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中国建筑史第三讲-坛庙建筑
中国建筑史第三讲坛庙建筑第一节秦汉魏晋南北朝坛庙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统治者建立了祭祀天、地、山川和祖先的完整礼仪制度,并修建了与之相配套的建筑。此后各代这套礼仪的具体内容和形制虽有所不同,但强调祭祀天、地、祖宗的基本思想却贯穿始终,其建筑也成为正统国家的象征。汉武帝恢复了上古的明堂制度,将明堂作为“以祖先配祀天地”的圣殿。祭祀“天”,“地”自汉代起,以后各代或分祭,或合祭,如西汉分祭天地,东汉、晋则合祭。祭天用圜丘,即在国都南郊选择高亢之地设圆形的坛;祭地用方丘,即建在国都北郊选择低洼的地势所设方形的坛。圜丘和方丘的层数和尺寸各代也有不同的定制。汉代还开始祭祀五岳、四海等自然神。明堂“明堂”又称“世室”、“重屋”,为古代天子居住、布政教、沟通天地祖先的场所,其功用相当于后代宫殿和坛庙的总和。汉武帝明堂的复原想像图1、汉平帝明堂太室位于汉平帝明堂正中最高处的方形殿堂,即是明堂的中心——太室,又名通天屋,是帝王“通天人”之所。其下四方又有玄堂、总章、明堂、青阳各室,分别代表冬、秋、夏、春和水、金、火、木,太室则代表土。2、王莽宗庙王莽宗庙位于汉长安南郊,西邻汉平帝明堂,建于王莽新朝地皇元年(公元20年)。它由12座平面形式与汉明堂相类似的建筑组成。其中11座建筑东西成三排分布。每座建筑边长55米,其外都有边长260~280米的方形围墙,四面辟门。3、传统宗庙祭祀建筑与制度常用术语社稷:“社”指“五土之神”:东为青、南为红、西为白、北为黑、中为黄。“稷”指主管五谷生长的“农神”。社、稷不同,历代有分祭、合祭之变化。如唐代分祭,明代合祭。泰一:产生宇宙万物的最原始的源头。五帝:分别掌管天上五方的帝君,即白帝、青帝、黄帝、赤帝和黑帝。复道:在道路两侧建墙,皇帝坐车辇行于其内,以利安全。第二节宋代-晋祠晋祠位于山西太原西南郊,始建年代相当久远,历代又多有建设,目前的整体格局仍保存较完整,祠中有宋、金古建筑和宋代雕塑等珍贵文物,是山西乃至全国最重要的古建筑群。晋祠圣母殿及“鱼沼飞梁”圣母殿为现存最著名的宋代建筑之一晋祠圣母殿及鱼沼飞梁鱼沼飞梁晋祠圣母殿正前方有一方形水池,上架有一座木梁石柱十字形桥梁,其中梁柱和桥梁交接处至今仍保存有宋代的斗拱,此十字形桥即是著名的“鱼沼飞梁”(上图)。献殿厅堂与殿堂“厅堂”和“殿堂”是宋《营造法式》中规定的两种抬粱式结构类型。厅堂式构架的主要特点是室内的柱子和外墙上的柱子不同高,柱子和屋架上部结构之间不通过铺作层衔接。它在唐宋时期多用于低等级、小体量的建筑。殿堂是指室内外柱子等高,柱子和上部屋架间通过铺作层衔接。唐末时期,殿堂是大型高等级建筑的结构形式。宋以后,随着斗拱在建筑结构中的作用日益减弱,殿堂类型逐步被厅堂取代。明清时期,内外柱不同高的厅堂类型发展成为主要结构形式。厅堂殿堂第三节明清坛庙明清时期的坛庙建筑,主要有祭祀皇帝祖先——太庙祭祀天地——天坛和地坛祭祀日月——日坛和月坛祭祀孔子——孔庙祭祀先农神——先农坛等。坛庙建筑的基本特征:第一,建筑布局严正有序,气氛庄严肃穆。第二,建筑形式多带有象征意义,如建筑物的高度,柱子的数量、台基的层数等等,都可能与一些古人宇宙天地的观念或数字暗合。第三,建筑群中往往需要一些其他世俗建筑所没有的,用于祭祀功能的特殊建筑,如神厨、宰牲亭、具服台(殿)等。一、天坛1、圜丘圜丘是皇帝每年在冬至日祭祀昊天上帝的场所。中国历朝历代都有圜丘,只是形制有所不同。明清圜丘为两层围墙环绕的三层圆形汉白玉台基。外重墙平面约170米见方,内重墙平面为圆形,直径约106米,圜丘最下层台基直径54.7米。两重围墙的东、西、南,北四面各开棂星门。围墙中心为三层圆形汉白玉祭天台基,每层台基四面各有一台阶登坛。棂星门是小木作门窗的一种。早期的棂星门是在两根木柱的中上部穿一根两边出头的横木,形成门框,门框上装双门扇,门扇上部为直棂透光,下部为嵌板。较大的棂星门柱上再用斜撑加固。棂星门多作为住宅、祠堂的外门。明清坛庙内设的棂星门改用汉白玉石柱、梁,柱梁交界处装饰有月板,柱顶为宝珠,柱前后附以抱鼓石以增加稳定性。棂星门造型简练凝重。符合坛庙所需的氛围。棂星门2、皇穹宇3、回音壁4、丹陛桥5、祈年殿二、社稷坛方色与昭穆之制所谓“方色”,是指中国古代各以一种颜色代表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南为红,北为黑,东为青,西为白,中为黄。中国古代父称为“昭”,子称为“穆”,祭祖时始祖居中,“昭”居左,“穆”居右,依次排列,即所谓的“昭穆之制”。三、太庙四、孔庙第三讲完
本文标题:中国建筑史第三讲-坛庙建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388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