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社会学概论笔记(16周之前)(标的页码是参照老师使用的精编版教材,可找12级社会学借)第1章绪论第1节何谓社会学1、社会学的定义(有多位社会学家给出定义,下面是较为完善的一个)社会学是有系统的研究社会行为与人类群体的科学,主要研究社会关系对人们态度和行为的影响,以及社会是如何建立与变迁。二、社会学基本态度(考点)1、社会学有其独特的对象2、社会学对象问题的争论是社会学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必然现象3、在对社会学对象的理解上不应强求一致三、社会学科特点(考点)四性:整体性、综合性、现实性、实证性整体性:在研究社会过程中始终把社会作为有机整体去研究结构功能等,并分析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发展变化。综合性:1、研究视角的综合性,可以借鉴很多学科理论。2、研究方法的综合性现实性:解决现实中的重大问题,以这些问题为重点开展研究,还原现实的真相。实证性:是科学性的体现,用自然科学客观的方法和技术或的资料,从中检验理论假设,得出理论知识。4、社会学与其他学科社会学与经济学、政治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学科都有着紧密的联系。第2节社会学的想象力1、辩证分析一个问题社会学是显而易见的学科吗?是:因为社会学研究人们所熟悉的世界否:社会学尤其系统性与真实性。二、什么是社会学想象力米尔斯:社会学家解释世界依赖一种独特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叫做社会学想象力。社会学想象力是一种特有的心智品质,它有利于帮助我们理解历史与个人生活历程以及二者在社会中相互的联系。3、怎样理解米尔斯的观点1、超越个人经验与观察,去了解更宽广的公众议题。2、质疑常规和常识,离开熟悉的惯例。3、对未预知后果的洞悉举几个例子帮助理解以上三点,以及什么是社会学的想象力。例一:谈到咖啡的社会学意义能想到什么?(社会学想象力强调一种社会学领域的公众议题与发散思维。)1、仪式2、社会性的交往行为(面谈式交友聊天)3、象征意义(欧美文化,有闲阶层)4、社会经济状况的代表(地区间不平等的状况)5、全球化(不生产可可的地区咖啡文化却盛行)例二:自杀问题的研究,推荐阅读迪尔凯姆(又译涂尔干)的《论自杀》,刘燕舞的《农民自杀研究》。其中有以下议题:战争时期与和平时期相比,合拼时期的自杀率更高。经济萧条导致更高的自杀率。男性的自杀率比女性高。老年群体的自杀率更高。节假日并不会引起很多人自杀。传播报道对自杀率并不会产生很多影响。第3节社会学发展与多元理论4、更近期的理论视角(多元理论视角)(1)功能论主要观点社会是一个有生命的机体,它的每一部分都对总体发生作用,其目的和价值就是维护这个机体的存在与稳定。功能论与秩序和社会稳定挂钩。(考点)概念辨析题:(成对出现进行解析)显性功能:一个机构或机制公开陈述且刻意显现的功能,它包含社会某一方面可以显现且承认的社会意义。隐形功能:不自觉且非刻意显现的功能,它代表一个机制的隐蔽目的。正功能:起正面、积极的促进作用的社会元素或过程。反功能:一个扰乱社会秩序或降低社会稳定性的社会元素或过程。社会学的想象力在于发掘隐形功能。(二)冲突论的主要观点1、人们有限的资源、权力、声望而发生斗争是永恒的社会现象,也是社会变迁的主要源泉。以上观点有两层含义:冲突是普遍的。社会冲突是社会前进的动力。2、秩序只是社会各部分之间不断进行冲突的一种结果,是力量与强制的产物。含义:秩序是冲突的结果。(必考)科塞用功能主义的方法理解冲突,提出“安全阀机制”,冲突起到“安全阀”的作用,应该将冲突与矛盾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三)互动论(也叫符号互动论)1、人类是处于许多有意义的实体组成的世界中的,这些实体包括有形物质、他人、行动,与他人的关系符号等。2、社会学应关注人们与这些实体的互动,探索人们的动机、目标和他们理解世界的方式。乔治米德观点:符号是一切意义的构成。建构行为:人类赋予特定情境以意义并创造性地做出反应的过程。拟剧法(戈夫曼):社会和人生是一个大舞台,社会成员作为这个大舞台上的表演者都十分关心自己如何在众多的观众面前塑造能被人接受的形象。第4节为什么学习社会学第2章社会第一节社会及其基本要素1、社会的含义西方社会学者的看法1、帕克:芝加哥学派创始者社会唯实派:社会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东西,是真实存在的实体。