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临床耐多粘菌素CRE菌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临床耐多粘菌素CRE菌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杜鸿2016年8月19日Superbug:超级细菌MRSA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Enterobacteriaceae,CRE)Superbug:超级细菌Superbug:超级细菌一位49岁的妇女2016年4月因尿路感染症状在宾夕法尼亚州的部队医院求医,分离到一种能够抵抗多种药物的大肠杆菌菌株,携带有15种不同的耐药基因,集中在两种能在细菌之间轻松移动的质粒上。一个质粒含有CTX-M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另外一个就是含有新发现的可怕的mcr-1基因(导致多粘菌素抗药性的基因)。Superbug:超级细菌美国现首例“超级细菌”全球无任何抗生素可治!ColistinResistance1、多粘菌素之所以能坚挺到现在,是由于它从抗生素早期开始就是一种毒性药物,由于副作用的缘故而很少被列入处方之中;正因为其很少被使用,细菌才没能适应它。2、在此之前,许多细菌已经能够耐受几乎所有的抗生素,而多粘菌素则是我们最后的防线。3、而MCR-1之所以这么麻烦,是因为它为细菌提供了抵抗多粘菌素的能力。1、WalterReed陆军研究所的Patrick和WalterReed国家军事医疗中心的Kurt在报告中表示,这项发现“预示着真正的泛耐药病原菌即将出现”。2、“我们有身处‘后抗生素世界’的风险”,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主任弗里登(TomFrieden)。3、美国疾控中心人畜共患传染病研究部门主任BethBell表示,疾控中心已经开始与宾夕法尼亚卫生局合作研究:“这位女士是如何携带上这种有着高度耐药性的细菌?”4、宾夕法尼亚州州长TomWolf声明确认了这起病例,以及疾控中心参与联合调查一事。[1]HancockRE,ScottMG.Theroleofantimicrobialpeptidesinanimaldefenses.ProcNatlAcadSciUSA,2000,97:8856-8861.细菌对多粘菌素耐受的传统机制细菌对多粘菌素耐受的传统机制Emergenceofplasmid-mediatedcolistinresistancemechanismMCR-1inanimalsandhumanbeingsinChinaveryseriousphenomenonthatoccursnowadaysSuper-superbugEmergenceofthemcr-1colistinresistancegeneincarbapenem-resistantEnterobacteriaceae(CRE)一、有没有耐多粘菌素的肠杆菌科细菌?二、如有耐受菌是否同时又是CRE菌株?三、菌株是否保存?CRE(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mcr-1的研究CRE+mcr-1的研究对我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1-2015年的多粘菌素耐受菌株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1、有4株分离自住院病人的肠杆菌科细菌携带MCR-1质粒,其中2株为MCR-1质粒整合与含NDM-5(NewDelhimetallo-β-lactamase-5)质粒的CRE菌株;2、整合MCR-1质粒的CRE菌株表现出对包括多粘菌素、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在内的几乎所有抗菌药物均耐药,感染该菌株的患者最终由于抗生素治疗无效而导致死亡。质粒接合转移试验大肠埃希菌J53AZ-RSZ03,SZ04+NaN3+多粘菌素37℃过夜单菌落SZ03,SZ04大肠埃希菌J53AZ-R(1ml)LB+NaN3(1ml)LB+多粘菌素37℃,250r/min16~18h鉴定各取100μl菌液(2ml)LB+NaN3+多粘菌素37℃,100r/min5~6h100μl菌液+NaN3+多粘菌素37℃过夜各取100μl菌液(2ml)LB+NaN3+多粘菌素37℃,100r/min5~6h100μl菌液+NaN3+多粘菌素37℃过夜成功获得mcr-1的转移结合子,证实了MCR-1质粒能够水平转移至受体菌。PCR质粒复制子分型:MCR-1质粒为IncI2和IncX4中科院JCR分区:一区影响因子:22.433相关评论调查分析中国CRE菌株携带多粘菌素抗性基因mcr-1的临床现状中美CRE合作团队1、高CRE流行地区(北部:北京;东部:苏州;南部:广州)2、低流行地区(西北:银川和西南:成都)3、边境地区的云南省昆明市。云南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又靠近印度和孟加拉国(NDM高发病率)。6家三甲附属医院美国Rutgers大学公共卫生研究院Kreiswirth教授纽约斯隆凯特林纪念医院汤一苇教授中美CRE合作团队菌株来源菌株来自2014~2015年中国北部(北京)、东部(苏州)、南部(广州)、西北部(银川)、西南部(成都和昆明)的6家三甲医院,共264株。11950382217954020406080100120140痰液尿液血液腹水皮肤和软组织直肠拭子伤口其他部位菌株数CRE菌株耐药基因分析•表达mcr-1基因的CRE菌株有3株大肠杆菌(CDA6,BJ10,BJ13)、2株肺炎克雷伯菌(SZ03,SZ04)碳青霉烯酶基因mcr-1KPC+NDM+IMP+VIM+多阳阴性菌株数1346918731595MCR-1菌株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肺炎克雷伯菌管家基因(rpoB,gapA,mdh,pgi,phoE,infB,tonB)大肠杆菌管家基因(adk,fumC,gyrB,icd,mdh,purA,recA)SZ03:ST25SZ04:ST25CDA6:ST167BJ10:ST156BJ13:ST457耐药基因接合转移药敏试验123CDA6、BJ10、SZ03和SZ04携带的NDM-5,与NDM-1相比,该变异株具有更高的碳青霉烯酶活性。BJ13的碳青霉烯酶基因检测结果为阴性,但是它含blaCTX-M-15和blaCMY-2,并在孔蛋白基因ompC的303位氨基酸处有一个提前终止密码子,可以解释其碳青霉烯酶耐药性。CDA6、BJ10、SZ03和SZ04的mcr-1基因可以通过接合转移法转入J53(AZ-R)中,而BJ13的mcr-1基因难以转移。CDA6、BJ10、SZ03、SZ04菌株的blaNDM-5基因也可通过接合转移法转入大肠杆菌J53(AZ-R)中。mcr-1基因的转移仅与blaNDM-5整合的IncX3质粒紧密相关?所有的mcr-1转移接合子都只对粘菌素耐药,而对其他抗生素均敏感,表明mcr-1的质粒上不含有其他耐药基因;blaNDM-5转移接合子都对除氨曲南以外的所有β-内酰胺类耐药。CRE+MCR-1菌株1、这种耐多粘菌素的MCR-1质粒蔓延到了CRE菌株,产生泛耐药株,提示我国CRE菌株的耐药现状异常严峻,若想打赢抗生素耐药性这场仗,就迫切需要更好的监测和管理。结论与展望2、MCR-1的表达调控仍不明确,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但重视程度远远不够)菌株鉴定采用BD公司的Phoenix-10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和革兰阴性菌鉴定卡对细菌进行鉴定。
本文标题:临床耐多粘菌素CRE菌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722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