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医学试题/课件 > 中医基础理论(精气血津液神) PPT课件
医学课件1中医基础知识(四)精气血津液神2010.4医学课件2第一节精一、人体之精的基本概念:#是指人体内一切液态精华物质的总称。由禀受予父母的生命物质(生殖之精)与后天水谷精微(包括水谷之精、血液、津液及髓等)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精有广义之精:从精华、精微之意的角度出发,人体之内的血、津液、髓以及水谷精微等一切精微物质,均属于精的广义的范畴;狭义之精:指具有繁衍后代作用的生殖之精;二个层次。医学课件3二、人体之精的代谢:1、精的生成、从精的生成来源而言有2、精的贮藏与施泄(1)精的贮藏:分藏于五脏,但主要藏于肾中;(2)精的施泄:有两种形式A、分藏于全身各个脏腑中,濡养脏腑,并化气以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的机能;B、化为生殖之精而有度的排泄以繁衍后代;先天之精后天之精医学课件4三、人体之精的功能:1、繁衍生命生殖之精——繁衍生命;2、濡养、3、化血:是血液生成的来源之一;4、化气:(包括先天之气、后天之气);5、化神等作用:精是神化生的物质基础。四、人体之精的分类:1、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2、脏腑之精3、生殖之精。先天之精后天之精医学课件5(一)精的失常主要包括:1、精虚:主要是指肾精和水谷之精不足及其功能底下所产生的病理变化。(肾是藏精的主要脏器,故精虚以肾精亏虚最为重要。)2、精瘀:指男子精滞精道,排精障碍而言。医学课件6第二节气一、人体之气的基本概念: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高级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二、人体之气的生成1、生成之原:先天之精所化生的先天之气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一身之气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气后天之气(宗气)医学课件7二、人体之气的生成2、相关脏腑功能:A、肾为生气之根B、脾胃为生气之源C、肺为生气之主三、人体之气的运动与气化(一)气的运动A、气机;气的运动称作气机。B、气的运动形式:升、降、出、入;升(自下而上)降(自上而下)出(由内向外)入(自外向内)医学课件8C、气运动的意义人体整个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如先天之气,水谷之气和吸入的自然界清气,都必须经过升降出入才能布散全身,发挥其生理功能。而精、血、津液也必须通过气的运动才能在体内不断地运行流动,以濡养全身。人体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必须依靠气的运动才得以完成他们之间的互相联系和协调也必须通过气的运动才得以实现。医学课件9D、脏腑之气的运动规律五脏:心肺位居在上,在上者宜降;[肺肃降,心阳下济]肝肾位置在下,在下者宜升;[肝主升,肾阳上助]脾胃位置居中,通连上下,为升降转输的枢纽。六腑:总体是降,以降为顺(传化物而不藏),降中寓升(吸收水谷精微和津液参与全身代谢)。脏腑之间的关系而言:肺主出气,肾主纳气,肝主生发,肺主肃降,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以及心肾相交等医学课件10具体到每一脏:如:肺的呼吸功能,体现着呼气是出,吸气是入;宣发是升,肃降是降。脾胃和肠的消化功能,以脾猪升清,胃主降浊来概括整个机体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输布和排泄的全过程。机体的水液代谢,是以肺的宣发、肃降,脾胃的运化转输,肾的蒸腾气化和吸清排浊来概括水液代谢的全过程。医学课件11D、气运动失常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气机失调:当气的运动出现异常变化,升降出入之间失去协调平衡时,概称为……。a、气的运动受阻而不畅通时——气机失调;b、受阻较甚,局部阻滞不通时——气滞;c、气的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时——气逆;d、气的上升不及或下降太过时——气陷;e、气不能外达而郁结闭塞于内时——气闭;f、气的外出太过而不能内守时——气脱;医学课件12(二)气化1、概念:伴随着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气化。