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社区常见的用药误区2(一)药物作用的选择性药物对不同脏器有其选择性(selectivity),就是只对某些器官或组织或病原体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他器官或组织没有作用或没有明显作用。3(二)药物作用的两重性1、治疗作用指达到防治效果的作用对因治疗:针对病因治疗,称对因治疗也称治本。对症治疗:用药物改善疾病症状,但不能消除病因称对症治疗,也称治标。42、不良反应副作用:药物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不适反应。毒性反应:指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蓄积过多时)使机体发生的危害性反应。如急性毒性、慢性毒性致畸、致癌、致突变5中西药不合理合用时,导致药物产生毒性或使原有的毒性作用增加。如:中药硼砂降低链霉素、庆大霉素等抗生素的排泄,使血药浓度增加,从而使耳毒性增加,儿童发生耳聋的概率升高。中西同类品种药物合用可导致剂量加大,发生毒副作用。如:治疗感冒发烧口服百服宁片和VC银翘片,可造成共有成分对乙酰氨基酚超出安全剂量,引发肝脏受损。举例61、后遗效应: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浓度时间阈浓度2、停药反应:长期用药后突然停药,原有疾病加剧,又称回跃反应。药物的其他反应有73、变态反应:机体接受此药物刺激后致敏,再次应用该药时发生异常的免疫反应。也称过敏反应。4、特异质反应:少数特异体质病人对某些药物反应特别敏感,反应性质也可能与常人不同,但与药物固有药理作用基本一致,反应程度与剂量成比例。例如:先天性RBC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者,服用磺胺可出现溶血。81、给药的途径同一种药物,给药途径不同,吸收的速度及程度也不同。如先锋霉素,静注比肌注吸收速度快而完全;肌注比口服吸收快。(二)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92、服药的方法同一种药物,在饭前、饭中、饭后服用各有讲究。就吸收而言,空腹吸收速度快而完全。但有的药物引起胃肠刺激必须饭后服用。拜糖平护胃药促消化103、药物剂型决定吸收速度如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有短效、中效、长效之分,因制剂不同吸收速度也不同;抗心绞痛的硝酸甘油片剂,决定它吸收速度是舌下含服而不是口服。114、机体胃肠障碍和微循环障碍有些药物在胃肠道不稳定,易被胃液或肠液破坏;腹泻使药物吸收不完全;休克病人微循环出现障碍,药物吸收速度必然减慢或停滞。12遗传因素:大量的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决定了某些肝药酶的种类、含量和活性。年龄:肝药酶的活性与含量有关疾病:肝和肾脏疾病对药物代谢的影响较大并且复杂,药物在体内的转化速度和途径也发生改变。酶的诱导及酶抑制作用:不少药物在反复应用时,可诱导肝药酶的活性增加,使药物的代谢加速,药效减弱。(三)13“酶诱导”举例某妇女多年来一直采用口服药的方法避孕,从未发生意外。一年前,因炒股难以入睡,便服用安定片助眠。两个月后,她发现自己怀孕。原因?安定是肝微粒体酶的诱导剂,长时间服用,肝脏对避孕药的代谢加快,避孕药的避孕效果大大降低,虽坚持服用避孕药,但仍可能怀孕。常见的酶诱导剂有苯巴比妥、安定、苯妥英钠、保泰松、安体舒通、灰黄霉素、利福平等1415使用抗菌素的十大误区1.与抗感冒药同时使用。在感冒初期无继发感染的情况下,使用不但无效,反而会产生耐受性和不良反应。2.使用抗菌素,用用停停。有些患者由细菌感染引起发烧使用抗菌素时,烧一退就停药,结果细菌没完全被消除,反而使漏网细菌增强了抗药能力,待下次发烧再使用这种抗菌素时,疗效就不好。163.多种抗菌素混用。细菌感染性炎症的患者为了“药到病除”,就下“猛药”,甚至中药抗菌素与抗菌素合用,或同时使用二至四种抗菌素,结果不但药效不增,反而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一般认为,氯霉素、红霉素、四环素类、林可霉素、磺胺类等抑菌药可减弱青霉素的杀菌作用而不宜合用。4.与食物同时服用抗菌素。某些抗菌素,如氨苄西林、头孢氨苄、头孢拉定、红霉素、四环素等与食物同时服用时,食物可阻滞对药物的吸收,从而降低药效。为免受食物的干扰,以上药物应在饭前1小时或饭后2小时服用。175.用葡萄糖注射液溶解抗菌素。有的抗菌素,如青霉素在近中性(PH6至7)溶液中稳定,酸性或碱性中均可使之加速分解。所以,最好用注射用水或0.9%氯化钠注射液(PH4.5至7.0)溶解青霉素类抗菌素。应引起注意。6.与低PH的葡萄糖输液配伍使用。有的抗菌素,如红霉素在酸性输液中易遭破坏、降效,一般不应与低PH的葡萄糖输液(PH3.2至5.5)配伍使用。187.林可霉素类与大环内酯类药物同时使用。林可霉素类与红霉素类有拮抗作用,而有的患者注射着林可霉素,同时又服用罗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药物,结果不但疗效不增,反而出现胃肠道的反应。8.红霉素与青霉素、头孢菌素联合使用。这类药物同时使用,可发生拮抗作用。199.长期使用同一种抗菌素。