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导学第二单元-第四课-学案2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导学案含答案1学案2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课标要求评价一项加强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的改革措施,说明政府的权力不能滥用,行使权力要反映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学习目标1.理解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重点)2.归纳分析监督政府权力的必要性。3.培养积极参与民主监督的政治素养,体会政府自觉接受监督的意义。(难点)一、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1.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必要性:政府权力运用得好,可以指挥得法、令行禁止、造福人民;权力一旦被滥用,超越了法律的界限,就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2.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政府只有接受监督:(1)才能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作出正确的决策。(2)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防止和减少工作失误。(3)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4)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人民,建立起一个具有权威的政府。3.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措施(1)关键: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这个体系,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试判断: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提示错误。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2)建立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党内监督、国家监察机关的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社会与公民的监督、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等多种监督形式。试判断:监察部门对政府的监督属于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提示错误。监察部门和行政部门是并列的国家机关,监察部门对政府的监督属于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二、为政务公开喝彩1.目的:更好地为人民服务。2.原则: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导学案含答案23.内容: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4.意义(1)对政府:有利于规范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提高政府的公信力。(2)对公民:有利于更好地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便于公民监督政府的工作,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试判断:只要公开政府信息,就能实现对政府的监督。()提示错误。①该观点的合理性在于看到了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有利于对政府的行政权力进行有效的监督。②但该观点没有看到要充分地监督政府的行政权力,仅仅靠公开政府信息还远远不够,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要建立起完善的行政监督体系。探究点一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议题: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2018年4月27日,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廉政工作会议。李克强指出,在一些重点领域腐败问题时有发生,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还比较突出,滋生腐败的土壤尚未根除,对此还需要保持清醒认识。李克强强调,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制度建设,严格正风肃纪,营造风清气正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要以强化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为重点,大力推进廉洁政府建设。(1)权力如果不加以规范,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2)如何才能防止权力的滥用和腐败行为的发生?答案(1)权力一旦被滥用,超越了法律的界限,就可能滋生腐败,贻害无穷,必然会受到法律的制裁。(2)①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严格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做到依法行政。②国家要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加强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导学案含答案3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③建立完善的行政监督体系。1.准确区分各种行政监督形式分类标准类型监督方式监督主体国家机关的监督上级政府、下级政府、审计部门、人大监督、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非国家机关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党内监督,国家监察机关的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社会与公民的监督民主和法制民主监督人大及其常委会、人民政协、新闻舆论和公民的监督法制监督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政府机构体系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上级政府、下级政府、审计部门的监督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人大及其常委会、中国共产党、监察机关、人民政协、社会与公民、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2.“四个角度”把握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例1(2017·全国Ⅲ)2017年1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方案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的人民代表大会分别产生监察委员会。新的监察委员会与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合署办公,整合政府、检察等部门的监察力量,将人大、政府、法院、检察院及其他公共部门纳入监察范围。这一改革旨在()①实现对国家公职人员的监察全覆盖②清除公共部门滋生腐败的社会土壤③建立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监察体系④搭建群众直接监督公共权力的新平台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导学案含答案4解析新的监察委员会与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合署办公,整合政府、检察等部门的监察力量,监察人大、政府、法院、检察院及其他公共部门,这是为了建立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监察体系,实现对国家公职人员的监察全覆盖,答案为B;②说法夸大了这一改革的作用,不选;这是以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共产党而非人民群众为主体的监察,④不选。探究点二政务公开议题:政务公开2018年4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重点从着力加强公开解读回应工作、着力提升政务服务工作实效、着力推进政务公开平台建设、着力推进政务公开制度化规范化四个方面,提出16项重点任务,对今年政务公开工作作出安排。今年的《要点》更加细化,其中提出涉及政务热线、“互联网+政务服务”等方面事项的一系列新要求,让政务公开更透明,让政府办事更亲民。(1)政务公开的内容有哪些?(2)我国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工作?