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程控数字交换技术第11章PPT课件
第11章典型局用交换机介绍第11章典型局用交换机介绍11.1系统概述11.2硬件介绍11.3话务台与分机功能11.4操作维护系统11.5数据管理与维护11.6维护操作规程第11章典型局用交换机介绍11.1系统概述11.1.1ZXJ10程控数字交换机的容量ZXJ10程控数字交换机系统可以由一个外围交换模块(PSM)构成,也可由多个模块系统组成。外围交换模块最多可达50个。只有一个外围交换模块时,系统最大容量为3584用户线和480中继线。当模块数增加到50个时,容量为17万用户线和2.4万中继线。新版本ZXJ10(V10.0)单模块时,系统最大容量可达12 480用户线和2400中继线;多模块时,其终局容量为50万用户线和6.4万中继线。ZXJ10程控数字交换机的容量如表11.1所示。第11章典型局用交换机介绍表11.1ZXJ10程控数字交换机的容量端局长途汇接局结构PSM数量/个用户线数中继线数中继线数单模块12048~3584480960~1080多模块2~1616~3030~504096~5000030000~10000060000~170000900~70007000~1400014000~240001920~1600016000~3000030000~50000第11章典型局用交换机介绍11.1.2系统特点1.模块化结构ZXJ10机采用模块化结构。外围交换模块(PSM)是系统最基本的模块,可独立成局。当外围交换模块(PSM)为多个时,需要一个中心模块来完成模块间的互联。中心模块也叫互联网络模块,它包括交换网络模块(SNM)、消息分配模块(MDM)和操作维护模块(OMM)。交换网络模块(SNM)用来完成模块间的话路交换,消息分配模块(MDM)用来完成模块间的通信。为了满足通信网的发展和用户不断增长的新需求,根据需要还可添加其他功能模块,如增加No.7信令模块(CSM)、分组交换模块(PHM)、座席管理模块(PMM)、话音业务模块(VSM)、智能业务模块(INM)和数字综合业务模块(ISM)等。第11章典型局用交换机介绍2.全分散控制方式ZXJ10程控数字交换系统由许多独立的分散式功能模块组成。例如,外围交换模块(PSM)完成基本的呼叫处理功能;交换网络模块完成模块间的通信和话路交换;No.7信令模块(CSM)完成No.7信令的2级和3级功能处理;操作维护模块(OMM)完成系统的操作维护等。每个模块都有各自的主处理机(MP),能相对独立地完成模块内的呼叫接续功能,在某一模块出现故障时不影响其他模块的运行。第11章典型局用交换机介绍3.关键部件采用主备用或负荷分担工作方式ZXJ10程控数字交换机各个模块内的关键部件,如网板、时钟板、音令板、主处理机MP等都采用主备用或负荷分担方式工作,同时将不同模块处理机间的通信和模块间的话路分开,采用半固定连接的方式,保证了系统的可靠性。第11章典型局用交换机介绍4.接口、功能丰富ZXJ10程控数字交换机能提供丰富的中继接口,如环路中继、载波中继等各种模拟中继接口和数字中继接口,可提供2B+D、30B+D等ISDN接口,以支持V5.1、V5.2、No.7、No.1和各种专网信令。可灵活构成适应不同应用场合的交换系统,由外围交换模块(PSM)构成大容量市话局;由远端用户模块(RLM)构成农话本地局;加入分组交换模块(PHM)构成话音数据混合局;加入座席管理模块(PMM)构成长途局和长、市合一局;加入智能业务模块(INM)提供200号等多种智能业务;加入话音业务模块(VSM)提供话音信箱等各种声讯服务等。第11章典型局用交换机介绍采用多样的光传输手段,包括2 Mb/s的标准接口的光端机及内置式的8 Mb/s、34 Mb/s、68 Mb/s、84 Mb/s的光传输手段。具有多种用户接入方式:高速数字用户线技术(HDSL)、不对称数字用户环路(ADSL)、无线本地用户环路(WLL、DWLL)、光纤数字用户环路和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系统(HFC)。