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船舶驾驶员任职必须掌握的76个问题1、必须掌握本船船舶参数和操纵要素:作为驾驶员,必须掌握本船船舶参数和操纵要素,并要懂的运用,参数和要素包括:船长、船宽、船底至天线的最大高度、驾驶台至船艏的距离、驾驶台至船艉的距离、船舶转心位置、船舶的冲程、旋回半径、反移量、螺旋桨浸没水时的水尺。上述参数在操船时的应用:1)各种状态下前桅、主桅的水面最大高度(MAX.AIRDRAUGHT):主要在考虑过桥、高空电缆以及通过高空空间受限区域时使用;2)驾驶台至船艏、艉距离:主要用于避让和确定锚泊时的锚位和船位;3)船舶转心:前进中船舶的转心位置约在距船艏三分之一处,后退时船舶的转心约在距船尾三分之一处,其主要运用在狭窄航道航行和港池操船(与拖轮配合等),尤其是在可操纵水域受限时转向或调头时;4)船舶冲程、旋回半径、反移量:主要运用于船舶避让、救助。2、物标的地理能见距离、灯塔的初显距离在航海中的应用:主要用于定位和判断船位,尤其是靠推算船位航行时可根据其初显判断船位偏离航线情况。3、作为三副,当接到航次命令后应该做什么?1)检查目的港国旗,若没有、破损或规格不符,应报告船长;2)要评估所经过的航区、目的港的气候对救生、消防设备的影响(如:高寒地区要注意消防管和救生艇水箱的防冻,注意救生艇艇机燃油标号等)。4、作为二副,当接到航次命令后首先应该做什么?当接到航次任务时,二副要立即查核航次所需的航海图书尤其是目的港的进港图、港图是否齐全,并要将其资料改至最新,对于目的港在河道内,且已较长时间未挂靠该港口,当地航道部门又有出本国版的海图,则可以考虑申请当地出版的河道图和港图,以确保船舶安全抵港。5、绘制航线应注意什么?1)所选用的海图必须是修订至最新的;2)对于江河港口,则港图和江河航行图要尽可能选择所在国的出版图;3)要注意查看海图是米制的还是英制的;4)应考虑尽量靠右原则;5)应根据天气、海况考虑最小可航水深,认真查核航线附近的情况,如航线附近有浅点、沉船等影响船舶安全航行等障碍物应用红笔给以标识;6)应考虑航线与浅点、岸线、孤岛及沉船等障碍物的距离;7)沿岸或岛屿间航行尽量考虑转向点正横处有明显的定位物标;8)在转向点处标明与定位物标的距离(若有)、到目的港引水站的距离(DISTANCETOGO),并在标识航线的平行方向线上标注航向与本航段的距离;9)沿岸航行还要注意遵守分道通航制,对须向交管中心或港口当局报告的,要在附近注明标识报告点、联系方式、向谁报告和报告内容;10)对于存在交叉通航密度较大处(如新加坡锚地附近水域、多佛尔海峡渡轮穿梭水域)要有文字标识,以提醒值班驾驶员;11)注意用铅笔修改涉及临时航海通告的海图;12)注意上下相邻海图的航线衔接(一般采用截点法画航线,即从较小比例海图所绘的航线上截取两点并量得其经纬度移至有关的海图上)。6、开航前驾驶台要检查哪些电航设备?开航前,驾驶台要检查的电航设备有:雷达、ARPA、GPS、手操舵和应急操舵装置(包括舵角指示器)、电罗经(包括主罗经和其复示器是否工作正常和同步)、磁罗经(包括照明)、船舶自动识别系统、VHF、航行灯、信号灯、测深仪、LOG、号笛、莫氏信号灯、NAVETEX接收仪、气象传真接收仪、航向记录仪、通信系统等等。7、船舶离港前冲车要注意什么问题?1)船舶的系缆要均匀受力,防止缆绳因受力不均在冲车时发生断缆导致事故或险情发生;2)注意本船与前后泊位船舶的距离;3)注意船尾螺旋桨附近是否有小船、驳船或其他会导致螺旋桨受损的漂浮障碍物,诸如木头、浮冰等,目的是防止在冲车时对小船、驳船造成浪损或对本船螺旋桨造成伤害;4)注意本船的舷梯是否绞起清爽,并确认沿船首尾运动方向有无会对舷梯造成损坏的障碍物;5)确认岸上装卸设备已清爽,以确保在冲车时船舶前后移动不会对岸上装卸设备造成损坏或岸上装卸设备损坏本船;6)由岸上供水、供油的相关作业要停止,尤其是供油工作不仅要停止,而且还要确保不能发生供油管在冲车时发生脱离造成污染事故;7)如有小船停靠在外档,应通知其收紧缆绳、停止做业和人员上下,并保持戒备。