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东汉时,董卓残暴横行,民间就流传着一首谜语式的儿歌: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这里的千里草就是董字。十日卜呢,从下到上自然就是卓字。既然有董卓两个字,再加上不得生,那就是说董卓该死了。2.古代有个秀才,过年时,去找财主借钱,财主见他穿得破破烂烂的,就把他拒之门外。秀才一生气,转身走了。不一会儿又回来了,手里打着一个灯笼,上边写着:头尖身细白如银,论称没有半毫分。眼睛长到屁股上,光认衣裳不认人。有人报告了财主,财主一听蹦了出来,问秀才:你凭什么骂……人?秀才说:谁骂人了,我写的是个谜语,谜底是针。说着打着灯笼大摇大摆地走了。中国谜语最早始于战国灯谜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们民族传统的一门综合性艺术.早在夏代,就出现了一种用暗示来描述某种事物的歌谣.开始的谜流行于口头说猜,三国时期有人把谜写在纸上贴出来令人猜对.到了南宋,有一些文人学士为了显示才学,常在元宵花灯之夜,将谜条贴在纱灯上,吸引过往行人,因之又有了“灯谜”一称.清中叶以后,谜风大盛,涌现了许多谜师。辛亥革命后,灯谜形成了南宗北派两种风格,到了旧社会,由于谜家大都是士大夫阶层,有些文人自命清高,片面强调风雅,排斥民间灯谜。解放后,在党的“百花齐放”的文艺方针指引下,灯谜活动更加蓬勃发展,,谜材谜作日益完善丰富,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目前,在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都有灯谜活动及灯谜学术交流。民间谜语与灯谜不同,灯谜属于文义谜,而民间谜语除了少量字谜外,都是以事物的特征来隐射的,因此,它属于事物谜。它主要着眼于事物的形体,性能,动作等特征,运用拟人,夸张、比喻等手法来描绘谜底,从而达到隐射的目的。前进有关谜的相关资料中国谜语最早称为“隐”。始于战国时期。其记载见《韩非子》:“右司马御座而与王隐。”而后又有“瘦辞”、“瘦语”之称。最终形成“谜语”一词,见于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谐隐第十五》:“自魏代以来,颇非俳优,而君子嘲隐,化为谜语。中国谜语史话之最。中国最早的文谜,是南朝宋代刘义庆所著的《世说新语。捷悟篇》中所载的曹娥碎离合体文迷。距今已有1500多年。中国最早的诗迷,是南朝徐陵(507—583)编选的诗歌总集《玉台新咏》中的“稿砧今何在”的古诗。全诗是:“稿贴今何在,山上复有山。何时大刀头,破镜飞上天。”谜底是“夫出半月当还”。中国最早的字谜,是南朝宋代文学家鲍照(约414—466)的《鲍参军集》中的七字谜。如“二形二体,四支八头,四八一八,飞泉仰流”,射“井”字。中国最早的实物谜,是南朝宋代刘义庆著的《世说新语。捷悟篇》中记载的曹操在门上题一“活”字,暗示门“阔”,后被主簿杨修所参破。中国最早的灯谜,始于南宋。记载于南宋周密(1232—1298)撰的《武林旧事。灯品》:“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中国最早把谜面刻在印章上制成的“印谜”,是南宋著名词人姜夔(约1155—1221)的印文。据南宋周密撰的《云烟过眼录》记载,姜夔的印文是“鹰扬周室,凤仪虞廷”。谜底扣他的名字“姜夔”。中国最早的以图画悬猜谜底的“画谜”,始于明朝,记载于明朝徐桢卿(1479—1511)撰的《剪野胜闻》中画面为一妇人赤脚怀抱大西瓜,谜底是“淮西妇人好大脚”。中国最长的灯谜,是把《郑板桥全集》一书拆成散页,一一张贴,打《三国演义》中两个人名,谜底为“郑文、费观”。中国谜面最少的灯谜是“无文灯谜”。如:谜面不写一字,打一中药名“白芷(纸)”,或打一《水浒》中一诨号“没面目”等。中国最早的谜书是《隐书》。出现在战国时期。汉代刘向在《新序》中写道:“齐宣王发隐书而读之。”《汉书。