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司汤达与《红与黑》卢黎
斯丹达尔——拿破仑的崇拜者与追随者自称“米兰人”的作家司汤达(1783-1842)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原名亨利·贝尔。司汤达是贝尔170多个笔名中最重要的一个,他以此名传世。一、司汤达的创作与生平简介:司汤达原名亨利·贝尔,生于法国的一个律师家庭,父亲是个天主教徒,保守、专制;母亲是意大利人,出身自由主义家庭,信仰伏尔泰主义。司汤达7岁时,母亲去世,他的童年极为不幸。1800年参军并随拿破仑大军进入意大利米兰,1802年回巴黎钻研哲学和文学,1806—1814年重返部队,参加过德奥战役,并在拿破仑政府中任职.1812年随大军抵达俄国,亲眼目睹了法军溃败。追随拿破仑从军司汤达梦想勇敢和冒险,希望追随拿破仑成就一番事业。他在拿破仑的军事部谋到一个职务。从此司汤达的命运就与拿破仑联系在一起。拿破仑(1769—1821)法国政治家和军事家,19世纪欧洲最非凡的传奇人物。他的战争艺术、博学多识受到世人的赞叹,他坚决打击反动王党复辟势力,鼓励一切有才华的人发挥自己的作用,受到广大青年的拥戴。1815年滑铁卢战役失败后,被流放圣赫勒拿岛,1821年在岛上病逝。20年后,遗体运回巴黎安葬。司汤达在他的作品里歌颂拿坡仑。《拿破仑》点击图片:播放视频定居米兰,使用司汤达笔名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司汤达认识到:“像我这样一个到过莫斯科的人,在波旁王朝的法国除了受屈辱外不会再有别的。”于是他离开巴黎,定居意大利米兰,在那里住了7年。在米兰,他读书、旅行、欣赏意大利音乐美术,正式从事写作。他的第一部作品是音乐家传记《海顿、莫扎特、梅达斯太斯的生平》(1815)。1817年他出版了著名的游记《罗马、那不勒斯、佛罗伦萨》,第一次使用了司汤达的笔名。这是一个普鲁士小镇的名字,是著名的德国艺术评论家温克尔曼的家乡。温克尔曼对古希腊艺术有精湛的研究。司汤达采用这个名字,表现了他对古代文化的向往。1821年他发表了研究爱情心理的著作《论爱情》,第一次展示了他的心理分析才能。在该作中,他把爱情分为“激情的爱”、“趣味的爱”、“虚荣的爱”和“肉欲的爱”四种,并高度肯定了“激情的爱”,为以后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在1821-1825年间,他参与了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的论战,陆续发表了文艺论集《拉辛与莎士比亚》,该论集是第一部现实主义理论著作。《拉辛与莎士比亚》(1825)在书中他以假设古典主义者和浪漫主义者通信的形式,批驳了当时法兰西学院对浪漫主义的攻击,主张文学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反对盲目模仿。1830年创作了《红与黑》。一生未婚司汤达一生未婚。1800年在米兰的时候,他爱上一个名叫安吉娜的姑娘,但安吉娜已和法国画家格罗有了亲密关系。这段感情生活给他带来痛苦,并造成他对爱情特别敏感的性格特点。1805年他在家乡爱上了一个女演员,后来女演员去马赛演出,司汤达跟着去了马赛,在一个食品杂货店当店员,只图为了见到那个女演员。他在那里当了一年店员,那个女演员突然和一个俄国人结婚了,他才失望地回到巴黎。司汤达习惯于玩世不恭的大胆表现,乔治·桑和缪塞在赴意大利途中遇见他时,他的玩世不恭就使乔治·桑非常震惊。墓志铭•1842年3月23日司汤达在巴黎因中风去世。遗体安葬在蒙马特尔公墓。墓碑按照司汤达生前遗嘱,刻着意大利文:•亨利·贝尔•米兰人•写作过•恋爱过•生活过司汤达的性格认识司汤达的创作,有必要了解他的性格。司汤达性格的主要风貌是坚毅的独立精神,他精力过人,时时渴望干一番大事业。他是一个独立的、独创的、性情热烈的人,把我行我素作为幸福的第一条件。在他早年,勇敢的行动和热烈的爱情都被他看作是人生的最大幸福。一个人为了忠于某种事业或某个人而甘冒生命危险的激情,由幸福的恋爱引起灵魂深处的战栗,在他看来都是人生的崇高时刻。他身上有两种热情,热爱战争和热爱女人,具体化为崇拜拿破仑(代表战争)和意大利女人。怀疑人类他的性格另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害怕上当受骗。