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食品化学名词解释总结
1,食物:是指含有营养素的可食性物料。2,营养素:是指那些能维持人体正常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所必需的物质。3,食品:经过加工的失误成为食品。4,食品科学:一门将基础学科和工程学的理论用于研究食品基本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性质以及食品加工原理的学问,是一门主要涉及细菌学、化学、生物学和工程学的综合性学科。它是一门涉及到食品的特性及其变化、保藏和改性原理的科学。5,食品工艺学:运用食品科学原理来从事食品的选择、保藏、包装及销售,它影响消费安全、营养和食品卫生。6,食品化学:是利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食品本着的一门科学,即从化学角度和分子水平上研究食品化学组成、结构、理化性质、营养和安全性质以及它们在生产、加工、储藏和运销过程中的变化及其对食品品质和安全性影响的学科。7,水分活度:是指食品中水的蒸汽压与该温度下纯水的饱和蒸汽压的比值。8,水分的吸附等温线(MSI):在恒定温度下,以食品的水分含量(用每单位干物质质量中水的质量表示)对它的水分活度绘图形成的曲线。9,滞后现象:采用向干燥食品样品中添加水(回吸作用)的方法绘制的水分吸附等温线和按解吸过程绘制的等温线并不相互重叠。这种不重叠性称为滞后现象。玻璃态:是聚合物的一种状态,它既像固体一样有一定的形状,又像液体一样分子间排列之势近似有序,是非晶态或无定形态。出浴此状态的聚合物只允许小尺寸的运动,其形变很小,类似于玻璃,因此称~。10,玻璃态:是聚合物的一种状态,它既像固体一样有一定的形状,又像液体一样分子间排列只是近似有序,是非晶态或无定形态。处于此状态的聚合物只允许小尺寸的运动,其形变很小,类似于玻璃,因此称~。11,玻璃化温度:非晶态食品从玻璃态到橡胶态的转变成玻璃化转变,此时温度称~。12,无定形:是物质的一种非平衡,非结晶的状态。13,分子流动性:是分子的旋转移动和平动移动性的总度量。决定食品Mm值的主要因素是水和食品中占支配地位的非水成分。14,糖: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聚合物、衍生物的总称。15,美拉德反应:又称羰氨反应,即指羰基与氨基经缩合,聚合生成类黑色素的反应。美拉德反应最终产物是结构复杂的有色物质,使反应体系的颜色加深,所以该反应又称为“褐变反应”。这种褐变反应不是由酶引起的,故属于非酶褐变反应。16,焦糖化反应:糖类尤其是单糖在没有含氨基化合物存在的情况下,加热到熔点以上的高温(一般是140~170℃以上),因糖发生脱水与降解,也会产生褐变反应,这种反应称为焦糖化反应,又称卡拉蜜尔作用。17,斯特勒克降解反应:在二羰基化合物存在下,氨基酸可发生脱羧、脱氨作用,生成醛和二氧化碳,其氨基则转移到二羰基化合物上并进一步发生反应生成各种化合物,这一反应称为斯特勒克降解反应。该反应在褐变反应体系中即使不是唯一的,也是主要产生二氧化碳的途径。18,糖苷:是由单糖或低聚糖的半缩醛羟基和另一个分子中的-OH、-NH2、-SH等发生缩合反应而得的化合物。19,淀粉的老化:经过糊化的α-淀粉在室温或低于室温下放置后,会变得不透明甚至凝结而沉淀,这种现象称为老化。20,淀粉的糊化:淀粉粒在适当温度下,在水中膨胀、分裂,形成均匀的糊状溶液的过程被称为糊化。21,α-淀粉:处于糊化状态的淀粉。22,β-淀粉:生淀粉分子靠分子间的氢键结合排列的非常紧密,形成束状的胶束,彼此间的间隙很小,即使水分子也难以渗透进去。具有胶束机构的生淀粉就称为β-淀粉。23,变性淀粉:为了适应需要,将天然淀粉经化学处理或酶处理,使淀粉原有物理性质发生改变,如水溶性,粘度,色泽,味道,流动性等。经过处理的淀粉总称为变性淀粉。24,直链淀粉:是D-葡萄糖通过α-1,4-糖苷键连接而形成的线状大分子。25,支链淀粉:是D-葡萄糖通过α-1,4和α-1,6-糖苷键连接而形成的大分子。26,蛋白质的变性:由于外界因素的作用,是天然蛋白质分子的构想发生了异常变化,从而导致生物活性的丧失以及物理、化学性质的异常变化,不包括一届机构上肽键的断裂。