第11章典型局用交换机介绍5.操作维护功能全面ZXJ10机的维护管理采用全中文界面,具有丰富的人机命令、完善的话务统计、维护测量、计费、数据管理等功能。第11章典型局用交换机介绍11.1.3系统结构ZXJ10程控数字交换机系统的结构如图11-1所示。系统由中心模块和外围模块构成。外围模块最多可设64个。第11章典型局用交换机介绍图11-1ZXJ10程控数字交换机系统的结构第11章典型局用交换机介绍外围模块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外围交换模块(PSM)、No.7信令模块(CSM)、操作维护模块(OMM)、分组交换模块(PHM)、座席管理模块(PMM)、话音业务模块(VSM)、智能业务模块(INM)和数字综合业务模块(ISM)等。其中外围交换模块(PSM)又分成用户中继模块(LTM)、用户接口模块(LIM)、中继接口模块(TRM)、远端交换模块(RSM)等。根据网络的需要可以将外围交换模块放置于远离母局的交换点,通过光缆进行模块间的通信;也可以将外围交换模块置于母局,构成大容量的市话局,通过母局对各外围模块进行集中的维护、计费和测试等操作。第11章典型局用交换机介绍11.1.4交换网络结构ZXJ10机交换网络结构为T-T-T三级时分交换网,这三级T网采用分布式网络结构,分别分布在输入外围交换模块、互联网络模块、输出外围交换模块中。系统交换网络结构图如图11-2所示。第11章典型局用交换机介绍图11-2系统交换网络结构图第11章典型局用交换机介绍1.交换网络单元ZXJ10机的数字交换单元为2K×2K的T网,具有64条双向的2Mb/s的HW线,可完成2048个时隙和2048个时隙的交换连接功能。外围交换模块中的T网用于模块内的交换,即呼叫的双方都为本模块的用户时,只要通过本模块的T网就可以进行接续,不需要经过SNM。中心模块的T网可实现不同外围模块之间用户呼叫的交换接续,从而扩大了交换网络的容量。ZXJ10机中的交换网络是外围交换网络(T网)、互联模块交换网络SNM网和消息分配MDN网的统称。第11章典型局用交换机介绍2.外围交换模块的交换网外围交换模块(PSM)内部共有2块T网(2K × 2KT网),用于完成模块内的话路交换接续并配合中心交换网络模块(SNM)完成模块间的话路接续。这2块T网以负荷分担方式工作,当某一T网出现故障时,系统将把该T网上的负荷切换到另一T网上。外围交换模块的T网和互联网络模块间安排了一定数量的HW线用于模块间的话路交换。外围交换模块T网HW线的分配如表11.2所示。第11章典型局用交换机介绍表11.2外围交换模块T网HW线的分配HW线序号分配情况0~13用于和中心模块的话路连接14用于分散No.7信令15暂未用16~62用于模块内各单元63T网自环用第11章典型局用交换机介绍3.交换网络模块(SNM)交换网络模块(SNM)用于完成模块间话路的接续功能,可有8~32个S网,适用于不同的容量情况。所以ZXJ10机的交换网络为多T网大容量的交换网结构,SNM的各个T网和外围模块的交换网均有连接,当某一T网发生故障时,只影响一个T网,外围交换模块间的接续不会阻断。SNM模块的T网常称为SNET或S网。SNET交换单元数量与外围模块数量的关系如表11.3所示。第11章典型局用交换机介绍表11.3SNET交换单元数量与外围模块数量的关系SNET交换单元数量外围模块数量82~161517~323033~64第11章典型局用交换机介绍4.外围交换模块(PSM)和SNM的连接关系ZXJ10机的交换网络分布在各外围模块(PSM等)和中心交换网络模块(SNM)上。中心交换网络模块的各个交换平面将各个外围模块的负荷分到不同的交换平面(SNET)上,即SNET是以负荷分担的方式工作的。相应的SNM的各交换平面要和外围模块的2个T网建立连接,才能实现各SNM的SNET负荷分担。PSM与SNM间的HW线的数量是固定的,为32条双向HW,即每个T网的0~15条HW用于和SNM连接。因SNM模块的SNET数量随着系统容量的不同而改变,故PSM和SNM的HW线的连接关系也随之有所不同。