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唐代是我国诗歌最光辉的时期。按它发展的情况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时期。初唐的代表人物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被称为“初唐四杰”。盛唐的代表人物就是两位著名诗人李白和杜甫。除此以外,盛唐还出了以高适、岑参、王昌龄为代表的边塞诗作,以及王维和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作。中唐的代表人物是韩愈、白居易,白居易的叙事诗《琵琶行》和《长恨歌》广为传诵。晚唐时被称为“小李杜”的李商隐和杜牧,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关于唐诗:猜谜语1、林中失偶子来伴,怕若无心有何惧?(打一唐代诗人名)2、经常免费住宿(打一唐代诗人名)3、反贪局的作用(打一唐代诗人名)4、跑旱船(打一南宋诗人名)谜底:1、李白2、白居易3、杜甫4、陆游——杜甫对李白的评价自由交流说说:我所了解的的李白。要求:先用一个形容词来概括,再联系李白的生平事迹和作品简要说明。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秀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余光中《寻李白》李白的生平经历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我国文学史上,被称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但他的家世和出生地至今还是个谜,但有人考证说李白出生于安西都护府之碎叶城(今吉尔吉斯坦境内),又有人传说他与唐皇室属于同一世系,但这些都未得到确凿证实。李白五岁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二十岁时只身出川,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县)。•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干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济天下”“安社稷”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唐代士人积极入世、进取的人生态度,在李白身上被理想化了。李白是个功名心很强的人,有着强烈的“济苍生”“安社稷”的儒家入世思想。但他不愿走科举入仕的道路,又不愿从军边塞,而是幻想着能“平交王侯”,“一匡天下”而“立抵卿相”,建立盖世功业后功成身退,归隐江湖。他过于理想化的人生设计,在现实人生中当然要不断遭致失败。这使他常常陷于悲愤、不平、失望之中。但由于他始终向往着这样的理想,他又始终保持着自负、自信和豁达、昂扬的精神风貌。•天宝初年,由人推荐,唐玄宗召他进京,命他供奉翰林。这是李白一生最得意的时期。不久,因权贵的谗毁,于天宝三、四年间(公元744或745年),被赐金放还,排挤出京。此后,他在江、淮一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冬,安禄山叛乱,他这时正隐居庐山,适逢永王李遴的大军东下,邀李白下山入幕府。后来李遴反叛肃宗,被消灭,李白受牵连,被判处流放夜郎(今贵州省境内),中途遇赦放还,往来于浔阳(今江西九江)、宣城(今安徽宣城)等地。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病死于安徽当涂县。李白个性特点•李白是盛唐时期的诗人,其诗歌成就是唐诗的颠峰,但也有人说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李白非凡的自负和自信,狂傲的独立人格,豪放洒脱的气度和自由创造的浪漫情怀,充分体现了盛唐士人的时代性格和精神风貌。李白的诗歌艺术风格•李白是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浪漫主义,在反映现实上,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豪放的语言、瑰丽神奇丰富的想象和夸张手法),诗风豪放飘逸。有杜甫诗评“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赵翼诗评“飘然而来,忽然而去,不屑于雕章啄句,亦不劳于镂心刻骨,有天马行空,不可羁勒之势”。你知道“李白”名字的由来吗?你知道“诗仙”美誉的由来吗?•李白起名唐代大诗人李白,小时候就很机灵。七八岁上,他父亲为了给儿子起个好名,便和他一起对诗,试一试孩子的才华。李父起头吟道:“春风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他先来”。李母对了一句:“火烧杏林红霞落”。话音刚落,机灵的儿子便指着院中盛开的李花,朗声接道:“李花怒放一树白”。