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第一章经济法基础知识介绍
2020/2/10经济法基础知识2020/2/102本章主要内容一、法和法律二、经济法的概念三、经济法律关系(重点)四、经济权利的保护五、违反经济法的法律责任2020/2/10一、法和法律(一)法的本质和特征1、概念“法”和“法律”是人们经常使用的概念。一般来说,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着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这一意志内容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它通过规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确认、保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一、法和法律1、概念法律一词可分别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进行理解。广义的“法律”是指法的整体,是指一个国家全部的法,即国家制定或者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各种行为规范的总和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狭义的“法律”则专指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基本法律以及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那么,究竟什么是法呢?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是体现统治阶级的共同意志,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特殊行为规范。概念:法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称。2、法的本质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法不是超阶级的产物,不是社会各阶级的意志都能体现为法,法只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而不是统治阶级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2020/2/103、法的特征1.法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行为规范。(阶级性)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法是一种行为规范,但不是任何行为规范都是法。只有把统治阶级意志变成国家的意志,把行为规范定为法律,才能成为法。3.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法律制裁是国家强制力(如军队、警察、法庭等)来实施的。它主要包括司法制裁和行政制裁。4.法是确认、保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行为规范。(二)法的形式和分类法的形式是指法的具体的外部表现形态。即法由何种国家机关,依照什么方式或程序创制出来的,并表现为何种形式、具有何种效力等级的法律文件。1、我国法的形式:主要是依据创制法的国家机关不同、创制方式的不同而进行划分的。(1)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规定国家的基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也具有更为严格的制定和修改过程。(2)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通常规定和调整国家、社会和公民生活中某一方面带根本性的社会关系或基本问题。其法律效力仅次于宪法。(3)行政法规——国家最高的行政机关—国务院制定、发布。其地位仅次于宪法和法律,高于一切地方性法规,是一种重要的法的形式。(4)地方性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在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不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根据本地区情况制定、发布规范性文件即地方性法。(5)自治法规——民族自治地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按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条例是民族自治地方根据自治权制定的综合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单行条例是调整某一方面事项的规范性法律文件。2020/2/10(6)特别行政区的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以及特别行政区依法制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的、在该特别行政区有效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属于特别行政区的法。(7)(行政)规章——国务院各部委,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以及某些经济特区市的人民政府,在其职权范围内依法制定、发布的规范性文件,分为部门规章和政府规章两种。其效力低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2020/2/10(8)国际条约——不属于国内法的范畴,但我国签订和加入的国际条约对于国内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也有约束力。因此,这些条约应具备与国内法同样的约束力,也是我国法的形式之一。2020/2/10(单选)1、下列各项中,在我国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是()。A、民族自治地方条例B、宪法C、国际条约D、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做一做B2、不同法的形式具有不同的效力等级,下列各项中,效力低于地方性法规的是()。A、宪法B、同级政府规章C、法律D、行政法规B2、法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法做不同的分类。(1)成文法与不成文法这是按照法的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的不同所做的分类(1)成文法是指有权制定法律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所制定的具有条文形式的规范性文件。(2)不成文法是指国家机关认可的、不具有法律条文形式的习惯,不成文法也称是习惯法。(2)根本法和普通法,这是按照法的效力、内容和制定程序不同所做的分类。(1)根本法即宪法,它规定了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它是普通法立法的根据。(2)普通法即宪法以外的所有法律,它根据宪法确认的原则就某个方面或某些方面的问题做出具体规定,效力低于宪法。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根本法比普通法更为严格。(3)实体法与程序法,这是按照法规定的具体内容的不同所做的分类,(1)实体法是从实际内容上规定主体的权利和义务的法。(2)程序法是为了保障实体权利和义务的实现而规定的关于程序方面的法。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2020/2/10(4)一般法和特别法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不同所做的分类。