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一、概论:中医养生学基础•养生:是根据生命发展规律,采取能够保养身心,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手段,所进行的强身益寿活动。概念•中医养生学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探索人类健康的理论,研究中国传统的颐养身心,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方法,并运用这种理论和方法指导人们保健活动的实用学科。古老而优秀的养生文化•历史悠久•文献丰富•理论深奥•经验宝贵古代养生经验中:主要有道教佛教儒家医家养生特点•道教:老子。主张“无为”,即顺应自然,回归自然,道法自然,返璞归真。•佛教:释迦牟尼。又称释教。注重精神上和肉体上的解脱,讲究“自我修养”,主张“四大皆空”,提倡坐禅以达到超脱世俗,纯化意念,促进健康长寿。•儒家:孔子。以道德为核心的养生思想,“仁者寿”。•医家:以人为本,协调人体阴阳之气,以求阴平阳秘,形与神俱,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养生之道•《素问.上古天真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道——养生之道中医养生学的特点•整体观念天人相应(天人一体观)自然环境对人体的影响:气候——春夏秋冬。气候异常地域影响中医养生学的特点•社会环境对人体的影响社会环境变化——疾病谱的变化部分传染病发生精神疾(不能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等中医养生学形神合一:养形:调节饮食、起居;形体锻炼、劳逸适度;避外邪等。养神:安定情志,调摄精神。•动态平衡•和谐适度•综合调摄时代意义•“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居里夫人养生名言)健康?医学模式转变:生理+心理+社会衡量生命质量主要的评价标准是健康寿命,健康是指躯体和心理均正常,精力充沛,工作热情,生活有乐趣。时代意义•疾病谱的变化现代文明病,生活方式病的增加——控制和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致残率。新的传染病的出现时代意义•社会竞争的激烈精神性疾病的增加睡眠障碍亚健康状态慢性疲劳综合征……中医养生•影响健康生命的因素10%为遗传因素30%为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10%为卫生医疗条件。50%为生活方式。世界卫生组织的庄严提醒21世纪对人类的最大威胁是什么?是瘟疫?是核扩散?是爱滋病?都不是!21世纪对人类最大的威胁是生活方式病!生活方式病将成为全世界的头号杀手!WHO提出:大约到2015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死亡原因大致相同,都是生活方式病。时代意义•WHO认为健康长寿不是主要依靠医疗卫生机构,而是在于科学的生活方式,自我养生。•WHO提出,20世纪医生从事临床和医疗工作,21世纪85%的医生将从事保健和健康生活方式的推广工作。•养生要采取科学的方式----科学养生时代意义•治疗环节的前移《黄帝内经·素问》中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就是说应注重预防疾病,不能等到患了疾病再去治病。•治未病: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病愈防复.二、中医养生的基本概念•生命观•生命的物质观人身三宝:精、气、神•精——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生命活动的动力•神——生命的主宰生命三宝精:《灵枢·本神》“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精气是产生新生命的基础,没有精气就没有生命。《灵枢·经脉》“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素问·上古天真论》“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精——先天之精,后天之精。生命三宝•气——生命活动的动力元气宗气气血之间的关系: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阳气风气?生命三宝•神——生命的主宰神有三义:1、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的功能表现及其内在规律。