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以创新精神抓好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 促进煤矿安全状况的稳定好转
1/20以创新精神抓好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促进煤矿安全状况的稳定好转---赵铁锤安全监管总局政府网站2003/10/20稿件来源:【字号大中小】【打印本页】同志们:这次全国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现场会,是在全党、全国人民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主要任务是:回顾一个时期来全国煤矿质量标准化工作进展情况,现场参观学习,交流先进经验,深入探讨新形势下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规律特点,明确下一步努力方向和主要任务。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依法加强煤矿安全质量基础工作,促使各类煤矿企业建立起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更好地维护广大煤矿职工的生命安全和根本利益,全面提升煤炭工业生产力发展水平。这次会议是继铁法现场会、晋城现场会之后,又一次以煤矿安全生产为主题的现场会。一个时期以来,各地区、各单位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的一系列重要指示,落实两个现场会的精神,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煤矿安全生产各项工作。按照铁法会议确定的“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瓦斯治理十二字方针,切实加强“一通三防”工作,对瓦斯灾害严重的煤矿实行重点监控,提高综合防灾和抗灾能力;按照晋城现场会的要求,深入开展煤矿安全专项整治,继续关闭取缔非法和不具备基本安全条件的小煤矿,推广应用集中监控等先进技术,改善小煤矿的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加大煤矿安全监察执法力度,认真查处各类违法违规现象,严肃追究事故责任。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全国煤矿安全状况保持了稳定好转的发展态势。今年前三个季度,在全国煤炭产量增长幅度高达24.5%的情况下,煤矿事故死亡人数同比减少41人,下降0.9%。一次死亡3人以上重特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减少22起、130人,分别下降9.5%和12.6%。全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3.990,2/20同比下降0.962。其中原国有重点煤矿1.114,同比下降0.377;国有地方煤矿3.260,同比下降0.371;乡镇煤矿9.369,同比下降4.179。总体上看,煤矿安全生产的发展势头是好的,是健康的。党中央、国务院一向高度重视煤炭工业的改革发展和煤矿安全生产问题。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领导同志相继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国务院先后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使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不断得到加强。十六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为进一步做好煤矿安全工作、实现煤炭工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更有利的环境,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国家局党组和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联合召开这次会议,就是要抓住目前的大好时机,以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动力,以安全质量标准化为主攻方向,统一思想,振奋精神,乘势而上,把煤矿安全工作抓出更大成效。显政同志和协会的负责同志还要作重要讲话。下面,我先讲四个方面的意见。一、煤矿质量标准化工作的回顾我国煤矿的质量标准化工作,从探索起步到现在,已走过了将近40年的历程。大体上经历了以下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60年代中期-1985年,为质量标准化的初步探索阶段。早在1964年,原煤炭部老部长张霖之同志就提出了“煤矿质量标准化”的概念,强调“质量是煤矿的命根子”;要“严把毫米关”。并亲自到开滦林西矿、平顶山四矿蹲点,指导建成了新中国第一座标准化样板矿井即平顶山四矿。全国煤矿事故死亡人数从六十年代初的每年五、六千人,降到1965年的一千人,但由于受政治运动和“左”的思潮干扰,质量标准化活动没能坚持下去。特别是十年动乱期间,各项规章制度被打破,质量标准化错误地受到批判。