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木桐酒标欣赏--1924--1924年,这一年在葡萄种植史上和木桐庄历史上是重要的一年。在此之前,波尔多的葡萄酒都是发酵并经过橡木桶过滤后,直接卖给经销商由他们陈年、装瓶、贴标和销售,庄园主不怎么注重经销商的标签美术设计。1924年,庄主决定自己在酒庄内酿酒,灌装及贴标,但依然由经销商销售,于是酒标上就共同印有生产商和经销商的名字。1924年以后,由于在城堡内灌装这个变化,酒标开始成为产地及质量的保证。庄主菲利普请来了广告画设计师JeanCarlu设计了1924年出产的酒的酒标,这个有才华的设计师当时只有24岁,在巴黎美术学院学了一阵子以后就已经成为广告画设计大师,1918年他获得了以图案设计师Cappiello为首的评审团的肯定,夺得年度广告画设计大奖。JeanCarlu早年深受立体派和几何派的影响,1920年他遇到了立体派画家RogerSouverbie,后者使他接受了AlbertGleizes的理论和黄金分割的理论;1923年在JuanGris的影响下,他提出了自己的绘画理念——“用图形表达想法”。在给木桐设计的酒标中,鲜艳的颜色和干净的线条衬托出牡羊——木桐(法语mouton意为牡羊)和羽箭——罗思柴尔德,给消费者留下很深印象。一经推出即大获好评。自从1945年起,ChateauMoutonRothschild酒庄开始每年在酒标的上部用一幅艺术家的绘画作品作为标签的装饰。这成为Mouton酒庄的标志之一,也是Mouton的精明营销手腕的一个代表。很多人仅仅是为了收藏酒标而要将Mouton买齐,这一方法后来也被一些别的酒厂所效仿。1945胜利年——菲利普.朱利昂(PhilippeJullian)1945:1945年,为纪念同盟国的胜利,菲利普.德.罗思柴尔德男爵想出一个主意,要在罗思柴尔德木桐的酒签上增添艺术作品:就当年而论,则是一个象征庆祝恢复和平的设计。他将此事委托给一位无名的青年艺术家菲利普.朱利昂(1921—1977)。朱利昂作为设计师已崭露才华,后来进而成为成功的戏剧家。他提交了好几幅草图,本幅是以著名的“V代表胜利”为基础,丘吉尔在战时始终用这一象征鼓舞自由力量。1946-让.雨果(JeanHugo)1946:维克多.雨果之重孙让.雨果(1894—1985)早年迷恋于舞台设计,1921年为让.科克托的《游埃菲尔塔的玛丽们》一剧设计而一举成名,遂为莱奥尼德.马西纳及法兰西剧院担任舞美设计。他也绘制油画及水彩,是公认的微型肖像大师。他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以设计面具及奇装异服而著称于巴黎各团体,后迁居法国南方,撰写回忆录《趁我未忘》。让.雨果在为1946年设计的酒签中采用了大洪水的故事:鸽子返回方舟,象征着第一个和平年。1947-让.科克托(JeanCocteau)1947:小说家、戏剧家、电影制片人、画家及设计家,但主要是诗人的让.科克托(1889—1963)出于其对形式完美及古希腊罗马神话的热衷,属于伟大的法国古典主义传统人物。由于不断向习俗挑战,他也属于超现实主义一派。如佳吉列夫(Diaghilev)所说:“让使我惊讶不已!”在他的单线画中,他总要不由自主地回到他为1947年木桐酒签所用的同一个目光专注的青年之侧影。原作遗失,此处之画为科克托的终生挚友——演员及画家,亦是那幅著名的侧影像的收藏者——让.马雷(JeanMarais)应菲莉嫔之请而摹绘的。1948-马丽.洛朗桑(MarieLaurencin)1948:马丽.洛朗桑(1885—1965)绘画生涯的早期受立体派风格及毕加索黑色阶段的影响,卷入了当年的前卫派运动,她于1909年所绘的《阿波利奈尔及其朋友们》标明了她和那位诗人联系的时间。后来,她受包括博奈尔(Bonnard)及莫里斯.德尼(MauriceDenis)在内的‘纳比斯’画家集团的启迪,走向了更重装饰的风格。虽然难以将她归于任何一派,但她原是将技法置于色调十分微妙、柔和简朴及热爱优美的青春面孔的色彩主义者。她为1948年的罗思柴尔德木桐所绘的酒签是酒神巴克斯的一对女祭司,脸上有着典型的稚气和庄重。