对人不信任,对人类的怀疑,成了他根深蒂固的性格特征。他除了惧怕受人欺骗,被人利用外,还惧怕欺骗自己。他养成了处处设防,经常自我检查,自我克制的习惯。他一生都喜欢掩掩藏藏,乔装打扮,神秘莫测,喜欢把自己的经验和思想隐藏起来。他有170多个笔名就是因为喜欢隐瞒真相的癖好造成的。任何感情如果他不想承认属于他自己,任何轶事如果可能泄露他的私人生活,他就用这样那样的笔名。不仅公开发表的作品他用笔名,私人信件他也不签署自己的真名。双重人格•他在作品中处处留下怀疑人的警告:不要轻信别人,只相信你亲眼所见的!不要赞美不能打动你心弦的事!永远认定你的邻人是受了报酬在向你撒谎!•为此他表现出双重人格,一方面爱好自然而然和坦率无隐,另一方面又深谋远虑,耍尽花招;既诚实又醉心于弄虚作假,痛恨虚伪又缺乏坦率正直。•司汤达在自己这种双重人格中找到了赋予他的小说人物的性格特征,他的《红与黑》和《巴马修道院》被人称为“伪善欺世手册”。(勃兰兑斯《法国的浪漫派》)二、创作《拉辛与莎士比亚》(1823--1825)《红与黑》(1830)《红与白》(《吕西安·娄万》)《帕玛修道院》(1839)《意大利遗事》(短篇小说集)文学地位:一他的大部分作品是在他逝世之后才发表的。他的全集共编成79卷。斯丹达尔在推动心理小说和现代小说的发展方面有重大贡献,后代作家大多受到他的影响。他被看成是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巴马修道院》(1839)•小说根据一个手抄本故事改编。小说以复辟时期意大利生活为题材。米兰贵族老唐戈侯爵憎恨革命,他的妹妹吉娜却嫁了一个拿破仑军中的少尉。吉娜喜欢侄儿法布利斯,资助他去法国投奔拿破仑。法布利斯赶上了滑铁卢战役的尾声。司汤达与《红与黑》三、代表作《红与黑》•创作时间:1828-1829年1830年以后出版;副标题:1830年记事•创作内容斯丹达尔在《论〈红与黑)》这篇文章中说,这部小说是“认真地描写19世纪最初30年间压在法国人民头上历届政府所带来的社会风气”,描写“1814至1830年的波旁王朝所留给我们的这个严肃的、尊重道德的、愁眉苦脸的法国”。关于《红与黑》书名的含义:时代说:“红”:指拿破仑的红军装。“黑”:指教士的黑道袍。人生选择说:曾想通过“红色军功”立功扬名,又不得不选择身穿圣职黑袍。《红与黑》讲解1、人物:德·瑞那夫人德·瑞那市长于连·索黑尔玛特尔小姐木尔侯爵于连·索黑尔德·瑞那夫人玛特尔小姐小城维利叶尔市省城贝尚松首都巴黎2、情节:人物形象主人公于连是波旁王朝复辟时期小资产阶级个人奋斗者的典型形象。请看小说中的描述:“他的腮红红的,两目低垂着。他是一个十八岁到十九岁之间的少年,表面看来,文弱、清秀,面貌不同寻常。他的鼻子好像鹰嘴,两眼又大又黑。在宁静的时候,眼中射出火一般的光辉,又好像熟思和探寻的样子,但是在一转瞬间,他的眼睛又露出可怕的仇恨的表情。”——《红与黑》罗玉君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这段文字有什么意义?这段文字对我们认识于连有什么样的帮助?第一、长得清秀第二、爱深思,喜欢探寻问题第三、在某一瞬间,会显出仇恨的目光•首先,这是一位摆脱窘迫处境,争取美好前程的奋斗者、进取者形象,是在以血统门第论高低的复辟王朝时代,通过个人奋斗追求功名的英雄形象。•其次,这也是一位力图战胜自卑、获得自尊的奋斗者。•第三,于连是一位狂热的抗争者,在要求服从、听话的环境中,力图以个人奋斗方式达到目的,抗争出身带来的贫寒、卑微;抗争等级贵贱的习俗、惯例,更是抗争“一切存在都的合理的”心安理得的奴性意识。第四,于连是一位自我主义者和因模仿他人而失去自我的人。总之,于连表现了青年一代的普遍感受和经历,尤其是有所追求者在特定时期的心理感受。如何理解于连的性格及其与悲剧的关系?于连自尊与自卑的心理来复线瞬间的自卑——自尊的反抗——胜利的满足——瞬间的自卑……例如:当他抓住夫人手之后……播放视频“于连站在最大的岩石上,双目仰望苍穹……他望着老鹰们在天空中静悄悄地画了无数的大圆圈。于连的眼睛机械地随着鹫鹰转动,这猛禽飞翔起来那种有力的安谧的活动在于连心理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羡慕这种力量,他羡慕这种孤独,这是拿破仑的命运,难道有一天也会是他自己的命运吗?”——《红与黑》罗玉君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这段文字有什么意义?