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章:艺术本质论目录01艺术的社会本质02艺术的认识本质(重点)03艺术的审美本质第一节:艺术的社会本质一、艺术在社会的地位二、艺术与社会生活三、艺术与社会生产1,艺术在社会中的位置(一)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艺术首先不属于物质的社会关系,而属于思想的社会关系,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不属于社会的经济基础,而属于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庞大的上层建筑的一个部门。艺术这种社会事物是一种相对于物质关系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从根本上说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它反映经济基础,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二)几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它们的共性第一,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各种形式的社会意识形态都是经济基础的反映,都决定于经济基础第二,它们反过来又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即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第三,各种形式的社会意识形态之间又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三)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各种不同形式的意识形态中,有些是“更高的”、“悬浮于空中的”、“更远离物质经济基础的”特殊的意识形态,包括宗教、哲学,也应包括艺术和文学等等;另一些意识形态则属于前一类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之间的“中间环节”,即那些能直接反映经济基础并和基础关系非常密切或比较密切的意识形态,主要是政治、法律以及道德。各种不同形式的意识形态中,有些是“更高的”、“悬浮于空中的”、“更远离物质经济基础的”特殊的意识形态,包括宗教、哲学,也应包括艺术和文学等等;另一些意识形态则属于前一类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之间的“中间环节”,即那些能直接反映经济基础并和基础关系非常密切或比较密切的意识形态,主要是政治、法律以及道德。艺术与政治的关系两种主要偏向:一是认为艺术是从属于政治的,是政治的附庸;一是认为艺术是完全独立的,不受政治的任何影响。从社会结构的角度而言,政治与经济基础的距离很近,而艺术则距离较远。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借助于艺术形象或某种情境,反映特定的现实生活关系,通过审美作用使人的思想情感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使灵魂得到净化和升华。《自由领导人民》德拉克洛瓦1830《马拉之死》大卫艺术与政治虽然具有诸多不同点,但它们之间又是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尤其是政治对艺术的影响,有时甚至是巨大的。通常而言,政治对艺术有着较为直接的决定性影响。在上层建筑诸意识形态的相互关系中,政治处于主导地位。油画《南昌起义》艺术与哲学的关系艺术与哲学同属社会意识形态,它们都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表现形式,既表现为各自不同的特征,又具有一定的共同性。艺术与哲学的共同性:其一:艺术与哲学所认识研究和表现的对象相同。它们都以现实生活为对象;其二:它们以不同的方式探索人类存在的终极价值,体现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关怀,反思人的生存境遇,不断探寻人的合理存在途径和进一步发展目标。艺术与道德»道德作为人与人之间发生社会联系的尺度和准则,属于社会价值范畴。车尔尼雪夫斯基称艺术是人的一种道德的活动草地上的午餐马奈油画1863年213.4×269厘米现藏巴黎卢浮宫美国艺术家斯宾塞·图尼西克艺术与宗教的关系艺术和宗教都是较为远离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形态形式,都是对社会前途、人类命运及人生意义抱有坚定的信念和希望达到理想目标。两者都是人类主体对客观世界、社会生活的情绪和情感的体验的意识形态性表达。它们在表现方式上都具有直观性、想象性、幻想性和形象性等特征。《最后的晚餐》达.芬奇油画1495-1498年420×910厘米现藏米兰圣玛丽亚德尔格契修道院最后的审判米开郎基罗1536-1541年祭坛画13.7×12.2米梵蒂冈西斯廷教堂黄色基督高更油画1889年92×74厘米布法罗欧布莱特—诺言克斯美术画廊藏马萨乔圣母子壁画175×103厘米藏乌菲齐美术馆河南省洛阳市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艺术与道德、哲学、宗教等有着密切而复杂的关系。