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气一、气的基本概念气是人体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2二、气的生成(一)生成之源先天之气(精气)——源于先天之精谷气——水谷之精化生后天之气(宗气)清气——来源于自然界3(二)与气生成有关的脏腑精充则气足1.肾为生气之根精耗则气衰2.脾胃为生气之源肺主呼吸之气,吸入自然界清气、呼出浊气3.肺为生气之主肺将清气与水谷之气结合生成宗气4三、气的生理功能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5推动作用1.含义:气能促进和激发人体的生长发育及各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推动和激发人体脏腑经络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a生理表现气以自身的运动来推动精、血和津液等有形物质的代谢6脏腑经络组织的生理功能减退b病理表现血液、津液的生成运行和排泄障碍机体的生长发育迟缓或早衰7温煦作用含义:是指气可以通过气化产生热量,使人体温暖,消除寒凉。生理:维持体温恒定;促进各脏腑组织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温煦血、津液等液态物质病理:阳气不足见虚寒性病变——畏寒喜暖、四肢不温、体温低下、脏腑生理活动减弱、精血津液代谢减弱、运行迟缓等。机体代谢机能下降8防御作用含义:气的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同时驱除侵入人体病邪的作用。生理表现:防御外邪入侵,同时驱除侵入人体病邪。病理表现:易染疾病,病后难愈。9固摄作用含义:指气对于精、血、津液等液态物质的固护、统摄作用,防止其无故流失。统摄血液生理表现固摄汗、尿、唾液、胃肠液固摄精液气不摄血——出血气不摄津——自汗、多尿、流涎、呕吐、泄泻滑脱气不固精——遗精、滑精、早泄等病理表现10气化作用含义:是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是指由人体之气的运动而引起的精气血津液等物质与能量的新陈代谢过程。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如饮食物转化成水谷精微,再化生为气血津液;津液经过代谢转化为汗液、尿液;饮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后,转化为糟粕等。都是气化作用的具体表现。11四、气的运动1.气机的含义:气的运动称为气机2.气运动的基本形式升、降、出、入12心肺在上,在上者宜降肝肾在下,在下者宜升脾胃居中,为升降枢纽六腑气机以降为主脏腑气机升降出入协调平衡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关键3.脏腑之气运动的规律13五、气的分类分类依据:根据气的生成来源、分布部位及功能特点的不同而分。类别:元气、宗气、营气、卫气141.元气(原气)含义: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生成:由肾精化生,赖水谷之精滋养。推动和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功能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152.宗气含义:积于胸中之气。又名“气海”、膻中。生成:水谷精气和清气结合而成。分布:聚于胸中,上出息道,下注丹田。走息道以司呼吸——与呼吸、语言、发声有关贯心脉以行气血——与气血运行、心搏的力量及节律有关功能163.营气含义: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又称“营血”、“营阴”。生成: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水谷精微中之精专部分)分布:进入脉中,循行于全身。功能:化生血液和营养全身174.卫气含义:行于脉外而具有防卫作用的气。又称“卫阳”。生成:脾胃运化之水谷精微。(水谷之悍气)特点:剽疾滑利分布: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布散全身。功能:防御外邪温养全身调节体温18血一、血的基本概念红色液态物质血循行于脉中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富有营养基本物质之一。19二、血的生成(一)血的组成营气+津液(二)血的来源水谷精气肾精20(三)相关脏腑脾胃:化生水谷精微——营气和津液是血液生成的物质基础心肺:营气和津液由脾上输于心肺,与肺吸入的清气结合,贯注心脉,在心气的作用下化赤而为血。肝肾:肾藏精,肝藏血,精血可以互化。生血之源生血之所生血之根21三、血的功能(一)濡养滋润生理体现:面色红润、肌肉壮实、皮肤毛发润泽、感觉灵敏、运动自如。病理表现:面色萎黄、肌肉瘦削、肌肤干涩、毛发不荣、肌肤麻木、运动无力。(二)化神精神充沛、神志清晰、反应灵敏、思维敏捷。22四、血的运行循行方式:行于脉中,流布全身。血液正常运行的条件脉道完整通畅血液充盈,寒温适度心、肺、肝、脾功能正常23津液一、津液的基本概念含义:是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24津与液的区别表:濡养滋润作用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之中布散于皮肤、肌肉、孔窍之中分布较稠厚,流动性较小较清稀,流动性较大性状液津25二、津液的代谢“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素问·经脉别论》26脾胃运化:胃主受纳腐熟,游溢精气上输于脾小肠主液:泌别清浊,吸收水谷精微大肠主津: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液。胃、小肠、大肠吸收水谷精微及水液,上输于脾生成津液(一)津液的生成27(二)津液的输布脾将津液上输于肺脾气散精直接将津液向四周布散肺主宣降、通调水道将津液向外周布散将津液向下部输布并将代谢后的浊液输送到肾和膀胱28肾主水:升清降浊,调控水液输布。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气行则水行,促进津液输布的通畅。三焦决渎:为水液运行的通道。(二)津液的输布29(三)津液的排泄肺气宣发,形成汗液肺主呼吸,呼出水气肺肾:肾气蒸化,生成尿液。大肠:传化糟粕,带走部分水分。30三、津液的功能(一)滋润濡养(二)化生血液(三)调理阴阳(四)排泄废物•精与气、血的关系•气与血的关系•气与津液的关系•血与津液的关系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32气与血的关系•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33(一)气为血之帅1.气能生血机理:营气生血;气化促进生血;脏腑之气生血表现:气充则血足,气虚则血亏342.气能行血机理:气直接推动血行脏腑之气推动血行。表现:气行则血行,气虚、气滞则血瘀,气逆则出血353.气能摄血机理:血液正常循行于脉中离不开气的固摄作用。体现于脾统血的生理功能之中。表现:气摄血则血行脉中气不摄血则出血36(二)血为气之母1.血能生气机理:血液化生营气血促进脏腑化气表现:血足则气旺,血虚则气虚372.血能载气机理:血运载营气、清气表现:气附于血气随血脱气与津液的关系(一)气能生津(二)气能行津(三)气能摄津(四)津能化气(五)津能载气39血与津液的关系(一)津血同源机理:津血同来自水谷精微。表现:共同滋养濡润人体病理:口干咽燥,皮肤干燥,尿少40(二)津血互化机理:津液可从脉外入脉内生成血,血中之津液可溢出脉外生成津液。表现:津血互化病理: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本文标题:气血津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278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