社会唯名派:社会是代表具有同样特征的许多人的名称,是空名而非实体,真正的实体只是个人。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看法卡尔马克思《资本论》社会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2、社会的基本构成要素(一)社会存在发展角度:生态、人口、文化(二)社会构成角度:家庭、阶层、种族、民族以及城市农村等不同的整体性层次或单位。(三)社会的主体——人口人口:制生活在特定历史过程中的人的总和,它包括人口数量、人口质量、人口构成,以及人口变动等内容。1、人口的静态分析自然构成:性别、年龄、是否残疾等社会构成:职业、教育程度、阶层、宗教、民族、婚姻状况(考点)2、人口的动态考实自然变动:出生率、死亡率机械变动:迁移社会变动:(同上面静态分析里的社会构成)第二节社会结构(一)社会结构(考点)是一个描述性概念,指社会体系基本组成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任何复杂的事物都有一定的结构,都由有机联系着的部分组成,这样一种结构概念常用于自然科学对客观事物和自然想象的分析。1、社会结构概念斯宾塞:把结构和功能作为体现社会学分析层次的两个对应基础概念,认为社会进化的方向是结构层次上社会异质性的扩大和功能层次上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依存性增强。涂尔干:“环节类型”(机械团结),等质无分化,部分差异性小没形成分化。“有机类型”,异质有分化,有机团结。帕森斯:社会结构是分化了的诸角色相互整合的结构,即角色结构,受到可变要素“人员”“工具”“报酬”的影响。主要观点:社会结构就是角色结构。解释:帕金森与前者的进步,解释了是什么来联系结构——角色,角色结构是规则,精确层次。人员:指决定谁被配置于什么角色、地位的机制。(说明能否被配置怎样配置)举例:社会分层的上下层,高考机制、公务员机制工具:具有手段性质的稀有资源分配给个人的机制。(拥有什么样的资源)举例:教育资源,家庭资本、入党程序等报酬:具有意义性质的稀有资源分配给个人的机制。2、社会结构的组成社会地位(也叫社会身份,是高低序列中的某一层次或某一点):指任何具有从社会角度规定了的权利和义务的社会位置。(是社会普遍接受的)先赋地位:社会强加的地位。如民族,种族,在家中的出生次序自致地位:可进行一定控制,通过个人努力可以获得的地位。注意:先赋地位的特征是先赋的,但意义不是先赋的。所有的社会地位都有社会意义。举例理解上面这句话:母系社会中,女性的地位很高。而中国的重男轻女思想中,女性的社会地位却很低。(2)社会角色被社会所期望和要求的,同人们的社会地位相一致的一套权利、义务和行为模式。角色与地位的区别:人们占据地位,扮演角色,因此地位和角色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社会角色“失调”角色冲突:至两个或多个角色之间的对立面。如同时扮演儿子与丈夫的角色。角色紧张:同一角色中对立要求所带来的角色扮演问题。如一个母亲既要慈祥、无微不至,但在教育中又要适当严厉,充当严母角色。角色退出:摆脱过去的角色重新建立或适应新角色的过程。如出狱、毕业、结婚。考点:从例子中区分以上三种情况(3)社会群体(此处略过,后面第五章详讲)(4)社会制度社会制度是一定的社会关系及其模式和规则,是社会行为的规范体系,他们规定了在社会关系网中每个特定角色的权利、义务和行为方式。社会制度是社会结构中的稳定因素。第三节社会类型划分(一)按文字发展分为:无文字社会、有文字社会(二)按生存方式:狩猎采集社会、畜牧社会、园圃农业、集约农业、工业社会(三)按生产方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四)按组织形式: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礼俗社会:传统社会,规模小,分工与角色分化小,家庭是社会核心单位,占统治地位的是初级社会关系,习俗传统约束强,社会同质性高。法理社会:规模大,分工与分化角色多,家庭等初级群体势微,人的行为受规章法律制约,异质性显著。推荐书目:滕包斯《礼俗社会》,加强对上述定义的理解。第3章文化第一节文化概述1、概念社会学上,指人类群体或社会的共享成果,一切人类创造的东西。2、文化的一般特性(简答题考点)1、文化是有人类在进化过程中衍生出来或创造出来的2、文化是后天习得的知识和经验,文化的内容不能通过生殖系统遗传3、文化是人类所共有的4、文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动态过程5、文化具有阶级性和民族性3、文化的类型(辨析题,第一个得分点是,要说明从什么角度划分!!!