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2016北京各区中考一模物理试题中的科普阅读题(一)
2016北京各区中考一模物理试题中的科普阅读题(一)1,(怀柔区,五)科普阅读题(共8分)42.探索“神舟5号”:2003年10月15日9时整,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5号”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从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10多分钟后,成功进入预定轨道。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带着中国人的千年企盼梦圆浩瀚太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1)火箭在加速上升过程中机械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这个能量是由能转化过来的。由于地球自西向东不停地自转,为节省燃料,火箭升空后应向方向飞行(选填:“偏东”或“偏西”);(2)杨利伟在太空中绕地球1圈大约飞行90分钟,他在一天中能看到次日出;(3)在飞船的返回舱表面涂有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遇高温时要熔化、汽化而大量的热量,从而防止飞船在返回地面时与大气层摩擦而被烧坏;(4)目前中国正在实施“嫦娥系列”登月工程。已知月球表面没有磁场,引力为地球的1/6,假如登上月球,你能够(填代号)A.用指南针判断方向B.轻易将100kg物体举起来C.放飞风筝D.做托里拆利实验四、科普阅读题(共8分,每题4分)38.阅读《电磁波的海洋》一文,回答下列问题。电磁波的海洋在你划船的时候是否注意过如图26所示的船桨所激起的波浪呢?在一列水波的传播中,凸起的最高处,叫做波峰;凹下的最低处,叫做波谷。相邻的两个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叫做波长。在湖面某个确定的位置,1s内有多少次波峰或波谷通过,波的频率就是多少。水波不停的向远处传播,用来描述波传播快慢的物理量叫做波速。在生活中,我们除了能够看到石子投入水中在水面激起的水波、能够听到琴弦振动在空气中激起的声波,还有一种无形的波浪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这就是电磁波。电磁波是一个大家族,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等,都是家族中的成员,只是它们各有不同的波长和频率范围,随着频率的增大,波长变小。人们按照波长或频率等顺序把这些电磁波排列起来,这就是如图27所示的电磁波谱。其中我们熟悉的无线电波通常用于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也就是说我们每天听的听到的广播、看到的电视等等这些声音和图像都是以电磁波作为载体传播到我们身边的。图26图27无线电波信息理论表明,电磁波频率越高,相同时间内可以传输的信息越多。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世界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利用微波传递信息,可提供全天候的即时定位服务。我们知道,光也是一种电磁波,与微波相比,光的频率更高。1966年,华裔物理学家高锟提出用光纤通信的构想,2009年,他因此而获得了诺贝尔奖。目前光纤通信已经成为我国长途通信的骨干力量。可以说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信息的传递,我们就生活在电磁波的海洋中。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图28中,该波的波长是cm。(2)海面上停着一条船,一个人观察到每隔10s有一个波峰经过这条船,则可知该波浪的频率为Hz。(3)手机是利用电磁波谱中的_________传递信息的。A.无线电波B.红外线C.可见光D.X射线(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A.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B.X射线的频率比可见光的频率高C.电磁波可作为声音和图像传播的载体D.相同时间内光纤通信比卫星通信可以传输的信息更多,2,39.阅读《充电宝》一文,回答下列问题。