艺文志》中所载的“《隐书》18篇”(已佚),也是专门的谜书。中国记录灯谜最多的书,是清朝光绪32年(1906)平江张玉霖集的《一百二十家谜抄》。全书10卷,共收录谜语10万多条。中国最早的谜社,是宋朝的“南北垢斋”和“西斋”两社。记载于南宋孟元老撰的《东京梦华录。都城纪胜》:“隐语,则有南北垢斋,西斋,皆依江右谜法,习诗之流,萃而成斋。”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中国撰写谜书最多的人是民国初年的韩振轩。他共著有《隐语集成》等16种谜书。中国最早将画谜成书的人是武汉的胡嘯风。他编印的《画谜选》(1卷)刊印各地画谜100幅。中国最早刊载灯谜的杂志是晚清梁启超主编的《新小说》。1.独特的结构:灯谜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谜面、谜目和谜底,也称灯谜三要素。2.面与底别解:灯谜利用汉语字词多意的特点,不把谜面作原意解释,从而得出元宵节市民赏灯猜谜元宵节市民赏灯猜谜别样的意思,所谓“谜贵别解”,别解方显谜味。3.面与底异字:在灯谜中凡是谜面上有的字,在谜底中不能再出现,否则称为“露春”,灯谜一般是不允许露春的灯谜与民间谜语的区别谜语一般分为灯谜和民间谜语两大类,现代把文义谜称为灯谜,将事物谜称为民间谜语。二者虽然源出一流,都是通过语言文字的表达,经过想象,比较和归纳的方法来寻找答案的文艺游戏,但是两者在名方面有着本质的区别。有人曾说“射谜之难有如射虎”,故而又称为“文虎”、“灯虎”。民间谜语是“事物谜”,南方称为“猜谜谜子”,相对而言,就简单多了。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内在规律不同•灯谜从文字的音、形、义几方面出发,根据汉字的一字多义、多音、多字同音异义,笔画组合等特点,有意识地造成曲解;或用拆字、象形、象声等手法,使看来毫无关联的谜面和谜底互相扣合。其主要着眼于汉字含义的曲解,即文义谜。•民间谜语除少量字谜外,绝大部分以事物为谜底,采用拟人、比喻、夸张等手法,形象化地把谜底事物的性状、形态、功能、用途等特征隐藏在谜面中,谜面和谜底的联系比较具体直观,民间谜语主要以事物的特征来隐射,即事物谜。民间谜语:两层楼房并不大,楼上两家下五家。楼上楼下总不和,的的答答爱吵架。(打用具一)灯谜:清点碟子(打用物一)谜底:算盘•灯谜的谜面一般用书面文字表达,写在纸上或黑板上供人猜射,而且谜面精巧简练,富有文采。如一个成语,一句古诗词,一个字。除了一字谜及无字谜外,谜面必须确切地表示一定的含义。•民间谜语主要通过口头传诵给人猜射,常常以两句至四句一组的民歌形式出现,一般符合诗歌押韵的规律,读来琅琅上口,语言活泼,形象生动。民间谜语:三人绕圈奔走忙,遵守时间不知倦。约定时间忘记了,定要和你闹一场。(打用物一)谜底:闹钟报喜不报忧(打一影视演员)谜底:陈好三、谜底范围不同灯谜内容包罗万象,由于范围广泛及猜射的难度较大,为便于猜射,在标注谜目时必须具体明确,范围较小,如“打成语一”“打数学名词一”等。民间谜语的谜底范围比较狭窄,除少量的单字以外,都是物品和事物,谜目的标注范围比较大,如“打动物一”“打自然现象一”等小小铁人骑铁马,它是主人好管家。主人一来它开心,不是主人不理他。(打用物一)谜底:铁锁陈皮两块,木香(箱)一筒,地丁(钉)无数,半夏(下)一升(声)。(打乐器一)谜底:鼓“”羽(打一常用语)谜底:复习为数虽少,却在百万之上(打字一)谜底:一童星(打《西游记》人物一)谜底:红孩儿灯谜的规则比较多而且严格,如谜面、谜底不能有相同的字出现,谜底不能任意添加或减少字数,谜面谜底一般不用同音字代替等。而民间谜语就不受这些规则限制,只要在谜面中能暗示出谜底、比喻恰当就可以了。四、猜射规则不同五、猜射对象不同民间谜语通俗易懂,适于文化水平较低的人或少年儿童,特别是一些儿歌式的谜语,题解适于少年儿童,如:十个光头小孩,列队分站两排。五人同床同睡,合穿两件衣衫。