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灭火救援初战指挥战例研讨泾县消防大队主要内容指挥能力是灭火救援组织指挥的灵魂部队战斗力是灭火救援组织指挥的保障科学施救是灭火救援组织指挥的指导思想灭火救援的组织指挥,是消防队伍灭火救援行动的依据,是战术技术措施的理论纲要,是消防指挥员必须慎重考虑,科学决策,精心部署,充分关注的重要课题。一个优秀的指挥员,必须是无论情况复杂多变,还是灾情艰难险阻,都具有沉着、冷静、指挥若定的气质,顽强、果敢、不畏艰险的品质,审时度势,善抓时机、科学决策的素质。把指挥员的作战意识化为雷霆万钧的神速行动,把指挥员的聪明才智变为效益明显的战术措施,使指挥员的理性思维变成化险为夷、克火制胜的作战成果。一、指挥能力是灭火救援组织指挥的灵魂消防部队的灭火救援行动都是按指挥员的命令进行的。每一个环节的行动效果,取决于指挥员的决策水平。消防部队的灭火指挥一般分为基层、中层、高层三个层次,不同的火灾等级、火灾态势和投入的灭火力量,由不同层次的指挥员来组织指挥灭火战斗行动;不同层次的指挥员,在指挥部队作战行动中的地位、作用和对指挥能力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多年的灭火实战告诉我们,凡是问题比较严重的火灾扑救,往往是灭火作战时初期失利,中期失控、晚期失策。这恰恰印证了不同级别指挥员在组织能力上的薄弱环节,统称为“指挥失误”。因此,在灭火救援的组织指挥上,必须是基层指挥抓战机,中层指挥谋控制,高层指挥赢全局。1、基层指挥员必须善抓有利时机。因为火灾未成规模,所以是扑救初起火灾的最佳时机;因为火势刚开始扩大蔓延,所以易确定堵截火势的有利位置;因为烟火刚起不久,所以为冷却控制、抑爆防爆提供了有利条件。如果遇有发现晚、报警迟的火灾,可燃液体和气体起火初期态势猛烈,仓库、商场和化工企业起火后扩展迅猛等,当消防中队到场时,灭火力量处于绝对弱势。基层指挥员则要倾全部作战力量,抢占堵截火势的关键阵地,寻找抢救人员生命的有效途径,控制减少火灾危害的重要部位,形成险恶环境中的局部优势。尽管这种展开仅仅是火场的一个方面、一个部位、一个阵地甚至是一个点,但这种作战指挥意识对整个战局产生重大影响。2、中层指挥员在指挥部队灭火作战时,必须致力于灾情的控制。因为在中层指挥员到场指挥的火场,一般处于迅猛发展阶段,火场已具有一定规模,如果措施得力,火势就能控制在一定范围。因为许多灭火战术技术措施可以在这一阶段被大量运用,如关阀堵漏、深入救人、重点突破、内攻堵截等,如果组织指挥果断、战斗行动准确,就能获取预期的作战效果;因为火场潜在的重大险情往往在这一阶段会突然爆发,如爆炸、倒塌、中毒等,如果指挥有方,控制措施得力,将大大减少火灾损失及可能造成的危害;因为这一阶段的指挥非常关键,非常重要,控制得好就掌握主动,控制不好就陷入被动,如果说灭火战斗的成功与失败,在这一阶段应该基本定型。3、高层指挥员在指挥部队灭火作战时,必须有化解险情、转危为安、把握全局的能力。因为需要高层指挥员到达的火场,一般都是初期失利、中期失控、已形成较大规模和特大规模的火场;已经发生危害,即将发生危害或还将发生危害的火场;或火情复杂,损失巨大,伤亡严重,现场秩序混乱,投入灭火力量多,采取或调整灭火部署难度大的火灾现场;甚至是消防官兵受到较大伤亡,部队作战行动严重受挫,灭火作战一度停息的火场。所以高层指挥员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超高的指挥能力,沉着冷静,处险不惊,面对严重的灾情,面对惨烈的场景,面对复杂的局面,面对党和政府、社会各界及消防官兵殷切而期待的目光,能够把握全局,善于收拾残局,减少或挽回损失,控制或消化危害,不失控,不恶化,以部队艰难而有效的作战行动,获取最优化的灭火效果。当然,各级指挥员组织指挥能力的提高,一是来源于亲临实战锻炼,火场经验积累。消防指挥员要多去火场,包括在途中报告已经扑灭的火场,即使在扑救后的火灾现场走一圈,所泛起的点滴思想火花,也会引起与灭火救援关联的一系列遐想。所谓见多识广,一个身经百战的消防指挥员,肯定会积累丰富的经验,或许还会有更可贵的东西——教训。二是来源于经验教训的借鉴,理论学习研究。如部消防局每年一次的战例研讨会就是通过全国在灭火救援上的典型战例,总结经验教训,而且是关起门来谈教训,品头论足找问题,是名副其实的“以战养战”。