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五讲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不过他的观点却与老师不同。亚里士多德将柏拉图的问题称做“分离问题”,即理念与事物的分离所造成的一系列问题,他认为分离于事物之外的理念是不存在的,事物的概念与事物本身不可分割,原本是一体。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公元前384-322年)亚里士多德是古代最博学、最深邃的思想巨人,他的教学和著述广泛涉及形而上学、逻辑学、物理学(广义的自然科学)、心理学、伦理学、政治学、文艺理论等诸多领域,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出生在希腊北部马其顿王国治下的斯塔吉拉城,他的父亲是马其顿王国的御医。17岁时,亚里土多德来到了雅典,进入学园成了柏拉图的学生,在那里学习工作了20年。他聪慧勤奋,博览群书,被称为学园之灵。对于雅典人来说,亚里士多德始终是一个“外国人”,而且是“敌国人”。由于亚里土多德习惯于一边散步一边与学生们讨论哲学问题,所以人们称之为“漫步学派”。公元前343年他应马其顿国王腓力之邀做了亚历山大王子的教师,亚历山大继承王位后仍然对亚里士多德尊敬有加,在东征途中还不断让人为亚里士多德采集动植物标本以供研究之用。亚历山大所到之处传播希腊文明,开创了“希腊化时代”,与他本人所受的教养肯定有关。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大帝在回师巴比伦时染病身亡,亚里士多德遭到了雅典反马其顿党的攻击,不得不流亡他乡,次年即病逝了。一、科学分类二、原因论三、形而上学四、伦理学一、科学分类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活动集中体现了希腊哲学的基本精神,这就是学以致知,为知识而追求知识,为智慧而追求智慧的探索精神。因此,他认为哲学起源于“惊异”:人最初是对于面前的现象继而对整个宇宙自然感到困惑不解,感到自己无知,于是就去追求知识,因而人追求知识没有别的目的而只是为了求知。当然,一般的知识总是有一定的目的的,不过真正的知识——哲学则是无目的的,或者说它本身就是目的。所以在一切知识中,所有的知识可能都比哲学更有用,但惟有哲学是真正自由的学问。“理论知识”(theoretike)是为着自身而被追求的知识,包括“物理学”、“数学”和“第一哲学”;“实践知识”(praktike)是为着行动而被追求的知识,包括“伦理学”、“家政学”和“政治学”;“创制知识”(poietike)是为着创作和制造而被追求的知识,包括“修辞学”、“诗学”和“辩证法”。教材96页二、原因论(一)四因说亚里士多德对以往的哲学进行了概括和总结。他认为以往哲学对于自然的探索主要是为了认识事物的“原因”。所谓“原因”是指一切事物存在和生成的全部根据和条件。亚里士多德先是将以往关于“原因”的理论归结为四种原因(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然后将这四种原因又归结为形式与质料这两种原因,最后通过潜能与现实这一对概念来说明事物的运动、变化和生成。1、质料所谓“质料”(hule),指“是所从出的东西”,即事物由之生成并继续存留于其中的东西,如雕像的青铜、酒杯的白银以及诸如此类东西的属。无论是具体的可感物还是抽象物,都由质料构成,如音节离不开字母,圆离不开弧,生命离不开躯体。正因为质料在事物的存在和生成中起着基础的作用,所以它是“载体”的首要含义。2、形式所谓“形式”即eidos,它是事物的“是其所是”(totieneinai),也就是事物之所以为该事物的本质,如雕像之为雕像,不在青铜,而在雕像的本质。这种形式,与柏拉图的理念(idea或eidos)同词源,是亚里士多德哲学中“形式”一词的主要含义和基本用法。3、动力因所谓“动力因”,即动变的本原,指让事物得以开始运动的那个初始的东西,如策划者是行为的原因,父亲是孩子的原因等。动力因之所以是根本原因之一,在于任何事物都有动静,离开了动因,就没有事物的存在和生成。4、目的因所谓“目的因”,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任何事物的存在和生成,都不是无缘无故的,总是有所为,即总有一定的目标或目的,例如健康是散步的所为因,即目的。