8、了望人员的主要职责是什么?了望人员应使用各种手段包括但不限于视觉、听觉和其他有效手段(其中视觉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以保持正规的了望;了望人员在了望期间应充分考虑到灯光、能见度的改变、通航密度以及来自岸上背景亮光对了望的影响;了望人员不得承担可能妨碍其了望的其他任务;了望人员应与驾驶员保持良好的联络。9、操舵人员能否视为了望人员?STCW78/95公约明确规定操舵人员不能视为了望人员,除非在某些小船上,操舵位置具有四周无遮挡的视野且没有夜视障碍或其他保持正规了望的妨碍。10、值班驾驶员什么时候可以是唯一的了望人员?如何判断与他船有碰撞危险?只有同时满足了以下条件,值班驾驶员在白天可以是唯一的了望人员:1)对局面作了充分的评估,确信无疑这样做是安全的;2)充分考虑了天气情况、能见度、通航密度、临近的航行危险物和航行在分道通航制内或附近时必要的注意等因素;3)当局面的任何变化而需要时,能立即召人到驾驶台协助。判断与他船是否存在碰撞危险的最有效方法就是要时刻保持良好的了望,其方法有方位距离法(分目测方位和雷达方位两种)和雷达观测法(包括使用ARPA),若所观测的方位不变或变化很小,且距离在不断的缩小,应认定存在碰撞危险。11、何种情况不得使用自动舵?下列情况不论白天、黑夜均不得使用自动舵:1)进出港口,航经狭水道、分道通航区、冰区和船舶密集水域时;2)在近岸航行能见度不良时;3)驶进渔区或发现前方有较多小船时;4)当处于避让状态、改变航向或他船追越距本船较近时;5)大风浪航行自动舵把舵不稳时;6)其他不宜使用自动舵的情况时。12、船舶航行时,自动舵须多长时间检查检查一次?使用自动舵航行时,值班驾驶员至少每小时检查自动舵的运转情况并核对电、磁罗经的航向是否正确,每班至少一次进行手操舵,并记入航海日记。每个驾驶员和舵工都要熟记舵机系统的转换程序。13、值班驾驶员什么时候应立即通知船长?1)按照船长的命令;2)遇到或预料到能见度不良时;3)对通航状况或他船的动态产生疑虑时;4)对保持航向感到困难时;5)对船位有任何怀疑时;6)主机及遥控装置、舵机或任何重要航行设备、报警或指示仪发生故障时;7)无线电设备发生故障时;8)在恶劣天气中,怀疑可能对船舶造成危害时;9)遇到任何航行危险;10)接收到求救信号或发现求救人员时;11)任何其他紧急情况或疑虑时。14、值班驾驶员交接班注意事项是什么?1)接班驾驶员应提前到驾驶台(一般提前15分钟)适应视力和熟悉情况。2)交班驾驶员不论任何原因若认为接班驾驶员不适合或暂不能有效胜任其职责应拒绝交班。3)接班前,接班驾驶员应确认船位的正确性以及预定航线、航向是否合适。4)交班驾驶员应详尽向接班驾驶员介绍有关航行情况和信息,如:本轮的船位/航向/航速、他轮的位置和动态、正在使用的航行设备情况、罗经差、通航状况、接近的航行危险、气象和海况情况、航行警告和船长的命令或指示等等,接班驾驶员对上述信息应逐一核对确认。5)交接班应在没有涉及正在操纵或正在避免危险的行动时进行。15、航行中怎样把握船舶定位的时间间隔?定位的目的是把船保持在航线上,避免船舶进入危险区域和延长航程。因此,一般在大洋上每小时定位一次;在沿岸航行每半小时定位一次;在狭水道航行每十五分钟定位一次;而在流急的狭水道或航道航行可能需要十分钟甚至五分钟定位一次。具体时间间隔和方法由船长根据当时的环境和情况而定。16、两方位陆标定位要注意什么?两方位陆标定位要注意以下几点,以减少观测误差:1)要选择适当的物标,所选的物标最好是孤立便于在海上观测方位的显著目标,如:灯塔、孤立小岛、显著山峰和陡峭的海角等。2)尽可能选择近距离的物标、物标方位线夹角在30-150度之内最好接近90度的物标。3)注意观测方位的先后次序:先观测方位变化较慢的物标,后观测方位变化较快的物标(先首尾,后正横)。夜间观测灯标方位时,则应按“先难后易”的原则,即先测灯光强度较弱的灯标,后测较亮的灯标;先测闪光灯,后测定光灯;先测闪光周期长的,后测闪光周期短的。