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煤炭行业拨乱反正,对质量标准化工作重新认识。但当时,面对调整采掘失调、恢复和提高生产能力、保障煤炭供应等方面的繁重任务,大多数煤矿没能把质量标准化3/20工作提到重要日程。第二阶段:1986年-1992年,为典型引路和启动发展阶段。八十年代中期,煤炭行业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随着煤炭产量的迅猛增长,安全生产和质量方面的矛盾问题越来越突出,特大恶性事故频频发生。1985年和1986年,我国煤矿进入又一个事故高发期,事故死亡人数由1982年的不到5000人,上升到1985年的6659人。为此,原煤炭部党组于1986年作出了关于在全国煤矿开展“质量标准化、安全创水平”活动的决定,强调要狠抓工程质量和工作质量。并在肥城矿务局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煤矿质量标准化现场会,掀起了大搞质量标准化热潮。1992年,原能源部在大雁矿务局召开质量标准化现场会,把质量标准化的内涵拓展到井上下各个方面,实行动态达标和质量否决,促进了煤矿安全生产。到1992年,全国煤矿事故死亡人数降到了5000人以内。第三阶段:1993年-1997年,为全面铺开、取得明显成效阶段。1993年煤炭部恢复之后,把质量标准化工作摆上“生命工程”、“形象工程”的高度。部领导同志多次强调指出:“质量标准化是煤矿一切工作的基础,是搞好煤矿安全生产的一大法宝”。建立健全了责任制,明确规定企业主要负责人是标准化工作的第一责任者;制定了质量标准化工作规划,提出了“九五”期间进度目标。截至1997年底,全国共建成31个质量标准化矿务局,其中国有重点煤矿21个,国有地方煤矿10个;建成872个质量标准化矿井,其中国有重点煤矿337个,国有地方煤矿355个,乡镇煤矿140个。通过抓质量标准化,带动煤矿技术面貌的巨大变化。国有重点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工作面单产由1992年的1.95万吨/月,提高到1997年的2.29万吨/月。综采百万吨采煤队由1992年的48个,增加到1997年的76个。五年大搞质量标准化,使煤矿顶板、机电、运输、水灾等方面的伤亡事故均降低了25%左右。同时,也培养锻炼了一大批管理人才,促进了企业管理和高产高效矿井建设。第四阶段:1998年至今,为煤矿质量标准化工作适应新情况、取得新进展的阶段。1998年以后,4/20随着经济体制和煤炭工业管理体制的改革,煤炭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煤炭市场严重供大于求,对煤矿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很大影响。一些企业由于经营困难,加上思想认识出现偏差,质量标准化工作出现滑坡,投入减少,标准降低,导致安全状况恶化,各类事故多发。反过来又加剧了煤炭行业和煤炭企业的困难。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组建以来,围绕着加强煤矿安全基础工作,做出了一系列的努力。《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条件规定》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颁布实施,为提高办矿标准,严格安全条件,深入开展煤矿质量标准化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关闭整顿小煤矿和煤矿安全专项整治的深入进行,有效地遏制了非法开采、违法违规生产现象,为煤矿企业开展质量标准化工作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瓦斯治理十二字方针的提出和贯彻实施,明确了现阶段煤矿企业质量标准化工作的重点;煤矿安全监察执法力度的不断加大,促使各类煤矿改进安全管理,加强基础工作。与此同时,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也围绕着煤矿质量标准化工作,在调查研究、指导推动、协调服务以及修订完善安全质量标准、总结推广典型经验等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富有成效的工作。安全生产工作的客观规律和市场竞争的严峻现实,使煤矿企业再次认清了煤矿质量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多数单位把这项工作摆在了重要位置,坚定不移抓质量,保安全,求生存,图发展。总结这一阶段的工作,有以下三个比较明显的特点:一是成为企业的自觉行动。在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在动力作用下,煤矿质量标准化工作从政府部门三令五申提出要求,变为企业自觉自愿的行动;从“要我干”转变为“我要干”。凡是质量标准化工作成效比较显著的单位,无一不是自找差距,自我加压。这一本质性的变化,标志着质量标准化工作已经进入了企业自主进行的发展阶段。二是更加注重实效。这一阶段所有坚持大搞质量标准化的煤矿,都不是为了应付检查或者企业达5/20标、升级,而是为了改善安全生产基础条件,做好基础工作,确保安全生产。紧紧抓住制约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在解决实际问题上狠下功夫。