(二)形式与质料原因虽然有四种,但是“后三种原因在多数情况下都可以合而为一。因为所是的那个东西和所为的那个东西是同一个东西,而运动的最初本原又和这两者同类。”事物所是的东西是形式,所为的东西亦是形式(因为形式即是其所是,只有获得了形式才算达到了目的),使事物运动的真正动力还是形式,所以,这三种原因合而为一后可以统称为形式因而与质料因相对应。这样,四因就变成了二因。(三)潜能与现实“潜能”指事物的这样一种存在状态:具有能够实现其本质和目的的潜在力量,但还没有实现出来,而要实现出来,靠其自身又是无能为力的。“现实”是与潜能相对而言的另一种事物存在状态,即存在着的事物自身或获得了自己本质的事物。潜能与现实的关系是对应于质料与形式的关系的,任何事物都是由质料与形式共同组成,当质料尚未获得该事物的一定形式时,它就是处于潜在状态的事物,只有当它获得了这种确定形式之后,才成为现实的事物。三、形而上学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一)存在论(二)实体论(三)神学(一)存在论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建立一门专门研究“存在”本身的学问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所有的具体科学都是割取“存在”的某一方面和某一种性质加以研究,它们对这些“方面”和“性质”的基础和前提——存在本身——则是不闻不问的,因此应当有一门学问专门研究存在本身,这门学问就是“第一哲学”。正如存在是存在的各个方面和各种性质的基础和根据一样,第一哲学也是所有科学知识的基础和根据。由此,亚里士多德便确立了哲学或形而上学的至高无上的特殊地位。“存在”不可定义。我们不可能认识存在“是什么”,只能认识存在是怎样存在的,这就是存在的“存在方式”。存在有两类存在方式,亦即“偶然的存在方式”和“本然的存在方式”。“本然的存在方式”就是必然为存在所拥有的存在方式。亚里士多德认为,事物被称为“存在”主要有两种意义:(1)偶然的属性(偶性),如“这人是文明的”或“这人是白的”,“文明”和“白”就是偶性,它们存在于这人身上是偶然的,因为这人也可以不文明或不白。(2)必然的本质,即范畴,如实体,以及性质、数量、关系、主动、被动、处所、时间等,这些都是任何一个事物身上的必然的(本质的)存在,因为任何一个东西都不可脱离这些方面的规定而存在,只要去掉了其中一种规定,它也就不存在了。于是,亚里士多德就将形而上学的任务确定在研究“存在”的本然的存在方式上,他也称之为“范畴”。范畴“范畴”亦即“关于……的述说”,所谓“范畴”也就是对事物最普遍最一般的“说明”。(即对存在方式的描述)亚里士多德在《范畴篇》中提出了关于事物的十种描述方式,也就是十个范畴。1、“实体”:张三是一个人,这描述的是他“是什么”。2、“数量”:张三有2米高,100公斤重。3、“性质”:张三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4、“关系”:张三比一般人都要高。5、“地点”:张三生活在北京。6、“时间”:张三昨天出国了。7、“状态”:张三住在旅馆里。8、“动作”:张三买了一本书。9、“所有”:张三拥有这本书。10、“承受”:张三深受这本书的影响。范畴体系=世界的逻辑结构形而上学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而研究“存在”也就是研究存在的存在方式,也就是“范畴”,可见亚里土多德意义上的形而上学乃是一个范畴的体系。古人云,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十个范畴所编织起来的就是存在之网,它们构成了世界的逻辑结构,千差万别、多种多样的存在物都可以由这十个范畴得到合理的说明。(二)实体论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实体”作为哲学的最基本的范畴是第一性的和独立存在的,一切其他范畴(如数量、性质、关系等)都必须依附于实体而存在。即个别的、具体的事物(如张三、苏格拉底)。(第一实体)从实体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亚里士多德把个别的、具体的事物当作第一实体的做法是与柏拉图把普遍的、抽象的种属概念(“理念”)当作真实的存在的做法截然对立的。