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南京导游词 - 原件
南京以“博爱之都”闻名海内外,是江苏省的省会城市,全省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的中心、是国务院确定的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南京地处中国沿海开放地带与长江流域开发地带的交汇部,是长三角经济核心区的重要区域中心城市,是国家重要的综合性交通枢纽和通信枢纽城市。全市面积659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800多万人,下辖11区。(六合区、浦口区、秦淮区、鼓楼区、建邺区、玄武区、雨花台区、栖霞区、江宁区、溧水区、高淳区)南京位于长江下游的中心地带,主要是丘陵盆地地形,城区附近东有紫金山,西有清凉山,南有牛首山,北有栖霞山。紫金山由东向西延伸,从南京城中横穿而过,使南京城南城北形成了两条水系,南为秦淮河,北为金川河。除此之外,还有玄武湖和莫愁湖宛如两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南京的城东和城西。山与水的交织,共同造就了地形险要,山水壮丽的南京城。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素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美誉,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厚重,各类遗存众多,历史名人辈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的交汇地。公元前472年,越国最早在此建城,也就有了南京的第一个名字“越城”。从越城算起,南京的建城史已有近2500年。在此定都的朝代有:东吴、东晋、南朝时的宋、齐、梁、陈、以及后来的南唐、明初、太平天国和中华民国,故而南京又被称作“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历朝历代为南京留下了许多名字,如:金陵、秣陵、建邺、建康、蒋州、江宁、昇州、集庆、应天、天京等,有些名字作为南京的地名沿用至今。南京的得名来源于明朝初年,当时的南京叫应天府,朱元璋曾经打算把都城迁到开封,将开封命名为北京,应天府称南京,后来国都虽然没有迁成,但是南京的名称却一直保留下来。中国的近代史从南京开始,也在南京结束。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在南京下关的江面上与英国侵略者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的全新时代。南京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之一,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在此融合交流;南京也是中华文化的繁荣地之一,从诗赋、书画、名著、成语,到佛教、戏曲、教育、科技,可以说是百舸争流、百花齐放、群星闪耀。“书圣”王羲之、“画圣”顾恺之、“诗仙”李白、“词帝”李煜、“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以及当代书画家林散之、徐悲鸿、刘海粟、傅抱石等无不与南京息息相关。南京是枢纽型区域中心城市,南京地处长江三角洲,距入海口380公里,是我国东西水运大动脉省会城市和跨江发展城市,南京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建立了全方位、立体化、大运量的交通运输网络,铁路、公路、水运、空运、管道五种运输方式齐全,高铁南京南站是亚洲地区最大的铁路枢纽中心,拥有现代化的通讯体系。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目前已开通了70个国内主要城市、19个国际和2个地区城市的近120条航线,并继北京、广州和上海后,逐步发展为国内第四个4F级机场。沪宁高铁的通车使两个城市间的距离缩短到73分钟,沪杭高铁的开通为南京的经济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南京港地处长江下游黄金水道,目前通航五大洲近50个国家和地区。成来分别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蒙古、朝鲜等铁路国际联运班列。南京作为国家级公路主枢纽城市,现有4条国道、8条省道及沪宁、宁杭等多条高速公路交会,形成以南京为核心,辐射镇江、扬州、马鞍山等6个周边城市的“一小时都市圈”。近年来,南京城市建设迅猛,南京第二长江大桥、南京第三长江大桥、1.2号地铁、长江隧道、玄武湖隧道、九华山隧道、赛虹桥立交桥、华东最大的双桥门五层立交等交通设施,大大提高了城市的交通能力,进一步优化了南京的投资环境。南京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工业经济实力雄厚,门类齐全,以电子信息、汽车、石化、钢铁“四大产业”为支柱产业,积极拓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新型光电、环保装备、航空航天、轨道交通装备、先进船舶制造“八大新兴产业领域”。南京位列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第5名,是国际上看好的21世纪亚洲环太平洋地区最具发展前景的城市之一。