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十九章杂环化合物目的要求1、掌握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2、掌握五元杂环化合物的结构和化学性质,了解它们的制法;3、掌握糠醛的性质,了解一些含五元杂环化合物的用途;4、掌握吡啶的结构和化学性质,了解一些含六元杂环化合物的用途;5、了解生物碱的一般性质和提取方法。杂环化合物:是指一类环状有机化合物中,构成环的原子除碳原子外还有其它原子(杂原子)。结构特点:有闭合共轭体系,p电子数符合4n+2,具有芳香性。通常杂原子有:O、N、S等OO内酯ONH内酰胺OOO环状酸酐CH2—CH2O环氧化合物第一节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一、分类分类单杂环稠杂环五元杂环六元杂环OSNNNNNN苯环与单杂环稠并两个以上单杂环稠并NNNNHHH二、命名1、利用杂环英文名称译音成汉语同音字,加口字旁以表示杂环化合物,做为母体。音译法OSNNONNfuranpyridinepyrrolethiophenepyranpyrimidine呋喃吡啶吡咯吡喃嘧啶噻吩2、环上有取代基时,从杂原子开始编号,取代基位次最小,取代基位次、名称写在杂环母体前;3、环上含两个以上相同杂原子时,从连有取代基或氢原子的杂原子开始编号,并使另一个杂原子位次最小。3-甲基吡啶或β-甲基吡啶123456αβN-甲基吡咯或1-甲基吡咯23415N-CH3NCH3SCH3CH3234152,5-二甲基噻吩a,a'-二甲基噻吩4-甲基咪唑NN-NH22-氨基嘧啶12345623415CH3-NNH4、环上有不同杂原子时,按O、S、N的顺序编号5、稠杂环共用碳不编号,嘌呤除外,杂原子的位次尽小。NSCH3-5-甲基噻唑123458-羟基喹啉23456781NOHNNNNNH21234567896-氨基嘌呤6、杂环有复杂活泼的取代基时,杂环为取代基。3-吲哚乙酸或β-吲哚乙酸2-呋喃甲醛2345671αβN-CH2COOHOCHOH第二节杂环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典型的五元杂环是呋喃、噻吩、吡咯。ONHS呋喃吡咯噻吩一、呋喃、噻吩、吡咯杂环的结构物理方法证明:呋喃、噻吩、吡咯都是平面结构,环上所有原子均以sp2杂化轨道重叠形成σ键。碳未杂化的p轨道中有一个电子,杂原子的p轨道中有一对电子,p轨道互相平行重叠,形成闭合的共轭体系。O········呋喃的分子结构N—H······吡咯的分子结构S········噻吩的分子结构体系中p电子数:4+2=6符合休克尔4n+2规则,故三个杂环均具有芳香性S······S原子杂化轨道O······O原子杂化轨道N·····N原子杂化轨道sp2杂化轨道p轨道p65二、吡啶的结构(2)构成闭合的(1)碳原子和杂原子都采取sp²杂化。(未参与杂化的p轨道有一个电子占据)CCNCCCπ66等电子体系未参与共轭三种杂环都具有一定程度的芳香性,原因在于它们都符合休克尔规则。思考:为什么它们的芳香性的顺序是噻吩吡咯呋喃?杂原子电负性大小:O(3.5)>N(3.0)>S(2.5)因为这些环中杂原子的电负性是ONS,对外层电子吸引力逐渐减弱,对芳环供电子的能力正相反;亦即呋喃中的O比吡咯中的N更不愿供电子给环构成芳香大π键,故芳香性最差,噻吩中的S较易于供电子给环,故芳香性较强。由于呋喃、噻吩、吡咯都是五中心六电子,属于富电子环p电子密度:杂环>苯环稳定性:杂环<苯环芳香性:杂环<苯环亲电反应活性:杂环>苯环芳香性与稳定性:>>>OSNH三、呋喃、噻吩、吡咯的性质1.物理性质三者均为无色液体,都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2.呋喃、噻吩、吡啶及其衍生物鉴别反应3、化学性质1)亲电取代反应呋喃绿色松木片HCl-吡咯红色松木片HCl-噻吩蓝色靛红-H2SO4糠醛红色醋酸-苯胺用于区别检验五元杂环五元杂环化合物是富电子体系,而苯环为等电子体系,故环上的电子云密度比苯高,其亲电取代反应比苯容易,易于卤代、硝化、磺化等。