(1)一般法是指在一国领域内对全体居民和所有的社会组织普遍适用,而且在它被废除之前始终有效的法律。(2)特别法是指只有在一国的特定区域内,对特定主体或在特定时期内有效的法律。(5)国内法与国际法这是按照法的主体、调整对象和形式所做的分类。(1)国内法是由特定国家创制并适用于该国主权管辖范围内的法。国内法的主体一般为该国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国家只能在特定的法律关系中成为主体。调整对象是一国内部的社会关系,形式主要是制定国立法机关颁布的规范性文件,实施则以该国的强制力加以保证。(2)国际法是指在国际交往中由不同的主权国家通过协议制定或确认的,适用于国家之间的法,国际法的主体主要是国家,类似国家的政治实体以及由一定国家参加组成的国际组织,也可以成为国际法的主体。调整对象主要是国家间的相互关系,形式主要是国际条约和各国公认的国际惯例,实施则以国家单独或集体的强制措施为保证。2020/2/10(6)公法和私法公法是以保护公共利益为目的的法律。私法是以保护私人利益为目的的法律。(单选)1、在下列法的各项分类中,以法的内容为标准进行分类的是()。A、根本法和普通法B、实体法和程序法C、成文法和不成文法D、一般法和特别法做一做B2020/2/10(多选)2、法的形式和种类,主要是依据创制法的国家机关不同、创制方式的不同而进行划分的,下列描述正确的有()A.宪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B.行政法规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经一定的立法程序制定的规范性文件C.地方政府规章是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制定的规范性文件D.地方性法规是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发布的规范性文件。ACD2020/2/10(单选)下列法律规范性文件,就其效力高低的排列正确的是()A.宪法﹥行政法规﹥法律﹥规章B.政法规﹥法律﹥规章﹥地方性法规C.宪法﹥法律﹥行政法规﹥规章D.法律﹥规章﹥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C二、经济法的概念经济法是调整一定范围内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三、经济法律关系(一)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经济法律关系是指国家在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所形成的,由经济法加以确认和调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二)经济法律关系的要素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经济法律关系内容。它们是构成经济法律关系最基本、最必要的要素。三者紧密相连、缺一不可;其中任何一项要素发生变更,都会引起经济法律关系的变更。2020/2/10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知识点演练】下列不是经济法律关系构成要素的是?A.标的B.客体C.主体D.内容参考答案:A。1、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1)概念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简称经济法主体,是指在国家协调经济运行活动中,依法享有经济权利、承担经济义务的当事人。在经济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的一方称为权利主体;承担义务的一方称为义务主体。(2)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范围1.国家机关。国家机关是行使国家职能的各种机关的统称,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司法机关等。国家机关作为经济法律关系的重要主体,主要是国家行政机关中的经济管理机关。2.社会组织。是经济法律关系中最广泛、最普遍的主体按其社会职能的不同,可分为经济组织和非经济组织按其经济成分不同,可分全民所有制组织、集体所有制组织、私营经济组织等。按其法律资格不同,可分为法人组织和非法人组织社会组织(socialorganization)在社会科学中社会组织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组织是指人们从事共同活动的所有群体形式,包括氏族、家庭、秘密团体、政府、军队和学校等。狭义的社会组织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而有意识地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如企业、政府、学校、医院、社会团体和一种新型的社会组织形式:个人媒体群等等。它只是指人类的组织形式中的一部分,是人们为了特定目的而组建的稳定的合作形式。社会学研究的社会组织主要指狭义的组织。3.经济组织的内部机构和有关人员经济组织的内部组织,即分厂、分公司、内部承包单位等,虽无独立法律地位,但可成为经济法律关系主体。4.个人(公民)包括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和公民。注意:不是一切公民都要成为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只有当他们参加经济法律规定的经济法律关系时,特定的公民才成为经济法主体。此外,国家以及外国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也可以成为我国经济法主体。【知识点演练】1.下列可以成为经济法主体的是?A.证券业协会B.市地方税务局C.合伙企业的分支机构D.医院【参考答案】ABCD。2.下列哪些是经济法律关系主体?A.企业B.公司C.社会公益组织D.合伙企业E.国家【参考答案】ABCDE。2、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1)概念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经济法主体依法享有的经济权利和承担的经济义务。这是经济法律关系的核心,和实质要素。它是由法律规定,并受国家强制力保护和监督的社会关系。1.经济权利2.经济义务(1)经济权利①概念经济权利是指经济法赋予主体的一种资格。根据这种资格,主体能为一定的行为或不为一定的行为和要求他人作相应的行为,在必要时有权请求国家机关以强制力保证其权益的实现。(可能性)可以行使也可以放弃②经济权利包含三层意思:其一,它是由国家颁布的经济法律法规赋予当事人的;其二,权利主体有权作出一定行为和要求他人作出或不作出一定的行为,以便实现自己的权利或不影响自己的权利;其三,因他人的行为而使经济权利不能实现时,权利主体有权请求国家强制机关加以保护。③主体的经济权利主要有:财产所有权(最重要、最基本的权利之一)经济管理权(由国家管理机构行使)经营权(是财产所有权的基本权能)请求权(包括请求赔偿权、请求复议权、请求调解权、申请仲裁权和起诉权等)(2)经济义务经济义务是指经济主体为满足特定权利主体的要求必须作出的一定行为或者不作出一定行为的约束限制。(必要性)不能放弃经济义务的含义:①经济法律关系的义务主体应根据权利主体的要求,依法为或不为一定的行为,以保证权利主体的权益得到实现;②义务主体必须履行的义务限制在法定或约定的范围;(义务有限性)③义务主体应自觉履行义务,如不履行或履行不当将受到法律的制裁。(义务必要性)2020/2/10(3)经济权利与经济义务的关系①在经济法律关系中,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是不可分割的,任何一项权利总是伴随着相应的义务,没有相应义务,权利就不可能实现。
本文标题:第一章经济法基础知识介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361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