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医用辐射防护与安全(省辐射站)
侯祖洪医学辐射的安全防护主要内容一、概述二、X射线诊断和介入放射学的辐射安全与防护三、放射治疗的辐射安全与防护四、核医学的辐射安全防护与安全一、概述X射线和放射性核素被发现后,首先在医学各个领域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一百多年来,电离辐射的医学应用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X射线透视、拍片、肿瘤放疗、核医学诊断和治疗等放射诊疗技术已成为当今临床疾病诊治重要手段,并发挥着其他技术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射线也一把双刃剑,如果缺乏辐射防护知识或忽视管理,使用不当就会影响人体健康,甚至威胁到人的生命安全。医用辐射的基本方法电离辐射的生物性效应不同种类细胞的敏感性高度敏感的组织:淋巴细胞;胸腺;骨髓组织;胃肠上皮,尤其是小肠隐窝上皮细胞;性腺;胚胎组织。中度敏感的组织:感觉器官;内皮细胞;皮肤上皮;唾液腺;肾、肝、肺组织的上皮细胞。轻度敏感的组织:中枢神经细胞;内分泌腺;心脏。不敏感的组织:肌肉组织;软骨和骨组织;结缔组织。人及动物各部位辐射敏感性排序为:腹部﹥盆腔﹥头颈部﹥胸部﹥四肢辐射源相关的因素辐射量大小剂量率分次和单次照射照射方式受照部位和面积放射线的种类确定性效应超过‘阈剂量’值时,发生率100%;严重程度与接受的剂量有关;临床表现:乏力、脱发、牙龈出血、白细胞降低、性欲降低、皮肤红斑、溃疡、不同类型的放射病,骨髓型(1-10Gy)、肠型(10-25Gy)、脑型(>50Gy)。广岛原子弹爆炸放射性烧伤河南4、26放射事故(早期)河南4、26放射事故(三年)河南4、26放射事故骨科X线诊断工作人员骨科X线诊断工作人员骨科X线诊断工作人员加速器事故照射(当天)加速器事故照射(5天)加速器事故照射(15天)工业探伤放射源(192Ir)脱落照射受照剂量:全身剂量:1.0Gy±0.5局部剂量:右大腿皮肤100Gy右大腿骨中心8Gy左大腿10~15Gy手部10~20Gy胸部10~15Gy工业探伤放射源(192Ir)脱落照射工业探伤放射源(192Ir)脱落照射肿瘤病人超剂量照射确定性效应-忻州事故2.54Gy乏力、脱发、牙龈出血、白细胞减少、皮肤红斑、溃疡、放射病确定性效应的疾病:放射病、(急、慢放射性疾病)眼晶体混浊、(放射性白内障)皮肤损伤、(急、慢性皮肤损伤)生育障碍、(闭经、不育)造血功能减退。随机性效应主要表现是癌症发病率增加,如日本原爆幸存者的肿瘤、白血病及遗传效应。癌症发病率与接受的剂量有关,接受的剂量越大,癌症发病率越高(白血病、骨肉瘤、甲状腺癌、皮肤癌、乳腺癌、肺癌等)。严重程度与初始剂量无关。没有最低‘剂量阈值’。胎儿受照与遗传效应1-3周内受照:不致引起儿童出生后的确定性效应和随机效应。3周-妊娠终了:确定性效应–胎儿畸形,阈值:0.1Gy。随机性效应–胎儿出生后可能会癌症概率增加。胎儿受照与遗传效应8-15周最危险:严重智力发育迟缓–0.4/Sv。智商降低–30IQ/Sv。遗传效应-后代中的随机性效应受照者后代遗传紊乱(猪畸形)ICRP45号出版物给出人类胚胎死亡危险系数估计值为0.8/Sv。小剂量剌激效应有些实验表明,小剂量辐射可以刺激细胞的繁殖与修复,增强免疫及改变体内激素平衡。这种现象称为小剂量刺激效应。但由于小剂量统计学上的困难,这些未成定论,尚未达到需要在放射防护中予以考虑的程度。医疗照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医疗照射的正当化原则:医疗照射必须通过患者所能获得的诊疗利益来衡量,患者接受的任何放射诊疗必须有正当的理由,并且在确保达到诊疗目的的前提下进行。医疗照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医疗照射的最优化原则:医疗照射最优化的目的是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和设备,在不影响诊疗效果的前提下,以尽可能小的照射剂量获得取尽可能好的诊疗效果。医疗照射防护的基本原则潜在危害告知与剂量约束:在实施诊疗之前,事先告知患者和受检者对健康的危害,保证任何个人接受诊疗的总剂量不超过规定的相应限值。