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现代教育学主讲:陈玉祥本章主要内容:一、教育学的历史发展二、教育学原理与教育学科群的关系三、教育学原理课程内容编写的逻辑顺序绪论本章重点:教育学概念与教育学科发展的关系本章难点:教育学原理在教育学学科群中的定位一、教育学科的历史发展孕育—萌发阶段独立阶段学科群形成阶段学科群深化、整合阶段(一)教育学孕育—萌发阶段时间跨度: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和西方的古希腊城邦时期——公元十七世纪初叶。该阶段可划分为两个小的时期:孕育时期和萌发时期1、孕育时期没有专门的教育家或教育思想家。如中国的孔子、孟子、墨子等,又如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没有专门的教育著作。孔子的弟子们所写的《论语》和柏拉图的《理想国》是论及教育最多的两本著作。孔子柏拉图2、萌发时期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教育著作:中国古代的《学记》西方第一部教育专著:古罗马帝国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培养》。3、这一时期有关教育的文字和著作,具有下述几个特点:其一,属于教育经验的描述,缺少理论分析;其二,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其三,没有提出“教育学”这一概念。(二)教育学的独立阶段教育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是《大教学论》,还是《普通教育学》?教育学的创始人是夸美纽斯还是赫尔巴特?尚有争论。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了《大教学论》。但没有提出“教育学”这一概念。德国的康德于1776年首先在哥尼斯堡大学讲授教育学。夸美纽斯德国人赫尔巴特是最早视教育学为一门科学,并创立教育学体系的人。1806年他出版了《普通教育学》,使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形态的学科。赫尔巴特这一阶段之所以被称为教育学的独立学科阶段,是因为:第一,提出了“教育学”概念;第二,有建立“教育学”的明确目的;最后,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三)教育学学科群形成阶段从十九世纪中叶起,人们开始从三个维度研究教育:一个维度是应用相关学科如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众多学科的视角和方法研究教育。另一个维度则是把教育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在纵向和横向上把教育划分为不同层次与种类的教育。第三个维度是把教育学系列问题如德育论、教学论、美育、课程论等加以分离与拓展。1、这一阶段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英国斯宾塞(H.Spencer,1820-1903)的《教育论》。英国著名的实证主义者,他重视实科教育,提出教育的任务是教导人们怎样生活。斯宾塞德国教育家拉伊(W.A.Lay,1862-1926)1903年出版的《实验教育学》,完成了对实验教育学的系统论述。美国的杜威(J.Dewey,1959-1952)1916年出版《民本主义与教育》。杜威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H.A.Kahpoba,1893-1978)主编的《教育学》于1939年出版。这是一本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教育学。凯洛夫中国以1901年王国维翻译日本立花铣三郎的《教育学》为起点,逐步开始了编写自己的教育学,先后出版了一些比较好的教育著作。如孟宪承的《教育概论》,吴俊升的《教育哲学大纲》,钱亦石的《现代教育原理》等。2、此阶段教育学科的特点:第一,研究视野开阔。打破了以前就教育论教育的封闭状态。其二,开创了教育研究的诸多新领域。其三,出现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形成了不同的教育学流派。(四)教育学学科群深化、整合阶段时间跨度: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学科的深化、整合是沿两条路线开展的。一条路线是整合各分支学科、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研究成果。另一条路径是深入研究众多分支学科、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之间的关系和联系。1、这一阶段较为著名的教育著作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B.S.Bloom)出版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1963年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J.S.Bruner,1915—)出版了《教育过程》。布卢姆布鲁纳1975年,苏联教育家赞可夫(JI.B.3aHkoB,1901-1977)出版了《教学与发展》。1972年,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巴班斯基(Ю.K.БбaÓaHcКИЙ)出版了《教学过程最优化》。2、特点教育学科群深化、整合尚在初始阶段,远未完成。因此,目前我们还无法概括出这一阶段的特点。3、本课程参考文献王道俊、扈中平主编的《教育学原理》,该书系国家“八五”期间重点图书,1998年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其他主要参考文献:1、黄欣祥著:《从他人教育到自我教育》,南海出版公司2001年出版。2、陈桂生著《教育学原理》,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3、瞿葆奎主编:《教育基本理论之研究》(1978—1995),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4、瞿葆奎主编:《中国教育研究新进展·2002》,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5、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社:《教育学》(1980年至今)。6、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1),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本章复习思考题:1、教育学研究对象与目的是什么?2、简述教育学历史发展各阶段的特点、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3、与其他社会学科相比较,为何教育学独立较晚?第一章教育概念1、权威教育定义的介绍与分析2、教育的基本特征及其存在的基本方式重点:教育的基本特征及基本存在方式难点:教育与其他社会活动的联系与区别本章重点与难点第一节常见的对教育的误识一、两部教育大辞书的“教育”词条释文:《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的“教育”《教育大辞典》的“教育”“现在一般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同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广义上说,凡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涵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教育这个词,有时还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同义语使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的“教育”条目释文“教育(education)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并培养人的社会活动。