充电宝随着移动设备使用频率的提高,很多人会遇到移动设备电量不足的问题。充电宝(如图29所示)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充电宝是方便易携带的大容量电源。但充电宝使用不当,它也会成为一颗“不定时炸弹”。充电宝基本都是由多个锂电池并联组成,并联的锂电池越多,充电宝的额定能量就越大,危险程度也就越高。充电宝中的锂经过特殊处理被封装在一个密封的坚硬的壳内,正常情况下既可以保证锂不会遇到空气中的水分发生化学反应而爆炸,也可以保证不会因为挤压而破坏电池的内部结构造成电池内部短路,产生大量的热而自燃爆炸。因为充电宝的特殊结构,民航局对乘坐飞机携带充电宝有着如下严格的规定:1.严禁在托运行李中携带。2.充电宝额定能量不超过100Wh(瓦特小时),无需航空公司批准;额定能量超过100Wh但不超过160Wh,经航空公司批准后方可携带,但每名旅客不得携带超过两个充电宝。严禁携带额定能量超过160Wh的充电宝;严图29图28图11cm4cm2cm波峰波谷图30禁携带未标明额定能量同时也未能通过标注的其他参数计算得出额定能量的充电宝。3.不得在飞行过程中使用充电宝给电子设备充电,在飞行过程中应始终关闭充电宝。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充电宝在给手机充电的过程中,充电宝将能转化为能。(2)民航局规定充电宝不允许托运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图30所示的某充电宝铭牌上无法获取额定能量的数据,请你根据各量的单位推理相关物理量间的关系,并通过计算说明该充电宝是否可以随身带上民航飞机。3,丰台区四、科普阅读题(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共6分)阅读《从传声筒到移动通信》,回答34题。从传声筒到移动通信电话完全进入了我们的生活,我们每天都离不开它,你知道科学家们发明电话是受什么启发吗?是传声筒。让我们去参观中国科技馆二层探索与发现主题展B厅——声音之韵展,观察、研究一下传声筒,直观地去体验传声筒传递声音的过程吧。装置简介:两个非常粗的传输声音的金属管在空中盘成螺旋状,布置在展区的两个不同位置,相距大约十几米长,图30左上角就是其螺旋状的管路之一。两个传输声音的金属管分别为听筒管路和话筒管路,两个传输声音的金属管端口分别是听筒和话筒,如图31所示。就像人打电话一样,用话筒说话,用听筒听声音,如图32所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所产生。在振动介质(空气、液体或固体)中某一质点在平衡位置附近来回发生振动,并带动周围的质点也发生振动,逐渐向各方向扩展,这就是声波。声波前进的过程是相邻空气粒子之间的接力赛,它们把波动形式向前传递,它们自己仍旧在原地振荡,也就是说空气粒子并不跟着声波前进!如图33所示,连续振动的音叉,使周围的空气分子形成疏密相间的连续波形。图31图30图32图33图34声波是一种振动的机械波,它的基本参数是频率f、波长λ和波速v。通过示波器可观测到可视化波形如图34所示。频率是声源(或某一质点)1秒内来回振动的次数(单位为赫兹Hz),而声源完成一次全振动经过的时间为一个周期T,其单位为秒。显然,f=1/T。频率与人耳主观感觉声音的音调有关。频率越高,音调也越高。振幅与声音的强度有关。波长是声波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也是波形图中相邻波峰(或波谷)的距离。这三者的关系是v=λf。人耳能感觉到的声波频率范围在20~20000Hz,称为音频波。在这个频率范围以外的振动波,就其物理特性而言与声波相似,但在人类不引起声音感觉。声速亦称音速,是声波通过介质传播的速度,它和介质的性质与状态(如温度)等因素有关。在空气中声速为334.8m/s(22℃时),水中声速为1440m/s,在钢铁中声速为5000m/s。现实世界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声波,但因为声波的能量随扩展的距离逐渐消耗,最后声音消失,一旦声源远离接受者就无法准确获得信息。早在十八世纪欧洲已有“电话”一词,用来指用线串成的话筒(以线串起杯子)。电话的出现要归功于贝尔,早期电话机的原理为:说话声音为空气里的复合振动,可传输到固体上,通过电脉冲于导电金属上传递。随着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声音信号的传递借助电磁波传送。电磁波能够在真空中传播,不但传播速度快,而且频率范围广,但它在水中会被吸收而急剧衰减。和我们关系最密切的就是手机这种移动通信工具,它兼具发射和接收这两种功能,在同步地球卫星的协助下能使通信范围几乎覆盖地球上的每个角落。34.