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信息差任务原理国内外研究综述
龙源期刊网信息差任务原理国内外研究综述作者:张媛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年第24期摘要:信息差的概念在20世纪70年代被引进交际教学法并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主要论述了信息差任务原理在国内外研究中的主要领域,发现相对于国外研究来说,国内进行的相关研究相对晚些,很多也还只是处于探索的阶段。同时,本文也针对信息差任务原理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关键词:信息差任务;国内外研究;发展趋势外语教学中的信息差指的是发话人与受话人之间的信息差距,或一方所知信息对另一方具有不可预知性。信息差任务是指在活动中学生被给予不同片段的信息,通过交流,学生得以分享这些不完整的信息,以完成一个共同的任务,它是交际法英语教学的核心部分。其原理是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缩短或填补信息差距,也是把获得意义放在首位,让学习者在信息交流的过程中自然地习得语言。在信息差任务中,某一个人所具备的信息必须与其他人分享才能解决问题、积聚信息或得出结论。一、国外研究现状信息差任务原理与美国当代语言学家Krashen在80年代初提出的语言习得理论中的五个假设中的语言输入(inputhypothesis)和情感过滤假设(affectivefilterhypothesis)有密切关系。语言输入假设的主要含义是:学习者是通过略高于他们现有语言技能水平的语言输入,既i+1(i为现有水平,1为略高于i的水平)而习得语言的。正如Krashen所说:“Anecessaryconditiontomovefromstageitostagei+1isthattheacquirerunderstandsinputthatcontainsi+1,where“understand”meansthatacquirerisfocusedonthemeaningandnottheformoftheutterance.”(如果学习者理解包含“i+1”阶段的语言输入所表达的意思而不仅仅是形式,那么他们的二语水平就会提高到“i+1”)。在信息差活动中,学生要完成任务,必须在一起协商切磋意义并保证使用的目的语能被对方理解,而传统的英语课堂中大量使用的为了操练某种语言形式而设计的机械模仿与练习就不存在需要填补的信息差。信息差任务所带来的语言交际的“自发性”和“不可预知性”正是英语课堂教学要解决的难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有意识地设计信息差活动,引导学生在填补信息差的同时达到真实交际的目的。Krashen指出: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流利地表达、顺利地完成交际任务,但对学生的语言结构方面的错误不要严于苛求,以免把学生弄得不敢开口。因而在这样的言语交际活动中,学生的动机明确、自信心强、焦虑少,感情过滤程度低,语言习得的可能性就比较高。国外有些学者认为信息差任务可以促进真实的语言交际,加快语言习得的进程。Doughty和Pica(1986)指出:“informationgapcanpromoterealcommunicationandfacilitatelanguageacquisition.”(信息差能够促进真实交际的产生,从而推动语言的习得)。PennyUr(1996)在《语言教学教程:实践与理论》一书中曾列举出以下成功的信息差任务所具备的特征:Learnerstalkalot(学习者多说);Participationiseven(参与平等);Motivationishigh(动机较高);龙源期刊网(语言可接受).Brown(2001)也在他的Teachingbyprinciples一书中谈到,信息差任务的两个主要特征是:(1)对信息而不是对语言形式的关注;(2)为交流信息完成任务而产生的交际互动的必要性。因此,信息差任务能使交际能力得到有效提高。VioletRaptou(2010)指出在课堂上使用信息差教学活动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可以使学生在交际中很好地使用并强化在课堂上教授的词汇和语法结构,使课堂活泼生动。二、国内研究现状信息差原理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引入我国,随后国内有些外语教师一直在探索如何合理地运用这一原理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相对于国外的信息差任务原理的研究来说,国内进行的相关研究相对晚些,很多也还只是处于探索的阶段。庄新红(1998)对于信息差任务的原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提出由量保证、质保证和情感保证这三方面所组成的信息交流把语言学习者的注意力导向缩小和填补信息差距,达到信息平衡(balanceofinformation),然后再生信息差,再缩小和填补,形成一个循环往复的信息差链,使信息差成为人们进行交际的诱因和基础,实现交际目的。肖美华(2001)把信息差解释为人们运用外语进行互相交际时,一方持有另一方所不知的信息,便形成一个信息差距或叫信息空白。信息差任务是指在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为培养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所设计的在不同角度上存在信息差的情景下的言语交往活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年龄、英语知识水平及心理特征恰到好处地运用信息差策略来开展信息差活动,制造一种让学生渴望了解信息和填补信息空白的真实语言环境。让交际的双方既满足获得信息的心理需求,又满足学生学习语言的需求。安文芝和严云龙(2003)认为信息差本身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信息共享体现了人的一种普遍心理需求。老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心理需求,有意创造一种信息差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投入到交际活动之中。当课堂教学的练习中建立起了信息差,交际便有了实际意义。总的看来,目前国内关于信息差任务原理的研究偏重于外语课堂教学中信息差任务设计以及对学生课堂参与度的影响,研究领域集中于信息差任务模式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特别是口语教学领域,与高中英语教学的结合研究较少。三、发展趋势信息差任务原理在国内外研究中愈加受到重视,相关研究近几年不断增加,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细化信息差任务原理在各项英语技能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并将其应用拓展到中学英语教学领域。参考文献:[1]陈燕.任务型教学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3.龙源期刊网[2]崔歌,张海燕.论信息差任务设计与外语教学[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素质教育研究,2008,9(1):101-104.[3]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本文标题:信息差任务原理国内外研究综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402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