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3课《女娲造人》课件 新人教版
女娲造人袁珂激趣导入在古时候,人们对此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于是出现神创造人的传说。(女娲)那么,女娲为什么想到“造人”?她最初是怎样造人的?结果怎样?作者简介袁珂(1916—2001),四川新都人,神话学家。著有《中国古代神话》《古神话选释》《山海经校注》《神话论文集》《中国神话传说辞典》。《中国古代神话》是中国第一部汉民族古代神话专著。文题背景【文题解说】“女娲”是传说中造人、补天的神,是华夏子孙的“圣母”,是本文的主要人物。“造人”指女娲把黄泥捏成人,是本文的中心事件。文题背景本文是根据《风俗通》中有关“女娲造人”的记载改编的。本文是一篇神话,根据古代神话的记载,加入了作者的合理想象,由富有人性化的演绎扩充而成。女娲造人的神话是在科学水平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产生的,人类渴望知道自己的祖先,在科学不发达的情况下只好借助于想象来解决这个问题。预习诊断易错字女娲()澄澈()掘起()藤()掺和()莽莽榛榛()踪迹()wājuéchānzōngchéngchèténgmǎngzhēn知识积累1.有关神话及其特点。神话是古代劳动人民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不能正确地解释而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故事。神话特点:(1)它是以事实为基础的。(2)充满奇妙的想象和幻想,非常有趣。(3)人物形象大多具有超人的力量。知识积累2.列举我国远古比较著名的神话。示例: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知识积累3.解释下列词语。(1)莽莽榛榛:(2)神通广大:(3)生气蓬勃:(4)兴高采烈:(5)绵延不绝:(6)疲倦不堪:(7)一般无二:草木丛生的样子。形容本领高超,无所不能。富有生命力和活力。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延续不断,文中指世代相传。形容非常疲乏。不堪,表示程度极深。一模一样,完全相同。复述内容1.比一比速度。速读课文,简要概括内容。比一比,看哪位同学读得快,信息概括最全面。2.试一试身手。请学生复述课文梗概,理清文章脉络,其他学生对复述情况作适当的点评。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开辟天地之后,有了日月星辰,有了山川草木、鸟兽虫鱼,单单没有人类,世界显得荒凉寂寞,于是出现了女娲。女娲同样感到孤独寂寞,她用泥捏成了像自己一样的生物,这个生物一触地便活了起来,而且还能叫“妈妈”。女娲非常欣喜,她把自己创造的这个生物取名叫“人”。接着又造出了许多这样的人,又想出办法把小人分成男女,让他们自己去繁衍后代,这样,人类就世世代代延续下来了。复述内容3.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故事的起因。写开辟天地后,有了日月星辰,有了山川草木、鸟兽虫鱼,单单没有人类,世界显得荒凉寂寞。第二部分(第2~12自然段):写神通广大的女神女娲用黄泥和水揉捏了“人”,从此,女娲再也不感到孤独、寂寞了。第三部分(第13~15自然段):写女娲用藤条挥洒泥浆的方法创造出许多的小人儿,使大地布满了人类的踪迹。第四部分(第16、17自然段):写女娲把小人儿分成男女,叫他们自己去创造后代,使人类得以世世代代延续下来。赏析形象1.探究主人公女娲的性格特点。聪明仁爱富有智慧赏析形象2.“女娲的智慧”表现在哪些方面?(1)“她忽然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加入到世间呢?”(2)“想着,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掺和了水,在手里揉团着,揉团着,揉团成了第一个娃娃模样的小东西。”(3)“最后,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创造人类的方法。她从崖壁上拉下一条枯藤,伸入一个泥潭里,搅成了浑黄的泥浆,向地面这么一挥洒,泥点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许多小小的叫着跳着的人儿,和先前用黄泥捏成的小人儿,模样一般无二。”(4)“后来她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把那些小人儿分为男女,让男人和女人配合起来,叫他们自己去创造后代。”赏析形象3.女娲的仁爱表现在哪些细节?(1)“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2)“她一心要让这些灵敏的小生物布满大地。但是,大地毕竟太大了,她工作了许久,还没有达到她的意愿,而她本人已经疲倦不堪了。”复述内容小结:神话中的主人公女娲是神,具有非凡的能力。她造人的手段、方法体现了“神”的威力,而在细节的处理上,作者又赋予了她人的心理、人的情感、人的生活体验,从而使想象内容既显“神威”,又合人情事理。女娲之所以要造人,是因为她感到寂寞孤独,造人的愿望自然而真实;模仿自己的样子造出人形;“人”的产生,使女娲得到做母亲的自豪和欣慰;晚霞里、星光下,女娲的忙碌疲倦,正显露出一位母亲勤劳、智慧、伟大的身影。感知想象1.默读课文中女娲造人的几个情节,看看哪里最见作者的想象力,谈谈你的看法。女娲造出小人之后欢欣鼓舞的场面以及对女娲的人性化描写最见作者的想象力。女娲作为“神”,她也有人的喜怒之情,她会哭、会假装生气,甚至会灵机一动创造出人类,她得到了母亲的天伦之乐。她哪里是神,分明就是人,她有人的情感、人的心态、人的智慧、人的生活体验。从中我们看到了神话的情节是想象的,但又是真实的、合乎现实生活情理的。然后启发学生从多角度来感受人类诞生的意义:如有了人类,大自然才有了生机;有了人类,女娲不再孤独;有了人类,世间才有温情……从而让学生明白生命的可贵、要珍爱生命等。感知想象2.概括本文的写作特点。(1)全文充满了丰富的想象,这些想象以现实为基础,又充满了神奇色彩,表达了人们对人类起源的探究热情,以及对人——这一聪明美丽的生物的自我赞叹。(2)文中通过对女娲心理、动作、神态等细节的细致刻画,表现了女娲的智慧与仁爱。(3)生动有趣的情节、通俗自然的语言、神奇丰富的想象,使文章读来朗朗上口,引人入胜。拓展延伸1.以小组为单位,讲述自己熟悉的神话故事。教师可以列举神话的题目: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夸父逐日、精卫填海。2.组长推荐人选在班内交流讲故事。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一”比较这两则短文与课文的区别。板书设计女娲为什么要造人?(1-4)女娲是怎样造人的?(5-16)人类怎样繁衍下去?(17、18)孤独寂寞添加生物揉团黄泥藤条挥溅分为男女创造后代想象幻想女娲造人
本文标题: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3课《女娲造人》课件 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643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