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番茄果实常见病害目录一、空洞果二、绿背果三、茶色果四、日灼病五、筋腐病六、脐腐病七、缺镁症一、空洞果番茄空洞果,俗称“八角帽”,各地保护地番茄均有发生,特别是冬春茬发生较多。病果重量轻,品质差,商品性下降。典型的空洞果,往往比正常果大而轻,从外表上看带棱角,酷似“八角帽”。切开果实后,可以看到果肉与胎座之间缺少充足的胶状物和种子,而存在着明显的空腔。轻微的空洞果,虽然外形不带棱角,和正常果一样,但果实内部的胎座不发达,胎座与果皮之间也存在着空腔。发生原因①受精不良,花粉形成时遇到高温、光照不足等条件,使花粉不饱满,不能正常受精,导致种胚退化,胎座组织不发达;②栽培管理上,氮肥过多造成植株生长过旺,或土壤贫瘠、低温、光照不足、灌水过多,光合作用弱而向果实供应养分不足;③一个果穗留4个以上果,在迅速膨大时肥水供应不足;④需肥量多的大型品种,生长后期营养跟不上,光合作用所制造的碳水化合物积累少等,均能产生空洞果;⑤使用激素蘸花防落时,浓度过高或处理的花蕾幼小,也易产生空洞果。防治方法1、选择心室数多的品种,不易产生空洞果。2、防止小苗定植,苗龄70d左右定植。3、加强肥水管理,注意氮、磷、钾配合施用,特别防止氮肥过多。4、科学用水,使植株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平衡发展。5、做好温、光调控,苗期花芽分化时要避免持续出现10℃以下低温,开花期白天避免出现35℃以上高温,促进胎座正常发育。6、使用激素处理时,浓度要准确,用量要适宜,不能重复蘸花,避免处理花蕾。二、绿背果番茄绿背果是指番茄果实成熟后,果肩附近始终残留绿色或黄绿色斑块,而不能变为正常红色,果面红绿相间,从而影响经济收益。产生原因1.钾肥缺少番茄缺钾时果实发育缓慢,着色不匀,其它部分已转成红色,而果肩依然呈黄绿色。2.氮肥过多氮肥施用过多,营养过盛,影响茄红素、类胡萝卜素的形成,果实不易着色,导致绿背果现象。3.温度不适一般情况下,番茄果实发育和着色的最适温度为白天24-27℃,夜间为15-18℃.当棚内温度低于12℃或高于32℃,就会影响番茄红素的形成,产生绿背果。预防措施1.科学施肥番茄对肥料的需求以钾素最多,氮素次之,磷素最少。施肥时要根据番茄生长规律进行科学施肥,基肥要施足优质腐熟有机肥,适时、适量追肥,适当控制氮肥、多施钾肥、合理配用磷肥。2.根外追肥番茄是典型的喜钾作物,可叶面喷施甲壳素+0.2%的磷酸二氢钾进行根外追肥,以补充钾素及多种微量元素。3.调节温度为防止绿背果的产生,必须调节好棚内温度。4.深翻土地定植前深翻土地30厘米以上,使土壤疏松通透,加强根系吸收能力。三、茶色果又称着色不良果,果实成熟后变红,但红中显露出褐色而使果实呈茶褐色,果实表面发污,光泽度差,商品性明显降低。发病原因茶色果是果实成熟过程中色素变化不正常所致。由于果实的叶绿素分解慢而番茄红素(又称茄红素)形成量又少就会形成茶色果。低温、弱光是产生茶色果的根本原因,果实成熟期气温低于24℃,叶绿素就会增多,并延迟番茄红素形成,导致茶色果的出现,1~2月栽培时茶色果多。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偏施或过量施用氮肥,土壤盐分浓度过高,各种元素吸收过多,植物体内盐分浓度提高,妨碍了果实叶绿素分解而引起的。也可能是钾、硼缺乏,叶绿素分解酶活性低,导致果实不能转红。在连作、土壤盐渍化的棚室,若再过量施肥,则容易引起茶色果。茶色果的发生还与土壤水分有关,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透气性差的沿海低洼地区的保护地茶色果发生较多。防治方法①环境调控保护地番茄需要有1000~1100℃以上的有效积温才能开始着色,即番茄黄色素和红色素交互发生,果实逐渐呈现粉红色。红色素在10~25℃下开始显现,20~25℃显现迅速。在温度过低光照又弱时,会抑制红色素显现,使果实着色不匀,色泽不鲜艳。因此,果实成熟期保持棚室薄膜清洁,适当提高温度,保证白天温度在25℃以上,但不能过高。不宜过度密植,及时摘除底部老叶,增强田间通透性。