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4.3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阅读备考作法
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阅读备考作法•近两年高考论述类文章,从新课标卷选文的题材来看,•2010年考的是启功的《金石书画漫谈》,2011年考的是金开成的《诗经》,•设置的阅读文本是千字左右。•出题模式是3个选择题,每小题3分;学生对这三道选择题的认识是得全分有困难。影响他们继续答卷的信心,因此,论述类文章阅读需要在备考中高度重视。•2012年《考试说明》对本能力点的要求是“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能力层级BC。•《考试说明》把本部分的考查分解为两个考点:•1.理解,能力层级B。•①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这里所说的“理解”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文中重要概念”,二是“文中重要句子”。•2.分析综合,能力层级C。•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②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④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指导思想:论述类文本选择题的选项设题不再是照搬原文或稍加改造的原文,较少纠缠于考查局部的、字面上词语概念内涵的细微差别辨析,而是着眼于文本内容的整体理解、归纳,着眼于各种信息的筛选和整合。从信息筛选的角度来看,选项具有综合性;从语言组合的角度来看,选项具有能力迁移的要求;从逻辑推理的角度来看,选项具有最基本的因果推断的意味。所以学生首先要站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其次学会筛选主要信息,再次要运用一定的语言组合、重新阐释选项的内涵,最后运用最基本的逻辑思维去推理判断。•考生在论述类文本阅读备考中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以下7点:•①缺乏良好的阅读心态,望文色变,不能正确把握选文的基本内容;•②阅读一目十行,速度太快,不能把选文读深读透;•③不能理顺阅读与做题的关系,阅读急于求成;④缺乏整体感知和整体把握意识;•⑤缺乏结构意识,不善于借助层次分析把握内容要点;•⑥缺乏文本意识,作答过于主观随意或盲目;•⑦缺乏筛选信息提炼整合信息的手段,有效分析往往不足。•针对学生的问题,我从以下方面对学生阅读解题加以指导:•一、树立一种观念•树立“答案就在原文中”的观念。•二、具备两种心态••两种心态指“静”和“专”。•三、牢记四个步骤•1.速读明旨,标画关键。2.审读选项,圈定文段。3.找准原句,提取信息。4.比较异同,辨析是非。•四、掌握五种方法•1.对应法。2.提示法。3.验证法。4.关系法。5.分析法。•五、明确十类错因•1、无中生有。是指所给选项中所说的内容在原材料中未涉及,也不能从有效信息句中推断出来。阅读材料中本无此意,而命题者却在设计的选项中故意凭空臆造出这种说法。•例如:1.(2011年课标卷,一)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A。A项“《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普通的诗歌,并没有深刻的含意”,原文第一、二两段并无表述,犯了“无中生有”的错误。•2.因果混乱。一是因果颠倒,就是把“因”错断为“果”,“果”错断为“因”,颠倒了两者的关系;二是强加因果,就是把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是因果关系。•例如:2.(2011年山东,二)对晋唐画风的理解,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D“惰性”使晋唐的传统简化为一个形式套路,因此晋唐画风在很大程度上与西方绘画风格相通。•解析:D项,“因此”前后不存在因果关系。所以D项错误。3.以偏概全。4.张冠李戴。5.主次颠倒。6.偷换概念。7.混淆时间。8.混淆条件。9.客观与夸大。10.已然与未然。•因此要让学生懂得审辨标志性词语。可以作为标志性词语的有:顺序词、关联词、指代词、范围词,类别词、过渡词。此外还有文中不同地方反复出现的同义或近义的词语。