2、气化的形式:(物质之间的转化,物质与能量之间的转化)。饮食物——水谷之精气——气、血、津液津液——汗液、尿液饮食物——残渣——糟粕等等。总的来说有1、气可以转化为另一种气2、气可以转化为有形的:气可以转化为该组织有形的物质3、消耗形而转化成气废气水谷之气宗气、营气医学课件13(三)气机和气化的关系气的运动具有普遍性,生命活动是在气的不断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因此气的运动是产生气化过程的根本。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以及气的阴阳双方之间相互作用,是气化过程发生和赖以进行的前提与条件。气是运行不息的,气化过程也自然是始终存在的。气化过程中寓有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气的各种运动形式正是从气化过程中而得以体现出来的。医学课件14人体之气的功能#(—)推动与调控作用:阳气的推动、兴奋、升发作用和阴气的宁静、抑制、肃降作用的协调平衡和调控维持着生命活动的稳定有序;(二)温煦与凉润作用:阳气的温煦作用与阴气的凉润作用。气的温煦作用,是指气可以通过气化产生热量,使人体温暖,消除寒冷。其生理意义:1、使人体维持相对恒定的体温;2、有助于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3、有助于精血精液的正常施泄、循行和输布,即所谓“得温而行,得寒而凝”。医学课件15人体之气的功能#(三)防御作用:一身之气(正气)的防御作用:防止病邪侵袭与祛除病邪使病体康复。(四)固摄作用:指气对于体内血、津液、精等液态物质的固护、统摄和控制作用,防止其无故的流失,保证他们在体内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具体表现为:1、统摄血液2、固摄汗液、尿液、唾液、胃液、肠液3、固摄精液医学课件16人体之气的功能#(五)中介作用指气能感应传导信息以维持机体的整体联系。人体内部各个脏腑组织器官都是相对独立的,但是在他们之间充满着气这一物质,成为他们相互之间联系的中介。(以气为载体传递信息,加强联系,维护协调。)医学课件17五、人体之气的分类:按三个层次讲。#1、一身之气——是人体内之气理论结构的最高层次,简称“气”。即运行于人体内各处而推动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推动精、血、津液的运行、输布、代谢的极精微物质。其生成来源:元气一身之气水谷之精气自然界清气正气——具有防御、抗邪、调节、康复等作用。宗气医学课件18五、人体之气的分类:按三个层次讲。#2、元气—人体内最根本、最重要的气;宗气—又称“大气”“动气”,肺脾;第二层次营气与卫气—水谷之精所化,脉内外;(1)元气A、元气的生成分布:元气主要由肾藏的先天之精所化生,通过三焦而流行于全身。B、生理功能:a、推动和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b、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医学课件19(2)宗气A、宗气的生成和分布: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肺从自然界吸入的清气宗气聚于胸中,上出息道,,贯注心脉及沿三焦下行的方式布散全身“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B、生理功能:a、行呼吸:宗气上走吸道,推动肺的呼吸;b、行气血:贯注于心脉之中,促进心脏推动血流运行;C、资先天:后天资先天;宗气医学课件20(3)营气A、生成与分布:精华部分化生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水谷之气——营气。在脉中运行全身B、生理功能:a、化生血液b、营养全身(4)卫气A、生成与分布:慓悍滑利部分化生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水谷之气——卫气。不受脉道约束,运行于脉外.B生理功能:a、防御外邪入侵b、温养全身c、调控腠理开阖,促使汗液有节制的排泄。医学课件21营气与卫气的联系、区别:1、联系:均来源于水谷精微,皆由脾胃所化生。2、区别:营气卫气性质精纯柔和、富有营养慓疾滑利、易于流行内守属阴卫外属阳分布部位行于脉中行于脉外生理功能化生血液防御外邪营养全身温养全身调控腠理医学课件223、脏腑之气、经络之气——最底层次先天之精后天之精一身之气——自然界清气(脏腑之气是脏腑之精的功能体现或功能态。)