有的患者特别是性病患者,长期使用同一种抗菌素,结果导致菌群失调症。10.同时注射氨基糖甙类与青霉素类抗菌素。由于氨基糖甙类与青霉素类抗菌素置同一注射器中,可发生分解反应,导致疗效下降。临床有庆大霉素与青霉素同时注射,也有输注青霉素类加入丁胺卡那霉素的情况,应引起注意。201、当退热药使用激素有抑制内源性致热原的细胞因子释放。激素降低机体抵抗力,加重感染,特别是细菌性感染。2、当止痛药使用3、外用对许多皮肤病有较好疗效,但治标不治本。使用激素的误区211、选择药物不合理病因年龄性别病情合并症个体化2、单一大剂量用药联合用药3、降压操之过急4、服药时间不当一次:宜早上起床后晚上低于白天多次:宜睡前3~4小时服5、单纯依靠药物治疗饮食运动戒烟戒酒休息情绪抗高血压药使用的误区22用药的心理误区1、药品价高疗效好药品价格的高低,主要与它的原材料有关,原材料稀少,采集艰难,或工序复杂,药价便高,反之则便宜。药品价格和疗效不成正比,譬如:硝酸甘油每片不过几分钱,但它现在仍然是公认的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心绞痛病人的“救命良药”。只要对症下药,不在乎药物价钱的贵贱。232、盲目迷信新药有的人总是要求医生开些新药,他们认新药才是疗效好的药,特别是慢性病患者,总希望从新药中寻求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一般来说,临床上对新药和刚进口药的实际效果和毒副作用的观察时间不长,有一个探索、实践、检验的过程,其中一部分可能经不起考验而淘汰,所以不能盲目迷信新药。243、迷信补药有些患者生病就服用补药。其实补药也有一定的适用范围,而非包医百病的万灵药。补药只适用于虚症患者,且虚症患者也有不同种类,尚需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用。若不加选择地滥用补药往往会加重病情。如高血压患者,误服人参等补品,会使血压骤升,甚至会发生脑血管意外的严重后果。254、迷信偏方治大病一些慢性病、疑难病的人,因治病心切,往往盲目崇信偏方或秘方。偏方对治某种病时可能有一事实上效果,但不知为何有效,更缺乏对其副作用或毒性的了解。偏方或秘方多一般是非正规医生应用,方法不统一,也可因用法不当酿成大祸;个别江湖游医用此作为招摇撞骗、谋取病人钱财的幌子。因此,切忌盲目崇信偏方、秘方,误己害人。265、以多为胜有的病人看病,喜欢开大处方的医生,但疗效未必佳。用药应根据病情、体质及药物的相互作用等因素综合考虑的,治病用药唯以药能对症为原则,而非“多多益善”。276、迷信抗生素有些患者或家长把抗生素当成“万能药”。比如,伤风感冒是病毒所致,抗生素对它无济无事。乱用抗生素,极易产生抗药性,而且会引起过敏等不良反应,严重时还会造成生命危险。287、认为中药无副作用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中药同样也不例外,也有其副毒作用。有许多药性剧烈及有毒的中药,服之过多会引起中毒,甚至也会危及生命。应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通过辨证论治,对症用药治疗,才会对健康和生命有益。298、将普通药当补药有些人认为注射丙种球蛋白能增强抵抗力。其实丙种球蛋白对某些病毒性传染病有预防作用,而且只是一种暂时的被动免疫,不是什么病都能预防。丙种球蛋白盲目多用可能抑制自身抗体的产生,干扰其他疫苗的效果。30注意保胎防止流产或流产:收缩子宫平滑肌的药物,如麦角胺、脑垂体后叶素、催产素、奎宁等;剧烈的泻药如硫酸镁、番泻叶等,也可以引起子宫和盆腔充血,以致子宫缩;注意防止胎儿畸形:药物可从血浆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尤其是妊娠头三个月胎儿最容易受影响。镇静安眠药抗癌药激素类药内脏畸形和脑积水,生殖腺癌口服避孕药引起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四环素类抗生素妊娠期用药注意孕妇本身损害:怀孕后,孕妇体内的酶系统有一定的改变,因此对某些药物的代谢过程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有些药物可损害孕妇的健康。如在妊娠晚期应用四环素,可导致严重的肝脏损害,严重的还可造成死亡,所以孕妇要禁用四环素类药。注意胎儿的毒副反应:1.药物对胎儿除了有致畸作用外,还可造成胎儿毒副反应。2.链霉素、卡那霉素听觉神经损害3.磺胺类药如复方新诺明黄疸;4.吗啡呼吸中枢麻痹,造成新生儿窒息;5.利血平大约有10%的新生儿出现昏睡、心动过缓、鼻粘膜充血和呼吸抑制等毒副反应。32虽然许多药对胎儿和孕妇本人有不良影响,但也不能说妊娠期间生了病什么药都不能用,这样就会形成养病如养虎,对母子的安全危害更大。因此,怀孕期间生病后,应及时找医生诊治,以便选择毒性小作用明显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果因疾病的治疗需要,必须应用以上药品时,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恰当的用药时机和给药方法,必要时可终止妊娠。另外,在怀孕后,应格外注意饮食起居,劳逸结合,争取少生病,少吃药。33
本文标题:社区常见的用药误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8416 .html