17、直航船的行动和注意事项是什么?1)直航船应保向和保速,至于什么时候应该开始保向和保速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不同的交叉角度和不同的航速应该保向和保速的距离不同,一般认为当两船逼近到让路船应该采取避让行动时直航船应应执行保向和保速的规定;2)直航船应密切关注让路船的行动,如有怀疑,应及时用VHF、电光信号、汽笛等手段提醒或警告对方注意;3)密切注意让路船的行动,进一步确定本船所在的位置,了解周围水深和其它船舶的动态,做好应急操作的准备。当发现让路船明显没有根据规则采取避让行动时,直航船可以单独采取避碰行动;当发现单靠让路船单独采取行动无法避免碰撞时,直航船也应采取有助于避免碰撞的行动;当直航船采取上述避让行动时,如当时环境许可,不应对左边的船舶采取向左转向的行动。18、海上渔区避让渔船注意事项是什么?1)既要严格遵守《避碰规则》,还要注意渔船的违规行为;2)尽可能远离渔场密集区,若不可避免要穿越渔场密集区,务必事先采取增加了望人员、备车航行等安全措施;3)渔区内让渔船要“先近后远,一条一条让”,要注意不能因采取避让行动而导致另一紧迫局面的形成;4)要认清渔船所显示的号灯号型,严禁从对拖船之间穿过;避让拖网渔船一般选择过船头的方式;避让正常航行的渔船一般采取过船尾原则;5)在采取避让行动时还应注意本轮的可操纵水域是否足够安全。19、船舶在太平洋北部和地中海等远离海岸的水域航行发现渔船应该注意什么?1)大渔船附近可能有很多小渔船;2)附近可能有几海里甚至十几海里长的大渔网,航行船舶应注意了望和避开渔网。20、值班驾驶员如何监控引水员在狭窄航道的船舶操作?1)要熟悉并掌握本船的操纵要素:如船长、驾驶台至船艏距离、驾驶台至船尾距离、船宽、船舶吃水、船舶的转心位置、船舶的冲程、纵距、反移量、船舶应舵时间等等;2)在抵达前要认真研究并记下所要航行区域的有关资料:包括每个航段的航向和距离、流水向、流速、航标、航标间距离、导标、浅滩/危险物和障碍物位置等等;3)要充分利用视觉、听觉、雷达和AIS等有效手段进行正规的了望,以便对局势有充分的了解和正确的判断,必要时向引水员报告相应的情况;4)监控:留意引水员的精神状态,监督引水员的舵令和车钟令是否正确,监督舵工的操舵是否符合要求;要利用一切手段核对船位和航标,若发现任何实际情况与所收集的资料有差异或有疑问要及时询问引水员,以得以澄清和确认,如有诸如灯标移动、航道改向等要及时在海图的相关处用铅笔标识;在航道转弯或转向要运用转心理论确保船舶不会发生搁浅或碰撞事故;在航道交会船时,既要保证船舶有足够的安全距离,也要注意不能因此造成另一紧迫局面发生或船舶偏离安全水域导致事故的发生;狭窄航道内操船要牢记“宁用车,用小舵,一般不用大舵”的良好操船船艺。21、在狭水道或航道航行让路船应怎样操作,特别注意什么?1)应了解狭水道或航道及附近的可航水域情况(水深、障碍物等的影响)、附近海面的通航情况、来船的大小和水尺、海域的风和流大小,制定避让和应急操作计划;2)将本船的避让操作计划通知来船以保证避让操作协调进行;3)逐渐将船转到有利于避让的位置,以避免在较近的距离内大角度转向避让形成紧张和被动;4)避免向左转向避让;5)必要时减速甚至停车避让。22、在受限水域、狭水道或航道航行怎样修正风流压差?船舶在受限水域、狭水道或航道航行应根据情况勤测船位,发现船舶偏离航线,应根据连续测定的船位判断航迹向偏离设计航向的角度,及时向相反的放向压舵使船舶逐渐回到设计的航线。同时应注意:1)“压舵”(转向)的角度应大于航迹向偏离设计航向的角度,“压舵”后应连续定位以保证船舶逐步返回设计航线;2)受限水域、狭水道或航道经常会出现流向不规则,在相近的水域可能出现流向完全相反的现象,“压舵”后应严防船舶向相反方向快速偏移。23、驾驶员在值班中怎样向沿岸控制中心报告?做哪些记录?船舶经过新加坡海
本文标题:驾驶葵花宝典分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753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