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扬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扬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11年1月16日在扬州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市长谢正义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扬州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2010年和“十一五”时期工作回顾2010年,我们在中共扬州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和依靠全市人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保增长、调结构、抓创新、惠民生,较好地完成了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预计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00亿元,增长13.6%;财政总收入400.88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67.78亿元,分别增长29.3%和31%;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7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295元,均增长12%。全市经济社会呈现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一、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5873亿元、增加值1389亿元、利税620亿元,分别增长34.7%、16.1%和40%。汽车船舶、机械装备、石油化工三大支柱产业产值4217亿元,增长38.4%。工业重大项目建设取得重要突破,上海大众整车、天威太阳能电池组件、华电天然气发电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全市新增产值过百亿元企业1家、过50亿元企业6家。全市建筑业总产值1560亿元,增长20%。现代农业持续发展。粮食总产287万吨,连续7年实现丰收。高效农(渔)业园区面积77.8万亩,新增27万亩;设施农(渔)业面积43.6万亩,新增17.5万亩。以海峡两岸(扬州)农业合作试验区为载体打造农业亮点工程,新引进农业项目634个。90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销售收入增长20%。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新增631个。通过复垦与综合整治新增耕地2.1万亩。开工建设万顷良田建设试点工程8.6万亩。水利、农业开发、粮食、供销、农机、气象、农业科研等工作进一步加强。服务业加速发展。实现增加值814亿元,增长13.8%。出台鼓励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专项政策,惠普外包、税友软件等一批项目落户。江苏(扬州)信息服务产业基地快速发展,扬州“智谷”、维扬动漫创意产业基地、邗江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加快建设。扬州入选“中国城市信息化50强”。港口、石化、公铁水、商贸四大物流园区营业收入增长90.2%。成功举办第45届全国“旅交会”。接待来扬游客270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300亿元,分别增长16.6%和18.6%。蜀冈-瘦西湖风景区晋升为国家5A级景区,东关街跻身“全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富春”和“玉缘”商标成为中国驰名商标。冶春茶社台北分店开张营业。扬州农村商业银行、南京银行扬州分行挂牌营业,新建农村小额贷款公司7家。全市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2431亿元、贷款余额1486亿元,分别增长17.6%和22.5%。二、转型发展迈出新的步伐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新”产业产值571亿元,增长49.6%,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9.7%。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软件和信息服务、现代物流、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31%。高效农业、渔业面积分别占耕地和养殖水面的38.2%和70.2%。科技创新成效显著。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224亿元,增长43.5%。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1.9%。专利申请、专利授权分别增长34%和43%。我市“数字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获全国地级市唯一的国家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一等奖。新设立省级以上“两站两中心”94家,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4家。成功举办“院士专家扬州行”活动和上海、武汉、成都“科技创新·产业合作”推介会,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286项。扬州成为国家“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首批实施城市、国家火炬计划智能电网特色产业基地。扬州光电科技创新园被评为全省首批创新型园区。江苏(扬州)数控机床研究院列入全省首批4家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计划。全市获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项目26个。内需拉动作用明显。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8亿元,增长18.6%。全市十大百货商场销售额、五大食品批发市场成交额分别增长23.3%和26.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32亿元,增长25.2%。市级重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累计开工303个。全市房地产投资165亿元,增长27.5%,商品房合同成交面积562万平方米。节能减排扎实有效。全市完成节能减排年度目标。实施节能改造项目130个、循环经济项目36个、资源综合利用项目107个。对112家企业组织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淘汰落后用能设备2371台(套),关闭“五小”企业91家。实施减排项目86个。扬州被选为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成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三、城乡统筹协调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加快建设。苏中江都机场开工建设。江海高速扬州段建成通车,安大公路全线贯通,京杭运河扬州段“三改二”工程全线竣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三阳河、潼河、宝应站全面建成。沪陕高速江六段、扬州港5号泊位、宁启铁路复线及电气化改造、乌塔沟分洪道等工程抓紧建设。淮河入江水道治理工程、扬州西500千伏输变电工程获国家批复。中心城市功能继续完善。编制完成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和14项专项规划。开工建设文昌路东延及跨廖家沟、芒稻河大桥和328国道连接线。新建和改建北环路、鉴真路等17条道路。加快建设广陵新城、临港新城、蜀冈生态新区和蒋王片区等。新城西区功能进一步完善。建成城北客运站并投入使用。新增公交车400辆、公交停车场和首末站6个。建成六圩污水处理厂二期和赵庄垃圾焚烧发电厂一期工程。宋夹城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南门遗址展示馆建成开放。打通古运河至二道河、瘦西湖水上游览线。完善数字化城管体系。大力整治城市出入口环境。市区新增绿化面积150万平方米。城镇化建设有力推进。