(打人体部位一)谜底:脚趾一只雀,飞上桌,捏尾巴,钻下河(打用具一)谜底:汤匙灯谜则不同,其猜射规则严格,手法种类繁多,扣合隐晦曲折,谜底范围广泛,猜射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程度和较宽的知识面。如:久别重逢(打一中草药名)谜底:一见喜醒后得知一场梦(打《西游记》人名)谜底:悟空测鼠(打一词牌名)谜底:卜算子第一届“大潮汕迎春谜会”于2006年1月7日在揭阳市惠来县惠城镇举行,此后谜会一年一届,至今已经成功地举办了七届。本届谜会指导思想是: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整合大潮汕民间文化资源,推动大潮汕地区文化的共同进步,活跃社区节日文化活动。根据活动筹备委员会的安排,活动的论文和谜作将于近期结集,印成谜册,流传于世。第四届大潮汕2009(揭阳榕城)国际迎春谜会在揭阳市榕城区开幕。海内外灯谜名家和各界嘉宾近200人参加盛会,期间举行中华灯谜学术委员会常委会和大型广场灯谜会猜活动、十佳射手锦标赛等,展示海内外4000多则高水准的灯谜作品,让广大民众参与,活跃元旦文化生活。大潮汕国际迎春谜会漳州芗城区“中国灯谜之乡”灯谜作为中华民族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在漳州芗城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近二十多年来,成立了全国第一个灯谜协会,第一次打破海峡两岸谜艺交流的坚冰,实现两岸双向交流,创建了中华谜史上第一个“灯谜艺术馆”,三个第一给中国谜坛带来一股清新的气象。灯谜活动普遍开展,谜艺研究不断深入,先后举办多场大型谜会,多次组团参加海内外各种谜赛谜会,培养了一大批海内外知名谜家,创作了相当数量的谜作谜论。对于活跃人民文化生活,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中华灯谜艺术发展,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福建省石狮市蚶江镇灯谜之乡位于泉州湾东南岸的石狮市蚶江镇,是座文化古镇,宋元为“东方第一大港”――泉州港的门户,“海上丝绸之路”的出海口;明清系“泉州总口”,大陆与台湾通商贸易的中心码头,如今系“全国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蜚声海内外的“灯谜之乡”、“北狮王之乡”,这里的灯谜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依史书记载,早在唐宋就有活动,颇有“普天下皆作谜市”之势。清代即相当活跃,每当元宵、中秋佳节到来之际,“明灯悬谜于通衢,农夫渔民,商人学界都甚爱好,争先猜射”。清乾隆四十九年,蚶江与台湾鹿港对渡,随着大量移民徒居台湾,蚶江灯谜随之传衍宝岛,光绪八年,创建谈虎楼谜社,制作了不少物谜、哑谜、画谜,谜文改用白话体,并用方言俗语入谜,经常设坛开猜。编印出版《锦江谜话》汕头市澄海区中国民间灯谜艺术之乡澄海历来文风蔚然,灯谜这种源于古代隐语,斗智炫巧的文化活动,在当地有着较长的历史,发韧于流行民间的童谣童谜和中原文化的传介,直到明清时代,已发展成为地方风俗文化,清代康熙《澄海县志》有谜事活动的记载。其中较有特色的是保留了从宋代临安流传至今的“击鼓猜射”传统开猜形式,除在潮汕地区和潮人在东南亚侨居国外,国内各地谜界已不多见。此外,还有“送谜标”、“猜谜母”等民俗形式,使用的创作法门已达二十余类,谜目也有一百多项数百多种,富有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蕴,体现我们民族的智慧,从而成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雅俗咸宜的民间文化艺术。
本文标题:灯谜历史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455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