《荀子·天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谓之神。”2、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神采奕奕,炯炯有神3、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神、魂、思、虑、智等。生命观•生命的运动变化观生命是一个运动变化着的过程——生、长、壮、老、已精、气、神运动的和谐性和有序性——依赖于脏腑的功能的和谐有序。(〈素问-经脉别论〉)运动形式——升降出入运动,是人体气化功能的基本形式。《素问·六微旨大论》“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寿夭观•自然衰老,享尽天年——寿•早衰而死——夭探索寿夭衰老的原因、过程与机理。原因1、先天禀赋(遗传基因)体质说寿夭观•2、后天因素地理环境社会环境生活方式疾病损伤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是影响寿夭的重要原因(1)膳食不合理•资料表明,贪图口福,营养过剩导致肥胖的多达25%-40%,高脂和低纤维素食谱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在增加。•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人体有一种“节约基因”,在贫困时,它将食物首先变成脂肪而储存起来,这样有利于生存。但当生活富裕时,它却成了累赘,这种基因继续发挥着这个作用,将精美食物大量地变为脂肪储存而导致肥胖,且并发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癌症等富贵病。不良生活方式(2)吃法上有问题如早餐马虎(甚至不吃),中午凑合(为了赶时间),晚餐丰富(全家团聚,改善生活)不良生活方式(3)生活不规律,起居无常(4)活动量过少或过多(5)心理压力;包括紧张生活工作的负荷加重(6)不良的嗜好:吸烟、酗酒等(7)乱用补品等不良生活方式不良生活方式致病、致衰的特点,大部分是在不知不觉、舒舒服服中进行的,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常见不良生活方式病1、代谢综合征代谢综合征是一系列病理、生理现象的统一体,是一组导致动脉硬化的症候群,是当前危害性大的“生活方式病”。这些危害性大的“生活方式病”,是肥胖、糖尿病、血脂紊乱、高血压病、高尿酸血症、脂肪肝等。_预防与早期干预不良生活方式病•最初,人们对这些病的认识是逐个进行的,一个一个地研究后认为它们都是由不良生活习惯引起的。•后来,人们在生活中发现这些病有关联。临床上常见到一些病人得了高血压之后,又陆续发现了血脂异常或糖尿病;也有些人得了糖尿病后,紧接着又患上了痛风、冠心病。不良生活方式病•2、亚健康状态通俗的说,多指无临床症状和体征,或者有病症感觉而无临床检查证据,但已有潜在发病倾向的信息,处于一种机体结构退化和生理功能减退的低质与心理失衡状态。不良生活方式亚健康状态由四大要素构成•排除疾病原因的疲劳和虚弱状态;•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或疾病前状态;•在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上的欠完美状态;•与年龄不相称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衰退状态。•亚健康状态处理得当,则身体可向健康转化;反之则患病。亚健康产生的原因1)过度紧张和压力•长时期的紧张和压力对健康有四害:一是引发急慢性应激直接损害心血管系统和胃肠系统,造成应激性溃疡和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加速血管硬化进程和心血管事件发生;•二是引发脑应激疲劳和认知功能下降;•三是破坏生物钟,影响睡眠质量;•四是免疫功能下降;亚健康•(2)不良生活方式和习惯。如高盐、高脂和高热量饮食,大量吸烟和饮酒及久坐不运动是造成亚健康的最常见原因。•(3)环境污染的不良影响。如水源和空气污染、噪声、微波、电磁波及其它化学、物理因素污染是防不胜防的健康隐性杀手。•(4)不良精神、心理因素刺激。这是心理亚健康和躯体亚健康的重要因子之一。亚健康处于亚健康状态的白领常存在健忘、精力不集中、失眠、浑身酸痛、无力、颈肩僵硬、头晕眼花、经常感冒等典型特征,即界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边缘状态。