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比较视野下的外国文学》试卷(C)一,名著:20%古代著名的史诗四部:《荷马史诗》、《吉尔伽美什》、《神曲》、《埃涅阿斯纪》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四部小说:《十日谈》、《哈姆雷特》、《堂吉诃德》、《巨人传》。近代以前著名的六位戏剧家:莎士比亚,莫里哀,易卜生,斯特林堡,皮兰德娄,肖伯纳。近现代六个著名的小说主人公:《简爱》女主人公:简·爱男主人公:罗切斯特;《茶花女》女主人公:玛格丽特男主人公:亚芒;《战争与和平》女主人公:娜塔莎男主人公:安德来公爵;《格列弗游记》的主人公格列弗;《傲慢与偏见》的主人公:伊丽莎白;《德伯家的苔丝》的主人公苔丝。二,简答题:(32%)1,古希腊神话有哪些特点?答:1、古希腊神话最大特点是神、人同形同性。古希腊神话中的神在形体上和人一样,且具有人的思想感情、品质和行为,同人一样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也有正直、勇敢、残忍、嫉妒等各种品质,只是具有超人的智慧和力量,能长生不死。2、古希腊神话想象丰富、形象生动、故事性强,既有现实主义的真实描绘,也有浪漫主义的想象夸张,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3、古希腊神话表现了人类童年时期积极进取的乐观主义精神和战胜困难的坚定信念,受宗教迷信影响很少,不是神决定和主宰人,因而它能引导人们积极向上。2,莎士比亚悲剧的艺术成就?答:一、莎士比亚的戏剧情节生动丰富。在他的剧作中,往往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情节线索,形成多样化的戏剧冲突。二、莎士比亚的戏剧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莎士比亚剧作中的人物不是单一的、平面的而是具有多面性、复杂性。三、莎士比亚擅长用内心独白的手法直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四、莎士比亚是语言大师,他的戏剧语言丰富多彩,具有个性化、形象化特征。据统计,他剧中用到的全部词汇量达到29000个,远远超过了他同时代的其他作家。他的剧本主要用无韵诗体写成,同时又是诗与散文的巧妙结合。他的人物语言,不仅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而且贴合人物当时所处的特定环境,和人物的戏剧动作相衬相依。3,启蒙文学的基本特征?答:(1)具有鲜明的倾向性和教诲性。(2)具有民主性,提出为第三等级的文学地位而斗争。(3)注重运用人民的语言和人民乐于接受的文学形式。4,《羊脂球》的艺术特色答:1、巧妙的情节构思和结构布局。作者将故事情节安排在普法战争的冬天,各个阶层人物在逃亡过程中,在马车车厢里,以及旅馆里围绕饥饿问题而展开,第二次在马车车厢里,所谓上层人物都带上食物,而羊脂球没有,前人不给她食物还不理睬她,结尾以“饥饿”结束。2、人物形象的高度个性化---典型性。每个人物形象都注意到了他的典型性(语言、行为和动作),如女鸟先生夫妇、粗俗、自私;伯爵夫妇:高傲、虚伪;羊脂球美丽、善良、民主自尊感强等。3、对比手法的广泛运用(中心对比——体现主题)。中心对比,在多特旅馆,普鲁士军官对羊脂球提出无礼要求,各阶层人士不同的政治态度,两次面对饥饿时的情景。4、出色的细节描写(肖像、语言、动作、场景)。场景描写,篇首写法军溃败,蕴藏着法国人民爱国热情和反抗精神,为羊脂球的出场作了铺垫。三论述题:(30)1,为什么说《十日谈》开现代小说之先河?答:该书作者薄伽丘出身于一个富裕的市民的家庭,从小爱好诗歌与文学创作,是早期的《神曲》研究与注释者。新兴的古代文化对他有着很深的影响。由于当时欧洲尤其是意大利的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所以导致了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即名震后世的文艺复兴运动。用罗素的话说,但丁如果可以算做是旧时代的第一人,那么薄伽丘就可以称得上是新时代的第一人了。在新时代的曙光到来之际,他满怀激情创作了这一不朽的杰作。在他之前欧洲几乎没有可以被称作“小说”的文学作品,在黑暗的中世纪里教会把持了一切文化活动,整个中世纪除了一些宗教文学作品与市民戏剧以外很少有什么有价值的文学作品可言。《神曲》是诗体,而且还有着中古梦幻文学的色彩,宗教色彩浓厚,但也难能可贵了。《十日谈》的优秀之处我认为体现了三个方面,一个是体裁,作者是欧洲首开在一个大背景下由一个个小故事贯穿全书的方式进行创作,这深深地影响了许多后代作家。一方是内容,本书的内容大部分取材于贵族或者市民生活,一反中世纪文学作品的虚幻,有着很强的现实主义色彩,而且大多以反映男女爱情为主,表现了作者的人文主义思想,并批判和讽刺了教会的虚伪和荒淫,这绝对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还有就是创作手法,作者运用了心理、动作、语言等各个方面的描写,对人物刻画的比较生动,很多人物形象甚至今天仍在西方文化中有一定生命力。