李父听了拍手叫绝,连夸儿子有诗才。他觉得儿子这句诗的头一个字正是自家的姓,而且李花洁白如雪,很有情味,于是给儿子起名叫“李白”。“诗仙”美誉的由来•材料:“李太白始自西蜀至京,名未甚振,因以所业贽谒贺知章,知章览《蜀道难》一篇,扬眉谓之曰: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七)以李白为素材的作文片段•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遭人诽谤的李白,被玄宗赐金放还,虽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日月齐辉之才,终化为泡影,但他仍意气风发,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酒入愁肠三分酿成月亮七分化为剑气,秀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若无意气,他怎会有如此豁达的胸襟?以李白为素材的作文•当李白不被重用时,他却仍能快乐地梦游天姥,却仍能举杯畅饮。他对明天有着乐观的微笑。当苏轼屡遭贬谪,他却仍有泛舟游赤壁的雅兴,有浪淘尽千古英雄的豪迈。他对明天有着希望的微笑。当屈原纵身投江时,我想他也一定带着微笑,因为他坚信他的众人皆醉唯我独醒;举世浑浊唯我独清一定会给后人带来思索和警惕。以李白为素材的作文•不事权贵的青莲居士,曾放荡不羁地笑骂孔夫子,曾让一骑红尘妃子笑的杨玉环为其碾墨,让高力士为其脱靴。这是多么异端之举,多么荒谬之行。然而太白见不容于世之滋垢时,便愤然离去了。没有易安居士那这次第,一个愁字了得?的忧伤,也没有柳三变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悲哀。一句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植一杯水的笑叹而已。蜀道难成名作,从此奠定了“诗仙”的地位。杜甫称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也是指《蜀道难》这首诗而言的。蜀道简介蜀道北起陕西汉中宁强县,南到四川成都,全长450公里,入川经广元、剑阁、梓潼、绵阳、德阳等地。沿线地势险要,山峦叠翠,风光峻丽,关隘众多,唐代李白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形容。剑门关是蜀道上最重要的关隘。这里山脉东西横亘百余公里,72峰绵延起伏,形若利剑,直插霄汉。连山绝险,独路如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素有“剑门天下雄”之说。古栈道遗址栈道为无路可通之处,人工凿壁插以木枋,上铺木板而成的古代悬空通道。远望仿佛悬空小阁,故称栈阁。充分反映了古蜀道之险绝艰难与古人坚韧顽强的毅力。太白鸟道古栈道1古栈道2天梯石栈相钩连古栈道3噫吁()鱼凫()石栈()猿猱()巉岩()飞湍()喧豗()扪参()膺()峥嵘()万壑()砯崖()崔嵬()吮血()咨嗟()yīxūfúzhànnáochánhuīménshēnpīngwéishǔnzīyīngtuānhèzhēngróng给下面红色字注音。初步感知课文的思路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啊,何等险峻,何等高兀!攀登蜀道之艰难,难于上青天。危:高蚕丛和鱼凫这两个蜀国的先王,他们建国的年代是多么遥远。从那以来四万八千年,蜀国与秦地一直隔绝不通。太白山挡住了入蜀之路,只有鸟儿才能从这里飞到峨嵋山。直到蜀王的五位壮士,为迎娶秦王之女,力拔大蛇,导致山崩地裂,山分五岭,才能够修建栈道,使秦蜀相通。尔来:从那时以来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上有挡回驾龙日神的入云高峰,下有湍急回旋的河流。高飞的仙鹤都无法飞越,善攀援的猿猴都一筹莫展。青泥岭盘旋曲折,走一百步就要盘九道弯。走到高处,伸手可触星辰,仰头望天,使人屏住呼吸,行人只有坐下抚胸长叹。逆折:回旋,倒流尚:尚且萦:绕着扪:摸膺:胸第一段字词梳理1.噫吁嚱,危乎高哉2.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3.西当太白有鸟道4.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5.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6.猿猱欲度愁攀援7.青泥何盘盘高比挡沟通相连使动用法,使……回转;回旋越过多么为…….发愁尔来四万八千岁那扪参历井仰胁息抚摸从开山时作出的重大牺牲的角度言开辟蜀道的艰难第一段叹3、山势高危群山挡日,急浪回旋黄鹤不得过,猿猱愁攀援正面侧面山路曲折盘旋,行旅艰难人的感受正面侧面1、统摄全文: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2、蜀道来历:五丁开山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请问这西游蜀地的人们,你们何时回转呢?