济体制,只要能够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从中得到实惠,就是好的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案例二由社会主义本质所想到的1.案例呈现:20世纪七八十年代,计划经济体制下是一个物质匮乏和“票证”的时代。那年代有钱不一定能买到物品,必须两票兼备(即钞票和购物票),一切都是计划的。人民不能像我们今天这样随心所欲地买东西。邓小平继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慢了不是社会主义”之后,又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这些朴实而又富有远见的话语,充分体现了他体察民情,知道什么是人们所需要的。那么“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题中之意就是:按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要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就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改革开放。只有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才能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只有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才能实现共同富裕。案例二由社会主义本质所想到的30多年的改革开发经验表明,经济发展并不是解决社会问题的良药。经济发展在解决一些问题的同时也导致了许多社会问题的产生。在GDP近些年来以10%左右的速度递增,但与此同时,各种社会矛盾也与日俱增:“三农”问题、失业问题、拆迁问题以及日益严重的两极分化问题都在考验着中国的经济、中国的领导和中国人的智慧。
本文标题:第十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的本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267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