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理论文章 > 茅盾ppt(29页)
茅盾——09114班王晨溪孟佳鹭个人简介:•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我国革命文艺奠基人之一•翻译家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武汉的汪精卫和南京的蒋介石实行了臭名昭著的宁汉合流,对革命人士大肆屠杀,国内形势急转直下,非常险恶。沈雁冰由于参加革命活动,不得不离开武汉,最后到了上海,住在景云里。恰好,这时鲁迅和叶圣陶也住在这里。沈雁冰不便出门,又没有工作,生活上便出现了问题,于是就动手写起小说来。可有许多的报社都不登他的文章,于是他写文章的时候内心十分矛盾,所以他在手稿上署的笔名是“矛盾”。后来,他把写好的小说手稿给叶圣陶看,叶圣陶看后非常高兴,就决定在《小说月报》上发表。可叶圣陶认为“矛盾”是个哲学名词,不像一个人的名字,且“矛”不像是姓氏,并且在当时那样的环境下使用如此尖锐的笔名不太好,就自作主张在“矛”字上加了一个草字头,改作“茅盾”。沈雁冰对这一改动也很满意,以后就一直以此为笔名了。茅盾当时写的这部小说,就是著名的《蚀》三部曲:《幻灭》、《动摇》和《追求》。”茅盾“由来1896年7月4日茅盾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父亲沈永锡,清末秀才,通晓中医,是具有开明思想的维新派人物,颇重视新学,除声、光、化、电和数学等自然科学外,也喜欢传播进步思潮的社会科学著作。母亲陈爱珠,是一位通文理、有远见而性格坚强的妇女。茅盾10岁丧父,童年时代,就接受了母亲所教的文学、地理和历史知识。茅盾说,“我的第一个启蒙老师是我母亲”。个人生平茅盾的启蒙教育开始较早。小学前便读过家塾、私塾。8岁入乌镇立志小学读书,后转入植材高级小学,成为该校第一班学生。在这里,他不仅读到了国文、修身和算术教科书,并且对绘画发生了兴趣。那时,在一般守旧人的眼光里,小说之类被称为诲淫诲盗的“闲书”,是不准孩子们看的,但茅盾竟得到明达的父母的允许。《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等都是他这时爱读的书。从茅盾小学时代留存的作文中得见,当时便流露出忧国忧民、扶正祛邪的思想端绪。个人生平•1914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第一类(文科)在这里,他进一步接触了新思想,并在外国教师的指导下涉猎了许多外国文学作品和文学理诊著作,为日后的翻译活动奠定了基础。•1916年,茅盾和孙毓修老先生合作翻译了《衣食住》一书。这是美国作家卡本脱撰写的一本社会常识读物,是茅盾最早的翻译作品•1917~1918年,茅盾接受了《学生杂志》编辑朱元善的请求,为该杂志连续翻译了短篇科学小说《三百年后孵化之卵》、《两月中之建筑谭》和《二十世纪之南极》。翻译这篇小说,既是给中学生提供历史和科学知识的通俗读物,同时也显示出他对文学译品具有更大的兴趣。•1918年,回乌镇与孔德沚结婚。个人生平•1919年,北大预科毕业,后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翻译了俄国作家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在家里》。这是他采用白话文翻译的第一篇完整的文学作品,标志着他的翻译活动在译文内容和语言风格方面都进入了一段新的里程。•1920年10月,参加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到1920年底,茅盾在《时事新报・学灯》、《解放与改造》、《学生杂志》、《东方杂志》和《妇女杂志》等刊物上发表60余篇译品•1921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党员之一。同年,与郑振铎、王统照等12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主编《小说月报》。•1923年1月,辞去《小说月报》主编,在上海大学任教;7月被选为中共上海地方兼区执行委员会委员。•1925年11月,奉中共中央指示与恽(yun)代英筹组国民党(左派)上海特别市党部,任宣传部长。•1921—1926年间,茅盾在《小说月报》和《文学周报》等刊物上发表了包括匈牙利、波兰、捷克、芬兰、智利、巴西、乌克兰、犹太等弱小国家与民族的小说和诗歌译品百余篇.