杂原子的存在相当于在环上引入了―NH2、―OH、―SH等活化基团而使环活化,亲电取代反应主要在α-位发生;若α、α'两个位置已有基团存在,则亲电取代在β位发生。吡咯、呋喃对酸及氧化剂比较敏感,在进行亲电取代反应时,须用缓和的试剂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吡啶和苯虽然都属等电子体系,但因氮原子的电负性较大,从而使环上的电子云密度降低,故其亲电取代反应性能不但比苯差,且亲电取代反应发生在电子云密度较高的β-位。这一特性很类似于硝基苯。Nδδδδδδαβγ综上所述,五元、六元杂环化合物虽然都具有芳香性,但其环上的电子云的密度是不同的,其电子云密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SNHON呋喃、噻吩、吡咯的卤化反应反应强烈,比苯快,新引入基上α-位。易得多卤取代物。为了得一卤代(Cl,Br)产物,要采用低温、溶剂稀释等温和条件。OOOClClClCl2-40℃+OBrOOBr2,0℃稀释(86%)SSBrSIBr2AcOHI2,HgOC6H6,0℃(78%)碘不活泼,要用催化剂才能发生一元取代Br2,0℃NHNHClNHBrBrBrBrEtOHSOCl2(1mol)Et2O,0℃(80%)呋喃、噻吩、吡咯的硝化反应呋喃,噻吩和吡咯易氧化,一般不用硝酸直接硝化;通常用比较温和的非质子硝化试剂,如:硝酸乙酰酯。反应在低温下进行。CH3COCCH3+HNO3OOCH3CONO2+CH3COOHOSAcONO2OoCAc2O/AcOHSNO2SNO2+NHAcONO2OoCAc2O/AcOHNHNO2NHNO2+60%10%51%13%呋喃、噻吩、吡咯的磺化反应吡咯、呋喃不太稳定,所以须用温和的磺化试剂磺化。常用的温和的非质子的磺化试剂有:吡啶与三氧化硫的加合化合物。噻吩比较稳定,既可以直接磺化(产率稍低),也可以用温和的磺化试剂磺化。HH!不能用强酸NC5H5NSO3NSO3HOSO3HC5H5NSO3O磺化吡啶三氧化硫,一种温和的磺化剂SSSO3H室温H2SO4浓(苯在室温下不能磺化!)说明:①噻吩环芳性比呋喃环和吡咯环强,较稳定;②噻吩环上电子云密度比苯环大,更容易磺化。利用磺化反应可分离苯和噻吩:.Cb.p81。Sb.p84C。(())室温H2SO4浓SSO3H酸层)((苯层)分液蒸馏无噻吩苯付氏酰基化:NHNCOCH3H+(CH3CO)2O60%150-200C。α-乙酰基吡咯氧化反应呋喃、吡咯对氧化剂都很敏感,在空气中都能被氧化,而吡啶对氧化剂却相当稳定。如用高锰酸钾氧化苯环被破坏,得2,3-喹啉二甲酸NKMnO4NCO2HCO2Hŗ-苯基吡啶NCH3V2O5,O2NCOOH吡啶甲酸b-烟酸NCH3V2O5,O2NNH2NH2HClNCOOHCONHNH2吡啶甲酸g-异烟酸异烟肼氧化加成反应O+H2ONH2+NPdPdHHTHF,重要溶剂吡咯烷,R2NH的性质(())SH2,MoS2200C,20MPa。S四氢噻吩KMnO4SOO环丁砜,重要溶剂含硫,可使催化剂中毒!吡咯的弱碱性和弱酸性吡咯分子中氮原子上虽然带有孤对电子,但是由于其参与了环状π56的共轭,为整个环状共轭体系所共享,从而使氮上电子云密度降低,所以,吡咯的碱性很弱,甚至于大大弱于苯胺的碱性。NHsp2sp2pNH参与环体系共轭离域于整个共轭体系难以表现出碱性∴碱性:苯胺(Kb=3.8×10-10)吡咯(Kb=2.5×10-14)能与强酸成盐不能与强酸成盐,遇酸分解另一方面,氮上电子云密度降低,从而使氮原子上的氢能以H+的形式解离。吡咯有弱酸性:HN+N+H2OKOH(S)K+-H2O原因:可形成稳定N-p56,!但是,吡咯(pKa=17)的酸性非常小,甚至远远小于酚(pKa=10)。吡啶的碱性及其盐的性质N上孤电子对未参与共轭,能与质子结合,呈碱性。为弱碱,碱性比苯胺强,但比脂肪胺弱。(CH3)3NNH3NNH2NHpKb4.24.88.89.416.6吡啶环上有给电子基团时,碱性加大;有吸电子基团时,碱性减弱。NClNCH3NpKa0.735.206.5吡啶可以和无机酸作用成盐,在有机合成中可用作碱性催化剂。N+HClNH+Cl-吡啶盐酸盐一、糠醛(a-呋喃甲醛)糠醛是呋喃衍生物中最重要的一个,最初从米糠制得而得名。