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改革方案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改革方案为了落实贵州民族大学关于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改革的要求,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效果,“近现代史与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教学部”根据课程特点,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本着“理论精、史事清、方法新、效果好”的思路,特制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以顺利推进本课程教学改革全面进行。一、教学改革目标(一)彻底打破照本宣科、死记硬背的传统教学模式,实现向素质教育的转换,改变长期以来以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课程知识为学习目的的观念,牢固树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目标的理念。着重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历史事件、评论历史人物的能力,深刻领会“四个选择”,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爱国主义的责任意识。(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激发学生去主动发现、思考、探索和解决问题,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有所得。(三)全面客观反映教学过程,改变传统的“一考定终身”考核方式,使教学效果和学生成绩的评价更加透明公正。二、教学改革基本内容根据贵州民族大学2014级新生课改方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分为2分,32个学时,8周完成教学,每周4节、没有实践课。经过调研以及参照付江红老师、赵春波老师的教改实践经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改革思路如下:1.开展专题教学。专题讲授内容在中学历史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加深,以教育部统编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为基础,设置六个专题,即: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时期的经济政治、近代中日关系、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到建立新中国、新中国的建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文化专题: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每个专题教师讲授2学时或者4学时,一共为18学时,另外设置22个学时的复习总结,课堂教学时数总共为20学时。具体安排为前2周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每周上2次,每次2个学时;后6周每周上1次,每次2个学时。2.设置实践课。实践课的方式包括:选读历史典籍,观看经典纪录片,进行乡土历史调查等等。实践课设置12个学时,要求每位同学必须交一篇读书报告或者一份乡土历史调查报告。报告的要求为:文科专业字数为3000—4000字,理科专业字数为2000—3000字,不得抄袭,引文必须注明出处。报告在第7周提交,并且放入期末试卷袋中存档。三、成绩考核与评定1.期末闭卷考试改为统一开卷考试。由“近现代史与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教学部”根据教学要求组织教师拟定开卷考试题,并在学校统一规定的时间地点进行考试与阅卷。2.综合成绩=期末成绩50%+平时成绩50%。平时成绩=考勤30%+课堂表现30%+实践课成绩40%四、专题具体设置、实践教学大纲、选读参考书目分别看附件1、2、3。3附件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设置设置六个专题:专题一: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4学时)专题二:中华民国时期的经济政治(2学时)专题三:近代中日关系(2学时)专题四: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到建立新中国(4学时)专题五:新中国的建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4学时)专题六:文化专题——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2学时)复习总结:2学时专题一: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4学时)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对本专题的学习,了解外国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以及近代中国的基本矛盾和面临的主要任务;深刻理解社会各阶级为民族独立、国家复兴所做的各种探索及其成败的根本原因。教学重点和难点:1.了解从鸦片战争到辛丑条约的基本历史过程,认识清朝廷是如何在外来侵略的打击下,不断丧权辱国,使中国的领土与主权不断受到破坏和丧失。2.了解农民阶级、地主阶级统治集团、资产阶级维新派以及资产阶级革命派对国家出路的探索及斗争。教学基本内容:一、外敌入侵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与特点(二)近代中国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三)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中华民族的历史任务(四)中国革命的性质和发展阶段二、中国各阶层对国家出路的探索(一)抵御外国武装侵略的斗争(二)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起落(三)洋务运动的失败和戊戌维新运动的夭折(四)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失败4(五)对这一时期探索国家出路的历史总结专题二:中华民国时期的经济政治(2学时)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对本专题的学习,了解中华民国时期的经济与政治状况,认识中华民国的社会性质,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继续救国斗争的社会时代背景。教学重点和难点:1.中华民国的社会性质。2.关于袁世凯的评价。3.认识国民党在抗日战争的地位和作用。教学基本内容:一、中华民国时期的经济(一)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发展及其原因(二)民族资本主义陷入困境及其原因二、中华民国时期的政治(一)中华民国的社会性质(二)中华民国初期的政治状况(三)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状况(四)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政治状况1.国民党军事独裁统治的建立2.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合作与分裂3.国民党政府与抗日战争4.国民党统治在大陆的奔溃专题三:近代中日关系(2学时)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对本专题的学习,了解近代中日关系的发展历程以及伟大的抗日战争及相关重大历史事件,认识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表现与作用,认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期间做出的巨大牺牲;深刻理解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深远历史意义。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民族团结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2.从近代中日关系的发展演变认识当前中日关系。教学基本内容:一、鸦片战争后的中国与日本5二、中华民国的成立与中日关系三、日本的全面侵华与中国的抗日战争四、战后中日关系的缓慢恢复五、中日关系的新课题与远景展望专题四: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到建立新中国(4学时)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对本专题的学习,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及其重要意义,从中国共产党所进行的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中了解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教学重点和难点: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2.中国共产党的武装革命、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3.