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解读(精)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解读教研室伍文胜初中生物课程标准解读课程标准研制的背景生物课程标准与大纲的异同新课标基本理念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课程标准的内容框架生物课程资源的利用主题一课程标准研制的背景新一轮的课改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进行的?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已经加入WTO等,这些对我国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全教会的召开及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提出。第8次课程改革,基础课程教育改革纲要。主题一课程标准研制的背景国内国际的一些背景对课程标准的研制有怎样的影响?国内广大生物教师的改革努力生物课程需要改革、地位主题一课程标准研制的背景国际教育发达国家新一轮的教育改革,理科课程改革。生物学、科学教育共同的特点和趋势主题二课标与大纲的异同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前言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标准设计思路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教学目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内容标准学习领域、目标及行为目标教学内容及要求实施建议教学建议教学建议:n课时安排n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n考核与评价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附录术语解释案例主题二生物课标与大纲的异同共同点:都是教育部颁布的指令性的课程文件主题二生物课标与大纲的异同不同点(大纲着眼于教师,课程标准着眼于学生)课程标准主要描述了学生在某一阶段学习后的学习成果,而大纲强调的是具体学习内容。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生物教学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生物教学大纲是统一的要求。(例子)主题二生物课标与大纲的异同基本要求较高要求主题二生物课标与大纲的异同不同点(大纲着眼于教师,课程标准着眼于学生)课标的要求包括了认知、情感和能力三个领域。而大纲则主要侧重在知识方面的要求。生物课程标准对于学习结果的描述都是可见的行为。这些要求是学生可以理解的,并是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也便于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标准没有再继续沿用那些抽象的术语来表示学习结果。主题二生物课标与大纲的异同课程标准有哪些突破点?(对课程认识上的突破)课程的任务和价值新的课程理念构建了新的知识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加强了生物技术教育。主题三新课标基本理念为什么这次课程改革要提出新的理念?过去实际也有课程理念,只是表达方式不同,如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双基等。理念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主题三新课标基本理念新课程理念依据是什么?主题三新课标基本理念如何理解生物科学素养?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情况,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主题三新课标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与大纲强调的“双基”之间有什么关系?培养专业人员公民素养主题三新课标基本理念如何理解“面向全体学生”?以往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关注城市化,关注好学生。课标要求平等对待所有的学生,不论地区、民族、家庭等差异,共同沿课程目标的方向前进。主题三新课标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会不会降低教学要求?所有人都能达到标准的要求吗?会不会忽视了精英的存在?没有降低,整体水平提高:标准的基本要求是每个学生通过努力都应该达到的。给每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机会,为优秀学生提供条件。主题三新课标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是否会影响优秀人才的产生和科技人才的培养,影响我们对未来生物学家的培养?面向全体学生实际上增加了产生科技人才的机会。主题三新课标基本理念为什么要提倡探究式学习?探究学习在学生学习生物课中有怎样的作用?探究性学习是有效的学习方式:能够反映学科(尤其是生物学科)的特点。全面达成目标主题三新课标基本理念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与科学家的探究性活动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如何来看待探究过程与探究结果的关系?主题三新课标基本理念探究性教学中,学生主要在思考、在动手做,是不是教师容易了?对教师的挑战,更难了,要求更高了。主题四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生物教师的工作量很大,很多学校没有专职实验员,而探究性教学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应该如何解决这个矛盾?积极的态度去应对,更加努力、投入:配备实验员建立课外活动小组;培养小助手。主题四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为了更好地开展探究性教学,作为新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应该采取哪些教学手段或策略呢?理解课标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特点教学技能共同提高主题四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探究教学的难点在哪里,进行探究性学习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备课和引导、控制主题四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新教师在探究性教学还该注意哪些问题?明确的教学目标值得探究的问题民主的气氛思路清晰备课充分,不断改进共同学习提高主题四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探究性学习有哪些局限性?探究性学习是否可以取代其他方式?费时对教师要求更高有些需要条件,探究性学习当然应该和其他方式结合。主题五课程标准的内容框架为什么要改变原有的初中生物课程的内容框架?为实现课程目标服务具体事实的掌握----生物学核心内容主题五课程标准的内容框架框架的变化对生物学教学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哪一个更重要?学生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生物科学发展的需要从宏观上看桃花双授精的概念?《课标》精选教学内容,降低难度,打破学科体系。授精教程,花柱顶端首先产生蔗糖溶液,刺激同种的花粉产生花粉管,此后花粉管将雌配子送往胚珠,只有一个雄配子可以通过珠孔进入胚珠,然后与雌配子结合形成合子。