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研究实验报告
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研究实验报告课题负责人:张宇课题成员:张宇王淑敏马莉刘兵史海永单位:郑州市第二十四中学郑州市教改实验成果申报课题成果形式:实验报告1政史地学科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究我们的研究始于1995年我校政、史、地学科的调节教学改革实验,但确立这个研究课题却是在1999年.三年来,我们采用自然实验法,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行了反复的探索,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一、课题的提出基于以下原因,我们提出了“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研究”的课题:(一)知识经济呼唤培养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而创新的核心是人,是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正如江泽民总书记所讲的“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时代带来的新特点,使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教育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响应时代的呼唤,积极改革,勇于创新,大力培养符合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创新性人才,以抓住机遇,赢得挑战。只有培养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才能使我们的民族振兴,国家兴旺发达,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二)素质教育呼唤培养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对素质教育的内涵进行了认真的研究,经过实践探索和反复推敲,我们认识到,创新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通过创新教育,可以更有力地推动素质教育,更好地深化素质教育。因为“人是在创造活动中并通过创造活动来完善自已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2年报告《学会生存》)创新素质是个人总体素质中的核心成分,是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创新素质的培养,有利于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唤醒人的创新潜能。因此开展创新教育可以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潜能。2(三)教学现状呼唤培养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政史地教学是传统教学弊端最大、引起争议最多的学科,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每到期中期末考试,政史地考完之后,满考场都是纸屑,有学生考试过程中乱涂乱画的草纸,有作弊用的小抄,甚至还有撕碎的教材。看看试题,纯是死记硬背的东西。难怪学生抄袭、学完的书就扔掉,除了死记教材应付考试外,他们所学的东西几乎没有其他作用。更令人痛心的是,固定的思维模式、整齐划一的答案,严重地扼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一幅图画,两个学生抬着水向有树的方向走:学生说“抬着水去浇树”就可以得高分,说“给五保老奶奶送水”就不得分;分析历史现象,按照教材上的观点回答就得分,如果阐述自己的看法,不管观点如何新颖,论述如何有理有据,学生也会被判“答案错误”,当然也不能得分。这便是我们的传统教育:一切围着考试转,一切围着升学转;教师死教书,教死书;学生死读书,读死书。教来教去,教师只能依赖教材,依赖教参,容不下学生的不同意见,更容不下反对意见;学来学去,学生只会记忆背诵信息,而不会收集、处理信息,只会死记硬背,却不会思考,不会质疑,基本的思维能力得不到发展,创新思维、发散思维更是无从谈起。加上教材的单一,知识的陈旧,内容的单调重复,各学科的各自为政,学生不只是知识面狭窄,缺少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而且,学生原有的兴趣火花也被一点点地浇灭,个性特长也被一天天地扼杀,更谈不上发展智力、开发潜能。这样,原本情感色彩很浓、人文色彩很浓的政史地教学,被搞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这种局面呼唤我们培养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也正是我们选择把政史地学科作为培养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出发点。一项改革的尝试,让我们看到了改革带来的生机和活力:2001年,从高校传来消息:近年来郑州24中升入重点大学的学生中有近百名分别担任了所在学校班级的班长、学生文学社社长、学生会宣传部部长等干部职务。这一现象引起了社会上的关注。我们这3时发现,这些在高校出类拔萃的学生,他们在高中学习阶段,在政史地学科进行的创新能力教学实验中得到了锻炼,增长了才干,具备了一技之长。在高中时他们就通过竞选做过学生会主席、校刊主编、校广播站站长等工作。这增强我们进行政史地创新实验的信心和勇气。二、研究目标与理论依据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适应人才成长的需要而进行的教育实践。政史地创新教育——培养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创新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开发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发展和人文精神的养成为宗旨,通过对政史地教育的综合改革,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模式,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一)“培养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验”的预期目标我们确立的目标层面是:1、更新教育观念,调整教学关系。努力创设开放的、宽松的育人环境,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平等、和谐、民主,为学生创新人格的养成、创新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适宜的环境和条件。2、构建“培养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实践模式。使政史地教育成为弘扬人的主体精神、增强人文素养的重要载体。3、构建“培养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评价体系。建立多元的评价标准和多样性的评价方式;建立符合创新教育要求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教师教育教学的评价体系,以科学的评价反映创新教育的要求,明确改革的方向。4、使中学生具备良好的创新素质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二)理论依据1、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在社会活动中具有主观能动性,是实践活动的主体。从这个角度说,主体性是人的本质表现,而能动性、创造性又是主体性的集中体现,培养人的创新素质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4发达的不竭动力。”“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我们的创新教育实验,就是以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创新问题的重要讲话以及《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等政策法规为指针而进行的。2、中外著名教育家的教育实践为我们指出了进行培养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教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期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如何使学生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从而发展成为一个创新者呢?