南京经济发展位列全国前列,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金陵石化、南汽集团、熊猫电子为著名品牌。苏宁集团已经成长成为中国零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龙头老大,同时,南京还是全国高等教育和科研重镇,科教实力雄厚,综合实力仅次于北京、上海。教育、科技的发达,拥有普通高等学校70余所,南京获得“中国最具教育发展力城市”殊荣。南京有中国科学院院士48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3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6万余人,每万人口中的专业技术人员数为949人,居全国前列。今天的南京,古老而又充满活力,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都市重合交融在一起。2008年被联合国有关组织授予“人居环境特别奖”南京现为全国十佳卫生城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十佳城市、全国园林城市、优秀旅游城市、环保模范城市等称号。南京的绿化水平全国闻名,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6%。森林与城市绿地在改善环境和调节气候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南京的市民精神是“开明开放、诚朴诚信、博爱博雅、创业创新”。南京的市树是雪松,市花为梅花,南京旅游城市的标志是“龙蟠虎踞”。南京星级宾馆饭店116家,其中五星级酒店18家。旅游A级景区51家。其中5A级景区2个。各类旅行社545家,其中经营出境旅游业务的旅行社26家。南京云锦、金陵刻经、南京剪纸,金陵琴派(古琴)都已成功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遗产代表名录》。云锦是明清两代的贡品,色彩艳丽、灿若云霞,与苏州宋锦、成都蜀锦齐名。金陵刻经完整的保存了雕版水印和线装函套等传统工艺,金陵刻经处出版的传统手印的经书远销海内外。南京剪纸素以剪工精巧、清新秀丽、线条流畅见长,最富“南秀”剪纸艺术的特色,特别擅长剪动物。金陵琴派源自明末清初的金陵琴派,是我国古琴界颇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重要流派。在演奏特点和技艺表现上,金陵琴派则秉持古韵之遗,强调指法灵活细腻,演奏飘逸洒脱、跌宕起伏,尤以“顿挫”取胜,因此,在中国古琴界独树一帜。金箔锻制技艺、秦淮灯会、南京白局、东坝大马灯、金银细工制作技艺等12个项目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盐水鸭、雨花茶和雨花石都是南京著名的土特产品。盐水鸭皮薄肉嫩、口味鲜美,是受到中外游客普遍欢迎的著名特产。雨花茶是中国的十大名茶之一,茶叶条索圆直、形似松针,白毫显露、色泽翠绿,一经品饮,回味无穷。雨花石是在特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纹理优美、象形绝伦,是文人雅士的珍爱之物。南京是一座旅游休闲城市南京山川形胜,钟灵毓秀,自然赐予的风景资源与历史留下的文化遗存高度融合,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南京丰富的旅游资源,每年的夫子庙金陵灯会、中国南京国际梅花节、海棠花卉节、江心洲葡萄节、中国南京雨花石艺术节、夫子庙美食节、高淳螃蟹节、灵谷桂花节、秋栖霞红枫艺术节等吸引了众多的游人。南京东以钟山风景区为主,囊括了中山陵、明孝陵、灵谷寺以及“水上明珠”玄武湖;西以石城风景区为看点;南以著名的秦淮风光带为主打,实乃南京城的民俗风情荟萃之所;北以沿江风景区为主,包含了长江大桥、阅江楼和静海寺、慕燕风景区等景点;这四个景区绕南京主城一周,彼此之间相互联结,由明代城墙蜿蜒贯穿其中,交错形成了名扬中外的明城墙风光带。南京将加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构建城市现代产业体系;加强长三角重要门户的建设,强化南京中心城市地位;加快国家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推进创新型经济发展;举办好青奥会,拓展城市国际交流合作的领域,向建设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迈进。南京概况各位旅客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南京旅游。我是来自南京旅行社的导游员周末,大家可以叫我小周,这是司机王师傅,希望大家能积极配合,在南京留下美好的回忆,首先我先介绍一下南京吧。南京,简称宁,是江苏省省会,是全省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同时也是我国东部沿海和滨江大城市之一。地理位置优越,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横跨长江两岸,素有“钟山龙盘,石城虎踞”之称。全市面积659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约5000平方公里,下辖十一区。其人口在800万以上,市区人口过600万。南京为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冷夏热,四季分明,雨水丰沛。