不管艺术与其他意识形态如何相互影响,归根到底都是受一定经济基础的决定和制约,都是反映并作用于一定的经济基础的。敦煌藏经洞出土的伏羲女娲绢画巴黎吉美博物馆藏艺术与社会生活(一)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二)艺术反映全面的社会生活艺术反映全面的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中各种领域、各种事物的全面的反映。所谓“全面的”社会生活,即包括了从物质的社会生活到精神的、情感的社会生活的整个领域,包括了社会生活的全部方面。所谓“反映全面的社会生活”,即是说,艺术不仅可以反映社会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也可以反映处在一定社会生活中的人们的政治观点、法律观点、道德观念、宗教观念、哲学思想和文艺思想,而且还可以反映人们的各种梦想、幻想、情感、情绪、愿望、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三、艺术与社会生产(一)艺术是一种生产形态(二)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形态,即精神生产形态决定艺术作为“艺术生产”本质的,却并不是它的物质生产的一般性质,而是它的精神生产的性质。它的特殊性就在于它不同于一般物质生产的精神性,它是一种精神生产形态。第二节:艺术的认识本质1,艺术以特有的方式“掌握”生活2,艺术用形象反映世界3,艺术反映世界的真实性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特殊的精神生产形态,它通过生产实践活动,反映从物质世界到精神世界、从生产关系到思想关系的人类的全面的社会生活,创造美的精神产品,满足人类精神上的审美需要。艺术以特有的方式“掌握”世界1、艺术是对世界的一种认识所谓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实际上就是对社会生活、对世界的一种认识。而所谓艺术作品是“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也就是人类对社会生活或对世界的一种认识的物化形态。我们首先肯定并且强调艺术的实践意义,认为艺术创作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并创造自身的一种生产实践活动。我们并且还要肯定和强调艺术创作中主体的能动作用,肯定和强调艺术创作中认识的思维作用和理性作用。艺术对世界的认识是一种能动的认识,是主体作用于客体并改造客体的艺术加工、艺术提炼、艺术创造的实践过程。2、艺术以特有的方式“掌握”世界我们认为,艺术与宗教、哲学的本质不同,首先表现在它们反映社会生活、认识世界的方式上的不同。艺术与宗教的区别艺术与哲学的区别二、艺术用形象反映世界艺术与哲学等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不同,最基本的一点就是它的具体可感的形象性。1、形象性是艺术的基本特征没有形象,就没有艺术,失掉形象性这一基本特征的作品,也不能称作文艺作品。文学、音乐、美术等不同文艺形式,其形象性又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艺术形象有三个特性:具体性概括性感染性2、艺术形象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艺术形象是艺术家对社会生活进行审美认识并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审美创造的结果,同时又是观众的审美对象。审美认识、审美创造和审美欣赏都涉及到感性,同时又涉及到理性。所以,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是艺术形象的一个重要特性。关于艺术的形象特性,有两种片面的观点:一种认为形象只关系感性而与理性无关一种观点则相反,认为形象只关系理性而与感性无关3、艺术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艺术形象是艺术家按照他对社会生活的独特的审美认识创造出来的,既有客观的现实生活的根源,又有主观的意识作用,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这是艺术形象的另一个重要特性。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艺术作品中的形象,是社会生活的再现和反映,这是它的客观基础和现实来源;另一方面,它同时又是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认识与评价,在它上面表现着艺术家主观的情感、思想和审美理想。三、艺术反映世界的真实性艺术形象作为艺术家对社会生活从感性到理性认识的成果.就存在着一个认识的正确与否或真实与否的问题艺术形象的真实性,是一切优秀艺术作品的基本要求。战国时期的音乐理论著作《礼记·乐记》中说:“唯乐不可以伪。”黑格尔说:“艺术的特性就在于把客观存在(事物)所显现的作为真实的东西来了解和表现。”