再如,部消防局前不久在北京举办的称之谓“抢救工程”的百名战训骨干培训班,采用理论讲解、战例分析、专题研究等方法,获取知识,增长才干。其中一点就可看出部战训处领导是下决心,花了本钱来抓这期培训班,就是再次介绍98年“3.5”西安液化气火灾扑救战例。“3.5”西安液化气火灾扑救战例西安“3.5”大火是著名的典型战例。大火扑救中消防指战员7名牺牲,10名受伤,煤气公司职工7人死亡,20人受伤。这起火灾扑救除了在98年10月陕西省总队召开过战例研讨会以后,在全国再也没有议过,似乎我们不愿意再回放当年不堪回首的与一场大火的恶战。尘封8年,为了让全国的战训骨干获得经验和体会,又翻回了历史的一页。8年过去了,当年参战的基层干部成了战训科长,由这位当年的一等功荣立者来介绍战例。8年过去了,时过境迁,后人评说,更客观,更准确。8年过去了,人们以积极的思维,求索的心境,客观的态度,科学的评述来参加战评总结。可以说,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这是一场残酷悲壮的战斗。消防指战员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壮丽凯歌,用鲜血和生命换取了宝贵的经验教训。这起火灾扑救,从爆炸后的组织指挥都是正确的,成功的。指挥员没有意识到会发生爆炸,部队的作战能力受限(缺乏检测、堵漏能力,缺乏水源)是可以理解的。现在谈这些战例,必须回到当时的情景和条件去客观地说,当年的战例,现在又必须跨越时空,跨过世纪用发展的眼光来吸纳,这也是辩证法。二、部队战斗力是灭火救援组织指挥的保障消防指挥员指挥灭火救援作战行动,必须以强有力的部队战斗力为保障。战斗力不强的部队难以打胜仗。当然,部队的战斗力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其中包括坚强的政治工作,铁的纪律,顽强的战斗作风等等。今天,我们所讲的部队战斗力,仅是针对战斗力构成的关键要素—消防技术装备而言。1、消防技术装备是战斗力小火无战术,大火靠装备。先进的、强有力的装备能生成战斗力。长期以来,美军总以最大的努力来谋取军事技术装备的优势。美军认为:平时,军事技术装备优势是威慑对手的关键;危机时,军事技术装备优势为国家和军方提供多种选择;战时,军事技术装备优势增强美军作战能力并减少美军伤亡和武器装备损失。对于消防部队来说,面临日益严峻的重特大火灾,注重谋求技术装备的优势,同样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因为在平时,消防技术装备优势是最实际、最有效的执勤备战;在发生火灾和出现紧急事故时,消防技术装备的优势为消防部队指挥员提供多种选择;出现重大恶性灾害事故时,消防技术装备优势增强消防部队作战能力,并减少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损失,以及消防官兵的伤亡。个人防护有效,进攻力度加强,大功率、多功能、新技术、新装备,犹如现代军事作战一样,当然能以强克险,克火制胜。例如,正在推广但仍未普及的A类泡沫,是压缩空气泡沫,灭火效果是水的5倍;同样口径、同样射程的水枪,用水只有三分之一;用A类泡沫冷却(邻近罐),用水只有水枪的二十分之一,因为它不需要不停地打水,只要扫一遍,刷一下可保持7—9分钟效果。A类压缩泡沫消防车2、技术装备形成战斗力的完整概念三是人和装备的有机结合,最佳效能—用一是强化装备建设,拥有装备—买二是加强装备操作训练,熟悉装备—练消防指挥员必须熟悉了解装备,以便更好地、准确地、有效地应用装备。消防部队在器材装备的训练中还要注意把单一的器材操作变成由多种器材装备的合成操作才能完成的“组合式操作”,或称“合成操作”。如起吊中切割与支撑、起重、撬抬及起吊的配合等。例如,2003年8月16日哈尔滨市“人和世纪广场”地下工程坍塌事故抢险中,一名王姓被困者被挤卡在30厘米宽的混凝土墙体、绞手架、泥土间,消防队员将承重的槽钢焊接在被救者上部的墙体上,利用30吨液压顶杆和高压起重气垫,以及方木支撑墙体,再用125吨吊车起吊墙体才予救出。技术装备优势,能促进改革更新灭火战术体系,对灭火战斗行动也会产生深刻的影响。3、消防技术装备决定灭火战术的发展列宁说过:“战术是由军事技术水平决定的”(《列宁选集》第1卷第669页)。