27,凝胶作用:是指变性的蛋白质分子聚集并形成有序的蛋白质网络结构的过程。28,蛋白质的絮凝作用:是指没有蛋白质变性时所发生的无序聚集反应。29,蛋白质的凝结作用:是变性蛋白质所产生的无序聚集反应。30,同质多晶:是指化学组成相同的物质,可以有不同的结晶方式,但溶化后生成相同的液相。31,油脂的塑性:在室温下表现为固体的脂肪,实际上是固体脂和液体油的混合物,两者混在一起用一般的方法无法分开,这种脂具有可塑性。32,碘值:是指100g油脂吸收碘的克数。33,酸价:是指中和1克油脂中游离脂肪酸所需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34,皂化价:1g油脂完全皂化是所需的氢氧化钾毫克数称为皂化价。35,油脂的氢化:酰基甘油上不饱和脂肪酸的双键在Ni、Pt等催化作用下,在高温下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不饱和度降低,从而把在室温下呈液态的油变成固态的脂,这个过程称之为氢化。36,调温:通过控制结晶温度、时间和速度来改变结晶方式,从而改变油脂的性质,以得到理想的同质多晶型和物理状态,以增加油脂的利用性和应用范围。37,酸败:油脂在储藏期间,因空气中的氧气、光照、微生物和酶的作用,而导致油脂变哈喇,即产生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和苦涩味,同时产生一些有毒的化合物,这些统称为油脂的酸败。38,酶促氧化:脂肪在酶参与下所发生的氧化反应。39,酮型酸败:由某些微生物繁殖时所产生酶的作用引起的,氧化反应多发生在饱和脂肪酸的α-和β-碳位之间,因而称为β-氧化作用;氧化产生的最终产物酮酸和甲基酮具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故称为酮型酸败。40,过氧化值:是指1千克油脂中所含氢过氧化物的毫摩尔数。41,脂肪替代品:是脂肪酸的酯化衍生物。42,脂肪模拟品:是以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为基质,经物理方法处理,吸收充足的水分以水状液体体系的物理特性来模拟脂肪滑润口感的物质。43,维生素:是一些机构、作用彼此无关的、维持人体和动物体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所必需的而需量极微、人体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的一类有机营养素。44,维生素A原:植物和真菌中有许多类胡萝卜素,被动物摄取后可在体内转变为维生素A,并具有维生素A活性。他们被称之为维生素A原。45,矿物质:食品中所含的元素已知有五十多种,出去C、H、O、N四种构成水分和有机物质元素以外,其它元素统称为矿物质。46,酸性食品:含有阴离子酸根的非金属元素较多的食品,在体内代谢后的产物大多呈酸性,故在生理上称为酸性食品。47,含有阳离子金属元素较多的食品在生理上称为碱性食品。48,灰分的酸度和碱度:是指100克食品的灰分溶于水中,用0.1M酸或碱的规定溶液中和时,所消耗酸液或碱液的毫升数,即为食品灰分的酸、碱度。以+表示碱度,以-表示酸度。49,复原:添加营养素使其恢复到原有的组成。50,强化:添加一种或多镇南关营养素,使其成为一种优良的营养素来源。51,增补:指选择性地添加某种适量营养素,以达到规定的标准量。52,酶的活性中心:酶分子中直接与底物结合并与其催化性能直接有关的一些基团所构成的微区。53,酶原:有一些酶刚刚从活细胞分泌出来时,没有催化活性,必须经过适当物质的作用方可变成有活性的酶。这类酶的无活性前体称为酶原。54,酶原的激活作用:使无活性的酶原变成有活性的酶的作用称为酶原的活性激活作用。55,恒态酶:指那些构成代谢途径和物质转化体系基本组成成分的酶,它们在细胞中的含量一般地说相对恒定,其活性仅受基本反应动力学系统本身的组成因素调节。56,调节酶:指在代谢途径和物质转化体系中起调节作用的关键酶,他们的含量和组成常因机体的机能情况而不同。57,酶反应动力学:研究酶反应速度规律以及各种因素对酶反应速度影响的科学。58,酶的活性中间产物学说:酶反应都要通过酶与底物结合形成酶—底物络合物,然后酶再催化底物转变为产物,同时酶释放出来。