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三十年代就提出了“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创新教育观,他指出了实施创造教育的“六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之能想;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之能干;解放儿童的嘴,使之能说;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之能接触大自然和大社会;解放儿童的时间,不逼迫他们赶考,使之能学习自己渴望学习的东西。3、培养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活动非常适合在普通中学开展。目前全国各地的重点中学都开展了一些培养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实验。许多人认为重点中学学生知识面广,各学科基础知识扎实,自学能力强,开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活动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所以各地都把培养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实验基地放在重点中学,普通中学则很少开展。原因是从领导到老师都认为普通中学学生,学习能力差,各科基础知识都学不好,学习的自觉性也差,无法开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实验。但是我们认为从培养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特点和普通中学学生的特点来看,在普通中学开展培养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活动是非常必要的。我们知道普通中学学生的学习成绩都不太好,但并不是说这些学生智力水平低、不聪明。我们教过普通中学的老师都知道,普通中学的学生大多数都很聪明;他们学习不好,考试成绩差的主要原因是学习方法不当,不太适应“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他们中许多学生5是好动,爱说,并经常出一些“异想天开”的“坏”点子扰乱课堂秩序。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不许学生乱说、乱动的。长期这样使学生个性被压抑,使他们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成绩逐渐下降,他们慢慢变成老师心目中的“差生”。而开展培养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活动,能把他们的个性发挥得淋漓尽致,使他们在学习中如鱼得水,他们的个性特点才真正有了用武之地,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认为普通中学的许多学生都很适合这种学习方式。4、现代脑科学研究认为,人的大脑具有极大的潜在能力。就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的那样:“人的大脑还有很大一部分潜力未曾加以利用,而且根据某些权威多少带点武断的估计,这种未曾利用的大脑潜力竟高达90%。”为此,该报告认为,“根据大脑的生化研究的现状和大脑具有100亿个社经细胞的潜在能力,我们有理由设想:如果人脑由于受到更加有利的条件、新型的教育活动和优良环境的影响而获得益处,那么人脑就能把它的创造性的才能发展到不可想像的高度。美国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的多重智力学说进一步印证了这一观点。加德纳在《心智的结构》一书中指出,人的大脑至少有七种智力构成:语言智力、数理逻辑智力、视觉或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音乐节奏智力、人际智力和自省智力。加德纳教授认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拥有这七种智力,只是程度不同和组合不同而已,而这七种智力并没有优劣之分,人的这七种智力都可以通过教育得到发展。这给我们很多启发,传统教育中,我们只注重了孩子的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而对其他能力的培养却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因此,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创造有利于学生人体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是开发学生潜能,培养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关键所在。三、实验过程(一)实验步骤:该项实验共分三个阶段,三年完成。第一阶段:起始阶段(1999——2000学年度)6本阶段在提出假设、确定研究内容和目标的基础上,制定了实验研究方案,选择了实验年级和班级。实行指导教师和实验教师定期联系制度,指导教师定期指导,帮助实验教师在充分转变教育观念、学习研究方案、调整教学关系、完善课程体系的基础上,确定选修、活动课教学目标,编选教材、编写教案,然后投入实施,初步构建起政史地创新教育课程体系。第二阶段:完善阶段(2000——2001学年度)在部分班级实验研究、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扩大实验范围。参加实验的政史地教师每月一次大型研讨会,每周一次小型学科研讨会,进一步完善研究目标,探索政史地整合改革创新的规律,分别编写出具有本校特色的教材教案和活动指导纲要,探索出创新教育新模式。第三阶段:推广阶段(2001——2002学年度)我们撰写了《关于政史地培养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教育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边实验、边总结提高。采取聘请专家作报告,印发参考材料、召开现场会、研讨会、经验交流会,在内部刊物《校报》上开辟实验研究专栏等形式,本着发现典型,加以解剖,提炼其精华,加以推广,共同提高的方针,先后在99级、00级、01级、02级推广了课题研究成果。为进一步加深研究,在学校开设了选修课程、活动课程及研究性课程,并不断总结和研究课程开设的规律,出台了《深化研究性课程实施意见》;在组织创新教育研究优秀成果和创新教育优秀案例评选的基础上,汇编《选修课、活动课创新典型案例》和《学生研究性学习报告》等创新教育成果,完成实验研究报告和研究论文。(二)实验的主要环节1、构建创新教育的新课程体系传统的中学课程存在诸多不足,必修课程一统天下,教学内容陈旧,相近学科重复,远离中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中学生没有自主选择的机会,不适应中学生个性和谐发展,难以开发学生的潜能,不利于培养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认为:尊重个性是培养7创新意识的前提,个性化教育是创新教育的核心,提供学生选择的机会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由此,我们搭建了供学生充分选择的舞台,构建了创新教育的课程体系,即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两大类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三大板块(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的课程结构,进而发展成“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的基础型、拓展型、研究(探究)型的课程结构新体系,为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发展开辟了一方新天地。(1)课程构建的原则在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构建上,我们遵循以下原则:差异性原则:在课程构建上要承认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和人格,尊重学生的选择,构建适合所有学生个性充分发展的活动课、选修课和研究性课程,以拓
本文标题: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研究实验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708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