答案(1)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2)根本上讲,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政府性质决定的。有利于规范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有利于更好地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便于公民监督政府的工作,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全面认识政务公开(1)从国家性质和政府性质角度看:政务公开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政府性质决定的,并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和政府性质。(2)从政府的宗旨、原则角度看:政务公开体现了我国政府的宗旨和原则。(3)从依法治国、依法行政角度看:政务公开是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要求和体现。(4)从政府自觉接受监督角度看:政务公开是政府自觉接受监督的要求和体现,意义重大,有利于规范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提高政府的公信力。(5)从公民权利角度看:政务公开有利于更好地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便于公民监督政府的工作,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例2近年来,广东等地已开始实行政府财政预算的细化和公开化,增加政府开支的透明度,有人称之为“阳光财政”和“玻璃钱柜”。实施“阳光财政”和“玻璃钱柜”()①有利于树立政府的良好形象②便于政府自觉接受人民监督③体现了政府性质的转变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导学案含答案5④可以进一步推动政府廉政建设⑤有利于实行民主决策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C解析政府实施“阳光财政”和“玻璃钱柜”是政务公开、自觉接受监督的表现,政府性质并没有转变,故③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民主决策,⑤不符合题意,排除。有权不任性,用权受监督2018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全面推进依宪施政、依法行政。严格遵守宪法法律,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把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有权不可任性,用权必受监督。各级政府要依法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自觉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认真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意见。1.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强调有权不可任性,用权必受监督。所谓“有权不可任性”,就是通过各种制度来加强对权力的监督,让其有权也要行使法治的轨道,而不能任性而为。这说明()①要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治国②要加强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立法机关的制衡③要加强对行政机关权力运行机制的制约和监督④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归根到底靠法治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答案D解析政府的权力不能任性而为,这说明要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治国,①正确;我国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立法机关并不是相互制衡的关系,②不选;通过各种制度来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就要加强对行政机关权力运行机制的制约和监督,③正确;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一靠民主,二靠法制,④说法错误,故选D。2.著名的政治学定律“塔西佗陷阱”得名于古罗马时代的历史学家塔西佗,通俗地讲就是指当公权力遭遇公信力危机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办坏事。这一定律给政府的启示是()①倾听群众呼声,科学民主决策②切实履行职责,树立政府权威③迎合群众需要,承担一切职能④强化专政职能,自觉接受监督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导学案含答案6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题目中,“塔西佗陷阱”指当公权力遭遇公信力危机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办坏事。这一定律给政府的启示是倾听群众呼声,科学民主决策,切实履行职责,树立政府权威,故①②入选。③“承担一切职能”的表述错误。④“强化专政职能”与题意无关。故选A。3.结合材料,运用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的知识,谈谈你对“有权不可任性”的理解。答案(1)“有权不可任性”是指政府必须依法行政,即行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2)我国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当,强国富民,一旦滥用,则祸国殃民。因此,用权必须审慎,有权不可任性。(3)政府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增强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的参与度,是预防权力任性的基本要求与体现。(4)健全并落实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机制,切实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是制约权力任性的根本措施。1.某地近百名村民因质疑县政府对该村的征地批复,向县政府提出行政复议,遭到拒绝后,村民将县政府告上法庭。经法庭审理,判处该村村民胜诉。材料体现了对行政机关的监督形式有()①社会与公民的监督②上级行政机关的监督③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④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D解析题干中说村民因质疑县政府对该村的征地批复,提请县政府行政复议,属于公民行使监督权的监督,经过法院审理,判处村民胜诉属于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故①④符合题意,②③与题意不符,故本题答案选D。2.2017年11月22日下午,某省政府召开省交通运输厅阳光政务建设经验推介现场会,总结推广省交通运输厅阳光政务建设经验做法,对推进全省阳光政务建设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实现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对分离,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此举将()①缩减政府职能范围,规范权力运行机制②明确政府职能职责,提升权力运行效率③强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导学案含答案7化权力制衡机制,削弱政府行政权力④健全制约监督机制,有效防范廉政风险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答案B解析材料中,某省政府对阳光政务建设,实现“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对分离,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此举可以明确政府职能职责,提升权力运行效率,健全制约监督机制,有效防范廉政风险,故②④符合题意;缩减政府职能范围,说法错误,故排除①;削弱政府行政权力,说法错误,故排除③。故选B。3.“权力寻租”是政府各级官员或企业高层领导人利用手中的权力,避开各种监控、法规、审核,从而寻求并获取自身经济利益的一种非生产性活动。要制约“权力寻租”的行为,下列建议中比较有效的是()①不断完善各级人大和政协的内部监督权②依靠政府各级官员或企业高层领导人依法律己③切实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④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C解析要制约“权力寻租”的行为,必须切实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
本文标题: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导学第二单元-第四课-学案2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813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