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中国共产党党史重大事件述评(2017.5)
1中共党史重大事件述评2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以来,为了求得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已经走过了96年艰辛而辉煌的伟大历程。三个历史性转变: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3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践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今天,我们就以中共党史上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为切入点,学习了解一下我们党伟大光辉的战斗历程。4一、日出东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二、力挽狂澜——遵义会议的召开及毛泽东在党和军队领导地位的确立三、进京赶考——七届二中全会对党迎接执政新考验的长远意义四、新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五、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共党史重大事件述评5(一)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时代背景1、没有先进政党的领导是近代中国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的70多年中,中华民族为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悲惨境地,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但这些反抗斗争最终均告失败。为什么失败?一句话:因为没有用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的领导。一、日出东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6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宣告成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但是,辛亥革命并没有一个完整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纲领,没有形成一个能够胜利地领导这场革命的坚强有力的革命政党。辛亥革命的果实落到了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手里。78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基础辛亥革命的失败,使中国的先进分子在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上处在了苦闷和彷徨之中。但要救国必须寻找新的出路。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这个杂志,犹如黑夜中的一道闪电,掀起了一场空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狂飆。9国际: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革命的枪声在彼得格勒打响,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0国内: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在天安门前掀起爱国风暴。6月5日,上海工人举行声援学生的罢工。五四运动突破青年知识分子的狭小范围,发展为有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规模的群众性革命运动。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斗争的主力由学生逐渐转向工人。111920年夏至1921年春,上海、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等地先后建立起共产党的地方组织。在欧洲和日本,中国留学生和侨民中的先进分子也建立了共产党的组织。12(二)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过程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30日,在上海召开。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1、中共一大的召开13参加会议的共有13名代表,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自左起: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陈公博、周佛海、包惠僧。14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部《党纲》,宣告了党的诞生;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李达、张国焘分管宣传和组织工作。15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12人,代表全国195名党员。2、中共二大的召开16中共二大的主要贡献:一是在中国人民面前第一次提出了符合国情的民主革命纲领;二是正式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第一部党章。173、“七一”建党节的由来把7月1日作为党的诞生纪念日,是毛泽东于1938年5月提出来的。中央正式确定“七一”为党的生日是1941年6月。当时,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周年、抗日四周年纪念指示》。《指示》说:“今年七一是中共产生的二十周年,七七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四周年,各抗日根据地应分别召集会议,采取各种办法,举行纪念,并在各种刊物出特刊或特辑。”18(三)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适应了近代以来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正是这个党,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光明和希望。19正像《东方红》这首歌所唱的那样“共产党,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中国共产党在神州大地上的诞生,如同在地球的地平线的东方升起了一轮鲜红的朝阳。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20(一)遵义会议召开的时代背景红军五次反“围剿”结果的巨大反差和长征初期的惨烈境况,充分证明了毛泽东的战略策略是完全正确的。为了纠正“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挽救红军和中国革命的危机,必须召开一次重要会议。二、力挽狂澜——遵义会议的召开及毛泽东在党和军队领导地位的确立21(二)遵义会议召开的过程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2223遵义会议主要作出四项决定:1、改组了党中央领导机构,推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2、指定张闻天起草决议。3、常委中再进行适当的分工。4、取消了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决定仍由中央军委主要负责人朱德、周恩来指挥军事,周恩来是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24(三)毛泽东在党和军队领导地位的确立邓小平曾指出:“我们党的领导集体,是从遵义会议开始逐步形成的。”25从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35年遵义会议,在长达14年的革命斗争中,先后担任党内主要负责人的陈独秀、瞿秋白、向忠发、李立三、博古和王明,或者因为推行右倾机会主义,或者因为实行“左”倾冒险主义和“左”倾盲动主义,或者因为缺乏驾驭全局的领导能力和经验,都没有形成政治上成熟的一代中央领导集体。261943年3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了《关于中央机构调整及精简的决定》,由毛泽东、刘少奇和任弼时组成中共中央书记处,毛泽东和刘少奇分任宣传委员会、组织委员会书记,毛泽东为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和中央书记处主席。这样,毛泽东第一次不仅在实际上,而且在组织形式上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的核心。271936年10月,红军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12月,新的统一的中央军委成立,毛泽东任主席,周恩来、张国焘任副主席。