香港高中教材对这一概念的教学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是大众教育,而不是精英教育;义务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普通公民,而不是科学有;义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科学素养,而不是专业素养。提高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科学探究从中观上看核心是什么?《生物课程标准》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的体系。《生物课程标准》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的体系。主线——人与生物圈主线——人与生物圈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生物与环境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生物的多样性生物技术健康地生活科学素养、公民素养科学探究为什么构建“人与生物圈”体系?4、构建“人与生物圈”课程体系,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构建“人与生物圈”课程体系,以生物科学宏观研究为主线,精选和串联生物科学重要的知识和观念,不仅克服了过去生物课程难、繁、偏、旧的弊端,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而且也有利于生物学科内的综合。我们认为,构建“人与生物圈”课程体系,还有利于让学生从关注身边的事物开始,强调生物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情感体验、价值观等的紧密联系,强调生物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体验式、讨论式、探究式等学习方式的真正达成,使学生得到充分发展。内容标准初中生物学内容标准由10个一级主题组成,每个一级主题一般又由若干二级主题组成。二级主题包括具体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具体内容标准规定了初中生物学课程所要达到的基本的学习目标,活动建议则列举了有利学习目标达成的具体观察、调查、资料收集和分析、讨论、实验实践等活动项目。从微观上看新生物学课程标准举例现行大纲内容框架•植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细菌、真菌、病毒•动物的形态、结构、分类•人体解剖与生理卫生•遗传、进化、生态新标准内容框架•科学探究•生物体的结构和层次•生物与环境•生物圈中的人•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生物的多样性•健康的生活•生物技术现行大纲内容案例植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种子的结构和功能•根的结构和功能•叶的结构和功能•茎的结构和功能•花的结构和功能•果实的结构和功能•植物的类群:藻类、苔藓、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被子植物的分类)新标准内容案例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绿色植物的一生•绿色开花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有关植物类群的知识则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加以阐述。2、构建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相互统一的体系50年来,我国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制定得一直比较全面,但大纲的教学内容则仅仅体现为知识和技能要求。标准则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全部列入“具体内容标准”: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参与绿化家园的活动;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等融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于一体的内容,有利于教学目标的真正达成。3.教学目标要求更加明确我国初中生物教学大纲,1992年以前一直没有明确的教学要求。1992年义教大纲首次提出:知识分为了解、理解、掌握要求;实验分为练习、初步学会、学会要求。2000年义教大纲在此基础上改为知道、识记、理解、应用,删除掌握;实验增加“探究”要求。本次标准,进一步提出更确切要求。附录:学习目标的说明各水平的要求内容标准中使用的行为动词了解水平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描述,识别,列出,列举,说出,举例说出理解水平把握内在逻辑联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说明,举例说明,概述,区别,解释,选出,收集,处理,阐明知识性目标动词应用水平在新的情境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理;进行总结、推广;建立不同情景下的合理联系等。分析,得出,设计,拟定,应用,评价,撰写模仿水平在具体示范和指导下完成操作。尝试,模仿技能性目标动词独立操作水平独立完成操作;进行调整与改进;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等。运用,使用经历(感受)水平从事相关活动,建立感性认识。体验,参加,参与,交流反应(认同)水平在经历基础上表达感受、态度和价值判断;做出相应反应等。关注,认同,拒绝情感性目标动词领悟(内化)水平具有稳定的态度、一致的行为和个性化的价值观念等。确立,形成,养成4.通过案例传达一定的信息《标准》特别强调,教师应积极提供机会让学生亲自尝试和实践,并将科学探究的内容标准尽可能渗透到各主题内容的教学活动中。《标准》为此设计了12个案例,其中5个案例就是科学探究的案例。例如,“探究影响鼠妇颁的环境因素”、“探究酸雨的危害”、“探究蚂蚁的行为”、“探究食物保鲜的方法”等案例。案例:探讨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活动目的:关注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和预测增长的后果。材料用具:方格纸、直尺等活动指导:一、阅读下列数据表:中国人口数量中国人口数量年代数量(亿)年代数量(亿)公元27401393157817640.550.480.60.62.01849192819491989199520004.14.75.411.012.012.95二、绘制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三、讨论:从公元2年开始,我国人口数量翻一番所花费的时间大约是多少?四、预测:1995年的我国人口数量翻一番所需花费的时间将会是多少?若保持这种增长速率,对我国的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将会发生什么结果?5.倡导珍爱生命《标准》制定的“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的课程目标也和到充分体现,删除了过去教学大纲中较多的解剖动物、采集植物标本的内容,代之以观察、栽培、饲养、保护动植物有内容,并通过案例的形式,明确而具体地传递这一信息,如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案例中,明确提出“活动完成后将鼠妇放回大自然”。主题六生物课程资源的利用学校的教学仪器设备与现在的课程标准和新教材很不配套,怎么办?
本文标题:初中生物课程标准解读(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654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