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食叶害虫食叶害虫是针、阔叶树最常见和最重要的害虫类群之一。——鳞翅目(枯叶蛾、毒蛾、尺蛾、舟蛾、刺蛾、蓑蛾、潜叶蛾、斑蛾、鞘蛾、卷蛾等十余个科)——鞘翅目(叶甲、象甲、金龟类)——膜翅目(叶蜂)——双翅目(潜叶蝇)——直翅目(蝗虫类)——竹节虫目(竹节虫)部分种类对林木的危害是灾害性的,如常年危害面积多达数百万公顷的松毛虫类,年造成松林材积损失达百万立方米以上。食叶害虫的危害症状食叶害虫危害的症状常较易发现和识别——整个叶片被食尽、留下残叶、叶柄或叶脉等,严重受害时整株光秃。——潜叶种类使被害叶呈现各种潜痕、污斑或枯黄——卷叶、缀叶或褶叶危害的种类,使树叶形成各种形式的卷曲或缀合,叶一般不枯黄——袋蛾、鞘蛾缀叶形成各种形式的袋囊——天幕毛虫、美国白蛾等结成大的丝幕更惹人注目被害树地面往往布满残叶、虫粪,树间挂有虫茧、丝迹等也属常见现象。食叶害虫危害健康木,树木严重受害后,由于长势衰退,易引起小蠹、天牛、树蜂等一些以衰弱木为攻击对象的钻蛀性害虫及病菌的侵染而死亡,因此食叶害虫常被称作“初期性害虫”。后一类群则被称为“次期性害虫”。松毛虫类(鳞翅目枯叶蛾科)松毛虫是我国针叶树最主要的食叶害虫历史最早记载见明嘉靖9年(1530)在浙江及万历17年(1599)江苏常熟县志关于松毛虫成灾纪实,距今300余年。50年代以前,松毛虫猖獗成灾,基本上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从50年代初期即开始对这类害虫进行了较有计划的调查研究,并积极开展防治活动。但由于纯松林(包括落叶松)的面积甚广,成灾的松毛虫种类多,加之松林的经营管理、防治策略及措施等方面仍存在问题,以及地形复杂,不时出现的有利于松毛虫猖獗的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松毛虫的猖獗成灾仍然此起彼伏,每年约以3000~4000万亩松林受害的规模,造成巨大损失。主要种类及其地理分布与寄主中国松毛虫种类最多,广义的有7属82种(亚种),典型的松毛虫属DendrolimusGermer仅包括27种,其中危害最烈的6种。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saperans(Butler)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内蒙古、新疆北部部分地区。主要危害落叶松,还取食红松、云杉、黑松、樟子松及油松。赤松毛虫D.spectabilisButler分布于辽宁、河北、北京、山东及江苏等省市,主要危害赤松,并危害油松及日本黑松。油松毛虫D.tabulaeformisTsaietLiu除了北京、河北、辽宁等地,查明还分布于内蒙古、甘肃、陕西、山东、山西、河南、湖北、贵州及四川省,主要危害油松,还危害马尾松、黑松、华山松及白皮松。马尾松毛虫D.punctatus(Walker)危害最严重。广泛分布于长江以南马尾松分布区,陕西、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及四川等省,主要危害马尾松,此外还有湿地松、加勒比松、火炬松及云南松等。云南松毛虫D.houiLajonquiere主要分布于云南高海拔山地,湖北、江西、浙江、福建、广东、贵州及四川等省有分布。主要危害云南松和思茅松,还危害侧柏、圆柏、柳杉等。在云南经常呈现周期性大发生。思茅松毛虫D.kikuchiiMatsumura分布广泛,除云南外,河南、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等省市也有分布。危害云南松、思茅松、云南油杉、马尾松、黄山松和华山松。在云南常和云南松毛虫混同发生。生活史及习性1发生世代落叶松毛虫1年1代或2年1代(跨3年)。赤松毛虫1年1代。油松毛虫1年1代为主,四川l年2~3代,2代为主。马尾松毛虫1年2~4代,少数地区1年4代,温度高的地区年发生世代多,幼虫越冬现象不明显。云南松毛虫1年1~2代,云南1年2代,幼虫和卵同时越冬,贵州1年1代,以卵越冬。