这可怕的道路,险峻的山岩实在是难以攀登。只见那鸟儿栖息在古树上悲号,雌雄相随在林间飞绕。又听见杜鹃鸟在惨淡的月夜里哀啼,声音在山谷中回荡,令人哀愁。蜀道之艰难,真比登天还难,不要说去攀登,听人如上所说,也会使人红颜变色。巉岩:险峻的山岩凋:使---凋谢使动用法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连绵山峰离天不到一尺,峭壁上倒挂着干枯的松树。飞流而下的瀑布和山间的激流,争相喧嚣;水流冲击山崖,山石被冲得在水中转动,万千山谷中如雷鸣般震响。蜀道这般艰险,这远方游人为何要来这里呢?去:距离盈:满转:使---滚动,使动用法1.但见悲鸟号古木2.雄飞雌从绕林间3.使人听此凋朱颜4.连峰去天不盈尺5.枯松倒挂倚绝壁6.飞湍瀑流争喧豗7.砯崖转石万壑雷只跟随使……凋谢距离满急流拟声词用如动词冲击靠使……滚动竞相第二段字词梳理设问动物景物叹视觉听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剑阁关高峻险恶,一人把守,万人难过。守关之人若不亲信可靠,就会如豺狼一样,酿成灾祸。早晨经过这里,要躲避猛虎,晚上要躲避长蛇。他们磨牙吸血,杀人如麻。成都虽说是繁华享乐之地,不如早早回家。蜀道之艰难,真是比登天还难!回身西望蜀地,禁不住无奈长叹!匪:通“非”1.一夫当关,万夫莫开2.所守或匪亲3.锦城虽云乐4.侧身西望长咨嗟人挡同“非”虽然深深向西第三段字词梳理第三段军事剑阁所守化为狼与豺杀人如麻叹课堂探究1、《蜀道难》是李白为送别友人入蜀而作的诗,你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2、“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反复出现了三次,每一次抓住蜀道的什么特点?各有什么作用?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问君西游何时还?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施蛰存《唐诗白话》诗中三次咏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每一次抓住了蜀道的什么特点来写“蜀道难”?三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叹蜀道之高(难行)•二叹蜀道之险(可畏)•三叹战祸之烈(险恶)开头一句,领起全文,叹蜀道之高,为全文奠定雄放的感情基调。中间一句,叹蜀道之险,强调主旋律,把感情推向高潮。结尾一句,叹蜀中战祸之烈,照应题目、开头,给人强烈的感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诗有什么作用?思考问题诗人是怎样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诗人是怎样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神话传说:五丁开山、六龙回日——写出历史上蜀道不可逾越之险阻。虚写映衬:黄鹤不得飞渡、猿猱愁于攀缘——映衬人行走难上加难。摹写神情、动作: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情惶悚——困危之状如在眼前。借景抒情:古木荒凉、鸟声悲凄(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使人闻声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运用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了惊险的气氛。•李白正是以变幻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出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课堂小结《蜀道难》全诗气势磅礴,风格豪放。这节课,我们在反复诵读中感受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像力,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李白因这一诗篇一举成名并且获得了“诗仙”的美誉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在诗中反复叠现吟唱,作者以酣畅淋漓的笔墨,创造出了一个神奇惊险、雄健开阔的高远境界,使全诗的情感始终处于高昂、澎湃之中,回旋激荡,余韵悠长。这类名篇,我们要反复朗读积累、学会欣赏,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学修养,这将有助于语文学习更将有利于我们的诗意人生。结合全诗说说《蜀道难
本文标题:《蜀道难》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506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