不过个人认为这部书也有着很强的消极影响,由于天主教会大力宣传禁欲思想,所以薄伽丘就用人文主义思想加以批判和对抗,但是他过分地宣扬了男女之间的那种自然的欲望,难免陷入了纵欲的泥坑,违反了基本的道德底线,对日后西方社会不良的风气形成有一定影响。而且他本人的创作思想是不大成熟的,立场也不很坚定,以至于在教会的威胁下差点焚毁了自己的创作成果,幸好有彼特拉克劝阻而未成。2,浮士德形象及其意义?答:(1)人物介绍浮士德是歌德作品《浮士德》中的主人公,他自强不息、追求真理,经历了书斋生活、爱情生活、政治生活、追求古典美和建功立业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都有现实的依据,它们高度浓缩了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初期几百年间德国乃至欧洲资产阶级探索和奋斗的精神历程。在这里,浮士德可说是一个象征性的艺术形象,歌德是将他作为全人类命运的一个化身来加以塑造的。当然,所谓全人类其实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一个先进知识分子典型形象的扩大化罢了。同启蒙时代的其他资产阶级思想家并无二致,歌德也是把本阶级视为全人类的代表的。浮士德走出阴暗的书斋,走向大自然和广阔的现实人生,体现了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直到“狂飙突进”运动资产阶级思想觉醒、否定宗教神学、批判黑暗现实的反封建精神。浮士德与玛甘泪的爱情悲剧,则是对追求狭隘的个人幸福和享乐主义的利己哲学的反思和否定。从政的失败,表明了启蒙主义者开明君主的政治理想的虚幻性。与海伦结合的不幸结局,则宣告了以古典美对现代人进行审美教化的人道主义理想的幻灭。最终,浮士德在发动大众改造自然,创建人间乐园的宏伟事业中找到了人生的真理,从中不难看到18世纪启蒙主义者一再描绘的理性王国的影子,并依稀可闻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呼唤未来的声音。(2)形象和意义通过浮士德的人生经历,宣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宣传挣拖中世纪的愚昧状态,克服人类内在和外在的矛盾,创造资产阶级理想王国,的启蒙思想,诗剧肯定创造和劳动,表达了作者深刻的人生体验,——生活就是追求,而追求的过程又是循环前进的。肯定人的作用,认为人生的目的在于行动、在于作出有益于社会的实践。诗剧表达了作者对人类的坚定信念:在前进的道路上,人们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阻碍,但最终会找到人生的真理,为实现崇高的目标而奋斗;诗剧还表达了一种现代意义,即人始终处于与外界的冲突中,失败和灾难无法避免,但主人公以自身的行动决定自己的本质,从而奠定了现代人格的基础。3,试述托尔斯泰《复活》中“复活”的含义?答:思想的复活,灵魂的复活,人性的复活,良心的复活,道德的复活(作者列夫·托尔斯泰晚年写此作,他的道德观、思想观、人生价值观、宗教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小说主人公卡秋莎·玛丝洛娃本是一个贵族地主家的养女,她被主人的侄子、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公爵诱奸后遭到遗弃。由此她陷入了苦难的生活,她怀着身孕被主人赶走,四处漂泊,沦为妓女达八年之久。后来她被人诬陷谋财害命而被捕入狱。十年后,聂赫留朵夫以陪审员的身份出庭审理玛丝洛娃的案件。他认出了被告就是十年前被他遗弃的玛丝洛娃,他受到了良心的谴责。为了给自己的灵魂赎罪,他四处奔走为她减刑。当所有的努力都无效时,玛丝洛娃被押送去西伯利亚,聂赫留朵夫与她同行。途中,传来了皇帝恩准玛丝洛娃减刑的通知,苦役改为流放。这时的玛丝洛娃尽管还爱着聂赫留朵夫,但为了他的前途,拒绝了他的求婚,与政治犯西蒙松结合。这两个主人公的经历,表现了他们在精神上和道德上的复活。小说揭露了那些贪赃枉法的官吏,触及了旧法律的本质。《复活》是托尔斯泰的晚期代表作。这时作家世界观已经发生激变,抛弃了上层地主贵族阶层的传统观点,用宗法农民的眼光重新审查了各种社会现象,通过男女主人公的遭遇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一幅幅沙俄社会的真实图景:草菅人命的法庭和监禁无辜百姓的牢狱;金碧辉煌的教堂和褴褛憔悴的犯人;荒芫破产的农村和豪华奢侈的京都;茫茫的西伯利亚和手铐脚镣的政治犯。托尔斯泰以最清醒的现实主义态度对当时的全套国家机器进行了激烈的抨击。四,比较论述题(18%)1,简述西方文学中“多余人”的特点和发展?“多余人”最初出自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多余人日记》。