为什么要做好医疗照射患者(受检者)的防护?医疗照射是目前最大的人工辐射来源放射工作人员重视自身的防护,重视受检者的防护程度不够减少给公众及其后代带来的潜在性危害,如白血病辐射致癌、白血病、遗传效应等降低公众剂量负担科学研究性射线检查的要求应在放射卫生防护部门指导下进行;制定适当的管理限值(公众年剂量约束值0.1-0.3mSv);必须坚持自愿的原则;让受检者明了所估计的照射危险;需有关单位负责人批准,由训练有素的人员施行。(粒子植入治疗)二、医用诊断X射线防护1895年伦琴发现X射线后不久,X射线就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至今已有一个世纪,现已广泛用于医疗领域,成为现代医疗中影像诊断的主要手段。1972年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简称CT”问世,这项新兴精确可靠的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很快被临床应用更广泛。1989年由于借助于滑环技术,新型螺旋CT的诞生,使CT临床应用更广泛。尤其在1993年超速CT推向市场,CT技术又上一个新台阶。X射线诊断机胃肠机数字X线摄影机数字化医用X射线诊断机(DR)牙科X线机乳腺摄影机CT机医用诊断X射线的危险来源X线诊断检查中的主要有害因素是X线球管发射出的直射线(有用射线),漏射线及产生的散射线,可能受其有影响的主要是从事X射线诊断的工作人员、受检者、邻近工作人员和居民。(一)、透视(胸透)X线机的防护要求X线管可谓X线机的心脏。是产生X线的关键部件。X射线的产生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撞击物质而突然受阻减速时,均能产生X射线。X线机管头组装体应有足够铅当量的防护层,距焦点1m处任一区域内的平均空气比释动能应不超过1.0mGyh-1。(二)、摄影(拍片)X线机的防护要求X线管头窗口处应装有铝过滤板,主要滤掉对诊断无用的软射线,减少受检者皮肤的吸收剂量。X线管应有足够铅当量的防护层,距焦点1m处漏射线的空气比释动能应不超过1.0mGyh-1。固定过滤铝板当量要达到国家的要求固定过滤铝板当量要求摄影用X线机附加过滤板的要求:200mA以上X线机遮当器(或集光筒)应设有更换附加过滤板的装置,每个X线管头应配有下列规格的附加过滤板:0.5mm铝当量1块1.0mm铝当量1块1.5mm铝当量1块2.0mm铝当量1块(三)、牙科X线机的防护要求牙科摄片用的X线管应有足够铅当量的防护层,在距集点1m处的漏射线不超过0.25mGyh-1。X线管头窗口处铝过滤板不小于1.5mm铝当量。集光筒应用0.5mm铅当量的防护层,其末端的有用线束直径不得超过70mm。连接曝光开关的的电缆长度不得短于2m。(四)、携带式X线机的防护要求携带式的X线机具有体积小,携带方便等特点,防护性能要求基本上与透视机的防护性能相同,但由于携带式X线机的漏射线和散射线量较大,在防护上采取屏蔽措施较困难,应配患者使用的防护服,透视或拍片时,对患者非投照部位进行有效地防护屏蔽。携带式X线机主要用于病房床边检查和流动体检。(五)、CT机的防护的防护要求CT机检查的特点:CT的X射线管可旋转360°运动X射线质硬,穿透能力强,曝光量可达360-420mAs(X射线机40-60mAs)患者受照剂量大。一次头部CT扫描的眼晶体剂量可达到30mGy,相当于公众照射眼晶体剂量年限值的2倍。一次腹部CT扫描的剂量相当于500次胸部拍片的剂量。CT检查的首选适应症1)颅脑疾病的检查:已引起脑组织改变的则以CT扫描为佳。2)腹部肿瘤或肿块的检查。3)脏器内包囊的检查:血清学已确诊为寄生虫病人。X检查的次选适应症1)对常规的胸部检查,以传统X射线检查为首选,CT检查为次选。2)下腹部脏器的检查,包括盆腔的病变,首选B超,次选CT扫描。3)空腔脏器的病变,如食道、胃、肠的炎症、溃疡、息肉及肿瘤并向腔内生长的病变,首先X射线钡餐透视检查为宜,或纤维内窥镜检查。有条件的地方可选核磁共振检查,而次选CT检查。4)脊髓空洞症应首选核磁共振检查,次选CT扫描。前者阳性率高,可以判断病变部位,后者效果较差CT机性能参数及指标要求(一)地址选择既要方便病人检查,又要考虑周围环境的安全。一般可设在建筑物底层的一端或单独设置,并要靠近各临床科室。(二)机房面积单管头200mAX射线机房面积应不小于24m2,双管头不小于36m2。