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徐志摩研究徐志摩年谱(1897~1931)一、少年时代(1897-1915)二、国内求学时期(1915-1918)三、国外求学时期(1918-1922)四、归国以后(1922-1931)少年时代(1897-1915)•1897年1月15日出生于浙江海宁县硖(xia2)石镇。•1900年,四岁,入家塾读书,师从孙荫轩。•1907年,11岁,入硖石开智学堂读书。•1910年春,14岁,入杭州府中学读书。•1912年秋,革命事起,杭州府中学停办,休学在家。少年时代(1897-1915)•1913年秋,17岁,杭州府中学复办,更名杭州第一中学,复入校读书,并在校刊《友声》上发表第一篇文章《论小说与社会之关系》。•1914年,18岁,在校刊《友声》第二期上发表文言论文《镭锭与地球之历史》和《挽李幹人联》。•1915年,19岁,夏,毕业于杭州第一中学,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0月29日,回硖石老家与张幼仪结婚。国内求学时期(1915-1918)•1916年,20岁,秋,入天津北洋大学法科预科。•1917年,21岁,秋,北洋大学法科并入北京大学法科,徐志摩转入北京大学法科政治学。•1918年,22岁。4月22日,长子在硖石出世,取名积锴,字如孙,小名阿欢。6月,由妻兄张君劢(mai4,勉励,努力)介绍,拜梁启超为师。国外求学时期(1918-1922)•1918年8月14日,从上海乘轮船“南京号”赴美留学。8月31日在太平洋舟中写下《赴美致亲友书》,最早使用“徐志摩”之名,此前均用谱名“徐章垿”(xu4,古代房屋的东西墙)。•9月4日抵美,入克拉克大学历史学系。•1919年6月,克拉克大学毕业,获一等荣誉奖。•9月,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系攻读硕士学位。国外求学时期(1918-1922)•1920年9月,获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论中国妇女的地位》系第二年补寄。9月24日离美赴英。•10月上旬,入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攻读博士学位,不久即与刚到伦敦的林长民、林徽音父女相识。年底,张幼仪到伦敦。•1921年春,经狄更生介绍,以特别生资格入剑桥大学皇家学院。8月,徐志摩向张幼仪提出离婚。张幼仪去巴黎投靠二哥张君劢。•10月,林长民父女离开伦敦回国,与徐志摩不辞而别。国外求学时期(1918-1922)•1922年,2月24日,次子德生(彼得)生于柏林,三岁夭亡。3月,由金岳霖等人作证,在柏林与张幼仪协议离婚。•7月,在狄更生的介绍下,拜访了仰慕已久的哈代。经麦雷安排,拜访曼殊菲儿。•9月,从英国起程回国,10月15日抵达上海。归国以后(1922—1931)•12月,到北京,在石虎胡同七号松坡图书馆居住,任该馆英文干事。•1923年春,应聘为北京大学英文系教授。•8月,陪伴梁启超去北戴河避暑,此时祖母去世,即从北戴河回硖石奔丧。•1924年3月,新月社成立。•4月12日,泰戈尔访华抵达上海,徐志摩担任翻译。•11月,与陈西滢合译的《曼殊斐儿》由商务印书观出版。归国以后(1922—1931)•1925年3月,到欧洲会见泰戈尔,从北京起程,途经苏联,赴欧洲旅行。7月底回到北京。•9月下旬《志摩的诗》由中华书局出版。•10月1日接编《晨报副刊》,同时仍任北京大学英文系教授.•10月5日,陆小曼与王赓离婚后赶赴北京。归国以后(1922—1931)•1926年4月1日,《晨报副刊·诗镌》创刊。•6月,散文集《落叶》由北京北新书局出版。•7月,与张幼仪在上海见面,谈妥离婚事项。•10月,与陆小曼在北平北海公园画舫斋举行盛大婚礼。婚后回硖石老家居住。辞北京大学教授一职。•12月,避战乱迁居上海。归国以后(1922—1931)•1927年,任光华大学外文系教授。7月1日,与胡适等人创办新月书店。•8月,散文集《巴黎的鳞爪》由新月书店出版。9月,诗集《翡冷翠的一夜》由新月书店出版。•1928年1月,散文集《自剖》由新月书店出版。春季开学后,兼任东吴大学法学院教授。