1937年8月,党中央在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成立新的中央军委,毛泽东任主席,周恩来、朱德任副主席。28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共“七大”正式召开。会上,毛泽东致开幕词、闭幕词和提交了书面《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刘少奇在《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毛泽东思想”的概念。29七届一中全会选举毛泽东等13人为中央政治局委员,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为中央书记处书记,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书记处主席。当时的中央书记处,相当于之后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至此,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正式形成,这是中国革命历史的正确抉择和必然结果。30(四)遵义会议的伟大意义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在极其危险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对红军长征的胜利以至中国革命的胜利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31(一)七届二中全会召开的时代背景1、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已成定局自1948年9月12日至1949年1月31日,历时4个多月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使国民党的基本主力部队被消灭殆尽。三大战役的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已成定局。三、进京赶考——七届二中全会对党迎接执政新考验的长远意义322、制定建立新中国的各项方针政策已迫在眉睫在中国共产党取得全国胜利已成定局的情况下,1949年1月6日至8日,毛泽东在西柏坡主持召开了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了当时的形势和任务,通过了由毛泽东起草的《目前形势和一九四九年的任务》的决议,提出召开七届二中全会,研究制定建立新中国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要求。33(二)七届二中全会的主要成果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举行。34在开幕会上,毛泽东作了报告,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等分别在会上发表了讲话,中央各部门和地区负责人汇报工作,会议围绕毛泽东的报告进行讨论。大会闭幕时,毛泽东作了会议结论。35七届二中全会为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从战争转向建设,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逐渐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做了政治、思想、理论和方针政策等多方面的充分准备。36(三)七届二中全会对党迎接执政新考验的长远意义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两个务必”的重要思想和在向北平迁移时提出的“进京赶考”的著名论断,对于党迎接执政新考验具有十分重要的长远意义。37习近平:当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同志说是“进京赶考”。60多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应该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38习近平:“两个务必”重要思想,包含着对我国几千年历史上治乱规律的深刻借鉴,包含着对我们党艰苦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包含着对胜利了的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对即将诞生的人民政权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刻忧思,也包含着对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深刻认识。思想意义和历史意义十分深远。39习近平:西柏坡我来过多次,每次都怀着崇敬之心来,带着许多思考走。每到革命圣地,都是一种精神上、思想上的洗礼。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这些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40党的事业无止境,“进京赶考”无穷期。我们相信,只要全党同志始终保持“进京赶考”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一定会不断创造新的辉煌,向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41新中国成立后,围绕着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性课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从“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打开了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思路。四、新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42探索成就:1956年4月,在经过对农业、工业近半年的调查研究之后。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这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总结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从中国国情出发,独立自主地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始。431.突破了苏联重、轻、农为序的模式,开创了农、轻、重为序的中国式道路。2.突破了苏联重积累、轻消费的理论观点。提出了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同时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的方针。3.突破了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模式,提出地方、企业应有一定的自由权问题。论十大关系对苏联模式的三个突破:441956年9月,党的“八大”召开。这次代表大会,以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十大关系的思想为指导方针,进一步探索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45在探索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中国不仅能够自行设计生产汽车、飞机、坦克、拖拉机等,而且成功地爆炸了原子弹、氢弹,成功发射了中远程导弹和人造卫星。取得的这些成就,全世界为之震惊。461958年后,中国共产党人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并且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取得了一些建设成就。但是,这个时期已经开始出现明显失误,并逐步导致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重大错误。探索失误:47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究竟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毛泽东将这个他为之艰辛探索的课题留给了后人,邓小平接过探索的接力棒,进行了成功的接力。48(一)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对于我国为什么实行改革开放,胡锦涛同志在《求是》杂志2008年第一期发表的文章中,从国内和国际两方面进行了分析。五、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新时期49(1)搬用苏联模式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走入了死胡同1、我国国内的严峻形势要求我们必须进行改革开放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即经济上高度集
本文标题:中国共产党党史重大事件述评(2017.5)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450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