气的多意性:自然界六种不同气候变化——六气致病因素—————————邪气整个机体的生理功能和抗病能力—正气将温病过程中的一个病理阶段——气分中药的四种性质寒凉温热——四气体内不正常的水液—————水气脏腑经络脏腑之气经络之气医学课件23(二)气的失常:包括A、气的生化不足或耗散太过,形成气虚的病理状态。B、气的功能减退及气的运动失常,出现气滞……气机失调的病理变化1、气虚:指一身之气不足及其功能底下的病理状态;先天禀赋不足(身体的素质比较差)后天失养(肺脾肾三脏功能障碍,生成不足)消耗太多(劳倦内伤,外感热病,慢性消耗性疾病医学课件242、气机失调:是指再疾病过程中,由于致病邪气的干扰,或脏腑功能失调,导致气的升降出入失常而引起的病理变化。(1)气滞:是指气的流通不畅,郁滞不通的病理状态。内伤,情志抑郁痰湿、食积、瘀血(有形之邪内阻)外邪侵犯抑遏气机脏腑功能障碍:肝失疏泄、肺失宣肃等气虚运行无力而滞怒伤闪挫气滞的临床表现有多个方面,但其共同的特点不外:闷、胀、满、痛——气机郁滞不畅原因医学课件25(2)气逆:指气的升降运动失常(气的运动方向逆正常之升降而运动)即当降者不降而逆,当升者升之太过,以至升多降少,脏腑之气逆于上的病理变化。情志内伤(恼怒太过)外邪侵犯(感受寒邪)原因饮食阻滞(冷热不适)痰浊阻肺因虚而逆(胃气衰败)气逆最常见于肺、胃和肝等脏腑,以实为主。虚证亦见:肺虚失肃降、肾不纳气、胃气虚极医学课件26(3)气陷:指在气虚病变的基础上发生的以气的升清(清阳)功能不足或下降太过,,升举无力而下陷为特征的一种病理状态。素体虚弱(先天禀赋不足,瘦高,豆芽性)病久耗伤(长时间的下痢不止,年老体衰)劳役过度妇女产育过多“上气不足”,指上部之气不足。头目失养的病变。“中气下陷”,指脾气虚损,升举无力,气机趋下,内脏位置维系无力,而发生某些内脏位置下移,形成胃下垂……等病变。原因医学课件27(4)气闭:即气机闭阻,气的外出严重障碍,内行也极度紊乱和迟缓,导致上壅心肺,闭塞清窍,以致突然昏厥,或浊邪闭塞气道,气之出入受碍,肺气郁闭,呼吸困难的病理状态。情志刺激(肝失疏泄,气郁心胸)感受秽浊邪毒(中暑、瓦斯毒物、瘴气)痰浊瘀血闭塞气道(壅塞心、脑、肺)疼痛之极(痛厥)气闭多发急骤,以突然昏厥,不省人事为特点。原因医学课件28(5)气脱:即气虚致极,气不内守,大量向外脱逸,从而导致全身性严重气虚不足,出现功能衰竭的病理状态。正不敌邪(邪气过盛,正气骤伤)原因慢性疾病(长期消耗,正气衰竭)大出血、大汗,频繁吐下,气随血津脱临床表现:面色苍白、汗出不止、目闭口开、全身瘫软、手撒、二便失禁、脉微欲觉或虚大无根。以临床无明显寒象,但见气虚不固及机能衰竭的以上表现与亡阳、亡阴相区别。医学课件29第三节血一、血的基本概念:血是循行于脉中而循环溜注全身的富有营养和滋润作用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二、血的生成:(—)血液的化生之源:水谷精微和肾精是生成血液的基本的物质;(二)相关脏腑(脾胃、心肺、肾)的功能。医学课件30三、血的运行:(一)影响血液运行的主要因素:1、阳气——推动、温煦2、阴气——宁静、凉润3、气———控摄4、脉道的完好无损5、血液的质量(清浊及粘稠状态)6、病邪的影响(二)相关脏腑功能。(心、肺、肝、脾)血的功能:濡养、化神。医学课件31三、血的运行:(二)相关脏腑功能:心:主血脉,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全身;肺:肺朝百脉,主治节,辅助心脏主管全身血脉;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保证血行通畅;脾:主统血,能统摄血液在脉中运行,防止血逸脉外。四、血的功能:(一)濡养滋润全身脏腑组织“血主濡之”;(二)化神:血是人体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医学课件32(三)血的失常:是因血液的生成不足或耗损太过,致血的濡养功能减弱而引起的血虚,或血液运行失常而出现的血瘀、出血等病理变化。医学课件331、血虚:指血液(量)不足,血的濡养和滋润(质)功能减弱,以致脏腑百脉,形体官窍等失养的病理状态。失血过多,新生之血补充不及(急、慢出血)化源不足(脾胃虚弱,运化不足,饮食营养原因不足)肾精亏损,精髓不充,精不化血久病不愈,长期消耗营血血虚的成因与脾胃、肾的关系较为密切,但其临床病理则心、肝两脏为多,并伴有气虚之症。医学课件342、血运失常(包括血瘀、出血)的病机。(1)血瘀、:指血液的运行迟缓,流行不
本文标题:中医基础理论(精气血津液神) PPT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610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