金陵、秣陵是南京的曾用名,历史的悠久造就了南京文化色彩,它与西安、洛阳和北京并称为中国的四大古都。自229年,东吴在这里建立第一个都城之后,依次又有东晋、宋、齐、梁、陈在此定都,这就是史书上所说的“六朝金粉”,其后的岁月里又有南唐、明初、太平天国、民国的成立,就使南京誉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名。中国的近代史从南京开始,也在南京结束。南京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它的工业也具有一定规模。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电子汽车、钢铁等行业都是南京工业的支柱。南京也是著名的文化教育中心,拥有各类高等院校50多所,各类自然科学研究和研发机构有700多家。南京的交通非常便利,拥有长江黄金水道,铁路交错纵横,公路更是四通八达,禄口国际机场的建立,为南京旅游的发展更添动力。它以其厚重的人文景观和灵秀的自然山水相结合,成就了世界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希望南京能以其“山水树城”为风光特色给各位旅客带来美好的印象。中山陵各位朋友,来到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你们一定想去看看当地最有名气、最具特色的景点吧,到了南京,如果没去中山陵,可以说你只看到了半个南京城。尽管南京素有“六朝古都”之称,拥有“金陵四十景”等众多名胜古迹,但中山陵无疑是其中最具吸引力、最有知名度的一个。说起中山陵,当然要提到它的主人—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孙先生本名孙文,字逸仙。外国友人都称呼他为“孙逸仙博士”。因为他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时曾用过“中山樵”的化名,所以他在国内被尊称为孙中山先生。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出生于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他少有大志,先后求学于檀香山、香港等地,毕业后在广州、澳门等地行医。后来他弃医从政,并于1905年在日本组织中国同盟会,被推举为总理,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著名纲领,及“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学说。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后,孙先生被十七省代表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于次年元旦在南京宣誓就职。此后,经历了“袁世凯窃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等风风雨雨,1921年他在广州就任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在1924年1月广州召开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同年11月他应冯玉祥之邀抱病北上讨论国家大计,终因积劳成疾,于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中山陵的墓址是孙先生生前选定的。这里视野开阔,气象雄伟,的确是建造陵墓的好地方。你们也许会问:孙先生出生于广东,逝世在北京,毕生为革命奔波于各地,为什么要选择南京作为自己的长眠之地呢?据说,早在1912年孙先生就任临时大总统时,灵谷寺的住持和尚就曾向他推荐过这块“前临平川,后拥青嶂”的风水宝地。当年3月31日,中山先生为求南北和平统一,毅然辞去总统之职,4月初的一天,他与胡汉民等人到明孝陵一带打猎,来到现陵墓所在地休息。孙先生环顾四周,对左右说,我将来死后,想向国民求得这块土地以安葬(待我他日辞世后,愿向国民乞一抔土以安置躯壳尔)。当然,紫金山的气势风水还不是孙先生作此决定的根本原因。孙先生临终前嘱咐:“吾死之后,可葬于南京紫金山麓,因南京为临时政府成立之地,所以不忘辛亥革命也。”因此,尽管孙先生在南京停留时间并不长,但南京对于孙先生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他选择南京紫金山为墓址,从根本上说,是为了纪念辛亥革命,激励革命同仁。为尊重孙先生的遗愿,由孙夫人宋庆龄、孙科等人组成的孙中山葬事筹备处实地察看,选好陵址,划地2000亩修墓,又登报悬奖,征集陵墓设计方案。在众多应征者中,青年建筑师吕彦直设计的钟形图案被一致评为首奖,他本人也被聘主持全部工程。1926年3月12日孙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际,举行了奠基典礼。历时3年多,耗资150万银元,中山陵终于在1929年春竣工。令人惋惜的是,留学美国、才华横溢的青年建筑师吕彦直在主持建陵过程中,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不幸与孙先生一样身患肝癌,在工程临
本文标题:南京导游词 - 原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349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