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过 敏 性 紫 癜诊断与治疗
过敏性紫癜anaphylactoidpurpura,APHenochSchoenleinpurpura,HSPAP的基本病变是弥漫性血管炎,肾损害是本症的基本症状之一,紫癜性肾炎(anaphylactoidpurpuranephritis,APN)为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病因1)感染:病前1~4周有呼吸道感染史,细菌或病毒等为主要致病因素。柯萨基、EB病毒感染引起。2)药物:新型抗生素、喹诺酮类及其他药物引起致敏。3)近年已证实可由食物过敏:乳制品、鱼、虾、蟹及蛤等过敏。4)其他:如植物花粉或虫咬,物理因素(骤冷、低温刺激)、疫苗接种等,仍不应忽视。发病机制免疫功能紊乱是本病的主要发病机制,即:抑制性T细胞活性降低,辅助性T细胞活性增强,B细胞数量增多及其活性增强,产生大量免疫球蛋白,使血清IgA、IgM水平升高,尤其是IgA形成IgA免疫复合物而致病。Namgoony(1995年)测定血IL2、IgE、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结果均增高,提示发病机制中有嗜酸粒细胞活化的参与。AP的病理基础1)急性、弥漫性、无菌性血管炎2)直径0.1mm毛细血管和小静脉周围有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增多,RBC堆积和浆液渗出。APN的病理基础1)系膜细胞增生(弥漫性、局灶性)2)不同程度的新月体形成(以上皮细胞为主)3)IgA沉积AP的发病机理弥漫性坏死性血管炎↓血管内皮细胞受损→PGI2↓→血管强烈收缩↓血小板激活→TXA2↑→血小板聚集临床分型肾外表现肾脏损害表现肾外表现I.皮肤紫癜II.胃肠道表现(呕吐、腹痛、便血)III.关节症状(肿、痛、活动受限)IV.神经系统表现:无任何临床症状;头晕、轻微头痛;抽搐、昏迷;呼吸衰竭、偏瘫等。AP患儿脑电图半数有异常。V.合并肺出血:乏力、胸痛、咳嗽、咯血、呼吸困难、进行性贫血、面色苍白等,严重程度不同,CXR:急性肺出血,间质浸润,间质肺泡浸润,如羽毛状浸润或网状结节阴影,胸腔积液。VI.严重者可出现系统性多脏器功能衰竭肾脏损害表现主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APN尿常规改变与病程关系病程周期尿常规异常发生率(%)第一周17.65第二周32.33第三周28.43第四周10.79超过四周8.8肾脏损害表现(续)Mollica(1992年)提出,如AP出现下列指标中的两项则诊断为肾脏损害:I.尿蛋白≥4mg/(M2/h)II.血尿≥10RBC/HPIII.BP≥该年龄正常值+2SDIV.BUN≥19.3mmol/L,Cr70.7umol/L与转归有关的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严重的腹部症状、持续的紫癜存在和XIII因子的活性降低是显著的危险因素。单变量分析显示:7岁以后起病、持续的紫癜存在和XIII因子的活性降低都会增加肾脏受累的危险性,而肾脏受累的严重程度直接和AP的临床预后相关。治疗1)去除过敏原(特异性IgE、粘附因子测定):三大过敏原(感染;药物——尤含半抗原,如青霉素;螨过敏)2)皮疹:抗粘附因子药(西替利嗪)3)钙通道阻滞剂:络活喜0.1~0.3mg/kg/d(max5mgqnpo)4)潘生丁:3~5mg/Kg/d(max25mgtid;po)5)VitC:改善血管通透性6)VitE(测定血浆过氧化脂质发现其值明显高于正常健康儿童,故认为AP的发病机制有LPO的参与):因疗效不明确,故暂不常规应用治疗(续)6)便血:I.H2-受体阻滞剂——西米替丁(不用止血敏、PAMBA,因其促凝),急性期2~3mg/Kg/次+10%GS20~40ml/ivggtq4~6hr疗程1~3天,缓解后改po;II.短期激素;III.注意观察血压7)保肾康:3~6月8)紫癜性肾炎:雷公藤多甙(1mg/Kg/d3月)西米替丁:H2-受体阻滞剂,对控制皮疹及减轻肾损伤有效,其竞争性拮抗组胺,改善血管通透性,从而减少皮肤粘膜及内脏器官水肿、出血。IVIG:具免疫调节作用,抑制自身抗体的产生,封闭巨噬细胞上的受体,并且大量IgG分子的输入对抑制性T淋巴细胞有特异和非特异性增进作用,从而有效控制本病。AP的激素应用1)严重的腹痛、消化道出血、关节肿痛2)脑血管炎3)肾病综合征*激素治疗的危险系数为0.36,它被认为可以降低发生肾脏受累的危险。因此,对那些存在肾脏受累危险的患儿(7岁以后起病、持续的紫癜存在和XIII因子的活性降低)应该在疾病初发时就用激素治疗,以避免发展到肾脏受累。脑血管炎的治疗1)激素2)脱水剂3)甚至呼吸机谢谢
本文标题:过 敏 性 紫 癜诊断与治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393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