思茅松毛虫1年发生1~2代,在广西及云南1年发生1代,在贵州1年1代。2生活习性卵成串或成堆产在针叶或小枝上,每个卵丛有卵数十至数百粒。除云南松毛虫和思茅松毛虫的卵壳有环状花纹外,其它的都是单一色彩,卵的颜色除上述两虫种为淡褐色外,其余的多呈粉红色,初产时一般色浅,孵化前如变为黑色则表明已被寄生。已孵化的卵壳有明显的被幼虫啃食后的孵化孔,或仅剩下残片。卵的孵化多集中在午前,以早晨为多,最早可在凌晨3时孵化,盛期随虫种而异。卵的孵化率一般可达90%以上。幼虫虫龄及各龄期,食性、取食量,结茧及越冬场所等等,随虫种而不同。①1~4龄幼虫初孵幼虫啃食卵壳,有利于缺食时间短期存活。初孵幼虫也有群集性,2龄前明显,3龄以后则开始分散。幼龄幼虫仅啃食针叶边缘,致使被害松针逐渐枯黄卷曲,很易被发现,可作为调查幼虫虫口密度的指标,也是及时采取“点治”的有利时机。1~2龄幼虫活跃,受惊扰后纷纷吐丝坠落,有利于踏查虫情。由于4龄以前食量小,且存活率低,一般不主动扩散,但可随风飘移到附近树上。死亡率甚高,幼龄幼虫平均可达75%以上,甚至95%以上,但足以猖獗成灾。②5龄以上幼虫进入壮龄阶段,随着龄期增长,取食量也随之显著增加。马尾松毛虫越冬代幼虫一生食叶长达2900cm以上,约折合成200根松针。油松毛虫一生取食3370cm以上,相当于380多根松针。云南松毛虫的食叶量最大,最高日取食量可达1000cm以上,以末龄幼虫取食量最大,约占幼虫期总食叶量的75%,因此破坏性也最大。幼虫除摄食时直接损害松针外,且因造成断针、残梗而增加针叶损失。幼虫排粪量也随龄期而增加,马尾松毛虫虽然异龄幼虫排粪总重量差异明显,但各龄幼虫一昼夜排出粪粒的数量却大致相当,约70粒左右。此一数据对估测高大松树上松毛虫幼虫的种群数量有参考价值。③幼虫的虫龄及世代分化虫龄较多,有随体型增大而增多的趋势,最少6龄。雌虫较雄虫多l龄,成熟也较晚,因此食物的丰歉对雌虫存活及繁殖量的影响很大。在种群密度大、食料缺乏的情况下,常被迫提前化蛹或大量死亡,导致种群的急剧消退。同一时期,甚至同一卵块孵出的幼虫,常在2~6龄期间(一般在4~5龄),出现一部分幼虫从某一虫龄开始食量减退,发育停滞,而以该龄幼虫越冬;而同期的其它幼虫则继续正常发育而多完成1代。引发这种世代分化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除了松毛虫的内禀机制外,如光照、温度、食物等因素都可能成为诱因。发育停滞的幼虫增多,将影响来年及以后种群数量的变动,在监测虫情时应该予以注意。④幼虫的色型与种群动态幼虫较普遍地存在体背稍带金黄的浅色型和体色较灰、黑的深色型。饲养中的深色型幼虫的存活率、体重增长率等,都较浅色型幼虫为高,蛹重及雌虫的怀卵量也较高。上述差异主要原因是深色型较浅色型消化系数高,能积累较多营养物质。越冬幼虫种群密度大时深色型幼虫增多,反之则浅色型幼虫多。这种现象的产生除上述原因外,还可能与林分当时的各种环境因素有关。有关于松毛虫猖獗时深色型幼虫种群数量增多的报道,因此在监测松毛虫种群动态中应估计这一因素的作用。幼虫的越冬少数以卵或蛹越冬,绝大多数虫种以3~5龄幼虫越冬。由于世代分化,越冬虫龄也不整齐。越冬和出蛰的时间因地区不同而差异。日均温低于10℃时开始越冬,及日均温恒定10℃时开始出蛰。越冬场所也各不相同,但总的趋势是寻找避开不良气候及敌害侵袭的场所。气温高的地区,在针叶丛中潜藏。北方地区,在树皮下、甚至枯落物或土壤中潜藏。幼虫越冬潜藏,主要不是避寒,而在于有效保持机体的水分。越冬幼虫往往有一定的死亡率。如落叶松毛虫平均19%;赤松毛虫在辽宁、旅顺地区一般为15%;油松毛虫在北京地区的越冬死亡率为20%,但有时可达90%以上。茧蛹老熟幼虫结茧化蛹的场所,以在树上、地面杂灌草中结茧的为多。虫茧附毒毛,可致皮肤红肿、甚至溃烂,在云南甚至有耕牛因误食中毒死亡的报道。蛹期约15~20天,雌雄比接近1:10。在松毛虫种群数量上升或消退期间,蛹的存活率、雌蛹比例及蛹重,都会出现明显的上升或下降的趋势。成虫①羽化、交尾及产卵羽化以傍晚及午夜前(19-22时)居多。交尾多在羽化后当晚进行,少数在第2天晚上,一般只交尾1次。松毛虫的产卵量一般都较大,达300~400粒。②迁飞、扩散幼虫一般不作大范围的主动扩散。