CT机房的面积不小于40平方米X射线诊断及CT机房的设置(三)墙壁厚度透视机房的墙壁、地板、天花板的防护厚度均应2.0mm铅当量。CT机墙壁、门、观察窗的厚度应有3mm铅当量。放射科内的布局放射科内的布局:机房、操作室、暗室、读片室、登记室、候诊场所等的布局要合理,应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检查诊断和受检者就诊。机房内布局:X线机应安装在机房较中心的合理位置,有用线束不应朝向门窗和暗室。室内不得堆放与诊断无关的杂物。X线机房门窗的要求机房门窗:机房的门窗必须合理设置,同样要有合适的铅当量的防护厚度。每个机房门外都要设置电离辐射警示标志,安装工作状态指示灯,灯箱内设有“射线有害健康,灯亮请勿靠近”的警示说明。警示标志与工作指示灯体外碎石X线的防护体内碎石术是指用特殊器械在人体内部进行碎石的治疗方法,包括机械、液电、超声、激光和气动碎石,体外碎石X线定位目前大多数医院都开展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为了使结石和冲击波聚焦点重合,就必须使用一台大于300mA的X线机与冲击波发生源配合起来使用,才能使结石图像清晰,能方便迅速地寻找结石,准确地进行结石的定位并监测碎石的过程。双轴向X射线定位系统示意图互成约90°双轴向X射线定位系统示意图1结石2肾脏3半椭球反射体4水下火花放电电极5X射线球管6影像增强器7电视监视器F1第一焦点F2第二焦点体外碎石X射线机房的防护要求(一)碎石射线机房面积应在36m2以上,机房门外要装工作指示灯、警示标识。(二)控制室面积应大于8m2以上,控制室与碎石机房的防护墙应开一个80×120cm2的铅玻璃观察窗,铅玻璃厚度应不小于3mm铅当量。体外碎石X射线机房的防护要求(三)机房防护墙的屏蔽厚度不小于2mm铅当量,防护门不小于2mm铅当量,机房顶棚的防护厚度不小于2mm铅当量。(四)患者防护开展体外碎石X射线机房内应配备不小于0.25mm的铅当量的软铅活动床及软铅制品,在给患者定位时应对患者非投照部位进行防护。(六)、介入放射的防护要求介入放射的应用:介入放射学与临床治疗学和影像诊断学于一体,在许多疾病的诊治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后逐步发展成熟的一门新兴学科,这一新学科由于它自身的优点,深受医患的双方的欢迎。涉及人体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和骨骼等多个系统的疾病诊断和治疗。介入治疗的优点创伤轻微,一般经皮肤穿刺和导管插入或者经过生理性孔道插入即可完成介入操作,短期内即可愈合。重复性好,可以在同一途径可以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多次相同的检查和治疗。效果明显,对一些症状严重和病情危急的疾病,经过介入治疗后可以马上好转,如出血血管的堵塞和狭窄血管的开通。并发症少,定向性好和操作轻微使得介入治疗的并发症低。简便易行,介入放射学是经过穿刺和插管技术来达到诊断和治疗的目的,所以操作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介入放射机房的防护要求(一)机房面积:机房的面积应在36m2以上,机房的高度应大于3m,机房内的无菌条件按医院手术室使用要求管理。机房门外要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和工作指示灯。(二)控制室要求:控制室面积应在10m2以上,由控制室进入机房的防护门屏蔽防护厚度应大于2mm铅当量;控制室与机房的防护墙应开一个80×120cm2的观察窗,铅玻璃屏蔽防护厚度应大于3mm铅当量。介入放射机房的防护要求(三)机房的屏蔽防护:X线机房的防护墙、防护门不小于2mm铅当量。观察窗铅玻璃屏蔽防护厚度应大于3mm铅当量。如X线机安装在一楼,机房顶棚采用混凝土浇灌应不少于20cm(不少于2mm铅当量);如X线机房在多层的中间层,机房的地面和顶棚防护屏蔽厚度也应不小于2mm铅当量。介入的防护措施调整拍摄条件,减少射线的输出量和操作时间。设置合理的曝光程序。利用路标和图像冻结功能
本文标题:医用辐射防护与安全(省辐射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583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