它告诉我们,征服德瑞那夫人,对他来讲,最重要的意义不在于得到爱情,而在于证明了自己的力量,即重建那种拿破仑式的信心。德·瑞那夫人:爱慕英雄德·瑞那夫人是一个贵族妇女形象,是市长夫人。她美丽、善良,并具有平等观念。她常年生活在一个没有爱情的婚姻中,是于连的出现唤起了在她身上沉睡多年爱情,但是基督教观念以及身份地位的局限使她一度中止了她对于连的爱,但是当于连最终功败垂成时,她却悔悟了自己以往懦弱和卑鄙,而抛开世俗的重重阻力,与于连相爱。并且当于连上了断头台的不久后,德·瑞那夫人也忧郁悲痛而离开人世。•小说写道:“他的天才真使她惊骇,她觉得一天一天地她把他认识得更清楚了;这个青年神父,定是未来的伟人。她好像已经看见他做了教皇,做了国中的元勋,好像黎塞留一样。她向于连说道:“我能够活着亲眼看到你成功吗?事业和地位都在等待你。王朝和宗教都需要伟人。”应该说德·瑞那夫人是一位真正为爱而献身的贵族妇女,她那天然的人性中有和于连相契合之处。爱情的萌发更让她看到了个体的价值和尊严,她不愿意再过虚伪的生活,而愿意为爱情身败名裂,直至献出生命。德·瑞那夫人的悲剧进一步证明了贵族文化和基督教的腐朽、反动,和必然被新文化所取代的结局。玛特尔小姐:女英雄气概司汤达的妇女形象也都显示了力的热情和英雄气概。玛特尔小姐成天幻想当英雄,当女英雄,像她的女英雄祖先一样要怀抱情人的头颅而无所畏惧,她爱于连,就是因为她在于连身上发现了一种英雄气概,想象他是一个丹东。认为于连无论是革命时期还是反革命时期都会成英雄。她狂热的爱于连,不在乎门第金钱,在性格上,玛特尔和于连属于同一类型的人物。玛特尔小姐是一个贵族妇女形象,她美丽、热情、高傲、冷酷,等级偏见较深。但是周围贵族青年们软弱,以及生命力的旺盛和生活本身的空虚,使她非常渴望富有刺激性的“伟大爱情”出现。但是贵族阶级的衰弱使她找不到这种爱情,因此,于连的一系列不平凡的行为让她产生了一种幻觉,认为似乎能够从这个平民身上找到她所需要的爱情。与其说他爱于连,不如说她更爱激情本身。当她抱吻着于连的头把他安葬时,她对激情的满足达到了顶点。播放视频与德·瑞那夫人爱情相比,玛特尔小姐与于连之间并不是爱情。她从于连身上获得激情;于连从她身上获得了自尊和野心的满足。当然,玛特尔小姐也是悲剧人物,她的悲剧更进一步说明贵族文化已经衰落和腐朽;而平民(资产阶级)文化则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分析于连的悲剧于连的本性:单纯、善良、热情、追求爱情、富有反抗精神卑鄙报复第一次堕落爱情、反抗(地点:维里耶市市长家)野心膨胀第二次堕落爱情反抗虚伪、投靠(地点:贝尚松修道院)卑鄙之极第三次堕落爱情反抗(地点:首都巴黎)彻底投靠于连的精神复活之路法庭答辩•于连临死前的法庭答辩表现了他的英雄性格的力量,他说:“先生们,我没有荣耀属于你们那个阶级,你们可以看见我是一个乡下人,不过对于自己处境的微贱,敢作反抗的举动罢了。……我决不是被我的同阶级的人审判。我在陪审官的席上,没有看见一个富有的农民,而只是些令人气愤的资产阶级的人。”点击图片:播放视频形象的典型意义:于连的悲剧概括了王政复辟时期一代青年的苦闷与追求,反抗与妥协,探索与失败,具有极大的典型意义。作者通过于连的生活道路:给人们所展示的并不是一幅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瑰丽画卷,而只是一页复辟时期青年人个人奋斗惨遭失败的痛苦记录,具有不容忽视的认识价值。三、《红与黑》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1、思想价值(1)揭露了法国波旁王朝复辟后的丑恶的社会现实:教会的虚伪、贵族的专横、资产者的投靠、市民的庸俗(老索黑尔为代表),这一切构成了于连堕落的社会环境,最终毁灭掉了于连。总之,通过于连的悲剧,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的谴责。(2)作者把主观上把于连塑造成一个反抗当时社会的“英雄”,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于连的“冒险经历”
本文标题:司汤达与《红与黑》卢黎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835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