通常为:广义的教育,泛指影响人们知识、技能、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产生于人类社会初始阶段,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各种活动过程中。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根据一定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培养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特指义的教育,指有计划地形成学生一定的思想政治观点和道德品质的活动,与德育同义,……。”《教育大辞典》的“教育”词目释文有两种完全不同倾向的看法:一种过于宽泛,一种过于偏狭。对教育作宽泛解释的只有少数教育家,如法国的卢梭、美国的杜威;大多数教育家对教育作偏狭的解释,如英国的斯宾塞、法国的涂尔干、前苏联的加里宁。二、“什么是教育”?第一种方法,是从探求“教育”一词的原始涵义入手,去认识和解答“什么是教育”这一问题。我国学者陈桂生先生堪称应用这一方法的代表人物。大致有三种认识方法::中国古代“教育”一词和西方的Education一词并不等同于古代教育事实本身。第二种是采用对古今中外具有广泛影响或具有代表性的教育定义进行归纳、概括和抽象的方法。如《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和《教育大辞典》中的“教育”条目释文。:这种方法都只是涉及到人们对“什么是“教育”的认识,而不是教育事实、现象本身。大致有三种认识方法:第三种是寻求某些能区分教育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标准,并进而揭示教育涵义的方法。如彼得斯对“教育”概念的分析。:人们既然认为教育就是他人教育,就会按照这种认识去设计、建构教育,其结论必然是:只有典型的、专门的学校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大致有三种认识方法:上述三种认识或研究方法虽然不一样,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循环论证:首先假设某种教育涵义是教育的真正涵义或某种教育现象是真正意义的教育,然后以此为出发点去推断或论证教育的涵义或标准,最后又回到原点。循环论证:教育即他人教育第二节教育现象及教育定义一、教育现象与非教育现象的两个区别点二、教育的起源三、他人教育和自我教育:教育存在的两种基本方式四、教育的定义首先,人的活动(包括教育活动)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其次,人的活动(包括教育活动)具有社会性。(一)、人的教育与动物的“教育”的区别一、教育现象与非教育现象的两个区别点教育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区别在于目的的指向性。人的其他社会活动的目的不是直接为了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唯有教育才是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二)、教育与其他社会活动的区别综上分析,教育现象与非教育现象有两个区别点,其一是社会性,其二是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的。它们也是教育现象两个基本特征。(三)、教育的两个基本特征生物学起源论(法利托尔诺)心理学起源论(美孟禄)劳动起源论(前苏联学者)二、教育的起源教育定义: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去影响自身发展的一种社会活动。与此相应,他人教育是某个人或某些人有意识地去影响他人身心发展的一种社会活动,自我教育是个人有意识地去影响自己身心发展的一种社会活动。四、教育的定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现代教育学》—第二章本章主要内容:一、教育在社会大系统中的定位与移位二、教育与社会其他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重点与难点:教育发展的一条基本规律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人口、环境等“教育与社会其他子系统的关系”第一节教育在社会大系统中的定位与移位一、教育在农业社会中的定位二、教育在工业社会中的定位三、教育在信息社会中的定位一、教育在农业社会中的定位农业社会教育分化为非正式教育与正式教育,正式教育的发生与发展与政治、军事或宗教的需要密切相关。二、教育在工业社会中的定位工业社会的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受到生产力强烈需求的牵引,逐步改变了农业社会时期的定位,不再偏向于政治或军事、宗教,而是迅速向经济发展方面移动。三、教育在信息社会中的定位信息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社会。工业社会时期个人在特定年龄、特定空间接受教育将成为历史。第二节教育与政治的关系一、教育与政治关系的几种主张“政教合一说”“政教分离说”“政教互助说”三种主张1、从政治角度出发,政治就是教育。2、从教的角度出发,教育就是政治。“政教合一说”1、就目的而言,教育和政治活动都在于影响人。2、就教育行政系统而言,18世纪末的产业革命后,公共教育迅速发展,国家参与教育活动和对教育的组织管理日益完善起来。3、教育应独立于政党之外。“政教分离说”1、政治影响教育。2、教育也影响政治。“政教互助说”(一)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二)教育对政治的影响二、教育与政治的双向关系(一)政治对教育的制约政治决定教育的性质政治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决定着谁受教育的权利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二)教育对政治的影响1、教育为政治培养所需人才2、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3、创新政治理论第二节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一、人类对教育与经济关系的认识的发展(一)教育对经济而言,是一种纯粹消费(二)人类对教育与经济关系的初步认识(三)教育即生产力——认识的飞跃二、学校教育与经济关系的历史演变(一)古代社会,学校教育与经济的脱节、分离。(二)工业社会初期,学校教育开始分化,部分与经济发生联系。(三)20世纪70年代后,学校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与经济的结合。三、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一)经济对教育的影响(二)教育的经济意义(一)经济对教育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教育的性质和目的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手段(二)教育的经济意义1、教育是社会再生产的必要条件。2、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科研成果对经济具有愈来愈重要的作用。3、教育产业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从字源角度来看,“文化”一词源于英语中的culture,而culture的词源是拉丁语中的cultus,该词的原义中有“耕作”的意思。因而这个词原就有人们在自然界中劳作,从中取得收获物的意思。引申来说,就有了教养和摆脱自然状态而久经锤炼得以存在的意思。第三节教育与文化的关系作为译语的“文化”王蓬的诗句“文化有余戒事略”汉朝刘向《说苑》中所说的“凡武之兴。然后加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文”
本文标题:现代教育学-完整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791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