•1927年至1928年又先后完成发表《幻灭》、《动摇》、《追求》-即三部曲《蚀》的创作,开始以茅盾为笔名发表作品。个人生平•1928年7月,避居日本,同中国共产党失去组织关系,继续从事创作,完成长篇小说《虹》等著作。•1931年4月回国,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5月,任左联行政书记,数月后因病辞职。创办《北斗》。•1932年,完成长篇小说《子夜》。•1934-1935年,协助鲁迅创办了《译文》月刊,并在《译文》、《文学》和《世界文库》上发表了30余篇文学译品,包括小说、散文和文学理论。他还出版了包括另一本弱小民族的短篇小说译文集《桃园》在内的2种文学译著•1934年至1937年,他几次回乌镇进行写作,著名小说《林家铺子》及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等就是以故乡的背景创作的。《支那的一日》是写实主义小说。•1938年2月,全家到香港,主编《立报·言林》和《文艺阵地》,成为当时有重大影响的抗战刊物。•1936—1939年,茅盾翻译了为数不少的苏联、美国和英国作家的作品,内容大多涉及到文艺理论探索,如英国作家菲尔丁的《散文的喜剧的史诗》,以及无产阶级反抗剥削和压迫的斗争,如美国作家・牟伦的《菌生在厂房里》。与此同时,他还翻译了苏联作家吉洪诺夫揭露帝国主义战争阴谋,剖析帝国主义战争本质的作品《战争》,标志着他的翻译活动又有了新的重大转折。个人生平•1939年抵新疆迪化,在新疆学院任教。•1943-1948年,他译介的全部是苏联的战争文学作品,其中有许多是中、长篇小说和戏剧,全面地反映了苏联卫国战争的艰难时期如格罗斯曼的《人民是不朽的》、反攻时期如卡泰耶夫的《团的儿子》和胜利时期如西蒙诺夫的《俄罗斯问题》。茅盾的这些译品,在反映战时苏联人民英勇斗争的基础上,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抵抗日本法西斯侵略和反对国民党反动派及其主子美帝国主义的必胜信心。•1949年7月,出席中华全国文代会,当选为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文学工作者协会主席。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被任命为文化部部长。•1979年当选为全国文联名誉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1981年3月27日,因病医治无效,于北京逝世。个人生平•文学翻译的目的•神韵、形貌•艺术创造性•直译、意译•重译文学翻思想茅盾认为,翻译介绍外国文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有利于我国新文学的发展和新思潮的传播。茅盾在《新文学研究者的责任与努力》中说:“介绍西洋文学的目的,一半是欲介绍他们的文学艺术来,一半也为的是欲介绍世界的现代思想———而且这是应该更注意些的目的。”文学翻译的目的神韵、形貌茅盾是“迄今所知中国翻译史译论上最早又最明确地提出翻译不可失却‘神气句调’,即强调‘神韵’这一重要观点的”。在1921年《小说月报》第12卷第2期上发表的《新文研究者的责任与努力》一文中,茅盾指出:“文学作品最重要的艺术特色是该作品的神韵。灰色的文学我们不能把它译成红色;神秘而带颓废气的文学我们不能把它译成光明而矫健的文学。”这就是说,茅盾要求译文和原文在神韵上达到近似,亦即“神似”。正是茅盾把“神韵”这一传统美学中的重要概念正式引入了翻译理论,郭沫若、陈西滢、傅雷等人后来才能对这一理论进行不断阐发、丰富,从而把文学翻译提高到美学范畴和艺术领域。•“神韵”相对的是“形貌”,茅盾并没有因重视前者,就忽视了后者。他认为构成“形貌”的要素是“单字”和“句调”两个方面,它和“神韵”是相辅相成的,因为一篇文章的神韵常常从单词和句调上表现出来,如果不是机械地搬译原文的单字与句调,而是把某些寄托了思想特点和艺术特点的文质形式和表现手法再现出来,那无疑对神韵的传达有百利而无一害。有时,“如果单字的翻译完全不走原作的样子,在加之句调能和原作相近的精神,那么译者译时未尝注意与神韵的一致,或者神韵已在其中了”。艺术创造性这一思想把传达原作的艺术意境作为翻译的根本任务。茅盾把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意境这一概念引入了翻译,为翻译提出了最高要求。