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文言阅读从古人的趣事中通晓事理热身1、某甲,初从文,三年科举不中;遂习武,校场发一矢,中鼓吏,逐之出。后学医,有所成。自撰一良方,服之,卒!2、车胤囊荧读书,孙康映雪读书。一日,康往拜胤,不遇,问何往,门者曰:“出外捉萤火虫去了。”已而胤答拜康,见康闲立庭中,问:“何不读书?”康曰:“我看今日这天,不像个下雪的。”——(明)浮白主人辑《笑林》3、有叫卖糕者,声甚哑,人问其故,曰:“我饿耳。”又问:“既饿,何不食糕?”曰:“是馊也。”(两曰皆低声而说)——(明)浮白主人辑《笑林》4、有富翁同友远出,泊舟江中。偶散步上岸,见壁间题“江心赋”三字,错认“赋”字为“贼”字,惊欲走匿。友问故,指曰:“此处有贼。”友曰:“赋也,非贼也。”其人曰:“赋(富)便赋了,终是有些贼形。”当止不止清•纪昀有樵者,山行遇虎,避入石穴中,虎亦随入。穴故嵌空而缭曲,辗转内避,渐不容虎,而虎必欲搏樵者,努力强入。樵者窘迫,见旁一小窦,仅足容身,遂蛇行而入。不意蜿蜒数步,忽睹天光,竟反出穴外。乃力运数石,窒虎退路,两穴并聚柴以焚之,虎被熏灼,吼震岩谷,不食顷,死矣。此事亦足为止不止之戒也。*寻找文言现象注释:①樵:打柴。②故:通“固”,本来。③嵌空:深陷的样子。④缭曲:曲折缭绕⑤搏:抓,扑,捕捉。⑥窘迫:处境困迫。⑦窦:孔穴。⑧蛇行:像蛇一样爬行。⑨蜿蜒:曲折延伸的样子。⑩灼:炙、烧。⑾不食顷:不到一顿饭工夫。【古文今译】有个打柴的人,在山里走着走着遇到了一只老虎,他就躲到一个石洞里,老虎也跟着他进了洞。石洞本来幽深而曲折,打柴人辗转向里走,洞渐渐地容不下老虎了,可是老虎一心想吃了打柴的人,就拼力强行向里走。打柴人十分为难,他看到旁边一个小洞,仅能容下一人,就象蛇一样爬了进去,没想到曲曲折折地爬了几步,忽然看到光亮,最终,他反而走出山洞。打柴人就用力搬来几块石头,堵住老虎的退路,在两个洞口架柴堆来烧老虎,老虎被烟火熏烧,怒吼声震动山谷,不到一顿饭工夫,就死了。这件事也可做为当止不止者的警戒啊。【牛刀小试】1.请说出与“虎”有关的四个成语。2.下列三句话中的“而”各是何种用法?①穴故嵌空而缭曲②而虎必欲搏樵者③遂蛇行而入3.下列划线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山行遇虎B.虎亦随入C.遂蛇行而入D.乃力运数石答:狐假虎威虎视眈眈如虎添翼虎背熊腰与虎谋皮三人成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答:①表并列,而且;②表转折,可是;③表修饰,不译答:B.没有活用,其他三项为名词作状语。答:凡事应当环顾全局,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如果为了某种利益一意孤行,其结果也许正好与其愿望相反。4.找出与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一项A.虎亦随入B.不意蜿蜒数步C.虎被熏灼D.仅足容身5.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答:C.属被动句。其他三项为省略句,A、虎亦随(之)入B、(樵者)不意蜿蜒数步D、(小窦)仅足容身张丞相好草圣而不工,流辈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一日,得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其侄录之,当波险处,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丞相熟视久之,亦自不识,诟其侄曰:“胡不早问,致我忘之!”——《拊掌录》你像他吗?——张丞相喜欢书写草书(草体字),但是很不工整。当时的人们都讥笑他,他却不以为然。一次,他忽然得到佳句,赶忙索要笔墨奋笔疾书,满纸龙飞凤舞,非常潦草。他当即让侄儿把诗句抄录下来。侄儿抄到笔画曲折怪僻的地方,感到迷惑不解,便停下笔来,拿着张丞相所写的询问他念什么字。张丞相仔细辨认了很久,也没认出来自己写的是什么字,于是就责骂侄儿说:“你怎么不早一点儿问我,以致我也忘了写的是什么。”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yù)金者之所,因攫(jué)其金而去。吏捕得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对曰:“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想到哪个故事?从前,齐国有一个想要金子的人,(有一天)清早,他穿好衣服戴好帽子就到市场去。他到出售金子的人住的地方,乘机拿了金子就离开了。差役把他逮住,当官的审问他:“人都在那里,你为什么还要拿金子?”齐人回答说:“我拿金子的时候,没看见人,只看到了金子。”译文:竹林七贤“王戎俭吝,其从子婚,与一单衣,后更责之。”“司徒王戎既贵且富,区宅、僮牧,膏田水碓(duì)之属,洛下无比。契书鞅掌,每与夫人烛下散筹算计。”“王戎有好李,卖之,恐人得其种,恒钻其核。”“王戎女适裴頠,贷钱数万。女归,戎色不说,女遽还钱,乃释然。”王戎很吝啬,他在他侄子结婚时送过一件单衣,后来数次讨还。王戎身为司徒,地位显贵且资产丰厚,家有豪宅、僮仆,拥有的良田水磨等东西,当时洛阳无人能比。可是,他总是一到天黑就和老婆在灯下查看契据账簿,乐此不疲。(鞅掌:事务繁杂的样子)王戎家中有优良品种的李树,生产香甜的李子。他惟恐别人得到此良种,于是不惜费时费力,每次出售前都将李核钻坏才拿出去卖。王戎女儿出嫁给裴頠,借了他的几万钱,女儿回娘家来他的脸色很不高兴。女儿赶紧还了钱,他才眉开眼笑。孟子少时,东家杀豚,孟子问其母曰:“东家杀豚何为?”母曰:“欲啖汝。”其母自悔而言,曰;“吾怀娠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之教也。今适有知而欺之,是教之不信也。”乃买东家豚肉以食之,明不欺也。孟子少年时,有一次东家邻居杀猪,孟子问他的母亲说:“东家为什么杀猪?”孟母说:“要给你吃肉。”孟母后来后悔了,说:“我怀着这个孩子时,席子摆得不正,我不坐;肉割得不正,我不吃,这都是对他(孟子)的胎教,现在他刚刚懂事而我却欺骗他,这是在教他不讲信用啊。”于是买了东家的猪肉给孟子吃,以证明她没有欺骗他。联想一下
本文标题:文言文趣味阅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413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