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印度教及其建筑案例分析
印度教建筑*1.1印度教的起源与发展*1.2印度教的教义*1.3印度教建筑特点*1.4印度教建筑之卡修拉荷*1.5印度教建筑之凯拉萨神庙*1.6印度教建筑之太阳神庙*1.7印度教建筑之吴哥窟1·1印度教的起源与发展古印度吠陀教(公元前1500年—公元前1000年)婆罗门教(公元前1000年—公元400年)印度教(公元400年至今)1.2印度教的教义——多神崇拜的主神论:这是印度教的主要特征之一。表面上印度教号称有3300万个神灵,但多数印度教徒只崇拜一个天神。印度教有三大主神:梵天、毗湿努和湿婆。——四种姓分立:(一)婆罗门,是净裔(二)剎帝利,是王种。以上两种是贵族(三)吠舍,是做生意的商贾(四)旃陀罗,是最低贱的,是屠夫、杀猪宰羊的那类人印度教中的三大主神创造神梵天保护神毗湿奴破坏神湿婆——因果报应及生死轮回:生命不是以生为始,以死告终,而是无穷无尽一系列生命之中的一个环节,每一段生命都是由前世的所为而限制和决定。一个人的善良行为能使他升天,邪恶行为则能令他堕为畜类。因此,个人必须通过修行和积累功德才能认知梵,与梵合一——祭祀万能与崇尚苦行——承认吠陀的权威:吠陀经典被认为是印度历史上一切文化的渊源,被称为「天启的经典」1.3印度教建筑特点印度教寺廟的宇宙的和宗教的意義非常明顯。印度教寺庙形式严格适合於其稱號;神的居所,因為建造它的原初目的就不是為了容納做集體禱告和儀式崇拜者群體的,而僅僅是為了在內部神龕隔離開的隱秘之處來供奉神的神像而建造的。此外,神廟也是一種模仿宇宙的等級結構,按照印度神話宇宙包含著三個世界:大地,大氣或以太,以及天堂。寺廟的基础是大地,其垂直的構造是大氣或者中部空間,而塔代表著天堂;首先,大地是古人,也就是祖先的居所;其次,大氣是人的居住領域,最後,天堂是神的住所。當神居住在黑暗聖殿核心時,宇宙在外墻上的日光之中展現出其所有的多樣化形式。這產生了居於印度教義深层的內在洞見,至高之主也沒有高高在上地與現象世界相分離,而是构成了現象世界的精髓與核心。1.4卡修拉荷卡修拉荷的全盛期约于公元950-1050年之间,当时印度教的寺庙就有80几座。现在经过重建只残存20余座寺庙散布于周围6平方公里平原上,分成东群、西群、南群等三大区域。其中以西群最为出名,寺庙最多也最为精采。198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名录。西群寺庙位于卡修拉荷的中心地带,而卡修拉荷神庙就是西群寺庙的中心。这些寺庙的里里外外布满了雕刻,内容包合了人物、生活场景、宗教故事、战争和动物等等,但出现次数最多的是婀娜多姿的女人,最令人叹为观止的男女交合及性交姿势。凯拉萨神庙是印度埃洛拉石窟第16窟,是埃洛拉石窟中著名的印度教石窟,在今马哈拉施特拉邦奥兰加巴德西北,开凿于公元8~9世纪,是世界上由人工在整体花岗岩上雕凿成的最大石窟古庙。凯拉萨神庙是祀奉印度教大神湿婆的神庙,象征着湿婆隐居在喜马拉雅雪山中的神山——凯拉萨山。1.5凯拉萨神庙凯拉萨神庙包括全部装饰雕刻细节,都是山麓上一整块巨大的天然花岗岩峭壁被凿空雕镂而成,被誉为“印度岩凿神庙的顶峰”、“岩石的史诗”。从崖顶向地面挖掘,切削出三面石壁,中间镂空的神庙犹如从地上陡然升起。神庙纵深约80多米,宽约40多米,高约32米,由门楼、祠堂、前殿和主殿4个基本建筑单元组成。神庙西面的入口处是一座高大的长方形门楼,屏蔽着圣域,隔绝了外界,进入门楼便是一座双层亭阁,是供奉湿婆的坐骑公牛南迪的祠堂。神庙西面的入口处是一座高大的长方形门楼,屏蔽着圣域,隔绝了外界,进入门楼便是一座双层亭阁,是供奉湿婆的坐骑公牛南迪的祠堂。