新中国的诞生及其伟大意义。教学基本内容: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一)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三)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二、中国共产党的斗争(一)中国共产党与大革命(二)土地革命与革命新道路的探索(三)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共产党(四)解放战争与新中国的成立三、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成功的原因及历史意义专题五:新中国的建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4学时)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对本专题的学习,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了解民主革命的完成和国民经济的恢复;认识毛泽东与二十世纪中国的第二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了解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失误、纠错以及在探索期取得的建设成就;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功绩,认识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中共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认识邓小平与二十世纪中国第三次“历史性6的巨大变化”。教学重点和难点:1.了解和认识建国初期的中国社会性质;2.三大改造的特点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3.理解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4.改革开放的起步与全面展开。5.科学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教学基本内容: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二、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一)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二)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三、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以及探索期的建设成就(二)探索中的严重曲折1.“大跃进”2.“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四、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专题六:文化专题—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2学时)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对本专题的学习,了解近代中国在内忧外患之下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辩证客观地认识西方文化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西学东渐之下中国社会的变革;2.怎样辩证客观地看待当今的西方文化与中国社会。教学基本内容:一、西学东渐涵义二、近代以来西学东渐的几个阶段三、西学东渐的主体与传播途径(一)传播主体(二)传播途径四、西学东渐的内容、主题与特点五、近代以来思想潮流的演进7六、“西学东渐”下的社会变革附件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实施方案一、实践教学的目的实践教学环节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本目的在于引导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了解国史、国情,提高大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实践,让大学生能够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从而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增加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实践内容设计要求实践课的设计一方面要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理解理论,掌握理论。另一方面,作为本课的主要目标是要使学生能够增强实际情感体验,促使“知、情、信、意、行”的转化。再次,实践课的设置也要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服务。三、实践课程方式及内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实践教学包括课堂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实践课的方式包括:观看经典纪录片,选读历史典籍,进行乡土历史调查等等。实践课设置12个学时,其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每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实施。实践教学一:观看影视资料结合特定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观看《复兴之路》、《留美幼童》、《甲午风云》、《西安事变》、《长征》等影视作品;或观看《彝海结盟》、《南京大屠杀》、《抗日烽火》、《辉煌成就——改革开放30年》等专题图片展。组织讨论活动或写出观后感。8实践教学二:组织比赛及学习交流活动组织演讲赛、辩论赛、讨论会、读书活动等活动。为了有效利用时间,可采用课内课余相结合,分组交流与班级交流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实践教学三:听专家的报告校内外专家学者、政界人士、行业精英以及熟悉有关历史事件、熟悉地方建设的有关人士给学生作专题报告。实践教学四: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革命遗迹以及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展览。组织学生参观黎平会议会址、遵义会议会址、息烽集中营、王若飞故居、贵安新区的建设等等,并写出相关报告。实践教学五:组织小型课题研究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布置相应研究选题;对学生进行研究技能培训。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采集资料、整理交流资料、分析研究、撰写论文等工作。实践教学六: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参与学校党委宣传部、团委、学工部等部门协同组织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和“三下乡”活动并撰写社会实践报告。四、实践教学要求1、对任课教师要求:教师要精心安排组织并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认真批阅学生的实践报告,及时评定并公布学生实践成绩,注意保存原始材料并汇编成册装入期末试卷袋中存档。2、对学生要求:(1)由各班班委按10一组,确定实践小组组长。(2)由各实践小组长负责组织本组实践活动。(3)每位学生积极参与,认真调研,独立完成一篇原创的实践报告。实践报告要求:须手写,文科专业字数为3000—4000字,理科专业字数为2000—3000字,不得抄袭,引文须注明出处,报告在分别于第7周和第15周提交。五、实践教学考核与成绩评定91、实践教学的指导、检查及成绩评定由该班任课教师负责。2、考核内容:(1)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参与情况。(2)实践心得、实践报告完成情况。(3)实践课题完成情况。3、成绩评定:实践教学成绩占平时成绩的40%,即期末综合成绩的20%。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参与情况及调查报告和论文水平,按百分制给出相应成绩。近现代史与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教学部2015年1月20日附件3:实践教学——读书报告选读参考书目1.[美]费正清等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上、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2.胡绳著:《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3.罗尔纲编:《太平天国通史》,中华书局,1992年版4.夏东元编:《
本文标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改革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660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