请根据上述材料和你学过的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传声筒”的展示项目,形象地向观众展示了:当一名观众在管路一侧发声,管路中的产生震荡,另一侧的观众能够听到传输的声音,两人可进行对话。(2)以下应用或工具利用“传声筒”原理的是A.医生给病人看病用的听诊器B.水杯琴C.天坛回音壁D.超声波医学检查(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声音的传播速度一定是340m/sC.声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且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潜入水中的潜艇通信使用电磁波(4)一列声波从空气中传入水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波速变大,频率增大B.波速变小,频率不变C.波速变大,波长变长D.波速变小,波长变长4,朝阳区四、科普阅读题(共8分,每小题4分)(一)阅读《神奇的公道杯》,回答40题小阳和同学们一起参观中国科技馆,在中国科技馆一层“华夏之光”展厅的“中国古代的科学探索”展区,看到了如图25所示的公道杯。他们把将水缓慢装入杯中,观察到当公道杯中装入水量较少时,水不会流出来。而当装入水量较多时,水会从杯底全部流出,小阳通过科技馆老师的讲解和仔细的观察,知道公道杯是利用了虹吸现象。物理试卷第8页(共10页)请大家观察下图26,水槽中的水正在慢慢减少,水顺着导管向上流了出去,仿佛有一种神秘力量把水从水槽中吸走了一般。这种利用液面高度差,可以不用泵而吸抽液体的现象,叫虹吸现象。虽然有一段导管中水是向上流的,但是观察整体结构,我们发现水其实还是从高处的水槽顺着这段弯管向下流动到了低处。由于这段弯管形状类似弯弯的彩虹,所以在物理学中,把液体的这种流动现象称为“虹吸”。回家后,小阳看到爸爸在家利用一根胶皮管给鱼缸换水,先将管中灌满水,然后将出水口B放低,水从鱼缸内自动由B口流出,如图27所示,小阳眼前一亮,这不也是利用了虹吸现象吗。40.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公道杯实验中,龙身中的水流管两端口一端在杯底内,一端在。(2)产生虹吸现象的条件是。(3)小阳利用一个透明的塑料杯和吸管自制了一个公道杯,如图28所示,请你观察公道杯,其放水的最高水位取决于杯中的高度。(4)如果给你一根塑料管让你给鱼缸换水,请写出你的做法:。(二)阅读《移动电源》一文,回答41题移动电源(MobilePowerPack,MPP),也叫“充电宝”,是一种集供电和充电功能于一体的便携式充电器,具有移动、便携、高容量和多用途等特征。移动电源的产品结构比较简单,主要由储电介质、电路板及外壳三部分组成。其中,储电介质具有容量大、体积小、寿命长、无记忆等优点,有聚合物电芯和锂电芯两种,由于前者的价格较高,目前多数移动电源采用锂电芯,而锂电芯当中18650电芯占主流。通常单节18650电芯的输出电压在2.7-4.2V之间,容量在1200mAh-3000mAh之间。为了增加移动电源的储电容量,保障输出电压在2.7-4.2V之间,通常采用多节电芯连接在一起,所以移动电源的产品标称容量一般为单节容量的倍数。另外,电子数码产品电池的工作电压范围也为2.7-4.2V,为了能够对其进行充电,移动电源内部必须有升压电路,在放电前把输出电压提高到5V。相应的,移动电源的充电电压(即输入电压)也为5V,通过外置电源适配器或电脑USB端口进行直流充电。移动电源上还标示各种参数。大部分的移动电源上都会标示该移动电源的电量,其单位是毫安时,符号是mAh。而电动车、电动汽车的电池电量则会用更大单位的Ah(安时)来表示,即1Ah=1000mAh。也有的移动电源上不标示电量,而是标示出该移动电源的能量,其单位是瓦时,符号是Wh。如某移动电源上标有额定能量72Wh。物理试卷第9页(共10页)图25图26图27图28一个标称电量为7800mAh的移动电源,能够将一个电池电量为2600mAh的手机充满电多少次呢?7800mAh÷2600mAh=3(次),也就是说,电量为7800mAh的移动电源应该可以充满这部手机3次,但往往消费者在使用时,却发现实际能充满的次数要小于3次,在充电过程中,这些电量还存在着诸多的损耗,如移动电源在供电过程会有些发热的现象,同时移动电源自身的电路,电量指示灯或者显示屏的正常工作都需要消耗能量。通常移动电源自身锂电池组的标称电压是3.7V,所以为了顺
本文标题:2016北京各区中考一模物理试题中的科普阅读题(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500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