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23三顾茅庐文题解读文题直截了当地交代了故事的主要内容。“顾”即“拜访”;“茅庐”指“草庐”。描述的是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作者简介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代表作。其他主要作品有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知识链接《三顾茅庐》选自我国古典长篇小说名著《三国演义》“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草庐”一回。东汉末年,刘备攻打曹操失败,投奔荆州刘表。为了日后成就大业,他留心访求人才,请荆州名士司马徽推荐。司马徽说:“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刘备多方打听,得知“伏龙”就是诸葛亮,此人隐居在隆中,住茅庐草棚,耕作自养,精研史书,是个杰出人才,便专程到隆中去拜访。字音识记拜谒(yè)拱立(ɡǒnɡ)衣襟(jīn)叩门(kòu)傲慢(ào)茅庐(lú)疏懒(lǎn)鄙贱(bǐ)字音识记愧赧(nǎn)倾颓(tuí)鹤氅(chǎnɡ)沔水(miǎn)迄无所就(qì)存恤(xù)昼寝(qǐn)末胄(zhòu)箪食(dān)字音识记(sè)顿开茅塞(ɡuān)衣冠(sài)边塞(ɡuàn)冠军(sāi)瓶塞塞冠字音识记傲(ào)傲慢侥(jiǎo)侥幸遨(áo)遨游烧(rān)燃烧戎(rónɡ)戎马绕(rào)环绕戍(shù)戍守揽(lǎn)包揽戊(wù)戊戌年览(lǎn)展览缆(lǎn)缆绳字音识记纶(ɡuān)纶巾侍(shì)侍立伦(lún)伦理待(dài)等待沦(lún)沦落持(chí)坚持词语释义拜谒:拜见。愧赧:因羞惭而脸红。存恤:爱惜,体恤。屏人促席:叫他人回避,将座席靠近(诸葛亮)。汉室倾颓:汉朝(的统治)衰败。奸臣窃命:指董卓、曹操先后专权。利尽南海:意思是一直到南海的收益都能得到。词语释义如雷贯耳:像雷声穿过耳朵一样,形容人的名声很大。思贤如渴:形容寻求贤才的心情非常迫切。箪食壶浆:用箪盛饭,用壶盛浆。用武之地:用兵之地。指大家都要争夺的地方。顿开茅塞: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忽然理解、领会。文本解读1.开头写关羽和张飞的反对意见有什么作用?二人的反对语言反衬出刘备的有远见、有诚意及求贤若渴的急切心情和虔诚态度。文本解读2.刘备为什么力排众议,坚持要第三次拜访诸葛亮?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都没有见着。第三次力排众议执意三顾茅庐,体现了刘备求才的急切心情和虔诚态度。文本解读3.刘备第三次去拜访诸葛亮,离草庐半里之外就下马,表现了他什么样的特点?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离草庐半里之外就下马步行,可以看出刘备的诚意。文本解读4.张飞的话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有什么作用?张飞的话表现了他鲁莽、暴躁、不计后果的特点,也写出他对刘备的忠心。这里通过张飞的激烈反应,反衬出刘备的真诚、宽容与大度。文本解读5.“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这首诗刻画出诸葛亮是个什么样的人?该诗刻画出了诸葛亮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大智大贤者的形象。文本解读6.“玄德见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这句话属于什么描写?表现了人物的什么特点?外貌描写。短短数语,描绘了诸葛亮的外貌,表现了他超凡脱俗、飘飘然如同神仙的非凡气质。文本解读7.“将军奈何舍美玉而求顽石乎”中的“美玉”和“顽石”分别指谁?“美玉”指司马德操和徐元直,“顽石”指诸葛亮自己,这表现了诸葛亮谦虚的特点。文本解读8.诸葛亮向刘备分析荆州地势的用意是什么?明确荆州的有利条件:物产丰富、战略地位重要、刘表无能。意在暗示刘备,荆州可取,勿失良机。文本解读9.诸葛亮为什么在分析荆州的基础上又要分析益州?益州有哪些优越条件?由于荆州四通八达,为兵家必争之地,只能做外围,不能做主要的根据地,所以又分析了益州。益州的有利条件是: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天然粮仓,条件优越;政权动摇,民思良主。因此有机可乘,可将益州作为可靠的根据地。文本解读10.第三段诸葛亮是怎样分析天下形势的?提出了怎样的战略方针?一论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予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二论孙权“国险而民附,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三论荆州:用武之地,其主不能守,将军可取。四论益州:民殷国富,沃野千里,但刘璋暗弱,不懂存恤贤才,如有贤明者可取。五论刘备:“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提出了“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的策略。文本解读11.诸葛亮对弟弟的嘱咐体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诸葛亮对弟弟的嘱咐,包含对日后的打算,进一步表现了诸葛亮淡泊名利的性格特点。三顾茅庐欲三拜诸葛亮——求才急切等待诸葛亮醒来——敬重虔诚刘备茅庐问计夺取荆州、益州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诸葛亮接受拜请——辅佐刘备霸业可成汉室可兴求贤若渴礼贤下士课文主旨课文记叙了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请其出山辅佐自己完成统一大业的故事,赞扬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和诸葛亮非凡的政治才能。
本文标题:5723 三顾茅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633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