59,KM为米氏常数,它为反应速度达到最大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mol/L)。60,酶的稳定pH:指的是使酶蛋白分子结构维持天然状态而不曾变性的pH。而酶的最适pH是指酶表现出最大活力的pH。61,酶的最适温度:在一定条件下,每一种酶在某一温度下才表现出最大的活力,这个温度称为该酶的最适温度。62,激活剂:凡是能使酶活性增加进而加快v的物质。63,抑制剂:许多化合物能与一定的酶进行可逆或不可逆的结合,而使酶的催化作用受到抑制,这种化合物称为抑制剂。64,酶的抑制作用:抑制剂以某种方式与酶结合而影响酶发挥其正常功能,称为酶的抑制作用。65,不可逆抑制作用:抑制剂与酶的必需活性基团以非常牢固的共价键结合而引起酶活力的丧失,不能用透析、超滤等物理方法除去抑制剂而使酶恢复活性,称为不可逆抑制作用。66,可逆性抑制作用:抑制剂是通过非共价键与酶和(或)酶—底物复合物进行可逆性的结合使酶活性降低或失活,可采用透析或超滤的方法将抑制剂出去,使酶的活性恢复。67,竞争性抑制作用:有些化合物特别是那些在结构上与天然底物相似的化合物也可以与酶的活性中心进行可逆地结合,在反应中与底物竞争同一部位。当抑制剂与酶结合后,就妨碍了底物与酶的结合,减少了酶的作用机会,因而降低了酶的活力。这种作用叫~。68,非竞争性抑制作用:有些抑制剂和底物可同时结合在酶的不同部位上,两者没有竞争作用,即酶与即直接结合后,还可以与底物结合;酶与底物结合后,还可以与抑制剂结合,但所形成的酶—底物—抑制剂三元复合物(ESI)不能进一步分解为产物,因此酶活性降低,这种抑制作用称为非竞争性抑制作用。69,反竞争性抑制作用:酶只有与底物结合后,才能与抑制剂结合,即抑制剂不妨碍酶同底物的结合,这种抑制作用称为反竞争性抑制作用。70,固定化酶:是指在一定空间内呈闭锁状态存在的酶,能连续地进行反应,反应后的酶可以回收重复使用。71,食品的色素:食品中能够吸收和反射可见光波进而使食品呈现各种颜色的物质统称为食品的色素。72,发色团:在紫外或可见光区具有吸收峰的基团被称为发色团。发色团均具有双键。73,助色团:有些基团的吸收波段在紫外区,不可能发色,但当它们与发色团相连时,可使整个分子对光的吸收向长波方向移动,这类基团被称为助色团。74,叶绿素的加氧作用:叶绿素溶解在乙醇或其他溶剂后并暴露于空气中会发生氧化,将此过程称为加氧作用。75,氧合作用:血红素中的亚铁与一分子氧以配位键结合,而亚铁原子不被氧化,这种作用被称为氧合作用。76,氧化作用:血红素中的亚铁与氧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高铁血红素的作用被称为氧化作用。77,褐变作用:食品在加工和储藏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变色的现象,不仅影响外观,而且风味与营养夜往往随之发生变化。食品的这种变色现象统称为褐变作用。78,酶促褐变:受酶催化而发生褐变的反应称为酶促褐变。79,风味:是指摄入口腔的食物使人的感觉器官,包括味觉、嗅觉、痛觉、触觉等所产生的感觉印象,即食物客观性使人产生的感觉印象的总和。80,味觉:是指食物在人的口腔内对味觉器官化学感受系统的刺激并产生的一种感觉。81,阙值:即感受到某种物质的最低浓度。82,味觉的相互作用:两种相同或不同的呈味物质进入口腔时,会使二者呈味味觉都有所改变的现象,称为味觉的相互作用。83,味的对比现象: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呈味物质,适当调配,可使某种呈味物质的味觉更加突出的现象。84,味的相乘作用:指两种具有相同味感的物质进入口腔时,其味觉强度超过两者单独使用的味觉强度之和,又称为味的协同效应。85,味的消杀作用:指一种呈味物质能够减弱另外一种呈味物质味觉强度的现象,又称为味的拮抗作用。86,味的变调作用:指两种呈味物质相互影响而导致其味感发生改变的现象。87,味的疲劳作用:当长期受到某种呈味物质的刺激后,就感觉刺激量或刺激强度减小的现象。
本文标题:食品化学名词解释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425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