第11章典型局用交换机介绍11.1.5外围交换模块(PSM)的分级控制方式外围交换模块采用主处理机(MP)、单元处理机(PP)、通信处理机(MPMP)的分级控制方式,如图11-3所示。第11章典型局用交换机介绍图11-3外围交换模块(PSM)的分级控制方式第11章典型局用交换机介绍11.1.6模块处理机间的通信方式在ZXJ10机各个模块中由模块主处理机MP来处理所有的数据/消息。通过消息分配模块(MDM)将各个模块的主处理机(MP)用固定的64 kb/s的通道连接起来,即通过固定的通道来进行通信,以保证各个模块的MP能及时地收/发各种信息。消息分配模块(MDM)的交换网由2块2K × 2K的T网组成,称为MDN网。MDN网的时隙及HW线间的连接关系在系统初始化时即已确定,一般不需要改动。MDN网的HW线、时隙分配原则如下:第11章典型局用交换机介绍(1)每个MDN网为每个模块提供1条HW线,2个MDN网为每个模块提供2条HW线。(2)HW线中的每一个时隙对应一个模块,即每个模块分别通过一个固定的64 kb/s时隙和其他模块进行通信。2条HW线总共64个64 kb/s时隙,因此每个模块就可以和其他的63个模块进行通信。(3)模块间通信接口。模块间通信接口如图11-4所示。第11章典型局用交换机介绍图11-4模块间通信接口第11章典型局用交换机介绍11.1.7网同步系统1.网同步系统的组成ZXJ10机的网同步系统由SYZ、SYC、CKG三种单板组成。SYZ和SYC组成同步定时系统,只在中心模块配置,完成和上级时钟的同步,并输出4 MHz和8 kHz的时钟信号,用于各个模块的同步。同步控制板SYC用于对SYZ时钟同步方式等的控制。同步振荡板(SYZ)用于时钟的产生和同步,具有自由振荡、跟踪、快捕和保持4种工作方式。CKG则用来为本模块提供工作时钟。第11章典型局用交换机介绍2.单个外围交换模块独立工作时的时钟系统单个外围交换模块(PSM)可以独立成局,时钟有2种:网同步时钟和工作时钟。网同步时钟来自上一级时钟源,经CKG同步驱动后产生4 MHz和8 kHz的工作时钟。各个单元所需的2 MHz、16 MHz等信号由各个单元通过对4 MHz的信号进行分频和倍频处理后产生。第11章典型局用交换机介绍3.多模块系统的时钟系统多模块系统的时钟采用主从同步方式,由中心模块的SYZ同步于上一级的时钟源,并产生4 MHz、8 kHz的工作时钟,各个外围交换模块的CKG分别对其同步或驱动。对于近端模块和中心模块,CKG仅相当于时钟驱动板,它们的工作时钟全部由SYZ提供;而远端模块的CKG则和单模块的CKG具有同样的功能,通过模块的接口DT提取8 kHz信号,同步于中心模块的SYZ,产生本模块的工作时钟。多模块系统的时钟同步关系如图11-5所示。第11章典型局用交换机介绍图11-5多模块系统的时钟同步关系第11章典型局用交换机介绍11.1.8操作维护系统ZXJ10机的操作维护系统主要完成对交换机的操作维护,包括计费管理、话务统计、告警处理和人机命令的预处理等功能。操作维护系统和交换机主处理机之间通过LAN相连。操作终端采用PC及其兼容计算机,操作界面采用Windows98的全中文菜单。各个模块可以具有自己的操作终端。为有利于网络维护的集中化,减少维护人员,也可以不设终端,统一由中心模块进行维护,或进行远程维护,或通过网管系统来维护。第11章典型局用交换机介绍11.1.9软件系统的组成1.运行支撑平台(R)运行支撑平台的核心是操作系统,该平台用来提供对消息的实时处理能力。运行支撑平台包括以下模块:(1)操作系统管理模块:实现任务调度、时限管理、进程管理和通信管理等功能。(2)接续管理模块:对交换网络接续进行管理。第11章典型局用交换机介绍(3)系统管理模块:完成硬件的自检与初始化、硬件故障检测和处理等功能。(
本文标题:程控数字交换技术第11章PPT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510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