三是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在继续坚持质量标准化工作核心内容的同时,根据《安全生产法》和《煤矿安全规程》等法律法规,调整充实安全、质量各项标准;同时吸收借鉴国内外质量安全管理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的评价系统,使煤矿质量标准化工作更加趋于科学完善。经过努力,各类煤矿安全基础工作明显得到加强。国有煤矿特别是45户重点监控煤矿企业,“一通三防”系统和设施普遍有所改善,综合防灾能力有所提高。小煤矿安全技术面貌总体上有所好转。全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稳步下降:2000年为6.096;2001年为5.07;2002年为4.64。今年前三个季度为3.990,全年可望控制在4,比上年再下降10%以上。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存在的差距。主要是工作进展不平衡,先进与后进之间的差距明显拉大。通过这次现场会大家也可以看到,七煤集团公司等先进单位标准化工作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相当完善、相当规范的阶段,不仅有健全的规章制度,而且建立了一整套的监督、检查和保障体系。相对而言,一些地区和单位工作进展则比较缓慢。时至目前,一些地方采矿秩序和煤炭生产秩序混乱的状况,尚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为数不少的小煤矿,技术落后,设施简陋,从业人员素质低下,因通风系统不合理、随意关停风机局扇、机电设备失爆等违规违章所造成的事故,不断重复发生。1990年-2002年,仅工人在井下私自拆卸矿灯所引发的重特大事故,就多达20余起。一些国有煤矿现场管理松弛,规章制度形同虚设,极个别矿井仍然处于“在事故的间隙中生产”的被动状况。这些地区和单位的质量标准化工作差距很大,任务很艰巨。其次,就全国而言,质量标准化活动的广泛深入程度还很不够;制约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管理粗放、技术装备和手段落后等深层次问题,尚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仍然比较严峻。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准备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6/20二、先进经验的借鉴指导意义学习推广先进经验,是这次会议的重要内容。在一个时期来的煤矿质量标准化工作中,全国涌现出了大批的先进单位。将在这次会上作经验介绍的15个单位,是众多先进中的一部分,也是最具有典型意义和说服力的。先进经验及其指导借鉴意义,概括起来主要是以下七个方面:一是改变煤矿落后面貌,推动煤炭工业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损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也是我国煤炭工业的必然选择。按照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煤炭工业必须彻底改变现阶段事故多发、管理粗放、工作标准低下,井上下环境脏乱差等现状,向着安全、优质、高效、环保的方向发展。七煤集团公司党政领导班子,以及神华、兖州、开滦、大同、平顶山、新集等大型和特大型煤炭企业的同志,对煤炭工业的这一发展趋势,有着明确的认识。他们以改变煤矿落后形象为己任,瞄准先进水平,从抓质量标准化入手,把质量标准化与信息化等结合起来,致力于建设现代化的煤炭企业。学习先进,首先要学习他们这种敢于争先、拼搏进取的精神风貌,增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推动煤炭工业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自觉性。二是把质量标准化作为煤矿基础性工作,自觉抓质量、保安全、求生存、图发展的战略意识。先进单位的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对质量标准化在煤矿企业全盘工作中的基础性地位作用,认识非常明确。他们认为,质量标准化是煤矿一切工作的基础,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质量标准化搞不好,安全生产没有保证,企业就没有进入市场、参与竞争的能力,生存发展就是一句空话。淮南、松藻等煤炭企业,把质量标准化和安全生产纳入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考核。大同煤矿集团公司在抓好质量标准化,练内功、提素质的基础上,确立和实施了“扭亏脱困、调整重组、壮大发展”三步走战略,打造安全同煤、科技同煤和小康同煤。他们的经验表明,只有抓好7/20质量标准化,做到强根固本,煤矿企业才能迎接市场经济的挑战,在市场竞争中做大做强。三是在困境中奋起,越是困难越要抓好质量标
本文标题:以创新精神抓好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 促进煤矿安全状况的稳定好转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766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