在古今中外的战争实践中,战术的形成和发展始终受着军事技术即武器装备发展水平的制约,并随着武器装备的发展而发展。灭火战术的发展便为如此。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没有盛水喷射的救火设备,所以“拆屋以断火路”为“救火之要”。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直升机和举高消防车等装备作为物质基础,“立体战术”将永远是一种设想而不会成为现实。所以说,战术的基础是物质的,灭火组织指挥的基础也是物质的。消防技术装备这一部队战斗力的主要体现,将永远受到消防指挥员的充分关注,将永远是消防部队的重点工作之一,谋求消防技术装备优势将是永恒的主题。4、增强部队战斗力将是永恒的主题消防特勤队伍是灭火救援的“拳头”、“尖刀”和“主力军”。咱们就说消防特勤队在抢险救援中的作战能力,可以说主要体现在登高能力、救生能力、防化能力、破拆能力、堵漏能力和侦检能力上面。但由于受装备配备和专业训练等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消防特勤队的上述“六个能力”还不是很强,在抢险救援中有些难题仍然无法攻克。先说登高能力,从整体能力说,按公安部100幢高层配1辆举高车的要求,恐怕大部分城市都达不到。就具体的登高能力来说,我们普通消防中队到达火场后,外攻只有登四楼左右的能力(使用消防电梯除外);特勤队到场后,30米左右的举高画10层,50米左右的举高车16层,目前世界上最高的举高车72米,也只能到23层左右,且每个城市数量很少,势单力薄,形不成整体作战能力;再往上去,没有直升飞机,救人灭火很有难度。根据一个特勤大队的现有装备,在灾害现场使用担架、躯体固定气囊、肢体固定气囊等器材,一次只能救出6—8人;发生化学灾害事故后,穿着防化服进入事故中心地带行动的人员,一次只能救出25人左右。在倒塌或重大交通事故现场,一次可以由四个操作小组进行破拆,但各种剪切机的切割能力最大为∮20mm的钢材,不能说遇到所有的破拆问题都能解决。堵漏则受各种泄漏口形状、大小、压力、环境以及堵漏器材功能的影响,不能说所有的泄漏问题都可以堵住,如平面堵漏器被堵的漏洞就不能大于25cm,不能小于3cm,大了就超出了平面堵漏器面积,小了内撑杆伸不进去。侦检设备的运用还不够专业化,在理论上掌握不深,操作上对热成像仪用得多一些,生命探测仪等使用没有把握,还有对军事毒气、氯气等只能检知种类,缺乏程度等详细分析。三、科学施救是灭火救援组织指挥的指导思想正在编撰的《中国消防手册》“灭火救援”卷涉及到灭火救援组织指挥的指导思想。鉴于新的《条令》还没有颁布,所以部局郭铁男局长和冷俐处长在广泛听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特别是征求了李金文、陈寒根、吴志强和我的意见,拟在“救人第一”之后再加上“科学施救”,作为指导思想,突出强调灭火和抢险救援中的科学性。科学施救突出了灭火救援的科学性。要求消防指挥员在灭火作战中,善于掌握主动、科学决策指挥、战术措施正确、作战部署周密、力量计算精确。现代化消防指挥中心的建立,火场无线三级组网的畅通,文字、数据、图像准确及时的传递,以及以计算机为载体的调度指挥系统、专家咨询系统和指挥决策辅助系统,已成为新世纪灭火作战科学指挥的重要条件。消防队伍强有力的作战能力,配置精良、功能优化的器材装备,特勤队伍熟练的救生、破拆、防化等作战行动,又为消防指挥员的科学决策提供了有效手段和实施保障。1、确立进攻、防护、转移一体化的指挥意识在火灾扑救中,消防指挥员首先要考虑如何进攻,这是扑救火灾的主要目的。但在部署进攻的同时,必须考虑安全,包括作战环境的安全性、战斗行动的可靠性和个人防护的确定性。遇有险情,及时组织灭火阵地转移和作战部队撤退,防护和撤退是为了有效地进攻,指挥员必须把上述问题科学联系,综合考虑。2、确立优化作战成果的效益意识在火灾扑救和灾害事故中,消防指挥员不能停留在“不管时间长短,把火扑灭就行;不管是死是活,把人救出来就行;
本文标题:略谈灭火救援指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624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