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抗过敏药调研-XXXX-广州标点
广州标点医药信息有限公司2009年抗过敏药市场研究报告:020-37886776标点行业信息服务TIME:2008年全年抗过敏药市场研究报告(2009年)1©Copyrightof广州标点医药信息有限公司Page目录第一部分、抗过敏药总体概述3第一节、抗过敏药现状概述4第二节、抗过敏药研发情况7第二部分、我国抗过敏药总体市场状况10第一节、抗过敏药市场容量分析11第二节、抗过敏药市场份额分析12第三节、抗过敏药厂家市场份额分析13第四节、抗过敏药物主要品种市场增长率分析14第五节、2008年我国抗过敏药物审批和专利情况15第三部分、抗过敏药物市场品种分析19第一节、氯雷他定20第二节、西替利嗪21第三节、地氯雷他定22第四节、左西替利嗪23第五节、咪唑斯汀24第六节、依巴斯汀25第七节、依匹斯汀26第八节、非索非那定27第九节、2008年国外抗过敏药物销售情况28第四部份、我国抗过敏药物进入医保目录情况29《2004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情况30第五部份、我国抗过敏药物商品名、生产厂家31抗过敏药市场研究报告(2009年)2©Copyrightof广州标点医药信息有限公司Page图表图1:2005-2008年抗过敏药物市场销售趋势11表1:2006-2008年抗过敏药物主要品种市场份额变化12表2:2006-2008年抗过敏药物市场份额排名前20位的厂家13表3:2007-2008年市场份额前15位抗过敏药物品种增长率14表4:2008年主要抗过敏药物新审批情况15表5:2008年企业新专利情况15表6:氯雷他定市场竞争格局20表7:西替利嗪市场竞争格局21表8:地氯雷他定市场竞争格局22表9:左西替利嗪市场竞争格局23表10:咪唑斯汀市场竞争格局24表11:依巴斯汀市场竞争格局25表12:依匹斯汀市场竞争格局26表13:非索非那定市场竞争格局27表14:国外抗过敏类药物销售情况28表15:抗过敏药物商品名、生产厂家目录32抗过敏药市场研究报告(2009年)3©Copyrightof广州标点医药信息有限公司Page第一部分抗过敏药总体概述抗过敏药市场研究报告(2009年)4©Copyrightof广州标点医药信息有限公司Page第一节、抗过敏药现状概述过敏是一种免疫变态反应,医学的解释为机体被抗原物质致敏后,再次受同一抗原物质刺激所产生的一种异常或病理性免疫反应。发作较急促,多在1~10分钟后出现,但也有在几日后出现的。其可由多种物质引起,包括异种血清(如破伤风抗毒素),某些动物蛋白(鸡蛋、羊肉、鸡、鱼、虾、蟹,甚至牛奶等),细菌,病毒,寄生虫,动物毛皮,空气中的植物花粉及尘螨,以及油漆、染料、化学品、塑料、化学纤维和药物等,甚至淀粉也可导致过敏,以上这些物质均称为过敏原。过敏反应的程度与过敏原的数量并不呈正比,即症状的出现或严重程度与数量没有关系。过敏疾病各个年龄段都有可能发生,部分过敏疾病有一定的遗传因素。最常见的过敏疾病分别是过敏性皮炎,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皮炎,主要表现症状为皮肤红肿、瘙痒、疼痛、荨麻疹、湿疹、斑疹、丘疹、风团皮疹等。主要是过敏原接触到皮肤,从而引起过敏。能引发过敏性皮炎的有很多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类:(1)由药物引起的过敏,多由西药引起,如青霉素、磺胺类(如SMZ)、安乃近过敏等。主要症状有皮肤红斑、紫癜、瘙痒疼痛,有时还会伴随低热。(2)由接触某物质引起的过敏,如皮肤接触了动物毛皮,植物,药物,塑料制品等,从而产生红斑、水肿、痒痛感,通常称为接触性皮炎。(3)由药品、化学品、花粉等外界过敏原因,产生皮肤瘙痒,并在患处出现大小不等的、局限性块状的浮肿性风团,称为荨麻疹。具体产生机理为皮下组织的小血管扩张,管壁的通透性增大,发生渗出作用,最后形成局部水肿。(4)由食物引起的过敏,海鲜,野生菌类,肉类,水果,牛奶等食物均有可能产生,其中以进食海鲜引发的几率较为高,症状表现为进食后数小时内出现皮肤红肿、痒、异位性皮肤炎、肠胃不适,腹泻,呕吐,腹痛,嘴唇红肿、痒,喉咙肿胀等。(5)由化妆品的长期,大量使用或者化妆品不合格等原因,而出现的过敏,皮肤上出现红、肿、热、痛、起水泡等。由于近年使用化妆品的人越来越多,所以由此产生过敏的患病人群人数有上升趋势。过敏性鼻炎,指鼻腔黏膜对某些特定过敏原,如温度湿度改变,物理化学物质的刺激、食物或药物等敏感而产生不正常的生理反应。