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爬越跳箱》优秀教学设计
二年级《爬越跳箱》教学设计一、教学思路: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和“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根据以思维活动与身体练习紧密结合的体育课程特征,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注学生学会体育与健身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让学生学会动脑、学会健身;同时,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理解体育技术对现实生活的重要性。二、教学对象分析:1、教学对象:小学二年级学生2、学生学习基础分析:心理特点分析: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自控能力相对薄弱,注意力容易转移。生理特点分析:二年级学生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肌肉力量差,容易疲劳,运动能力开始出现差异。认知能力分析:该班学生接触过攀爬模拟动物爬的教材,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情景模拟展开联想表达自己对攀爬的认知。运动能力分析:通过一年级学习的模仿各种动物爬行,爬行的能力有所提高,能做到手脚协调用力,并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3、教材分析:攀爬能力是人的基本运动能力之一,学生从幼儿时代不用教自身已具备一定的爬越能力与实践能力,现在将爬越作为体育课的主教材,目的是通过反复的练习不断促进学生手脚协调活动能力的提高。攀爬教材在二年级第二学期共有4课次,本课为第一课次,在教学时借助“丛林大冒险:过低矮的山洞—越过挡路的石头—翻越陡坡”的情景设置,采用设疑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练习兴趣。此外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促使学生学会手脚协调用力攀爬30-50cm高障碍物的动作,并尝试同伴间互相保护并能“竖起大拇指”评价的方法,体验的精神品质。三、学习目标:1、体验爬越30-50厘米障碍的动作,掌握上下肢协调用力的方法,提高身体的灵敏、协调性。2.学会翻越障碍接力的方法和规则,发展奔跑能力及上下肢力量。3.逐步养成合理自我保护意识、乐于动脑的学习习惯和合作谦让的良好品质。四、主要教学环节:(一)教学方法枯燥的练习过程中学生较容易疲劳,我预计用动物模仿和情景模拟的设置会让学生处于兴奋状态,来激发学习积极性,本课我采用设疑的教学手段来贯穿整个情景教学的,我创设三个场景,这三个场景是层层递进的,一环扣一环,从“丛林中没有路了,只有一个低矮的山洞可以通过”—“山洞里有大石头挡路”—“山洞里最后有一个陡坡挡路,上面就是出口,它能阻挡我们吗?”结束冒险,每个场景都设置了问题,如:在爬过低矮山洞中—“你用什么方法爬过这么矮的山洞”、翻越石头—“你们能顺利的翻越过挡路的石头吗”、“越过高地”中—“爬上了一座高山最后还有一个陡坡挡路,翻过去就到达目的地了,它能阻挡我们吗?我们要怎样翻越它?”用问题来引导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尝试、相互讨论、自主学习。(二)教学目标本节课中,我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爬越30-50厘米障碍的动作,掌握上下肢协调用力的方法,提高身体的灵敏、协调性,要求集体练习时做到跨腿内收,同时培养学生合作、谦让、互相帮助的品质。