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年份试题分值比重答案分值比重20142028.6%2840%20132637%2637%20121318.6%1521.4%20111521.4%1927%201050.7%1318.6%(1)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3)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4)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正视面临的一系列困难和挑战。(是……的需要、为了、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1)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着力引导青少年学生深刻认识中国梦是每个人的梦,以祖国的繁荣为最大的光荣,以国家的衰落为最大的耻辱,增强国家认同,培养爱国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形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的共同理想追求,培养青少年学生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的中国人。(我与国家和社会)(2)开展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着力引导青少年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心存善念、理解他人、尊老爱幼、扶残济困、关心社会、尊重自然,培育集体主义精神和生态文明意识,形成乐于奉献、热心公益慈善的良好风尚,培养青少年学生做高素养、讲文明、有爱心的中国人。(我与他人和集体)(3)开展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着力引导青少年学生明辨是非、遵纪守法、坚韧豁达、奋发向上,自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思想,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培养青少年学生做知荣辱、守诚信、敢创新的中国人。(成长中的我)(1)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初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为重点,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美感与意境;诵读古代诗词,初步了解古诗词格律,阅读浅易文言文,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欣赏品位;知道中国历史的重要史实和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欣赏传统音乐、戏剧、美术等艺术作品,感受其中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参加传统礼仪和节庆活动,了解传统习俗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尊重各民族传统文化习俗,珍视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优秀文明成果,培养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归属感和自豪感。(2)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3)全面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水平;(4)着力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多元支撑;(5)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组织实施和条件保障。(4)着力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多元支撑:A.建设不断适应时代需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教育平台。利用好现有全国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等数字文化惠民工程的数据资源成果,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制作适合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传播的传统文化精品佳作。重点打造一批有广泛影响的传统文化特色网站,支持和鼓励学校网站开设传统文化专栏。加强校园网络建设,依托高校网络文化示范中心、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等,拓宽适合青少年学生学习特点的线上教育平台。选取一批有代表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诗文,建设“中华经典资源库”。在中国大学生在线、易班网等设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专栏,进行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在线学习。(4)着力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多元支撑:B.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教育活动。利用学校博物馆、校史馆、图书馆、档案馆等,结合校史、院史、学科史和人物史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发挥其独特的文化育人作用。深入开展创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活动,邀请传统文化名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进校园、进课堂。依托少先队、共青团、学生党支部、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开展主题教育、理论研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文艺体育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4)着力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多元支撑:C.构建互为补充、相互协作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格局(社会)。充分利用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站)、图书馆、美术馆、音乐厅、剧院、故居旧址、名胜古迹、文化遗产、具有历史文化风貌的街区等,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现场教学,建立中小学生定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遗址等公共文化机构的长效机制。积极配合文化、新闻出版广电等部门,提倡和扶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各类文艺作品创作,在评奖、宣传等方面加强引导,办好青少年电视频道,做好图书出版规划,创作、出版一批青少年喜爱的影视片、音像制品和文学艺术作品,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丰富、生动的教育资源。(4)着力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多元支撑:D.充分发挥家庭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要重视发挥中小学家长委员会以及各级各类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机构、校外活动场所的作用,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积极组织开展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传统文化体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和公益性活动,践行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家长通过言传身教,形成爱国守法、遵守公德、珍视亲情、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的良好家风,营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家庭教育氛围。1、全面深化改革元年持续推进重大改革(人民日报2014年国内十大新闻之一)2、抗战胜利纪念日和国家公祭日设立(人民日报评出2014年国内十大新闻之一)3、中央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新华社评出2014年国内十大新闻之一)4、《习近平用典》出版5、从习大大引用“名言警句”看青年成长之道6、习近平总书记访澳门大学,赠书与学生座谈7、传统文化进课堂有本可依8、河南地域文化:丝绸之路,河南又一张靓丽的世界名片12、材料一: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问题的决议》,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材料二:《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把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作为中原经济区的五大战略定位之一,强调中原地区要传承和弘扬中原文化,充分保护和科学利用全球华人根亲文化资源;培育具有中原风貌、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打造文化创新发展区。据悉,河南省“传承创新华夏文明,共建国人精神家园”宣讲活动将于近期启动,请你参与并完成如下任务:(1)请你解读中原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影响。(三个方面即可,6分)(2)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在创新发展中原文化,为华夏文明做贡献方面取得了哪些可喜成就?请你举出两例。(4分)10.材料一:寨墙、古桥、老井、青砖、门楼、木雕......近期,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公布,648个村落入选。这些村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大都保留有独特的村落布局、精巧的古朴建筑、传承至今的风俗技艺,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材料二:传统村落承载着文化血脉和历史荣耀。然而,分散在各地的传统村落正面临快速衰落甚至消失的可能,很多有价值的民俗文化和传统技艺几近失传。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刻不容缓。综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1)开展中国传统村落评选活动意义何在?(两个方面即可。4分)(2)加强传统村落保护,你有哪些设想?(三个方面即可。6分)9.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成就举世瞩目。在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的同时,新建筑和社区命名求洋、求怪现象日益突出。“曼哈顿”、“普罗旺斯”、“巴黎春天”等洋名令人眼花缭乱。该如何给建筑、社区命名,各种观点莫衷一是。民族文化难出彩,洋名高雅又气派。命名求洋不自信,继承创新是根本。1、责任2、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3、对外开放基本国策4、中华文化(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5、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先进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强国)6、艰苦奋斗7、孝亲敬长(家风、最美孝心少年)8、人际交往的美德(礼貌礼仪、与人为善、将心比心、宽容、诚信、正义感等)9、个性品质(自信、自强、自立、珍爱生命、高雅情趣等)10、《说明与检测》“我与国家和社会”模块下“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第7个条目: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增强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认识国情,爱我中华”第6个条目: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传统,增强与世界文明交流、对话的意识。……
本文标题: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352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