但是亚里士多德在“第一实体”之后马上又提出了“第二实体”的概念,这就是逻辑上的“种”和“属”的概念。亚里士多德说:“人们所说的第二实体,是指作为属,包含第一实体的东西,就像种包含属一样。如,某个具体的人被包含在‘人’这个属之中,而‘人’这个属自身又被包含在‘动物’这个种之中。所以,这些是第二实体,如‘人’、‘动物’。”这样一来,作为种属概念的“理念”也就如同个别事物一样成为了实体,尽管只是第二实体。这样一来,亚里士多德又部分地回到了柏拉图的理念论。什么是实体?《范畴篇》中主张个别的具体事物是第一实体。《形而上学》第七、八、九卷主张“是其所是”即“形式”是第一实体。《形而上学》第十二卷认为理性-神是最高实体。(三)亚里士多德的神学形式或理念是形式因、目的因、动力因。理念或形式促成物质运动。理念是推动者,物质是被推动的东西。运动使事物的本身可能性变成现实。有一个永恒的不动的第一推动者,他是自然中所以有一切充满活力的力量的决定性根据。这第一原因既然不动,它必然是没有物质的形式,纯粹形式,绝对精神;因为有物质,就有运动和变化。第一原因绝对完善,是世界的最高目的或至善(也就是“神”)。四、伦理学伦理学的主题不是以认识为目的,而是为了实践:“我们探讨不是为了知道德性是什么,而是为了成为善良的人”。在某种意义上说,有两个问题需要我们思考,其一是,什么是最好的生活方式?其二是,当情况不明显的时候,我们怎样确定什么是应该做的?1、幸福亚里士多德把最好的生活方式称为“幸福”。万物生长自有其目的,所有目的之总称就是“善”,亦即完美的“好”的东西,因而我们可以说,万物在本性上都是追求好的东西,因而都是向善的。人的行为都有其目的,在所有的目的中,应该有某种首要的或者最高的目的,这就是最高的善。“幸福就是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幸福作为本身就是目的的最高目的,乃是“自足”,亦即自我完善。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是幸福的,相反的活动则导致不幸,这种合乎德性的活动贯彻在生活之中,是最持久最有价值的。2、中道什么样的品质是好的、合乎德性的呢?亚里士多德的回答是,选择行为的“中道”。伦理德性是处理情感和行为的,在这里存在着“过度”、“不足”和“中间”。例如在恐惧和自信之间的中道是勇敢,一个人如果什么都不怕,过于自信,就是莽撞。如果过度恐惧且自信不足,则是怯懦。易怒与麻木的中道是温和,挥霍与吝啬的中道是慷慨,献媚与傲慢的中道是友爱,狡诈与天真的中道是明智……。灵魂并非都是理性,它既有有理性的部分,也有非理性的部分,即感情、欲望和嗜欲。理性应当同它们合作。为了实现它的目的,灵魂各个部分必须正当地发挥作用。一个有德性的灵魂是一个很有条理的灵魂,其中的理性、感情和欲望保持正当的关系。——梯利《西方哲学史》第94页人性的最好的部分的活动,即思辨的活动,采取沉思形式的活动,是最高尚的幸福。这是最高尚、最持久和最愉快的,极为自足,它本身为人所喜爱。附: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中等阶级统治的国家最好一个城邦应该尽可能由平等和相同的人们组成;而这种人一般地就是中等阶级。因此,那以中等阶级的公民组成的城邦,在成分方面,即在我们认为国家的结构自然地由之构成的成分方面,可以说是组织得最好的了。这个阶级乃是一个国家中最安稳的公民的阶级,因为他们不像穷人那样觊觎邻人的东西;别人也不觊觎他们的东西,像穷人觊觎富人的东西那样:既然他们不谋害别人,本身又不遭别人的谋害,所以他们很安全地过活。所以,福居利德的祷告是明智的:——“许多事物当其适中时是最好的;在我的城邦中,我愿处于一个中间的地位。。所以很显然,最好的政治社会是由中等阶级的公民组成的。这样的国家很有希望能治理得很好:即在其中中等阶级人数很多,并且在可能时还比其他两个阶级合起来更强,或者至少比两者中的任何一个都更强:因为中等阶级加入某一边,就会使势力发生变化,这样就能阻止两个极端阶级之一占统治地位,所以,一个国家里面如果公民具有一份适当而充足的财产,这个国家就有很好的运气;因为在某些人占有很多而其他的人则毫无所有的地方,就很可能产生一种极端的民主政治或一种纯粹寡头政治;或者从这两极端
本文标题:第五讲:亚里士多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376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