1949-安德烈.迪尼蒙(AndreDignimont)1949:巴黎画家安德烈.迪尼蒙经常在‘德.欧托姆涅沙龙’展出其画作,并主要通过他与弗朗西斯.卡尔科的友谊与当代文坛保持密切关系。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设计师及水彩画家,也为许多名著插图,如佩罗(Perrault)的《短篇小说》和美国的《飘》。他的绘画还显示出对普通人消遣作乐、咖啡馆和集体舞、妓院和酒吧、妓女及其嫖客的偏爱。他为1949年的罗思柴尔德木桐酒——20世纪的最佳美酒之一——所绘的酒签是用纯情的笔调勾出的一座乡村酒馆的内景。1950-乔治.阿努尔夫(GeorgesArnulf)1950:乔治.阿努尔夫于1921年生于摩纳哥,1951年以雕刻获罗马大奖,同年为木桐绘制酒签。阿努尔夫对前哥伦布艺术深感兴趣,遂于1957年赴南美,直至1966年,他在那里钻研彩绘玻璃及壁画。回到法国之后,他教授绘画,作品变得益发绚丽细腻,往往将人物与植物、石头及动物相结合,均具有强烈的动感。在罗思柴尔德木桐1950年酒签中显而易见的严整的设计,属于其早期的风格:那清晰的线条和精确的透视显示了作为雕刻家的技巧,以此塑造了羊的形象。1951-马赛尔.韦尔特斯(MarcelVertes)1951:马赛尔.韦尔特斯(1896—1961)生于匈牙利,1925年定居巴黎之前,在维也纳开始了他的招贴画设计师的生涯。他以一部画册《舞》(1926)奠定了自己的声誉,该书表明他是两战之间的一位目光犀利的观察家,从而为他赢得了更多的豪华出版家们的订单,其中包括科莱特的《亲爱的和流浪汉》、皮埃尔.路玉的《保索尔国王历险记》、保尔.莫兰的《欧洲保证》,以及罗曼.戈梅.德.拉.塞尔纳的《马戏场》。在他为罗思柴尔德木桐所绘的1951年酒签中,他的作品的那种天真无邪的欲,由一对男女牧人表现得淋漓尽致。1952-莱昂诺尔.菲尼(LeonorFini)1952:莱昂诺尔.菲尼(1918—1996)生于意大利,主要受前拉斐尔派及奥布里.比尔兹利(AubreyBeardsley)的影响。后来,她加入了超现实主义运动,时常回到某个反复的主题:一种神秘的性欲,雄性的造型,神话的风光。她的舞台设计体现出她的作品的一种新方向。她的品味、她的放肆,以及她那个多数都穿奇装异服的伙伴,引起了巴黎社会的激愤。莱昂诺尔.菲尼为罗思柴尔德木桐设计的1952年的酒签是母羊羔,如同儿童练习薄中的信笔涂鸦,却显示了她的能力,通过简单的几笔优雅而精确的勾勒,将日常的现实提高到了梦幻的世界。1953-百年纪念1953:1853年5月21日,罗思柴尔德家族英国一支的一名成员纳撒尼尔.德.罗思柴尔德男爵(1812—1870)签署了一项契约,以112万5千金法郎的价额成为波亚克教区中的布朗一木桐堡、连同188英亩的葡萄园的主人。他当即将该地重新命名为罗思柴尔德木桐堡。为了纪念其100周年,菲利普男爵便将1953年的酒品用来纪念他的曾祖父。该酒签并非出自现代画家之手,而是纳撒尼尔男爵当年的肖像。1954-让.卡尔祖(JeanCarzou)1954:让.卡尔祖(1907—2000)的父母都是美国人,他曾学习建筑,1945年之后才显露画家的才华。后来由于他在1953年为小罗兰的《狼》及1970年为巴黎剧院的《拉.培里肖尔》设计的舞台布景而赢得盛誉。在他的作品中,有一种存在于严格的几何透视及用来勾画人、物的线条纠缠之间的尖锐对比。其效果是高度的个性化及诗意化,从而赋予客观现实以一种幻想成分,将其超于化外。他为1954年的酒签所选的幸运之轮的比喻,使我们想到:大自然无论如何慷慨,即使在罗思柴尔德木桐,仍是难以预料的。1955—乔治·布拉克(GeorgesBraque1882—1963)是为木桐酒标作画的第一位大师级别画家,他和毕加索同为立体派的创始人。1913年拼贴画的出现使他运用更明亮的色彩。他后来的作品变得更富比喻意味:裸体像、风景画、静物,都是粗扩、扫动的曲线勾画并采用强烈的色彩。雕塑、彩绘玻璃及珠宝设计都为他增添了声誉。他为木桐绘制的1955年酒标,是按印刷的标准尺寸绘制的,以一位伟大的艺术家的简练赞美了高贵的美酒。1956—巴维尔.