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学习目标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理解李白情感的复杂变化,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掀开中国文坛的红盖头,酒香随清风徐来。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生的缘分。中国诗人大多爱喝酒。多少诗人因酒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因酒在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因酒而丢掉面具口吐真言,因酒而成就传世佳作。且听-------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饮中八仙歌杜甫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唐代的天才诗人李白尤为突出。他自称“酒中仙”,时人也号之曰“酒圣”。古时酒店都爱挂上“太白遗风”、“太白世家”的招牌。•李白,是游走在崇山峻岭之中的一位游侠。与其他仗剑走天涯的游侠不同,李白的剑,是他腰间的那柄酒葫芦。•现存李白诗文一千余篇,其中以酒、酌、饮、杯、樽、觞为题入诗的有200余首,约占全部作品的四分之一。•只要翻翻李白的诗集,就不难发现他的生活中,几乎无处不有酒。正如郭沫若说的:“李白真可以说是生于酒而死于酒。”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山中对酌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君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客中行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现存李白诗文一千余篇,其中以酒、酌、饮、杯、樽、觞为题入诗的有200余首,约占全部作品的四分之一。•公元762年秋,病骨支离的李白什么都不需要了,惟要酒,酒。他一生醉得太多了,但这是最后一次。他举杯邀月,却发现月在水里,他悠悠忽忽扑进水中,抱月而眠。谁像他这样认真又天真一生?连死都是一首诗,一首醉酒的诗。看来,李白天生为诗酒而来,为后人读诗酒名篇而来。今天我们就来诵读他的劝酒诗------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饮中八仙歌》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杜甫《不见》请、愿《将进酒》原为汉乐府的曲调,意即“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李白的这首诗是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李白供奉翰林时,经常醉卧在酒店里。天子爱其才,找他进宫做诗,李白醉醺醺地来到宫中,叫杨贵妃磨墨,高力士脱靴,大胆地将权贵玩于股掌之间.跟谁喝酒呢?课本注释:唐玄宗天宝三年(744),诗人被排挤出长安后,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将进酒》这首诗则是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距诗人离开长安已达八年之久。当时,他跟好朋友岑勋曾多次应邀到住在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做客。三个好朋友登高饮宴,借酒放歌,抒发情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725)奉诏入京供奉翰林(742)奸臣当道赐金返还(744)与友畅饮做《将进酒》(752)初入长安无功而返(730)李白的人生经历《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zūn)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huᾴn)复来。烹(pēng)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qiāng)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zhuàn)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lè),斗酒十千恣(zì)欢谑(xuè)。主人何为言少(shᾰo)钱,径须沽(gū)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jiāng)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初读提示1、听示范朗读,听准字音,把握节拍和用韵。2、王安石说李白的诗“词语迅快”。此诗感情奔放,气势雄浑,非高声诵读不能传达其情感气势。把握感情基调,激情朗读。再读点拨朗读古典诗歌时,除了掌握作品本身的声律特点,更要揣摩作品中词句声音上的感情色彩和作者情绪的变化。感情的大起大落是这首诗一个显著的特点,这首诗中诗人的感情有哪几个阶段的变化?提示:注意诗中带有感情色彩的字词。