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现代政治经济学 程恩富 第五章
Page1第五章资本循环和周转第一节资本循环第二节资本周转Page2第一节资本循环一、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二、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形态三、产业资本正常循环的条件四、流通时间Page3一、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产业资本:投放在工业、农业、建筑业等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的资本。产业资本循环:就是产业资本依次地经过三个阶段,相应采取三种职能形式,使价值得到增值,最后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过程。产业资本循环公式:G—W…P…W`—GPage4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购买阶段(货币转化为商品)。A公式:G—W(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条件)pm2.第二阶段:生产阶段。公式:W…P…W`(生产剩余价值,决定性阶段)3.第三阶段:销售阶段(商品转化为货币)。公式:W`—G`(实现剩余价值,关键性阶段)Page5二、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形态1.货币资本循环:以货币资本为出发点和回归点的资本运动。公式:G—W…P…W`—G`特点:明显地表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动机和目的,是产业资本循环的一般形式。片面性:价值增值好象是货币本身具有的魅力。2.生产资本循环:以生产资本为出发点和回归点的资本运动。公式:P…W`—G`·G—W…P特点: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片面性:似乎资本主义生产目的是为了生产而生产。3.商品资本循环:以商品资本为出发点和回归点的资本运动.公式:W`—G`·G—W…P…W`特点:揭示了生产和消费的内在联系。片面性:似乎资本主义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Page6三、产业资本正常循环的条件产业资本循环条件:产业资本循环在空间上的并存性和时间上的继起性。产业资本循环在空间上的并存性:指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要按一定比例在空间上并存。产业资本循环在时间上的继起性:指产业资本的各个部分要依次经过三个阶段的运动,在时间上相互继起。关系:相互联系和互为条件。并存性决定继起性,而并存性又是继起性的结果。产业资本不仅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而且是三个循环形式统一。Page7四、流通时间概念:资本循环一次需要的全部时间,包括两个部分,资本生产时间和资本的流通时间。资本生产时间:是资本在生产领域里停留的时间。包括劳动期间和非劳动期间。①劳动期间:生产一种产品所经历的劳动过程的全部时间,是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结合一起创造剩余价值的过程。②非劳动期间:是生产资料处在生产领域,但是没有和劳动力结合。包括:A备料时间B停工时间c自然力作用时间。资本流通时间:是资本在流通领域里停留的时间。包括购买时间和出售时间。资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相互排斥。Page8过程G—W…P…W`—G`阶段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售卖阶段职能形式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职能生产剩余价值做准备生产剩余价值实现剩余价值条件空间上并存性时间上的继起性Page9第二节资本周转一、资本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三、预付资本总周转四、资本周转速度提高的意义和途径五、资本的筹集和运用Page10一、周转时间和次数资本周转: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过程资本周转速度:用资本周转时间长短和和周转次数来表示。周转时间是资本周转一次所持续的时间,等于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之和。.资本周转次数是在一定时间内(通常一年)资本循环的次数。公式:n(周转次数)=U(年)/u(周转一次的时间)关系:周转速度与周转次数成正比,与周转时间成反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都千方百计缩短资本周转时间,加快资本周转速度。Page11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固定资本:以机器、设备、厂房、工具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资本是一次预付,实物形态全部参加生产过程,并随着物质磨损程度逐步转移到新产品中。流动资本: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则一次生产过程中完全消失其原有的独立的使用价值形态,其价值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两者区别:价值周转方式、周转时间、回收方式和期限、物质更新方法。固定资本磨损:物质磨损(有形)和精神磨损(无形)固定资本价值补偿:折旧——折旧费—折旧率Page12按剩余价值在生产中的作用划分生产资本的各部分按价值周转方式划分不变资本厂房机器设备工具固定资本原料燃料辅助材料流动资本可变资本工资Page13三、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预付资本总周转:预付资本价值在一年内的周转次数。总周转速度=(1年内固定资本周转总值+1年内流动资本周转总值)/预付资本总值制约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因素:①预付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②预付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周转速度。Page14生产资本各要素价值(元)固定资本周转次数年周转价值总额(元)固定资本8000001/1080000其中:厂房2000001/2010000机器设备5000001/1050000工具1000001/520000流动资本20000061200000预付总资本10000001.281280000预付总资本总周转速度=80000+1200000/1000000=1.28(次)Page15四、资本周转速度提高的意义和途径意义:(1)可以节省预付资本;(2)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3)可以提高固定资本的投资效率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①年剩余价值量:剩余价值率和预付可变资本量及其周转次数的乘积。公式:M=m`·v·n②年剩余价值率:年剩余价值量和预付可变资本的比。公式:M`=m`n途径:(1)缩短周转时间;(2)加快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各自的周转速度。Page16五、资本的筹集和运用资本筹集途径:①自有资本②信用资本③直接融资④吸引外资投资决策的注意事项:①投资项目选择要考虑行业成熟程度和产品的生命周期。②考虑投资的机会成本。③考虑投资的风险性。Page17案例日本的固定资本的平均使用年龄为10年,美国为17年;美国现有机床的34%使用年限超过20年,日本使用年限在10—20年的占35%,在10年以内的占61%.我国在1979年以前,国营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率仅在2.9%—3.7%之间,工业固定资产的平均使用年限在25年.但是,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工业企业中的基本折旧基金几乎一半以上普遍被挪用于基本建设投资。所以,实际上我国工业固定资产的平均使用年限在30年以上.改革后,1992年后我国固定资产折旧率逐年提高,以工业企业为例,1982年为4.3%,1985年为5%,1988年提高到5.3%,1989年达到5.5%。我国现行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平均折旧率为5.5%.Page18案例点评1、固定资本的折旧关系到固定资本的更新,而固定资本的更新又影响到企业和整个国家的技术水平的提高;同时固定资本的折旧关系到固定资本的周转速度,而固定资本的周转速度,又影响到预付总资本的周转速度.因此,确定合理的折旧率至关重要.2、资本主义各国的固定资本更新速度不一,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因素之一.战后,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经济实力有所削弱,而日本的经济在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期,呈现跳跃式的发展.其中的原因之一,日本的各个经济部门的装备设施得到及时更新,固定资产使用年份远比美国要短得多,甚至是世界中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的1.6倍.Page19计算题某企业年产10000件商品。投资固定资本30万元,使用年限为10年;投资流动资本9万元,周转时间为2个月;雇佣工人50人,月平均工资100元;每件商品社会价值为30元。试计算:1、剩余价值率为百分之多少?2、年予付资本周转速度为多少次?3、年剩余价值率为百分之多少?Page20题解依据关于预付资本总周转和可变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影响的原理进行计算:1、m´=生产周期的剩余价值量/实际使用的可变资本=(30元×10000件)W-(9万×12/6+30万/10年)c(50人×100元×12月)v=9万/6万元=150%2、年预付资周转速度=30万元×1/10+9万元×12/6=1·9次30万元+9万元3、M`=m´·n=150%×12/6=300%答:1、剩余价值率为150%;2、年预付资本周转1·9次3、年剩余价值率为300%。
本文标题:现代政治经济学 程恩富 第五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841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