着力构建中心城市、县城、重点中心镇、一般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县城建设步伐加快。研究制定了推进城镇化建设实施意见,出台了加快11个重点中心镇建设的奖励政策和考评办法。完成了全市村庄布局规划。新建农民新社区240个。深入推进国家生态市和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68个乡镇建成垃圾中转站,61个乡镇建成污水处理设施,51个乡镇通过国家生态乡镇考核或命名,创成生态村824个。江都、邗江国家生态县(市)创建通过省考核。全市新增造林面积16万亩,成片造林率居全省第一,森林覆盖率20.1%。农村实事工程有效落实。新建改造农村公路280公里、公路危桥150座,所有行政村通上四级路。完成县乡河道、河塘疏浚3070万方。新改建无害化卫生户厕8万座、“一池三改”户用沼气池10100座。机插秧和秸杆机械化还田取得新的进展。新创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四位一体”长效管护达标乡镇30个。新创成全面小康村100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31个。第三轮农村扶贫任务全面完成。四、改革开放活力显著增强招商引资取得新进展。成功举办“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和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全市注册外资实际到账25.7亿美元,增长13.5%。新增民营企业注册资本金634亿元,增长16.7%。全市出口60亿美元,增长50%。完成外经营业额2.35亿美元,增长16%。新办境外投资项目21个。园区实力明显提升。“八区二园”业务总收入5230亿元,增长40%。30强乡镇工业集中区实现产值2400亿元,增长40%。开发园区注册外资实际到账、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自营出口均占全市50%以上;基础设施建设新增投入198亿元,增长95%。各项改革深化推进。完成市、县(市、区)政府和乡镇机构改革。全面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潍柴与亚星集团实现战略重组。出台《扬州市创新型经济金融助推计划》。汇银家电、长青股份成功上市。启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制定实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方案。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组建扬州报业传媒集团、广电传媒集团和市歌舞剧院公司。五、社会建设富有成效民生工程全面完成。城镇新增就业8.8万人,零就业家庭连续40个月保持动态清零,城镇登记失业率2.7%。新的市人力资源市场投入使用。全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净增缴费4.4万人,新农保参保率及基础养老金发放率均达99.7%。为全市19万企业退休人员上调养老金10%。全市城镇居民医保覆盖率9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99.8%。新建残疾人康复中心2个、县级残疾人托养机构4个。建成市救助中心。住房公积金新增扩面6.88万人。市区新增经济适用房1260套、廉租房230套、公租房1850套(间),公有住房解危6.2万平方米,改造老小区17个、“城中村”15个,新建和改造农贸市场10个。建成市区第五水厂一期工程。区域供水市区和仪征实现全覆盖,高邮、江都、宝应按序时推进。加强物价监管,全年物价上涨3.4%,市区累计向低保对象、特困职工等发放物价补贴1700多万元。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大力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城市公共文明指数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均列全省第一,“扬州好人”蔚然成风。启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示范区建设,市区树人学校和育才小学跨区办学。邗江、广陵创成省教育现代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市本二以上万人上线率达30.4,居全省第一方阵。所有乡镇、街道建成文化站。组织文化惠民活动1万多场。建成包括市图书馆新馆、美术馆、音乐厅在内的市文化艺术中心。建成扬州工艺美术馆新馆、扬州工艺坊和中国淮扬菜博物馆。中国雕版印刷技艺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基本建成“15分钟健康服务圈”,为城乡居民免费提供22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育公园游泳跳水馆建成并运行。鉴真马拉松赛成为国际田联“银标”赛事,并被评为“全国首批体育旅游精品项目”。全市新增有线电视用户4万户。组织开展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计划生育民生牵手工程和数字计生工作获省创新奖。市档案馆晋升为国家一级综合档案馆。成立扬州市社会科学院。成功举办日本东大寺鉴真坐像回扬省亲活动。台湾事务、侨务、外事和工会、青年、妇女、儿童、慈善、老龄等事业取得新的进步。社会建设和管理有力有效。深入开展和谐社区创建活动,积极构建“四位一体”社区管理服务体制机制,推进社区工作站和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实现省级村民自治模范县(市)全覆盖。扎实推进“平安扬州”建设,公众安全感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连续8年保持在96%以上。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人民来信来访工作进一步加强。出台并实施加强校园安全20条措施,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加强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全市未发生有影响的重大案件和责任事故。积极做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和双拥工作,我市被南京军区表彰为“国防动员工作先进单位”。民防、仲裁、地震工作扎实开展。六、服务型政府建设进一步加强监督制度不断健全。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主动接受市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办理人大议案1件、代表建议344件,办理政协提案488件。加强监察和审计监督。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和人民群众监督,市政府公开电话和“寄语市长”回复率均在90%以上。行政权力规范运行。出台《扬州市依法行政考核办法》,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进一步规范。完成“五五”普法任务。加强政府新闻发布工作。建成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系统,基本实现县级以上行政机关、行政权力事项和网上行政监察全覆盖。能力作风有新的提升。制定并实施政府能力作风建设20条意见。试点推行并联审批,推进“三集中、三到位”,市级行政审批事项88%进入行政办事服务中心集中办理,对外承诺事项提前办结率97.1%。加强公务员学习培训,举办“新知学堂”讲座9期。聘请11位政府经济顾问。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查处了一批违法违纪案件。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实力和核心竞争力需要不断增强,转变发展方式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城乡二元矛盾依然突出,统筹发展任务十分艰巨;城市功能品质仍需提升,生态环境和城市管理有待继续改善;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和增加收入等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政府及公务员队伍能力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工作还要不断加强。这些问题需要我
本文标题:扬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363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