主殿难提殿三重莲瓣幢柱前殿门廊凯拉萨神庙的难提殿里面安放着湿婆神。难提殿两侧各有一根雕饰豪华的幢柱(斯塔巴),高约18.3米,幢柱两旁分立着2只大象。难提殿后面,是前后相连的前殿和主殿,前殿内部是由4根一组的16根列柱支撑的会堂。前殿南北外侧各凸出一座门廊,在前殿宽阔的方形平顶中心,刻有硕大的三重莲瓣浮雕图案,上面雄踞着4头狮子。主殿高大雄伟,神像林立,从顶端延伸的3层庙塔精巧无比,四壁回廊上雕像众多,北回廊12座,东回廊19座,中间回廊9座,南回廊12座,这些雕像,或威武强悍,或温柔欢快,神采各异,栩栩如生,神殿中楣上一排石雕大象深厚雄劲。神庙内外布满了大量浮雕嵌板、壁龛和饰带.主殿高塔外壁上一个个凌空飘舞的飞天雕像,更具有火山般的爆发力和流星般的跃动感。在神庙入口走廊圆柱之间的壁龛中伫立着3尊河流女神浮雕:恒河、亚穆纳河与瑟勒斯沃蒂河女神,既保持着笈多古典主义的高贵、宁静、和谐,又充满着印度巴洛克式的华美、活泼、优雅,被公认为印度雕刻中女性美的最高典范。1.6科纳克太阳神庙太阳神庙(SunTemple)又称为黑塔,位于印度孟加拉湾附近的科纳克,由13世纪的卡灵伽国王纳拉辛哈·德瓦建造,是婆罗门教的圣地之一。建造圣殿地板的材料是绿泥石。1984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整座神庙被设计成太阳神苏利耶的战车形状,有12对轮子装饰和七匹马拉。这座神庙是印度最庄严的建筑物之一,不仅在于宏伟的外形、完美的比例,更是体现出一种宗教的和谐。它的线条装饰和涡形纹,还有很好的动物和人的造型,都使它在印度神庙中显得特别。神殿和观众厅的外墙都有精美的雕刻。现在的神庙中舞厅和饭厅倒塌了,只留下一些残垣断壁。神庙里有三尊神像,分别代表早晨的太阳,中午的太阳和黄昏的太阳。整个神庙857英尺长,540英尺宽,朝向东北方在雕象中数量最多、最引人瞩目的,还是那些表现宫廷中生活豪华奢侈、挥霍无度的浮雕,有的人物比真人还要大,情态生动逼真1.6柬埔寨吴哥窟吴哥窟又称吴哥寺,位在柬埔寨西北方,为“毗湿奴的神殿”。中国古籍称为“桑香佛舍”。它是吴哥古迹中保存得最完好的庙宇,以建筑宏伟与浮雕细致闻名于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庙宇。12世纪时,吴哥王朝国王苏耶跋摩二世希望在平地兴建一座规模宏伟的石窟寺庙,作为吴哥王朝的国都和国寺。因此举全国之力,并花了大约35年建造。1992年联合国将吴哥古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吴哥窟的造型,已经成为柬埔寨国家的标志,展现在柬埔寨的国旗上。吴哥窟的整体布局1.7吴哥窟的建筑艺术*吴哥窟布局十分均称,富有节奏。吴哥窟建筑群,有两种形式的对称,镜像对称和旋转对称*台基结构,源自希腊,传入印度,从印度传入真腊后,演变成为吴哥窟建筑重要特色之一*回廊是吴哥窟另一个突出的建筑艺术特色。吴哥窟的回廊由三个元素组成,内侧的墙壁兼朔壁,外向的成排立柱和双重屋檐的廊顶浮雕艺术浮雕却极为精致且富有真实感。在回廊的内壁及廊柱、石墙、基石、窗楣、栏干之上,都有浮雕其中围绕主殿第1层台基的回廊被称为“浮雕回廊”,长达800米,墙高2米余,壁面满布浮雕门南的一尊飞天女神浮雕,是寺庙内独一无二露齿微笑的飞天女神浮雕故事局部
本文标题:印度教及其建筑案例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408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