O-CHO为无色液体,在空气中逐渐氧化变为黄色至棕褐色。能溶于醇、醚等有机溶剂。第三节某些杂环及其衍生物1.制备进一步脱水农业副产品含戊多糖打碎水解为戊糖糠醛稀H2SO4△243%-5%HSO584n25105(CHO)+HOCHOnn水解,戊多糖戊糖2.性质和用途(1)糠醛在醋酸存在下与苯胺作用显红色—检验糠醛;糠醛表现出无a-H的醛(如苯甲醛和甲醛)和不饱和呋喃杂环的双重性质。(2)催化加氢CuO·Cr2O3150℃,10MPaOCHOOCH2OH+H2(3)氧化反应OCHO中性或碱性氧化KOH+KMnO4OCOOH(4)歧化反应OCH2OHOCHO+NaOH2+OCOONa•糠醛可发生银镜反应;白色晶体,熔点52.5℃,含吲哚环的生物碱广泛存在于植物中。NCH2-CH-COOHNH2NCH2CH2-NH2HONCH2COOHNCH3色氨酸5-羟基色胺b-甲基吲哚b-吲哚乙酸低浓度的β-吲哚乙酸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其主要作用是能加速插枝作物的生根,但浓度过大时则抑制作物的生长。二、吲哚NH三、卟啉化合物四个吡咯环和四个次甲基(-CH2-)交替相连组成的大环叫卟吩,是卟啉化合物的母体,为一大共轭体系.NNNN1324657δ8αγβ卟吩叶绿素分子结构NNNNMgRCH2CH3CH3CHCH3CH2CH2CH3HOCOOCH3CH2COOR=-CH3为叶绿素aR=-CHO为叶绿素bNNNNFeCH=CH2CH3CHCH3CH2CH2CH2CH3CH2CH2COOHCH3COOH血红素分子结构O-CH3OHHOHHOCH2HHPO2OCH3CHCH2NHCOCH2CH2CH3CH3NNCH3H2NCOCH2CH3CNH2NCOCH2CH3CH2CONH2CH3CH2CH2CONH2CH3CH3H2NCOCH2CH2CH3CH2CH2CONH2CoNNNN维生素B12分子结构维生素B12(钴胺素,抗恶性贫血维生素)又称钴胺素或氰钴素。一种由含钴的卟啉类化合物组成的B族维生素。最初发现服用全肝可控制恶性贫血症状,经20年研究,到1948年才从肝脏中分离出一种具有控制恶性贫血效果的红色晶体物质,定名为维生素B12。1954年确定其结构式。1972年完成人工合成。维生素B12是B族维生素中迄今为止发现最晚的一种。维生素B12为浅红色的针状结晶,易溶于水和乙醇,在pH值4.5~5.0弱酸条件下最稳定,强酸(pH<2)或碱性溶液中分解,遇热可有一定程度破坏,但短时间的高温消毒损失小,遇强光或紫外线易被破坏。普通烹调过程损失量约30%。维生素B12缺乏症缺乏维生素B12可能影响到体内的所有细胞,但对细胞分裂快的组织影响最为严重,如影响骨髓的生血组织可产生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即所谓恶性贫血;神经系统的损害主要是引起斑状、弥漫性的神经脱髓鞘,出现精神抑郁、记忆力下降、四肢震颤等神经症状。维生素B1H3CNNNH2·HCl维生素B1(也称盐酸磺胺素)NS—CH2—CH2CH2OHCl+-维生素B1的结构(对酸稳定,遇碱分解)维生素B1缺乏症硫胺素在能量代谢中起辅酶作用,没有硫胺素就没有能量。作为辅酶它还参与葡萄糖转变为脂肪的过程。维生素B1作用于神经末梢,这个作用使它对酒精性神经类、妊娠期神经类和脚气病都有治疗价值。维生素B1还能维持正常的食欲、肌肉的弹性和健康的精神状态。人缺乏维生素B1会引起脚气病。摄入不足和酒精中毒是人类维生素B1缺乏最常见的原因,脚气病主要影响心血管和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的表现包括心脏肥大和扩张、心动过速、呼吸窘迫以及腿部水肿;神经系统的表现包括腱反射亢进、多发性神经炎(有时伴有麻痹)、肌肉软弱无力、疼痛并有抽搐。成人一般表现为眼、鼻、嘴周围皮肤上出现油脂、鳞屑(脂溢性皮炎),随后向身体的其他部分蔓延;舌红光滑;体力下降。婴儿症状突发而严重,急躁、肌肉
本文标题:杂环化合物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359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