据统计,变态性鼻炎约占全部鼻炎的40%。临床上一般分为常年性和季节性两型。常年性过敏性鼻炎,随时可以发生,产生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吸入尘螨、真菌、动物皮毛;进食导致过敏食物,如鱼虾、鸡蛋、牛奶等;服用导致过敏药物,如磺胺类药物、奎宁、抗生素等;接触致敏物质,如油漆,器皿等;温度变化等。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多在春、秋季发病,迅速出现症状,发病时间可为数小时、数天至数周不等,发作间歇期完全正常。季节间发病率有明显差异。过敏性鼻炎的病征多为鼻痒、鼻塞、打喷嚏和流清涕。因为与感冒病征极为相似,故多被患者误认为感冒,从而延误治疗。过敏性鼻炎长期未能根治,有可能造成鼻窦炎、过敏性哮喘或支气管哮喘等更严重的疾病。有研究显示,全球大约有10%~25%患有过敏性鼻炎,其中工业发达国家的患病率较高。过敏性哮喘不同于一般的普通哮喘,它是免疫系统发生变态反应导致气道突变狭窄,从而引发的哮喘病。冷空气、花粉、尘螨等吸入性物质是引发过敏性哮抗过敏药市场研究报告(2009年)5©Copyrightof广州标点医药信息有限公司Page喘的主要过敏原,某些易致过敏的食物和药物也能引发过敏。当这些物质被人体吸入或接触后,过敏体质的机体的免疫系统把它们作为入侵者识别,即使不是有害物质,机体也会释放抗体而引发过敏反应,使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释放出致敏因子,破坏气道粘膜的细胞,出现粘膜的水肿、分泌物增多等炎症症状,粘膜下层平滑肌痉挛收缩,最终导致气道狭窄,哮喘由此而发生。而正常的肺脏功能能够通过快速的咳嗽或打喷嚏的方式,将识别的异物排出呼吸道,以抵抗外来有害物质的入侵,保证有效的呼吸,因此,当过敏性哮喘发生时,常伴发咳嗽和打喷嚏等症状。临床研究发现,诱发过敏性哮喘的成因除了接触过敏原外,还有遗传的因素。发病人群多数是儿童。另外还有一种过敏疾病称为,过敏性紫癜,又称出血性毛细血管中毒症,是一种较常见的微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表现为机体对某些物质发生变态反应,引起广泛性小血管炎,使小动脉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脆性增高,伴有出血和水肿。除皮肤紫癜外尚可有腹部、关节及肾脏受累表现,研究显示有12%~65%的几率发生肾炎这种病发症,所以患此病时,有时会误诊为肾方面的疾病。过敏原因难以确定,估计同感染、食物过敏、药物过敏、花粉、昆虫咬伤等有一定关系。患者以儿童和青少年多见,成年人中也以男性多于女性。治疗抗过敏的药物以抗组胺药物为主,可分为3代抗组胺药物,第一代抗组胺药,代表药物:异丙嗪、苯海拉明、赛庚啶、马来酸氯苯那敏等。药物特点:中枢神经活性较强,可引致明显的镇静和抗胆碱作用,所以被称为镇静性抗组胺药。由于中枢神经副作用大,近年来已逐渐被第二代的抗组胺药物所替代。第二代抗组胺药,代表药物:氯雷他定、阿伐斯汀、氮斯汀、西替利嗪、依巴斯汀,非索非那定等。药物特点:H1受体选择性高,无或很少有镇静作用、抗胆碱作用,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较少,又称为非镇静抗组胺药,近年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不过也有部分的第二代抗组胺药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例如阿司咪唑,会引起少见但严重的心血管副作用,包括心律失常、心跳停止和死亡等,现在临床基本停用。氯雷他定,第二代抗组胺药的代表药物之一,首次口服的达峰时间为1.6h,多次口服的达峰时间为1.4h,在治疗浓度时,氯雷他定和其代谢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97%和73%~77%。氯雷他定作用迅速,起效时间为2~4h,约80%被尿和粪便排泄,平均半衰期为8.4h,氯雷他定有肝脏首关效应,是第2代抗组胺药中第1个无镇静、无抗胆碱能和无心血管不良反应的药物。西替利嗪,是另一个第二代抗组胺药的代表。它是第1代抗组胺药羟嗪的衍生物,不易透过血脑屏障,几乎无CNS作用,代谢慢,作用时间长。与其他的抗组胺药不同,西替利嗪无首关效应。70%由尿排出,10%由粪便排出。