•六、具体训练方法(一)、落实文本•(二)以下的关键词在读文本时要圈划出来:•1、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提示信息的词语•(1)年代时间(多次出现时间)、数据(多个数据)及其概语(如多数、少量、部分、凡、凡是、所有、都、全、几乎、仅仅、一些、有些、几乎、除……之外、到……为止。等表范围的词语)•(2)重要的修饰限制词语(基本、根本、重要、最、十分、非常、总共等表程度的词语)•(3)已然未然(迄今为止、到目前为止、现在所见的等表时间的词语)或然必然(如果、可能、也许、一定、必然等表判断的词语)•2、有助于理清文章思路,避免逻辑错误的词语:•(1)因果(因为、因此、……的原因是、因而、由于、从而)•(2)转折(但是、反而、其实、实际上)•(3)并列或递进(也、又、不再是……而是、不仅……还)•(4)分类分层(首先、其次……“;”等等)•(5)举例子(例如、如、人名)[类型题拓展]•(三)、抓反馈•(四)、重倾听•(五)、重质量•(六)、有朗读•(七)、有反思(学生、考卷)。•实用类文本阅读备考作法乌鲁木齐地区2012年高三年级第一次诊断性测验试卷•12实用类文本阅读《开创清华的黄金时代》•举例(一):(1)A.当年的清华法学院院长陈岱孙认为,清华大学早年能够从名不见经传的留美预备学校跻身于国内名牌大学之列,校长梅贻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锁定区域:原文第1段“当年的清华法学院院长陈岱孙先生曾中肯地指出,只有到了梅贻琦手里,清华大学才从一所颇有名气而无学术地位的留美预备学校跻身于国内名牌大学之列。•一、重视文本,重视学生对文本的阅读,让学生在课上完成阅读任务,提高阅读效率,注意选项与原文的比对。•举例(一):梅贻琦的教育核心思想“大师论”有哪些内涵?请简要分析。(6分)•关键词:大师论、内涵•回归原文,锁定答题区域:原文第2段•适当取舍:保留“大师论”内涵的相关信息概括:①好教授的重要性(1分):好教授是一所大学的立校之本(1分)。•②好教授的标准(1分):学问优长,精神修养高(1分)。•③好教授的职责(1分):不但指导学生如何做学问,而且要指导学生如何做人(1分)。•这道试题改卷后反馈的信息是:学生答到了:①好教授是一所大学的立校之本(1分)。②学问优长,精神修养高(1分)。③不但指导学生如何做学问,而且要指导学生如何做人(1分)。•6分的试题,学生只拿了3分,原因是学生没有对找到的信息进行概括。•二、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题目要求结合全文,概括要点。•(1)审清题意,依据题干中的关键词句,回归到原文,锁定答题区域;•(2)适当取舍;•(3)进行概括。•所以在后期的教学过程当中要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笔者认为乌鲁木齐地区2012年高三年级第一次诊断性测验试卷,实用类文本第二小题的设置所传达出来的信息,就是要让我们一线教师重视在培养学生准确筛选信息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乌鲁木齐地区2012年高三年级第二次诊断性测验试卷,实用类文本阅读《最美的音乐就在自己的国土上》第2题为什么说五朵梅“为王洛宾开启了中国西部音乐的门扉”,请简要分析。让学生锁定到原文的第二段最后一句“五朵梅为王洛宾开启了中国西部音乐的门扉”,然后阅读第二段提取信息。第3题从《达坂城的姑娘》的诞生过程来看,王洛宾是如何改编民歌的?请简要概括。让学生锁定到原文第三段,阅读第三段,然后进行概括。•三、关注人物传记的写法,注意总结归纳人物传记中的作用题。•如:钱钟书一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可以用“学贯中西”来评价。但作者(杨绛)并不以此作为写作的重点,为什么这样写?请简要分析。•答案:①钱钟书作为大学者,大作家,其事迹众所皆知,因此,作者并不侧重写他在学术和文学上的成就②作者从亲历者的角度,从日常生活和行为这个独特的角度来表现钱钟书作为学贯古今的一代大师的另一面③让读者更全面地认识一个学问大家丰满的人格,以及普通的一面,使文章更具真实性和亲切感。•如:本文主要写钱钟书的生活历程,但文中又写道其他人对他的评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谈谈你的看法。①使文章更加可信,通过他人的眼光来看钱钟书,可以更好地丰富他的人生历程,作为文章材料的重要补充,使文章内容更充实、丰厚。②写不同人对钱钟书的评价,让读者可以更好地认识传主(钱钟书)的个性与风格。从侧面描写来增强主要人物的生命的厚度。③写其他人对钱钟书人生“痴气”的看法,还可使文章的思想显示出更大的开放性,从而更好地表达人物传记所要达到的思想高度。•四、探究•(一)考试能力要求•《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程标准语文科考试大纲》:“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2.