罗丹认为:“美只有一种,即宣示真实的美。当一个真理……闪耀在某一文学和艺术作品中,这种文体、色彩与素描,就一定是卓越的;显然,只有反映的真实,才获得这种优越性。”1、艺术反映客观世界的真实性——再现的真实所谓艺术反映客观世界的真实性,即是说,艺术品的形象要符合它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实际,符合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实际。这是一般再现型或再现性艺术的基本要求和基本特征。艺术的再现不是对客观现实的机械反映,不是纯客观地复制现实,而是艺术家将他所认识的客观现实,按照美的规律,通过一定的物质媒介如文字、语言、音律、节奏、线条、色彩、青铜、大理石等,充分传达和表现出来。2、艺术反映主观世界的真实性——表现的真实所谓“表现”,是指艺术家运用艺术表现手段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审美理想,在创作手法上偏重于理想地、情感地表现对象或抛弃具体的物象,追求超感觉的内容和观念,常常采取象征、寓意、夸张、变形以至抽象等艺术语言,以突破感受的经验习惯。再现客观世界的真实,离不开主观的表现;同样,表现主观的真实,也不能完全脱离再现。两者或者达到完美的统一,或者各有侧重的程度不同。艺术的真实性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一是:反映客观世界的真实或再现的真实二是:反映主观世界的真实或表现的真实艺术形象的真实性,应该是这两个方面的相融合,相统一。3、高度真实的艺术形象与艺术典型艺术典型就是高度真实和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它一方面以非常鲜明生动的现象和特殊性充分地、集中地表现出社会生活的本质和普遍性,同时,它又凝聚着创作主体突出的个性、真挚的情感和独特的审美创造1、艺术典型是同社会生活的本质、事物和人物的普遍性、共性密切相关的。2、艺术典型还必须具备鲜明生动的现象、个性或特殊性,而且这鲜明生动的现象、个性或特殊性还要充分地、集中地表现出事物的本质、共性或普遍性。3、艺术典型不但要表现出它所描绘的事物和人物的个性,还要体现出创作主体即艺术家的独特的个性及独特的创造。作品中的艺术典型,从根源上说,是来自社会生活的,是艺术家概括生活中事物的普遍性,经过艺术传达而创造出来的。它和一般的艺术形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的真实性更高,概括性更广,思想性更深刻,情感性更强烈,感染性更持久,是艺术家对于生活真理的独特发现和对于美的独特创造。艺术固然来源于现实生活,但又不是现实生活,应该高于现实生活,应该把现实生活中各类事物不那么明显的本质真理形象地揭示出来,使观众通过艺术家创造的艺术典型认识真、理解善、欣赏美。第三节:艺术的审美本质1,艺术与美的关系2,艺术的审美本质3,情感在艺术中的作用和地位1.艺术反映现实的美现实美:现实中美的事物的美,可分为自然美和社会美自然美:自然界中存在的美,自然事物的美社会美:人类社会关系中的美,社会事物的美2.艺术创造艺术美艺术不仅可以反映现实的美,而且呆以创造艺术美,还可以通过主体的意识作用把现实中原本不美的或丑的事物转化为艺术美,它是人为的,是人的合目的性与规律性的审美创造《巴黎圣母院》中的敲钟人就是典型的代表。3.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发生美学上的关系)条件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人的本质力量具有审美需要第二节,艺术的审美本质(1)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所谓审美关系,是指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之间发生美学上的关系,即是说,作为审美的主体的人,通过审美活动,在审美客体中发现,感知认识和欣赏她的美。人与现实之间的审美关系是如何建立起来的首先,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建立和独立,是由于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在人与现实的各种生活关系中,最初的也是最基本的,并不是审美关系,而是生产关系或实用关系。另外,人之所以要和现实建立审美关系,还是由于人的本质力量具有审美的需要。所谓“人化得自然”,即是指经由生产劳动实践,自然界从与人无关的,敌对的或自然地状态,变为与人相关的,统一的,为我的对象。其结果使人逐渐认识到客体对象的美并把握了美得规律,从而发展起人的审美能力。(二)美的本质和美感的本质艺术创作活动,实际上是一种积极的审美认识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客体的美是主体美感的根源,是美决定美感,而不是美感决定美。在美术创作活动中,现实生活的美是艺术家审美认识和审美创造的根源,在艺术欣赏活动中,艺术作品的美是欣赏美感的根源。美感是什么美
本文标题:艺术概论作业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749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