②正确使用乙烯利进行果实催熟处理可进行株上涂果催熟,方法是当果实长到足够大小,颜色由绿转白时,用800~1000毫克/升的乙烯利直接涂抹植株上的果实,乙烯利应涂在萼片与果实的连接处(抹药后温度尽量提高到三十度以上,温度过低抹乙烯利也没用。西红柿的颜色更难看。喷乙烯利也一样)。4、5天后即可大量转色。也可采用全株喷药的方法催熟,方法是在植株生长后期采收至上层果实时,可全株喷洒800~1000毫克/升的乙烯利,既可促进果实转红,又兼顾了茎叶生长。在采收最后一批果实前,用4000毫克/升的乙烯利全田整株喷洒,可加快成熟,提高产量,不考虑植株死活,因为采收后就拉秧了。③科学浇水采用滴灌或膜下浇水方式,浇水要适时、适量,保持土壤湿度适中,避免忽干、忽湿或过干、过湿。低洼地块栽培番茄时,应进行高畦栽培,提高土壤透气性,注意排水。④科学施肥避免偏施或过量施用氮肥,避免营养生长过旺。四、日灼病番茄日灼果是在日光温室夏季高温季节栽培中出现较多的生理性病害。症状表现为:受强烈日光照射后,初期果皮呈苍白色革质状,后呈黄白色至褐色相间的斑块,果实向阳部干缩、变硬、凹陷,表面呈漂白色,果肉变褐。后期病部常被病菌寄生,腐烂,表面有褐色霉层。日光番茄日灼果主要发生在春季日光温室内栽培的果实上,遇高温、干旱或强烈照射诱发,靠近棚膜处温度高时,果实表面水分消耗量大而形成灼伤。早晨果实上有露水珠,如太阳光正好直射到露水珠上,露水珠起聚光作用而吸热,也能灼伤果实。.番茄定植过稀或整枝、打顶过重,或摘叶过多,使果实暴露在枝叶外面被灼伤。天气干旱、土壤缺水或雨后暴晴,都易形成日灼果。防治方法一是注意合理密植,适时、适度整枝打杈,使茎叶相互掩蔽,果实上方要留有叶片遮荫,使果实不受阳光直射,果实不受阳光直射。二是日光温室温度过高时,要及时通风、促使叶面果面温度下降,或及时灌水,降低植株体温。三是阳光过强时可覆盖遮阳网。四是喷85%比久或0.1%硫酸锌或者硫酸铜,增加番茄抗日灼能力。五、筋腐病番茄筋腐果病害主要果实在进入转色期,导致作物果实不转红,严重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筋腐果有两种类型,其中褐变型筋腐果最常见。①褐变型筋腐果:多发生在植株下部的果实上,从幼果期开始发病。到果实膨大期,果面着色不均,进而出现局部褐变,切开果实,可看到果皮内的维管束呈黑褐色或茶褐色。横切后可见果肉维管束组织呈黑褐色。发病较轻的果实,部分维管束变褐坏死,果实外形没有变化,但维管束褐变部位不转红;发病较重的果实,果肉维管束全部呈黑褐色。病果胎座组织发育不良,部分果实伴有空腔发生,严重时发病部位呈淡褐色,表面变硬凸凹不平,不堪食用。②白变型筋腐果:通常在果实绿熟期至转色期发生,表现为果实着色不良,果实表面红色部分减少,病部有蜡质光泽。切开果实,可见果肉呈“糠心”状,果皮及隔壁中肋部分出现白色筋丝。病果果肉硬化,品质差。茎叶上一般不表现明显症状,严重时,有时可见植株小叶中肋突出,剖开植株距根部70厘米处茎部,可见茎的输导组织有褐色病变。以上是资深植保专家总结而成,有什么其他植保技术的可以找我们:白变型褐变型发病原因①褐变型筋腐果的病因:综合分析认为,番茄植株体内碳水化合物不足和“碳氮比”下降,引起代谢失调,致使维管束木质化,是发病的直接原因。不良环境,如光照不足、气温偏低或过高、连阴天、高湿、空气不流通、二氧化碳不足、昼夜温差小、夜间温度偏高、地温低、土壤湿度过大或过小等,均会造成植株体内碳水化合物不足。有机肥施用较少,偏施、过施氮肥,特别是铵态氮过剩时,缺钾,缺硼、钙等微量元素,植株对土壤养分的吸收不平衡,也会使植株体内“碳氮比”下降。另外,浇水过多,土壤潮湿,通透性不好,均会妨碍番茄植株根系吸收营养,导致植株体内养分失去平衡,阻碍铁的吸收和转移,也是产生褐色筋腐果的原因。②白色筋腐果的病因:主要是由于烟草花叶病毒(TMN)侵染后,其产生的毒素作用所致。防治方法褐变型筋腐果:①选择适宜品种。②改善环境条件:改善环境条件,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光合产物的积累;采用透光性能好的薄膜。适当稀植,防止栽培过密,增加行间透光率,改善光照条件。