它首先通过肾脏消除,半衰期为8.3~9.4h,西替利嗪的药动学性质也与年龄、肾损害和肝脏疾病有关,所以老人用药需要注意。非索非那定,是特非那定在体内有活性的代谢产物,1996年首次在美国上市,用于治疗慢性特发性尊麻疹和季节过敏性鼻炎。盐酸非索那定是组胺H1受体拮抗剂,它保留了母体化合物特非那定的非镇静性质,但没有特非那定延长价间期的不良反应。依巴斯汀,是一种非吸湿性的白色结晶粉末,薄膜衣片,用于治疗伴有或不抗过敏药市场研究报告(2009年)6©Copyrightof广州标点医药信息有限公司Page伴有过敏性结膜炎的过敏性鼻炎(季节性和常年性),特发性慢性荨麻疹。它是由西班牙Almirall公司开发的新型抗变态反应药物,属于新型氯哌啶类长效、非镇静型第二代组胺H1受体拮抗剂。多项研究表明,单剂量口服依巴斯汀10mg,4h即可有效抑制组胺诱导的风团和红晕反应,且可持续24h。国外临床试验表明,依巴斯汀(10mg)可有效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和过敏性鼻炎,不良反应轻微,无严重嗜睡现象发生,对认知功能和执行能力无影响,对心电图QT间期的影响无临床意义。服用依巴斯汀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头疼、口干和倦睡。第三代抗组胺药,代表药物地氯雷他定,左西替利嗪,盐酸司他斯汀,是第二代抗组胺药的代谢物,具有对心脏传导组织无影响等显著优点。与第二代抗组胺药相比,具有剂量低、起效快、不良反应小的特点,且用药安全。地氯雷他定,第三代抗组胺药的代表药物之一,本药是氯雷他定的主要活性代谢物——去乙氧羰基氯雷他定,可选择性阻断外周H1受体,易耐受,无心脏毒性,无嗜睡等CNS方面不良反应,药效比氯雷他定更强。因此用量减少,不良反应更轻微,更安全。地氯雷他定口服吸收良好,30分钟内可从血浆中测得其血浆浓度,约3h后到达血药峰浓度。本药的半衰期约为27h,可每日给药1次。左西替利嗪,另一第三代抗组胺药代表药物。本药是西替利嗪的单一光学异构体,抗组胺活性明显比消旋体提高,在临床抗过敏性鼻炎方面优于氯雷他定。口服吸收迅速,达峰时间为0.7~1h,与食物同服可使本药的达峰时间轻度延长,峰浓度降低约20%。1h起效,疗效可持续24h。本药不经过肝脏代谢,半衰期为7~8h,绝大多数以原形药物经肾脏排泄。盐酸司他斯汀,该产品属于第三代新型的选择性抗组胺外周H1受体拮抗体,其对H1受体为竞争性拮抗。其药理作用范围与氟马斯汀相近,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司他斯汀的作用比氟马斯汀强1.5~4倍(口服)。司他斯汀的抗过敏性休克作用也可归为其抗组胺作用,因为过敏性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组胺引起的气管痉挛。据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等单位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该产品能抑制各种过敏性炎症发生时化学介质的释放,从而抑制过敏反应,对治疗急慢性荨麻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和其他急慢性过敏性反应症状疗效显著。抗过敏药市场研究报告(2009年)7©Copyrightof广州标点医药信息有限公司Page第二节、抗过敏药研发情况富马酸卢帕他定,由西班牙Uriach制药公司研制,2003年在西班牙上市,适用于季节性和常年性过敏性鼻炎,它是目前唯一上市的既有抗组胺作用又有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活性的抗过敏药。我国目前尚处于临床研究中。研究表明,富马酸卢帕他定的抗组胺活性比氯雷他定强80倍,比其他抗组胺药物强100倍,起效比西替利嗪要快,对改善AR鼻漏方面的效果比西替利嗪要好。比拉斯汀,一种无镇静作用的高选择性组胺H1受体拮抗剂,目前是III期临床,美国化合物专利将于2017年到期。苯磺酸贝他斯汀,由日本开发的组胺H1受体拮抗剂,适用于过敏性鼻炎等过敏性疾病,作用迅速,选择性高,没有产生镇静等不良反应,还能抑制抗原引起的嗜睡性粒细胞渗
本文标题:抗过敏药调研-XXXX-广州标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38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