•3月10日《新月》杂志创刊,徐志摩任主编。归国以后(1922—1931)•1928年6月15日,起程经日本赴美、英、印度等地游历。7月,与陆小曼合著的剧本《卞昆岗》由新月书店出版.11月中旬回国。•12月7日,离上海赴北平探望病危的梁启超。•1929年1月,兼任中华书局编辑。•3月,泰戈尔出国途经上海住徐家两日。归国以后(1922—1931)•1930年4月,短篇小说集《轮盘》由中华书局出版。•9月起,兼任南京中央大学外文系教授。•1931年1月20日,主编的《诗刊》创刊。2月应胡适之聘请,只身赴京,春季开学后任北京大学英文系、北京女子大学外文系教授。•4月23日,母亲去世,南归奔丧。归国以后(1922—1931)•1931年8月,《猛虎集》由新月书店出版。•11月19日上午,乘飞机从南京到北京,飞抵济南附近党家庄上空触山,机毁遇难。徐志摩主要作品•《志摩的诗》(诗集)中华书局1925年8月出版,上海新月书店1932年8月出版(在中华版基础上增删收诗歌41首)•《落叶》(散文集),北京北新书局1926年6月出版。•《巴黎的鳞爪》(散文集),上海新月书店1927年8月出版。•《翡冷翠的一夜》(诗集),上海新月书店1927年9月出版。•《自剖》(散文集),上海新月书店1928年1月出版。•《卞昆岗》(剧本)(与陆小曼合作),1928年1月10日和5月10日《新月》月刊(后新月书店出单行本)。徐志摩主要作品•《轮盘》(小说集),中华书局1930年4月出版。•《猛虎集》(诗集),上海新月书店1931年8月出版。•《云游》(诗集),上海新月书店1932年7月出版。•《爱眉小札》(包括《志摩日记》、《志摩家书》《小曼日记》,由陆小曼编辑),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出版,后又由上海晨光书店印行。徐志摩诗歌的艺术成就1.“三美”的典范2.对诗歌意象的独特追求——中西合璧的范例3.抒写性灵,追求自由、爱与美4.融会多种诗歌思潮流派——浪漫主义、新古典主义以及现代主义5.诗美特征:潇洒空灵,飞扬飘逸选文赏析://推荐书目•《徐志摩年谱》陈从周编上海书店1981年•《徐志摩全集》韩石山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8卷)•《徐志摩诗全集》顾永棣编注学林出版社1992年•《徐志摩名作欣赏》谢冕主编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年•《徐志摩传》韩石山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4年•《徐志摩评传》陆耀东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徐志摩评传》宋益乔著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徐志摩传奇》顾永棣著学林出版社2004年求乞者我顺着剥落的高墙走路,踏着松的灰土。另外有几个人,各自走路。微风起来,露在墙头的高树的枝条带着还未干枯的叶子在我头上摇动。微风起来,四面都是灰土。一个孩子向我求乞,也穿着夹衣,也不见得悲戚,而拦着磕头,追着哀呼。我厌恶他的声调,态度。我憎恶他并不悲哀,近于儿戏;我烦厌他这追着哀呼。我走路。另外有几个人各自走路。微风起来,四面都是灰土。一个孩子向我求乞,也穿着夹衣,也不见得悲戚,但是哑的,摊开手,装着手势。我就憎恶他这手势。而且,他或者并不哑,这不过是一种求乞的法子。我不布施,我无布施心,我但居布施者之上,给与烦腻,疑心,憎恶。我顺着倒败的泥墙走路,断砖垒在墙缺口,墙里面没有什么。微风起来,送秋寒穿透我的夹衣;四面都是灰土。我想着我将用什么方法求乞:发声,用怎样声调?装哑,用怎样手势?……另外有几个人各自走路。我将得不到布施,得不到布施心;我将得到自居于布施之上者的烦腻,疑心,憎恶。我将用无所为和沉默求乞……我至少将得到虚无。微风起来,四面都是灰土。另外有几个人各自走路。灰土,灰土,………………灰土……
本文标题:徐志摩[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474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