他认为,最能吸引读者的是原作的艺术意境,即通过艺术形象使读者对书中人物的思想和行为发生强烈的感情。因此,“文学的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茅盾的“意境”论是对“神韵”说的发展,表明他对原作的“精神”———思想内容和风格———的认识深化了。要求同一作品对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产生“同等心理效果”,无疑,只有“意境”的传达能够做到这一点。对于如何才能达到传达“意境”的翻译效果,茅盾结合切身翻译体验,提出要“翻译与创作并重”。他认为,文学翻译绝非简单地临摹原作,而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这一过程甚至难于文学创作,它要求译者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因此要慎重对待翻译过程。首先,译者需要通过语言来体会原作的艺术创作过程,把握原作精神,然后从自己的生活体验中找到印证,最后用符合原作风格的语言把其内容和形式正确再现出来。这样的翻译过程试图把原作者和译者合二为一,译作就好像是原作者用外语写成的。这样的翻译既要求译者发挥创造性,又要在精神方面忠实于原作,即用译入语复制原作,是译者对原作的再创作。艺术创造性示例:《三百年后孵化之卵》翻译原文:IncidentallyIwasadmiringtheswampunderthesunset.Allblackandbloodreditwas,…Andupbeyondthelandrosegreyandhazytothehills,andtheskybehindthemred,likeafurnacemouth.茅盾译本:一轮红日,渐薄峰磁。……落日只余半轮,隐约水天之际,冉冉下沉,殷红如血。这几句与其说是翻译毋宁说是改写,因为茅盾实在只是借用了原作中几个字词,根据自己的理解,放纵自己的想象,重新描绘了原作的景色。直译意译茅盾晚年在回顾中国近现代翻译发展历程时曾对自己的翻译思想做过总结,其核心是重新阐释了他对翻译中“直译”与“意译”关系这一古老命题的理解。1980年,他在《茅盾译文选集・序》中指出:‘直译’的意义就是不要歪曲了原作的面目,要能表达原作的精神。”茅盾将直译解释为再现原作的风格,即对原作风格的忠实才是最大的忠实。可以看出,茅盾的直译很独特,不同于单纯强调语言形式等忠于原作的传统“直译”,而是一种对原作更深层次的忠实。从文艺学角度考虑,茅盾的直译观无疑是更合理的。对于意译,茅盾主要是结合译诗来谈的,他反对任意删改原作的意译,强调要保留神韵。我们知道,诗是一种同时对“形”“神”都有极高要求的文学体裁,特别是中国旧体诗。从译诗上所反映的茅盾的意译观来看,在追求译作与原作神似的同时他仍坚持尽量在语言等形式方面的对原作的忠实,这是比较全面的意译观重译•“真正的名著应该提倡重译,要是两个译本都好,我们可以比较研究他们的翻译方法,对提供翻译质量很有好处。”茅盾提倡名著多有几个译本,让名著的译本“百花齐放”。Therewasnopossibilityoftakingawalkthatday.Wehadbeenwandering,indeed,intheleaflessshrubberyanhourinthemorning;butsincedinner(Mrs.Reed,whentherewasnocompany,dinedearly)thecoldwinterwindhadbroughtwithitcloudssosombre,andarainsopenetrating,thatfurtheroutdoorexercisewasnowoutofthequestion.重译示例译本比较伍光建那一天是不能出门散步的了。当天的早上,我们在那已经落叶的小丛树堆里溜过有一点钟了;不料饭后(李特太太,没得客人来,吃饭是早的,)刮起冬天的寒风,满天都是乌云,又落雨,是绝不能出门运动的了。李霁野那一天是没有散步的可能了,不错,早晨我们已经在无叶的丛林中漫游过一点钟了,但是午饭之后—在没有客人的时候,里德夫人是早早吃饭的—寒冷的冬风刮来这样阴沉的云,和这样侵人的雨,再做户外运动是不可能的了。茅盾点评“这两段译文都是直译,但有一同中之异,即李译是尽可能地移译了原文的句法的。如果细校量起来,我们应当说李译
本文标题:茅盾ppt(29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564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