成虫迁飞扩散的距离受周围食物、光源、风向及风力及虫体等因素的影响,难以确切测定,大致为5~10km。迁飞除被迫随风飘移外,主要决定于趋向有利于幼虫存活的林分,因此重灾区周围的健壮林分,往往成为迁往产卵的场所。灯光可引诱成虫向光作较长距离的迁飞。灯光诱虫往往先捕获雄成虫。松毛虫的综合管理我国以往频繁发生的松毛虫灾害表明,除因成灾松毛虫种类多,并具备相应的有利的地理环境等等因素外,往往与虫情不明、防治决策及措施不力,以及对松林的营造管理等诸多因素有关。区划松毛虫发生地理类型确定防治策略合理组配防治措施(一)区划松毛虫发生地理类型我国松毛虫发生的地理类型,一般区划为常灾区、偶灾区及无灾区(或潜发区)3种类型,而松毛虫的猖獗成灾一般都集中在常灾区,事实表明,即使在常灾区范围内,也并非到处成灾,往往始发于面积不大的虫源地(或虫灾潜发中心)。虫源地往往是浅山低岗、三面环山、窝风、向阳的地方,其种群密度也往往偏高。因此调查区划出这些虫灾潜发区,对监视松毛虫的种群动态、及时控制虫灾是十分有利的。(二)确定防治策略研究制定松毛虫种群动态的测报方法及较合理的防治指标,以便因地、因时制宜及时掌握虫情,采取相应的对策。(三)合理组配防治措施1.营林措施是贯彻预防为主的根本性措施。大面积的纯松林(尤其是生态条件恶劣的纯松林)往往是松毛虫灾害的潜在基础。采用混交造林、适地适树、选育抗虫树种,采取封山育林、及时抚育等措施,都有利于增加林分植物群落及昆虫、其它动物、微生物等群落的多样性,改善林分理化环境,从而提高林木的长生力和抗虫性能,增强松林的保护性能,达到综合控制松毛虫种群的大变幅,使松林生态系统趋向良性循环。2.物理机械防治破坏越冬场所,如刮树皮、清除枯枝落叶层及周围石块;每年6—8月摘茧,采卵块;灯光诱杀成虫;打“蚁子”(消灭初孵幼虫);秋后春前在树干胸径处围塑料环或涂粘虫胶阻止幼虫上树。3.生物防治(1)以虫治虫人工繁殖释放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是我国最早用于林间控制松毛虫(主要是马尾松毛虫)的卵期天敌,已有较成熟的繁殖及散放技术。当有虫株率80%,平均每株松树有虫10头以下时,每亩放蜂量5—10万头,连续放蜂3年,有虫株率就下降到50%,平均每株虫口下降到1.8头,基本能控制赤松毛虫的危害。平腹小蜂个体较赤眼蜂大,寿命长,生活力强,并能在寄主卵内越冬。每亩放蜂量2000头左右,寄生率可达62%—92.2%。广腹螳螂在林区成、幼虫均捕食松毛虫。据观察,放螳螂的标准树比不放螳螂的对照树松毛虫虫口下降率为31.3%。赤眼蜂(2)以鸟治虫大山雀1年四季均在林间活动。1只幼鸟每天吃6、7龄幼虫12—17头,平均14.3头;吃1、2龄幼虫每天可吃1842头。吃蛹及蛾子每天可吃30.5个。冬季也攀登树干,觅食蛰伏树皮下的昆虫。灰喜鹊可取食松毛虫、袋蛾、刺蛾、金龟子、蝉类等多种林木害虫。据日照市华山村观察,1只雏鸟吃老熟松毛虫幼虫1天20—45头;吃3龄幼虫平均1天400头。改善松林环境(增加阔叶树、灌木及提供适当的水源),有利于鸟类的繁衍。在适宜的条件下悬挂人工巢箱,对大山雀的招引率较高,这有利于促进种群的增加。禁止乱捕滥猎益鸟,是保护、增殖益鸟的有力措施。白僵菌是较常见的林间流行的真菌病原,早已被用来大面积范围控制松毛虫灾害(尤其在南方),应用得当时效果显著。苏云金杆菌一些国家早已商品化,我国也早已用于某些农、林业害虫防治,但由于剂型、价格等问题,仍未能在松毛虫防治中大量应用。病毒是一类很有应用前景的病原,目前仍未被大面积用于生产,从日本引进的赤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CPV),经试验证明可以诱发松毛虫的其它病毒病而致死。此外从油松毛虫越冬幼虫尸体分离筛选出的粉拟青霉,用优良菌株制备的菌剂于越冬幼虫下树前喷撤在松树干基,死亡率稳定在70%左右。(3)以微生物治虫4.化学防治(1)毒环、毒笔阻杀毒环用2.5%溴氰菊
本文标题:各论食叶害虫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614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