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二)探究性阅读题有如下特点•1.开放性──一般不设定标准答案,鼓励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培养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2.综合性──要求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来分析疑难问题。•3.辐射性──问题可适当拓展至阅读的文本以外的内容。•(三)探究题型的分类•主要有:封闭型、半开放、开放型三类。•(1)封闭型。所谓封闭型,就是题目中虽然出现了“你认为……”“你的看法”之类的看似开放的字眼,其实考的仍然是对作者写作思路的理解。或者,题目虽然是“谈某个人的经历或某件事对你有什么启迪”“你从某件事中得到什么启示”,但考的还是离不开对文本的深层理解及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它的考查范围往往是“探究”考点中的第①②点。•对封闭型题目,考生能做的就是紧扣文本,要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谨慎提出自己对文本的见解,然后围绕文本观点进行简单的论证。切不可跳出文章,泛泛而谈。•(2)半开放型。此类题目跟封闭型题目的区别在于,虽然它也不能离开文本,但考生有了对文本表达不同意见的空间,即对于文本本身,可持有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它的考查范围往往是“探究”考点中的第②③点。•另外,如果题目是评价文章中正面人物(名人或成功人士等等)的看似不妥的观点,应一分为二,既要对那正面人物(名人或成功人士等等)的观点给以理解,又要提出自己中肯的看法,不能全盘否定或全盘肯定。它的考查范围仍然是“探究”考点中的第②③点。•对半开放型题目的思考明显是不能完全离开文本,但又有一定拓展空间。学生在答题时仍然要先吃透文本,然后再谨慎提出观点,再进行简单论证。答此类题目,考生必须要在答题的一开始就明确表明态度,再进行论述。•(3)开放型。此类题目纯粹是拓展,题目把涉及的内容扩大、延伸。文本只是出发点,学生按照题目设定的某种拓展方向去思考回答。这种题型重在考查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联系实际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更鲜明的综合性和开放性。它的考查范围往往是“探究”考点中的第③点。•这类题目是真正的开放性题目,文本只起引出问题的作用,考生完全可以对此问题有自己的见解,不受文本束缚,只要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就行。•(四)探究题答题要求•1.贴近文本,在整体感知上回答。•不管题干有没有提示语,答题时都要结合文本或文本的具体事例或文章所体现出的时代意义作合理分析,因为“探究”的内容是文本中固有的内容,如“思想观点”“情感态度”“表达技巧”等,“探究”的依据是“文本”中作者的观点态度。•2.要做到观点明确,具有探究意味。•在答题的开始就要亮出自己的观点,开门见山,直接入题。观点还必须具有探究意味,体现学生对问题的思辨,这样才能让观点站得高,才能体现出考生个性阅读所得的意义。•3.要求语言流畅。•4.有文本,有生活,有自我。•(五)探究题答题思路•第一:有明确观点;•第二:分点或分层列出事实依据;•第三:结合文本做合理分析;•第四:结合现实生活,结合自我谈谈自己的看法。•第五:表述规范,书写工整,语言流畅。•归纳:观点-----引据------论述------小结•(六)探究题答题方法•做探究题,答案该怎样写?有些什么规范?总的来说,一般要求做到“有观点+有分析”。所谓观点,就是看法、意见、态度、立场、认识。答案要求观点要明确,态度要鲜明。一般采用这样的句式:多用判断语气的句子,比如“我认为……”“我觉得……”。所谓分析,就是探究,是运用依据阐述观点的过程。分析可以有以下3种方式:•(1)观点+结合文本分析•问题标志:“联系文本,谈谈你的看法”“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你是否同意这一观
本文标题:4.3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阅读备考作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743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