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向各位同行学习!让我们共同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把握学科本质,设计教学方案海宁市教师进修学校钱金明一、科学学科的本质是什么?培养科学素养科学素养指什么?主要包括:科学知识、技能、科学方法、科学过程、过程与思维方法、价值观、解决问题的决策、创新能力、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伦理和情感等等。小学科学讲的科学素养主要指通用的,即一个社会公民应该具有的一般的科学素养。二、如何设计1、分析教材你是如何分析的?只能看到学生能看到的东西,只不过比学生早一点看到吧了!能站在学科本质的高度看到其每个活动内涵的价值和活动之间所隐含着的结构研究单元的基本思路例如:地球的运动单元其基本思路是怎样的?到宾馆、饭店中看着挂着世界各地的时钟,由此而产生——为什么同一时刻世界上不同的地方时间会不一样?——提出假设——修正假设——拓展(外化应用)生活中的现象——问题——假设——验证——拓展就本单元教学内容可培养学生哪方面的科学素养?基于项目的科学教学(学习)这就需要一个驱动性问题,可以在科学课上组织学习内容和驱动课堂活动。如果没有驱动性问题作为学生学习激情的落脚点以及努力的目标,学生便会缺乏激情来在长期长时间内投入大量的精力。例如:九月里,我们能在附近观察到哪些小动物?一个好的驱动性问题应具有的特征:有可行性:学生能够设计并实施探究来回答它。有价值:它应该包含课程标准中丰富的科学内容和科学方法。情境化:它应该联系学生的生活,与重要、真实世界的问题有关。有意义:对学生来说,它应该是有趣的、激动人心的。道德的:它不应该损害生命和环境。可持续性:它应该能维持学生对项目的兴趣。研究课文的基本思路科学课是由一个个活动组成的,其串联活动之间线,这条主线索是什么?例如:昼夜交替的解释昼夜——为什么地球上昼夜会不断交替呢?——解释——设计实验——修正假设——又产生新的问题激活动学生已有的知识——产生问题——解释1(自转、围绕转)——解释2——交流——设计实验——选择1种扶(突出体验)——放——交流修正解释(通过实验这四种解释看来都能产生昼夜交替,但又产生了什么新问题)——延伸到下一课分析了这一课你觉得课文的主线索或基本思路是什么?其活动之间的结构又是怎样的?大活动,大活动中的小活动?一般来说活动间结构有两种最基本的方式轮型结构和线型结构。活动1活动2活动3活动4主线活动1活动活动3活动2活动5学习主题轮型结构较适用于逻辑关联不明显的学习内容组织,线性结构则比较适用于具有较强逻辑关联的学习内容的组织。教材中知识结构、系统、逻辑即学问逻辑,不同发展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即认识逻辑。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必须考虑。2、分析学习者如何把教学任务转化为学生的探究愿望?(一)研究学习者起点能力(1)、学习内容方面的能力:●在有关的学习内容方面,学生目前的知识与技能的水平如何?●对有关的学习内容,学生有什么背景经验?●学生对要学习的内容可能存在哪些困难?(2)、态度方面:●学生对教学内容一般态度如何?那些比较喜欢或存在反感情绪?●喜欢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教学材料?等等。(3)、语言方面:●学生的语言水平如何?●在学习内容中,有多少专门术语已经掌握?(4)、工具、技能方面:●学生的学习技能水平如何?需要多少外部的指导和反馈交流?●学生能否运用研讨材料、实验器材和学习方式?(二)、学生校内外生活的研究●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蕴涵着哪些课程资源,并按教育的需要进筛选;●怎样引导学生发现并理解生活情景中蕴涵的课程资源,并确定体验性目标的要素构成与逻辑关联;●怎样引导学生将学习成果运用于生活实践,并实现体验性目标与结果性目标的统一。3、制定具体、可操作的目标行为目标的陈述需要四个基本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如“在小组交流中(条件),学生(主体)能表达(行为动词)自己的主要观点(表现程度)”。所谓“行为主体”特指学生,而不是教师,因此要避免采用如下的描述方式:“使学生……”、“提高学生……”、“培养学生……”等;所谓“行为动词”,指行为主体的操作行为,要求应尽可能理解的、可评估,有明确指向,避免采用笼统、模糊的术语,如“提高……”、“灵活运用”、“培养学生……的精神和态度”等;所谓“行为条件”,是为了影响、导向学生应有的学习结果或过程而特设的限制或范围;所谓“表现程度”是指学生学习之后预期应有的表现内容,并以此评估、测量学习过程或结果所达到的程度。4、遵循几个规律●学问逻辑与认识逻辑的有机统一●科学教学特点经历一个个有意义的活动。感受信息——耦合信息——处理信息——形成结论结构提升——外化应用●心理学的一般规律●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也会有所不同。如种凤仙花、养蚕,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做计时器等新信息输入原有认知结构加工处理新的认知结构输出外化应用课例《夜间的计时器》活动一:做个蜡烛钟活动二:让我们用蜡烛来做个可以计时10分钟的蜡烛钟活动三:影响计时准确的因素有哪些,怎样改进?活动四:设计一个报时的闹钟教学的基本思路是什么?即这条主线索是什么?激趣明确任务设想材料制定方案完善方案动手制作不断改进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影响蜡烛钟计时准确的因素有哪些?三年级上册中《我的手》活动:1、观察手能做什么2、观察手的构造3、体验手指关节处的皮肤皱褶的用处4、体验大拇指的特点及功能5、想想手的灵巧还与什么有关6、用手感觉物体的轻重、软硬、形状等7、用手辨别人民币上的盲文数字8、用手分辨衣服和袜子的正反寻找淀粉的踪迹活动:1、观察比较淀粉和滑石粉2、把一些淀粉和滑石粉混杂在一起,再滴一滴碘酒,会变颜色吗3、减少混合粉中的淀粉数量,滴碘酒后的颜色会怎能样4、米粉老虎的脚印5、哪些食物含有淀粉,哪些不含淀粉6、淀粉消失了四年级上册《动物怎样生活》活动:1、回顾寻访小动物、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的有关内容2、交流汇报对一种动物的观察结果《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活动:1、使物体发出声音2、观察发声的物体3、观察音叉的振动谢谢!
本文标题:向各位同行学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327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