然后再解释定义并举例说明)1、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是经过人的加工产生的,体现人的思想。2、主文化与亚文化(教材P93)根据所占地位和影响力划分3、主文化与反文化(P94)从冲突与对立的角度划分4、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P94)考点:反文化一定是消极的吗?不一定,有的起进步作用。反文化是一种特殊的亚文化。4、两种文化观文化中心主义:以自己的文化评价衡量其他文化,并认为自己的文化比其他文化优越,它建立在对文化的误解之上的,在那些与外界很少发生联系的社会表现的非常突出。文化相对主义:另一种相反的文化视角,是指不主观武断地用一种文化标准去衡量和评价另一种文化。第二节文化的构成与功能1、文化内部的主要构成要素哲学和其他具体科学、宗教艺术、伦理道德以及价值观等,其中以价值观最为重要。符号(语言)规则与惩罚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物质产品2、文化的层次构成(考点)文化特质:具有独立文化意义的最小文化单位,既可以用物质产品来表示,也可以用非物质产品来表示。文化丛:也称文化集丛,它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功能上互相整合的文化特质构成,这些文化特质彼此为一体,表达一定范围的文化意义。文化模式:比文化更复杂,更高层次的文化结构概念,它是多种文化特质或多个文化丛经过长期的接触融合而形成的具有鲜明特征的文化系统。3、文化的功能(考点,出简答题)1、文化是社会或民族分野的标志2、文化是社会有了系统的行为规范3、文化具有社会整合的功能4、文化具有社会导向的功能第三节文化变迁文化变迁的主要方式(影响文化变迁的手段、因素和途径)1、发现和发明2、传播传播三种模式:直接接触、媒介接触、刺激传播3、涵化(有方向性,强制性)(考点)当一个社会与另一个经济文化上都比较强大的社会接触时,这个较弱小的社会经常要被迫接受强大的社会很多文化要素,这种由于社会的强弱关系而产生的广泛的文化假借过程即涵化。比如,殖民现象。第四节文化多元化和文化一体化怎样认识文化多元化和文化一体化?1、社会同质性下降,社会异质性上升。2、文化的各种要素产生了多元化想象,从而导致文化的多元化。第4章社会化第一节社会化概述1、社会化的含义及内容(考点)作为个体的生物人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成长为社会人,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个体社会化的内容1、促进个性形成和发展,培养完美的自我概念2、内化价值观念,传递社会文化3、掌握生活技能,培养社会角色2、社会化与人类生物基础条件1、较长的依赖期2、弱本能3、特殊能力3、社会化的意义第二节自我与社会化1、库利:“镜中我”从别人的反应中认识自我在别人面前如何表现,想象他人的评价,对他人印象产生感觉。2、米德:自我的阶段和重要他人1、预备阶段:模仿他人和使用符号2、游戏阶段:角色扮演3、游戏比赛阶段:理解他人、社会关系和环境情镜3、戈夫曼:自我表现印象管理,拟剧性,面子功夫4、弗洛伊德:本我、自我与超我(考点)5、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智力发展6、埃里克森:自我发展的八阶段理论第三节社会化过程1、社会化的机构家庭——社会化的第一个场所学校——社会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系统教育的机构同辈群体——社会环境因素职业群体——职业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大众媒体国家——一个影响越来越大的社会化机构2、社会化与生命历程1、基本社会化2、预先社会化:一个人预先演练未来的社会地位、职业与社会化关系的过程。3、继续社会化:成年期的社会化。4、再社会化:一个人由于社会化中断、失败引起的从一种生活向另一种生活转变的过程。如改造学院
本文标题:社会学概论笔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828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