他们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所描绘的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他们的特点是出身贵族,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他们虽有高尚的理想,却远离人民;虽不满现实,却缺少行动,他们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只能在愤世嫉俗中白白地浪费自己的才华。他们既不愿站在政府的一边,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又不能和人民站在一起,反对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他们很是心仪西方的自由思想,他们也很不满俄国的现状,又无能为力改变这种现状,然而他们又是大贵族和权势者的代表人物,不可能与底层人民相结合以改变俄国的现状。19世纪上半叶,西欧各先进国家已经进入资本主义,而俄国封建农奴制内部,新的资本主义已经萌生,同时,农民起义、暴动风起云涌,专制的危机已渐露倪端,农奴制度的崩溃已不可逆转,1812年反抗拿破仑侵略的卫国战争取得胜利,民族意识普遍觉醒,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对专职农奴制的不满和反抗情绪日益高涨。在这种情势下,贵族青年中开始出现政治上的分化:一部分人渴望为祖国做一番事业,要求改变现存制度,这些人就是十二月党人;另一部分人仍然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企图永久保持贵族特权地位;而第三种人则是贵族青年中的一部分人,他们感到时代的风暴即将来临,不甘心和贵族阶级一道灭亡,但阶级的局限又使他们没有勇气与能力去参加革命斗争,也看不见社会发展的前景,因此终日彷徨苦闷、焦躁不安,即染上了当时人们所说的“时代的忧郁病”,这一类人也即我们所谓的“多余人”。“多余人”这一名称最早出现在屠格涅夫的《多余人日记》中,后来被俄罗斯文学界和批评界用来称谓具有类似奥涅金的性格气质和历史命运的那一部分贵族知识分子。“多余人”之多余是指贵族知识分子相对于当时社会生活的关系而言,他们具有思考能力,智慧过人,但却无法脱离他们委身于其中的社会现实并采取行动,或者,按照赫尔岑所说,他在其安身立命的环境中时“多余的人”,他并不具有从这种环境中脱身出来的一种坚毅的性格的必要力量,他们收到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启蒙,善于独立思考,对社会、生活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都试图发现生活的真理和寻找内心的和谐与自由,但是屡屡受挫,以至于无法适应现实生活而被现实生活拒之门外。“多余人”是19世纪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经典形象,出现在当时诸多优秀作家的代表作中。虽然“多余人”这一称谓最早出现在屠格涅夫1850年发表的中篇小说《多余人日记》中,但这类人物的基本特征在奥涅金身上就已经确定下来了。而这一类人物形象也在文学家的笔下越来越丰满。从普希金笔下的奥涅金、莱蒙托夫塑造的“当代英雄”毕巧林,到赫尔岑的《谁之罪》中的别里托夫、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和拉夫列茨基等,“多余人”的形象逐渐变得鲜明和丰满。尽管这些俄国作家笔下的多余人生活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个性气质和思想观点也不尽相同,但他们都是贵族知识分子中的先进代表,空有抱负却没有用武之地,这种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的相似性使他们构成了现实主义文学不朽的“多余人”形象系列。普希金的代表作《叶甫盖尼•奥涅金》小说是用诗体写成的,是一个重大的创新。它的发表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确立的标志。别林斯基给予极高的评价,认为“《奥涅金》可以称为俄罗斯生活的百科全书和最富有人民性的作品”。奥涅金的形象是俄国封建社会贵族青年的一种典型,他虽然受过资产阶级思想的启蒙,不满于贵族社会的庸碌,自视清高,和周围的人格格不入,但贵族的生活方式又使他灵魂空虚,毫无能力,无所作为,成了社会的“多余人”。
本文标题:福建师范大学19年3月课程考试作业考核试题《比较视野下的外国文学》试卷.3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284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