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要小水勤浇,不要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水。增施二氧化碳气肥,最大限度地提高光合作用。适当降低夜温,促进光合产物的运输和积累。棚室栽培时,使用无滴膜,及时清除膜面灰尘。③科学整枝:植株定植不要过密,适度整枝,保证通风透光。④科学施肥:采取配方施肥,根据番茄对氮、磷、钾、钙、镁的吸收比率,以及各种肥料在不同土壤上的吸收速率施肥,保证各种元素的比例协调,改善土壤营养状况。避免偏施、过施氮肥。多施用腐熟有机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坐果后,每10-15天喷施1次复合肥,或喷施叶面肥。发病重的温室注意轮作换茬,这有利于缓和土壤养分的失衡状况,促进蔬菜对养分的平衡吸收。在日照短气温低的12月至翌年2月份,适时喷洒1%糖液或0.2%-0.3%磷酸二氢钾,或喷施复合肥;15-20天1次,连续喷2-3次。白变型筋腐果:①选用抗病毒品种。②防治病毒病: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药剂防治。六、脐腐病该病一般发生在果实长至核桃大时。最初表现为脐部出现水浸状病斑,后逐渐扩大,致使果实顶部凹陷、变褐;病斑通常直径1--2cm,严重时扩展到小半个果实。在干燥时病部为革质,遇到潮湿条件,表面生出各种霉层,常为白色、粉红色及黑色。这些霉层均为腐生真菌,而不是该病的病原。发病的果实多发生在第1、2穗果实上,这些果实往往长不大,发硬,提早变红。发病原因此病是由水分供应失调、缺钙等原因导致的生理性病害。一、缺钙。土壤盐基含量低,酸化,尤其是砂性较强的土壤供钙不足。在盐渍化土壤上,虽然土壤含钙量较高,但因土壤可溶性盐类浓度高,根系对钙的吸收受阻,也会缺钙。另外,施用铵态氮肥或钾肥过多时也会阻碍植株对钙的吸收。二、水分供应失调。干旱条件下供水不足,或忽旱忽湿,使番茄根系吸水受阻,由于蒸腾量大,果实中原有的水分被叶片夺走,导致果实大量失水,果肉坏死,导致发病。防治方法1.浇足定植水,保证花期及结果初期有足够的水分供应。在果实膨大后,应注意适当给水。2.育苗或定植时要将长势相同的放在一起,以防个别植株过大而缺水,引起脐腐病。3.选用抗病品种。番茄果皮光滑、果实较尖的品种较抗病,在易发生脐腐病的地区可选用。4.地膜覆盖可保持土壤水分相对稳定,能减少土壤中钙质养分淋失。5.使用遮阳网覆盖,减少植株水分过分的蒸腾,也对防治此病有利。6.科学施肥在砂性较强的土壤上每茬都应多施腐熟鸡粪,如果土壤出现酸化现象,应施用一定量的石灰,避免一次性大量施用铵态氮化肥和钾肥。7.均衡供水土壤湿度不能剧烈变化,否则容易引起脐腐病和裂果,在多雨年份,平时要适当多浇水,以防下雨时土壤水分突然升高。雨后及时排水,防止田间长时间积水。8.采用根外追施钙肥技术。番茄及甜(辣)椒结果后1个月内,是吸收钙的关键时期。可喷洒1%的过磷酸钙,或0.5%氯化钙加5mg/kg萘乙酸、0.1%硝酸钙及爱多收6000倍液,或绿芬威3号1000--1500倍液。从初花期开始,隔10--15d1次,连续喷洒2--3次。使用氯化钙及硝酸钙时,不可与含硫的农药及磷酸盐(如磷酸二氢钾)混用,以免产生沉淀。七、缺镁症番茄缺镁多发生在第二,三穗果快速膨大期,先是靠近第二穗果的叶片叶脉间开始褪绿变黄,并向上向下蔓延,开始时叶缘尚绿,严重时全叶变黄,支叶脉间开始干枯死亡,番茄产量和品质是受到严重影响。一般系土壤中含镁量低,有时土壤中不缺镁,但由于施钾过多或在酸性及含钙较多的碱性土壤中影响了番茄对镁的吸收防治番茄缺镁重在一个“早”字,早发现,早防治。一旦发现靠近果穗的叶片叶脉间变黄(缺钾和缺氮是底部叶片开始变黄),又不是叶霉病和寒害时,就要立即喷施1%——1.5%硫酸镁溶液进行补镁,隔3——5天一次,也可随水冲施,每次每亩冲硫酸镁10——15公斤,15——20天一次。因缺镁变黄
本文标题:番茄果实常见病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624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