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愤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流水文化:《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悲:对青春已逝,年华不在的感慨;手法表达:比兴(黄河)夸张(黄河之水天上来)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反衬悲:以黄河的伟大永恒衬托生命的渺小脆弱起兴句朗读点拨“君不见”,从容、豪迈。“天上来”、“不复回”须重读。“悲白发”叹意极浓,“悲”字应重读。这两联把天地人生都说到了,境界极其阔大,应读得很有声势,有慷慨生悲的韵味。悲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乐观自信,肯定人生,肯定自我,透露出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积极的本质。评价:表面豪爽,暗藏忧愁。《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度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难言的惆怅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问题:圣贤有可能指的是哪些人呢?他们寂寞的含义是什么?孔子、孟子、屈原、贾谊之流。孔子、孟子,奔走列国宣扬自己的学说,施行仁政,却一直得不到任何一个国君的任用;屈原、贾谊,理想、抱负一直不为人所理解。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陈王:三国曹植用以自比,一样的才思敏捷,一样的遭人妒忌排挤,有志难展既是对陈王昔时宴饮的倾慕,更是对现实遭遇的愤恨与控诉。劝酒辞朗读点拨愤“不足贵”“不复醒”用极强音读。“古来”两句,上句轻读,下句重读。“陈王”两句重音落在“恣欢谑”上。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这些很多人苦苦追求的东西到了李白这里却抵不过一碗美酒,在李白的眼中充满着鄙视之情。与尔同销万古愁。其中的“万古愁”的内涵是什么?“主人”两句,前句轻读,后句重读。劝酒辞朗读点拨狂酣畅淋漓狂放不羁“五花马”三句快读,“与尔同销”两字一顿并放慢速度,“万古愁”三字,一字一顿,语调夸张。悲欢愤狂(感伤)(欢乐)(愤激)(狂放)情感脉络一番狂饮之后,作者已有八、九分醉意。俗话说“酒后吐真言”,此时李白想起了他的人生经历:他要借酒气把长期郁积在胸的不平之气一齐宣泄出来。诗人不愿面对现实的不公,希望长久地醉去来忘掉现实的痛苦,诗人又想到古来圣贤,还举了曹植的例子,他们有经天纬地的才能,却一生寂寞,得不到重用,诗人为他们而惋惜不平,实际上也是为自己的遭遇而愤慨不平。看来,此“愁”不只李白有,曹植有,古代圣贤有。此时李白竟以客人的身份,反客为主,劝主人典当五花马,千金裘以买一醉来销愁,这哪是豪放,简直是狂放。•既是对陈王昔时宴饮的倾慕,又是为曹植的怀才不遇抱恨终生而叹惋。用曹植自况:同样才思敏捷,同样遭人妒忌排挤,有志难展。是对自己在现实中遭遇不平的激愤控诉。谢灵运尝曰:“天下才有一石(dàn),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历史上有那么多寂寞的“圣贤”,留名的“饮者”,李白为什么仅仅提到曹植呢?主旨句•“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点明全诗主旨艺术手法—夸张1.数字的夸大2.感觉的夸大诸如此类的夸张句都有力表现了他那豪放飘逸的诗风。会须一饮三百杯——表现豪饮斗酒十千——表现酒价的昂贵万古愁——表现愁的深广黄河之水天上来——极言黄河源头之高朝如青丝暮成雪——极言人生短促李白的身上浸透着儒家思想的血液,他平生的追求有两个,一是追求精神自由,二是建立丰功伟业。追求精神自由导致他的一系列行为:反抗传统,蔑视权贵,理想超出于王法所规定的社会等级秩序之外;建立丰功伟业,又使他与传统妥协,求助于权贵,回到王法所规定的社会秩序之中。但现实中又不可能同时占有以上二者。他的梦碎了,于是,他开始纵酒,他开始狂歌,开始了永远没有尽头的愁苦。文中他以圣贤自称,以喝酒排解内心的苦闷,以纵酒来对抗现实的龌龊,以精神的旷达来张扬自己的个性。因为他是谪仙人,所以他必定拥有恣情傲物的权利。酒是引子,愁是血液,狂是脊梁。归纳总结追求精神自由碰撞建立丰功伟业源于生命本体的愁追求精神自由就会:蔑视权贵,反抗反抗秩序;要建功立业,就要向传统妥协,和权贵达成和解。他既想做孔子,又想做庄子,结果既做不成孔子,也做不成庄子。李白执着的两种东西是悖论式的人生追求。他希望在人生的各个向度上都取得成功,他的理想超越了时代所能忍受的极限。他是不可教训的理想主义者,千古独步的精神超人。•今天,我们在李白的生命里走了一遭,便经历了诺大的一个唐朝,便提前体验了一次生命。便知道了什么是大境界大气魄大欢喜大虚空大淡漠,便懂得了豪放里自有悲凉,潇洒里自有凄怆!便多了一份怜悯,多了一份珍视,多了一份平和,多了一份超脱。便也有了一种脱胎换骨的清新!•请为李白写一段颁奖词!评说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725)奉诏入京供奉翰林(742)奸佞当道赐金返还(744)与友畅游做将进酒(752)初入长安无功而返(730)
本文标题:《将进酒》诵读指导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337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