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人卫5版医学免疫学)第三章 抗原
第三章抗原•概念:是指能与T细胞、B细胞的TCR或BCR结合,促使其增殖、分化,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与之结合,进而发挥免疫效应的物质。•特性免疫原性:即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诱导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抗原性:即抗原与其所诱导产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的能力。抗原(antigen,Ag)•免疫原(完全抗原):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抗原性的物质。•半抗原(不完全抗原):只有抗原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第一节抗原的异物性与特异性异物性•抗原免疫原性的本质•非己的物质•抗原与机体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远,组织结构差异越大,异物性越强,免疫原性就越强。•病原体、动物蛋白制剂、移植物、改变了的自身成分、胚胎期未与免疫活性细胞充分接触的自身成分。•免疫应答中最重要的特点,是免疫学诊断和免疫学防治的理论依据。•抗原的特异性是指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及其与应答产物发生反应所显示的专一性,即某一特定抗原只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且仅能与该抗体或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结构基础是存在于抗原分子中的抗原表位。特异性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称为抗原表位,又称抗原决定基,是与TCR、BCR或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结构单位。抗原表位•顺序表位:由连续性线性排列的短肽构成,又称为线性表位,由T细胞或B细胞所识别。构象表位:指短肽或多糖残基在空间上形成特定的构象,又称为非线性表位,由B细胞识别。•T细胞表位和B细胞表位抗原表位的类型抗原表位的性质、数目、位置和空间构象决定着抗原表位的特异性,也就决定着抗原的特异性。影响抗原特异性的因素•抗原分子上能与抗体分子结合的抗原表位的总数称为抗原结合价。•天然抗原是多价抗原,可以和多个抗体分子结合。•一个半抗原相当于一个抗原表位,仅能与抗体分子的一个结合部位结合。抗原结合价在免疫应答中,B细胞识别半抗原,并提呈载体中的抗原表位给CD4+T细胞,Th细胞识别载体表位,载体把特异T细胞和B细胞连接起来(T-B桥联),T细胞才能激活B细胞。表位-载体作用不同抗原之间含有的相同或相似的抗原表位,称为共同抗原表位。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对具有相同和相似表位的不同抗原的反应,称为交叉反应。共同抗原表位与交叉反应第二节影响抗原诱导免疫应答的因素一、抗原分子的理化性质化学性质:蛋白质﹥糖类﹥核酸、脂类分子量大小:﹥10kD,分子量越大免疫原性越强结构的复杂性:苯环﹥直链分子构象易接近性:指抗原表位被淋巴细胞抗原受体所能接近的程度物理状态:聚合体﹥单体;颗粒性﹥可溶性二、宿主方面的因素•遗传因素(受MHC控制)•年龄、性别与健康状态三、抗原进入机体的方式•剂量:适中•途径:皮内﹥皮下﹥腹腔、静脉注射﹥口服•次数•两次免疫的间隔时间•佐剂第三节抗原的种类一、根据诱生抗体时需否Th细胞参与分类•胸腺依赖性抗原(thymusdependentantigen,TD-Ag):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依赖于T细胞辅助,又称T细胞依赖性抗原。•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hymusindependentantigen,TI-Ag):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时无需T细胞的辅助,又称T细胞非依赖性抗原。TI-Ag分为TI-1Ag和TI-2Ag,TI-1Ag具有B细胞多克隆激活作用,成熟或未成熟B细胞均可对其产生应答,TI-2Ag表面含多个重复B表位,仅能刺激成熟B细胞。TD-Ag与TI-Ag的特性比较TD-AgTI-Ag组成B细胞和T细胞表位重复B细胞表位T细胞辅助必需无需免疫应答类型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抗体类型多种IgM免疫记忆有无二、根据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分类•异嗜性抗原:为一类与种属无关,存在于人、动物及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又名Forssman抗原。如溶血性链球菌的表面成分与人肾小球基底膜及心肌组织具有共同抗原存在。•异种抗原:指来自于另一物种的抗原性物质。如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植物蛋白、动物免疫血清等。•同种异型抗原:指同一种属不同个体间所存在的抗原,又称同种抗原或同种异体抗原。如血型抗原、组织相容性抗原。•自身抗原:可诱导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自身成分。•独特型抗原:TCR、BCR或Ig的V区所具有的独特的氨基酸顺序和空间构型,可诱导自体产生相应的特异性抗体,这些独特的氨基酸序列所组成的抗原表位称为独特型(idiotype,Id),Id所诱生的抗体称抗独特型抗体(AId)。三、根据抗原是否在抗原提呈细胞内合成分类•内源性抗原:在抗原提呈细胞内新合成的抗原。如病毒蛋白、肿瘤抗原等。•外源性抗原:来源于抗原提呈细胞外的抗原。如吞噬的细胞或细菌等。四、其它分类•天然抗原和人工抗原•颗粒性抗原和可溶性抗原•蛋白质抗原、多糖抗原和多肽抗原•移植抗原、肿瘤抗原、变应原、过敏原及耐受原等第四节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概念:某些物质,只需要极低浓度(1~10ng/ml)即可激活2%-20%T细胞克隆,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这类抗原被称为超抗原。•分类:外源性超抗原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和内源性超抗原如小鼠乳腺肿瘤病毒蛋白等。一、超抗原(superantigen,SAg)超抗原普通抗原化学性质细菌外毒素、逆转录病毒蛋白等普通蛋白质、多糖等MHC结合部位非多态区多态区肽结合槽TCR结合部位VβVα、Jα及Vβ、Dβ、JβMHC限制性-+应答特点直接刺激T细胞APC处理后被T细胞识别反应细胞CD4+T细胞T、B细胞T细胞反应频率1/20~1/51/106~1/104•概念:预先或与抗原同时注入体内,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性物质。•最常用的佐剂:弗氏完全佐剂和弗氏不完全佐剂。二、佐剂又称有丝分裂原,可导致细胞发生有丝分裂,可激活某一类淋巴细胞的全部克隆,是一种非特异性的淋巴细胞多克隆激活剂。三、丝裂原人T细胞人B细胞小鼠T细胞小鼠B细胞ConA(刀豆蛋白A)+-+-PHA(植物血凝素)+-+-PWM(商陆丝裂原)+++-LPS(脂多糖)---+SPA(葡萄球菌蛋白A)-+--
本文标题:(人卫5版医学免疫学)第三章 抗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687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