切利乔夫PavelTchelitchew(1898—1957)生于莫斯科,一九一八年在基辅就读于美术学校,到各国旅游后,与一九二三年定居巴黎。三年后,他与抽象派决裂,投身新浪漫展览派,并于一九二八年为佳吉列夫(Diaghilev)的芭蕾舞《颂歌》设计布景及服装。他随后成为超现实主义者,并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移居纽约,他在那里遇到唐吉(Tangug)、恩斯特(Ernst)及布列东(Breton),创作了像萨尔瓦多·达利那样的奇异幻象。他为木桐设计的1956年酒标《酒渍》回复到牡羊的传统主题,表现了在葡萄种植技术控制下的自然生长的繁茂。1957—安德烈·马松AndréMasson(1896—1987)深受超现实主义的影响,尽管他于一九二九年宣称自己是对超现实主义“持异议的人”。四十年代,他在美国鼓舞了行动绘画的早期实践者。后来他回到普罗旺斯,为巴黎的剧院设计了《哈姆雷特》及《全面》的布景与道具。1966年,他受命为奥迪昂剧院的天花板作画。Masson在木桐1957年酒标中创作了一曲醉心饮酒的赞歌,其中那位昏醉者的身体被葡萄藤缠绕着。1958—萨尔瓦多达利(1904—1989)在其生活及绘画上都是超现实主义的大师,他不仅是个活生生的传奇,而且毫无疑问也是一位艺术造诣高深的画家。他生于卡塔罗尼亚,深爱“形而上的绘画”,于1928年被带进超现实主义运动。达利的作品无论是幽默抑或恐怖,色情抑或神秘,模仿学院派抑或异想天开,都无法归类。但奇特的是,木桐1958年酒标上那只动人的绵羊却具有儿童画一般的纯真的魅力。1959—生于德国的美国雕塑家理查德.利波尔德RichardLippold(1915—)最初从事工业设计。一九四二年,他始创了线性雕塑的表现形式,用黄铜、镍或铜导线交织成网,扩大了相对柱杆之间的距离以构成空间,从而创造了三维几何图形,此举使他在美国名声大噪。他的作品在美国所有的大博物馆都有陈列。在木桐1959年的酒标中,他用自己的抽象语言诠释了葡萄酒的颜色及葡萄藤的交直线。1960—雅克·维永(JacquesVillon1875—1963)与雕塑家杜尚·维永(DuchampVillon)及画家马塞尔·杜尚(MarcelDuchamp)是同胞兄弟。雅克·维永当年的绘画将立体主义建筑学的精确及他对光色问题的兴趣结合在一起,后来,他回归了更传统的形式。他不单单是一位画家,而且始终是一位出色的色彩主义者,他在木桐1960年酒标中,成功的抓住了在葡萄藤的静态几何图形中鸟的运动。1961—乔治·马蒂约(GeorgesMathieu1921—)曾得到马尔罗(Malraux)的盛赞:“西方终于有了一位书法家了!”,他于一九四七年迁入巴黎。这位自诩的“抒情的抽象艺术”的创始人发明了一套匪夷所思的符号系统,认为是他自己内心的原生暴力的表达。他写道:“绘画只能是一场行动”——一场与画布的战斗,在这种战斗中,他怀着强烈的表现癖,往往在观众面前创作了具有翻转搅动的涡旋形、并且色彩极端的动感作品。他亦曾尝试过设计招贴画、家具及珠宝。他为木桐1961年酒标所绘的爆炸似的动感作品属于典型的Mathieu风格。1962—罗贝托马塔艾克奥伦RobertMattaEchaurren,出生于智利。一九三五年,他在巴黎加入超现实主义。二战期间他在美国,受到唐吉及杜尚的影响,一九四八年返回巴黎,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的大厦绘制巨幅壁画。他从内省转向斥责暴力和崇尚机械,开始绘制半机器人半木偶人的令人恐怖的世界。他为木桐1962年酒标所画的扭曲的葡萄根,令人想到即将收获的硕果。注意画家的说明:“它的润泽柔嫩将融化最坚硬的心。”1963—伯纳德·迪富尔BernardDufour(1922—)曾攻读农业工程,到一九四五年才成为画家。他早期的作品倾向于
本文标题:木桐酒标欣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47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