五、问题的预计:1、学生不能将所学到的难点(双手支撑、跨腿内收)动作运用到练习中中,要对学生加强激励。2、一些学生怕苦、怕累的现象会发生,教师要及时进行勇敢坚强的品质教育。场地设计:附:放松笑话1、语文课上老师问道:“量词有时是不能随便省略的,哪位同学能举个例子?”小强马上抢答:“比如‘他给我一支枪’,如果省略掉量词‘支’,那我的命运就不一样了!”2、老师问:地上的香蕉皮是谁吃的。。。我:老师,香蕉我吃的,皮谁吃的不知道。。。3、毛毛刚一年级,妈妈总是抓紧时间训练他的运算能力。有一次在公交车上,妈妈问他:“一只猫有4只脚,两只猫有几只脚?”毛毛说:“8只。”妈妈接着问:“你真棒!那走丢一只,还有几只脚?”毛毛不假思索地说:“7只。”《爬越跳箱》教学设计教师:白吉琨2012.5.6《爬越跳箱》教学设计设计者:白吉琨年级二年级人数日期2012.5.8内容主题1、攀登与爬越:爬越障碍物(跳箱)2、跑的游戏:春播秋收重点上下肢协调用力、难点跨腿内收、相互谦让学习目标1.体验爬越30厘米障碍的动作,掌握上下肢协调用力的方法,提高身体的灵敏、协调性;2.学会搬运跑步的方法和规则,发展奔跑能力及上下肢力量;3.逐步养成合理自我保护意识、乐于动脑的学习习惯和合作谦让的良好品质。课序时间教学内容运动负荷教与学的活动组织与队形次数时间强度一二三四2’22’18课堂常规热身游戏:动物模仿爬行练习专门性练习:扩胸、腹背、腰部、腕踝活动攀越跳箱:丛林大冒险1、我们遇到了第一个难题“丛林中没有路了,只有一个低矮的山洞可以通过”2、又一个难题来了“在山洞中有石头挡路”若干4×8若干42’2’2’4’6’小小中中中一、1、师生问好2、宣布课的内容3、检查课堂常规4、队列练习:原地三种转法原地踏步走-立定要求:快、静、齐二、1、教师提出所模仿的动物名称,学生以散点的形式进行练习2、教师提示学生把握模仿动物的特征特点3、表扬、小结要求:队伍整齐、反应快三、1、教师提出练习的方法2、师生同操3、表扬、小结要求:有节奏、有力、到位四、1、引导学生进入情景,发挥想象力散点自主练习,练习中教师强调学练距离并观察动作正确或者接近正确的学生进行示范以启发其他学生要求:手脚协调用力2、师:“你们能顺利的翻越过挡路的石头吗”,学生集体练习爬行,教师不断强调学练距离要求:互相谦让按次序练习总结提问:高的如何爬、低得如何爬,学生讨论,学生两种不同姿态示范(一种腹部紧贴地面、一种腹部离开地面),教师归纳,学生再次练习,教师强调学练距离要求:能根据不同情况爬行队形:◎◎◎◎◎◎◎◎◎◎◎◎◎◎◎◎◎◎◎◎◎◎◎◎△队形:散点队形:体操队形【略】队形:散点单组练习队形:五六七12313“山洞里最后有一个陡坡挡路,上面就是出口,它能阻挡我们吗”——爬越30-50cm障碍物游戏比赛:春播秋收游戏方法:略放松:1、意念放松2、笑话放松下课小结:63若干218’10’中大小3、教师提问“山洞里最后有一个陡坡挡路,上面就是出口,它能阻挡我们吗?怎样我们才能翻越它?”学生讨论,教师找生总结之后教师示范正确动作让学生观察,学生练习,教师巡回观察表扬动作好(有跨腿及落地屈膝缓冲)的同学,鼓励组员之间相互评价达到要求的同学可以得到队友的大拇指要求:有跨腿及落地屈膝缓冲动作1、教师讲解比赛要求,学生尝试练习2、分组比赛,胜负结果采用三局两胜制胜利同学获得要求:遵守规则、注意安全★注:接力中注意避让,以免相撞六、1.教师提示学生闭上眼睛随教师的语言做相应的放松2.教师讲笑话或者提示学生讲笑话要求:轻松愉快七、1.师生共同回顾2.师生道别3.回收器材要求:认真听讲练习队形:比赛队形:队形:◎◎◎◎◎◎◎◎◎◎◎◎◎◎◎◎◎◎◎◎◎◎◎◎△场地器材大海绵垫2只、透明胶1只、垒球16个、纸篓4个、小体操垫24个安全保障1.场地平整,没有尖锐的物体,如小石子、钉子等(课前检查场地)2.充分的准备活动3.自我保护及保护他人意识预计练习密度强度全课基本中等偏上42%左右40%左右
本文标题:《爬越跳箱》优秀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727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