健康观•中医健康观:强调正气防微杜渐•生理健康体征——12项•心理健康体征——2项现代健康说•健康的四维概念(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道德健康三、中医养生的基本理论与原则•基本养生观点•天人相应的整体观1、顺应四时变化《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天人相应的整体观•2、遵循生物节律•3、顺从地理环境•4、适应社会环境形神合一的生命观•形体健壮,精神才旺盛•形是神之宅,神是形之用•形神共养,养神为先养形:方法——生活规律,饮食有节,劳逸适度,起居有常,慎避外邪,运动锻炼等养神:情志和心理的调节动静互涵的运动观•养生的最佳状态——动静相合•动以养形•静以养神•动静相济,因人而异。健康为本•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的四大基石平衡膳食适量运动心态平和戒烟限酒传统食养观•孙思邈:“安身之本必资以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食物的自然特性是指食物的四气(寒、热、温、凉)、五味(辛、甘、苦、酸、咸),以及归经和升降沉浮。食物之所以能纠正和调整人体被破坏的内在平衡,包括阴阳平衡、气血平衡、五脏机能平衡,就是靠这些自然特性。四气(寒热温凉)•西瓜、柿子、香蕉、猕猴桃、荸荠——寒性(瓜果)•芹菜、菠菜、莴苣、黄瓜、丝瓜——凉性(蔬菜)•山楂、大枣、栗子、开心果、核桃——温性(干果)•红辣椒、肉桂、干姜——热性(调味食品)•根据食物之性,结合身体素质、疾病性质、四季节气而综合掌握,合理选择,科学搭配。五味各有其功•辛味能宣散,能行气,通血脉。外感风寒感冒者,可以吃辛辣味的生姜、葱白——宣散风寒。寒凝气滞的胃痛、腹胀、女子痛经等,宜吃些茴香、砂仁、桂皮等。五味各有其功•甘味能补虚,能调和,能舒缓。甘味有强壮的作用,虚弱患者宜用甘味食品调补之。养肺阴的沙参、麦冬;养心阴的太子参、百合;滋肝阴的枸杞子、女贞子、白芍;养脾阴的玉竹、山药;补肾阴的生地黄。五味各有其功•酸味能收敛,能固涩,能止汗。凡久泻、久咳、久喘、多汗、盗汗、遗精、多尿、蛋白尿等,宜用酸味食物或药物。如乌梅、白果、山萸肉、五倍子、金樱子等。五味各有其功•苦味能泻火,能燥湿。对于内有实火、湿热之人,多食有益。苦瓜能清热泻火、明目。五味各有其功•咸味能软坚散结,能泻下通便。多为海产品及某些肉类。如海蛰味咸,有清热、化痰、消积、润肠的作用,对痰热咳嗽、痞积胀满、小儿积滞、大便燥结者,食之最宜。科学养生•谨和五味:酸、苦、甘、辛、咸。各种食物合理搭配对人体健康非常重要。《素问脏气法时论》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禽为益,五菜为充。”体现了全面均衡的营养和食物的多样化。以五谷杂粮为主食,以各种肉类、蔬菜为副食,再辅以瓜果之类,杂食以养,这是“谨和五味”的基本要求。适量运动•动养形:华佗:“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能生。”•人之一生气血必须要流畅,要气血流畅必须依靠运动。适量运动•“三动”健身论•体力劳动是长寿之本。长寿老人以劳动者居多•竞技运动并非养生之道。华佗:“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过耳。”高难度的运动项目,不适合长期养生保健。•健身活动要“三因”制宜。•因人而异,是指年龄、体质、病情。•因时而异,是根据季节气候变化而选择不同的活动。•因地而宜:是指地理条件而言。科学养生-适量运动《素问·宣明五气篇》所说:“久立伤肾,久行伤筋,久卧伤气,久坐伤肉”。生命在于适当运动或者叫做科学运动,所谓适当运动就是既要动又要静,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方能取得康体益心之效。这是中国养生的本源。科学养生-适量运动有氧与无氧运动•有氧与无氧是指运动时体内能量代谢是否有氧参与来区分的。简单地说那些强度比较低、持续时间比较长的运动,比如散步、走路、慢跑、骑自行车、练太极拳等,这些运动做起来比较缓慢,不剧烈,氧气供应充足,既被称为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是一种非常好的运动方式。科学养生-适量运动•像举重、赛跑、投掷等爆发力较强的运动,由于这类运动强度大、时间短,氧气不能及时供给,因此被称为无氧运动。无氧运动,体内会产生乳酸,人们常常感到运动之后很疲劳,腰酸腿痛。锻炼后出现腰腿酸痛,说明身体出现乳酸了。人是碱性的体质,乳酸的产生导致酸碱不平衡,引起身体不适。科学养生-适量运动•一个人,包括中老年人,身体有疾病的人,每天能够锻炼30分钟至1小时柔和缓慢的运动,既会对身体健康有好处,也基本上不会造成身体的不适。适度运动•养生不以伤为本。中医养生学以充分调动身体内在潜在的生命力,主张“节”与“和”以及使人各种机能不受伤害为其主要特点。科学养生--心态平和•养神(静养神)•古人说:“静则寿,躁者夭”《内经》
本文标题:中医养生学基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547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